第136章黎和安

    文昌大长公主府

    御医走后, 文昌大长公主就睁开了眼, 对着守在自己身边的南阳侯道“陛下那里怎么说”

    南阳侯将天正帝与晋王的话复述给自己母亲后,垂着头道“母亲, 看样陛下是不准备站在我们这边了。”虽说他是个纨绔,不上朝,但是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外人都说他母亲文昌大长公主深受皇宠, 以前他也这么觉得,可是如今一看, 对晋王,天正帝那才是真正的偏宠,他母亲这更像是走个过场。

    “他和太后恐怕早就就知道我当年受先帝指使给太后下毒的事了,不过是没有证据, 又碍于我是先帝的嫡亲妹妹所以才没有清算,可笑我早些年还以为他不知道。”文昌大长公主心里明白得很。当年天正帝即位, 就开始清算福王一系,之后福王被废,圈禁在皇陵, 一声不得出,参与福王一系的官员尽数被诛杀, 一时间京中血流成河, 后来废福王谋害太子, 天正帝借此机会彻底诛杀了废福王。

    原本天正帝和太后也是要清算她的, 不过一没有证据, 二来那段时间天正帝查抄的人太多, 京中官员皆战战兢兢,甚至有官员文官上书骂天正帝残暴,有暴君之嫌,天正帝为了自己的清名,才没有接着清算人。天正帝为了树立自己贤德的名声,便要广施恩德,她这个先帝的皇妹就成了首选。因着天正帝至始至终没有对她出手,所以天真地以为天正帝不知道,如今看天正帝对她的态度,恐怕天正帝和太后早就知道了。

    “这些年,我这个大长公主看似荣宠无限,但是这事实只有自己知道。每年皇家内宴,宫中从未邀我,便是每年过年时外命妇入宫朝拜,太后虽给我赐位,不至于站着,却从不跟我搭话,这陛下太后早就对我心存不满了,如今,这更是要借着这小小的田税之事清算我呢。”文昌大长公主说到这,心情有些激动轻咳了几声。

    南阳侯赶紧递上水,对于母亲早些年给太后下毒的事,他在天正帝登基的时候就知道,那个时候母亲觉得自己要被清算,所以觉得愧对他,向让他做个明白鬼,他听到此事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在劫难逃,可是他们却躲了过去。这些年他不入朝,一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二便是因为他怕见到天正帝,他总觉得天正帝的眼睛能一眼将他看穿,看穿他心中隐瞒的最深的秘密。

    “那母亲,如今我们要怎么办”南阳侯说完后,轻声劝道“母亲,就算是陛下要清算我们,可总要有罪名,若是咱们将这田税交了,这不就没事了吗何必跟陛下过不去呢”

    “你以为交了陛下就能放过我们了”文昌大长公主抬眼看了一眼南阳侯嗤笑道。

    “那广阴伯不就没事吗”南阳侯道。

    “可是其他的府邸呢”文昌大长公主觉得自己这些年太惯着自己这个独子了,弄得其根本就看不清形势,“其余的那些家族呢,不是被夺爵就是被降爵,哪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那母亲咱们就学广阴伯补上两倍的田税不就行了”广阴伯自从天正帝下旨让晋王讨这田税的债后,是第一个交上这些田税的,还补了两倍的田税。说起来,户部黑得很,不仅让他们补交田税,还要利息。

    根据大燕规定本朝的利息不得高于二分二钱,官府的利息是这的一半,也就是一分一钱,这看似不多,但是架不住他们欠田税的时间太长,高大十几年,所以这利息就多了起来。所以很多家族若是还上这些年,差不多得倾家荡产。也就广阴伯有这个魄力,掏空了差不多整个家族的产业和钱财,还了两倍的田税,才得以保留自己的爵位。

    “府中哪里有那么多的钱”文昌大长公主听后苦笑道。她这个儿子不掌家,平日里只顾吃喝玩乐,又爱在外面一掷千金,哪里知道这府中的银钱开销。

    “我的俸禄,南阳侯祖上的家产,再加上母亲的食邑,这些还不够吗”南阳侯不敢置信地道,以南阳侯府和文昌长公主府的产业怎么能还不上,南阳侯觉得自己母亲在说笑。

    “南阳侯府本就不善经营,到你父亲那一辈的时候,家产就已经所剩不多。至于你的俸禄”文昌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儿子,道“你俸禄一年才不过一万两,而你自己呢,一个月就能花上千两银子,别说府中的开销,就是你自己都不够花的。”

