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温馨

    陆若华听到太子的话,一时陷入了沉思。

    太子看陆若华没有接自己的话, 转头问向自己的女儿道“晋阳喜不喜欢王婶”

    “喜欢。”晋阳公主脆生生地答道。

    陆若华闻言摸了摸晋阳公主发髻, 微笑着道“公主喜欢我什么”

    “王婶,楷模。”可怜晋阳公主年龄小,这些词还是从自家母亲口中听到的, 随后又想了想道“能臣, 敬重。”

    陆若华闻言笑得明媚, 晋阳公主小小年纪, 虽然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但是看着小姑娘一脸崇拜的样子, 陆若华还是爱怜地道“跟着我学习, 会很累。比如习字, 读书, 甚至还会习武, 我会很严格, 一天中最少要有四个时辰用来读书, 这样公主玩儿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不怕。”晋阳公主想了想道“皇祖父也带着晋阳读书, 教晋阳写字,不苦的。”

    陆若华听到这句话后有些诧异,道“陛下亲手教公主临字”刚才天正帝来的时候,并未对晋阳公主有何表示,她只以为外面的关于晋阳公主受宠的传闻有些放大, 如今看来, 倒不是如此, 恐怕传闻是真的,甚至还更甚。

    “父皇喜欢晋阳,时常招晋阳入宫伴驾。”说起来,为着这事老大可是气急了,天天找他父皇举荐自家的长子。不过至今,他父皇也没有宣召过大皇子的长子入宫伴驾过。有次殊荣的,除了他家晋阳也只有晋王堂哥和纯安姐姐的长子阿珩。

    “父皇喜欢她,总喜欢招她伴驾,闲来无事就教了一些,估计是一时兴起。”太子解释道,毕竟小时候他父皇都没有亲手教过他。所以太子将其归于天正帝的一时兴起。

    “阿娘收下晋阳妹妹,晋阳妹妹可聪明了。”卫珩在一旁跟自家母亲撒娇道。他极为喜欢这个聪慧的妹妹,他和晋阳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十分好,看小伙伴如此喜欢自家母亲,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他也想要跟晋阳一起读书。

    “公主确实聪慧。”陆若华点头,才三岁的晋阳公主比自家五岁的儿子思维还敏捷,她之前观察过阿珩,比起平常孩童,阿珩算得上是极为聪慧的。夸张点说,晋阳公主可算得上是神童。

    陆若华沉思了许久,才对着太子道“此事容我再想一想。”

    “不过,若我真是收了公主为徒,恐怕课业不会轻,还请太子和太子妃早做准备。”陆若华沉声道。

    太子和太子妃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虽然陆若华没有答应,但是听这最后一句话,便知道此事十有八九会成。

    “纯安姐姐放心,孤和太子妃既然让晋阳拜你为师,自然就做好了她吃苦的准备。”太子道。

    一旁的太子妃也应声附和。

    陆若华和太子又说了会儿话后,便提出告辞。皇后和太后知道陆若华一路劳累,赶紧让其回去休息。

    陆若华带着卫珩乘着太后钦赐的轿辇出了宫,晋王骑马走在旁边,一家三口回到了晋王府。

    三人一边吃着晚饭,一边说着话。

    “我从宛城带来不少好玩的,一会儿都给你送过去,里面还有不少西洋的东西,想来你会喜欢的。”陆若华笑道。宛城如今是重要的边市,除了内地的商人外,还有海商和一些国外的舶来品,这些舶来品因为有趣,所以极为受到小孩子的喜爱。

    “那我可以送一些给晋阳和阿琅哥哥他们吗”卫珩听后果然很欢喜,然后想到自己的两个小伙伴问道。

    “阿琅可是二皇子和二皇子