    “这些年府中开销极大,若不是我的俸禄加上食邑,根本维持不了府中的开销。”文昌大长公主苦笑道,她的儿子孙子都是只花钱而不会敛钱的主儿,她又要维持大长公主的体面,所以府中只是看着风光,其实早就没什么钱了。

    南阳侯听到母亲的话,原本是不敢相信,但是想想这些年自己的花费,便知道母亲没有骗自己,南阳侯突然想到什么眼中一亮,对着文昌大长公主道“母亲,东跨院的库房”他可记得,东跨院的库房中可堆着好些宝贝,什么羊脂玉杯,还有一些名家名画,个个都价值不菲,哪一件拿出去都是珍品,只不过自己母亲从来不用里面的东西,也不让他们用。

    “不行,那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文昌大长公主不待南阳侯说完就打断了儿子,严肃道“那里的东西一件也不能动。”她因为福王半数家产收养福王次子的事情,她并没有告诉自己儿子。

    其实,在拿到这半数财产的时候,她就有些后悔了,里面的东西大多都是被宫中登记在册的,根本用不得,只能放在库房中蒙灰。若是她现在动用这些东西,它们只会成为她的催命符。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南阳侯听到这句话急道“那母亲,您说该怎么办我们就坐等陛下削爵吗”

    面对儿子的质问,文昌大长公主不说话,只是盘着手中的佛珠,就在南阳侯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对着南阳侯道“你去将老三叫来。”

    “都这个时候了,您叫老三有什么用”南阳侯听到文昌大长公主的话,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相较于较为稳重的嫡长子和闹腾的嫡次子,这个三子因是庶出,小时候又在庄子上长大,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

    “叫你去叫,你就去叫。”文昌大长公主斜了南阳侯一眼,随后道“叫老三过来后,你也不用过来了,有事情我会通知你。”

    虽然不知道自己母亲想要干什么,但是对于南阳侯来说,文昌大长公主的威信一直都在,也不敢问为什么,直接起身出去了。

    很快,文昌大长公主面前便站了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对着文章大长公主道“给殿下请安。”相较于南阳侯世子和二公子叫文昌大长公主祖母不同,这位三公子一直都叫文昌大长公主殿下,外人只以为是庶子的身份不够,惹文昌大长公主不喜,但是只有这位三公子和文昌大长公主彼此清楚这其中的缘故。

    文昌大长公主对着三公子道“坐吧,本宫有事要请你帮忙。”

    “是为了田税的事情吧。”黎和安,也就是南阳侯府的三公子道。因着被南阳侯抚养的缘故,他只得隐去皇姓,随南阳府的姓。

    “正是。”文昌大长公主对黎和安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当年福王虽被圈禁,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临死前还是给自己这个次子安排了不少人手。

    其实,她当年收下这个孩子,除了因为财帛动人心外,更多的是一念之差,心中害怕的缘故。当年天正帝登基,福王没有立时被处死,只是先被圈禁,后来,她躲过了天正帝的清算,大概在一年后,天正帝才因太子的事情处死福王。

    当时,福王用半数家产换这个此子平安。她心中一直恐惧自己毒害太后的事情,即便先帝给的免罪圣旨都不能让她安下心。免罪圣旨这种东西,只能用一次,可是帝王要想清算一个人时,你躲过了一次,还能躲过第二次吗

    那个时候,福王告诉她一个秘密。

    福王手中有先帝真正地传位圣旨,上面写的是福王的名字。

    她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便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毕竟在皇家什么事情都可发生,卷土重来的人不在少数。正好,当时养在庄子上庶子病死,她清理了所有知道这个庶出孙子的人,然后让其以黎和安的身份活了下去。这些年,黎和安是在福王留下的人手中长大的,对自己的身世一清二楚。

    “殿下手中不是有免罪圣旨吗”黎和安并不接文昌大长公主的话,反问道。

    只是削爵,她不可能动用免罪圣旨,这道圣旨她还留着保命呢。文昌大长公主看着黎和安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道“你说,你怎么才愿意帮忙”

    “帮忙可以,这田税的钱我可以替殿下出。”黎和安笑道,当年福王府揽尽天下瑰宝和钱财,除了明面上入库记载的,私下还有更多,这些私下里的钱他父亲福王都留给了他。

    “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你说。”文昌大长公主点头道。

    “第一,我要殿下亲自出面将我引荐给大皇子。”

    “第二,我要娶京中守备之女。”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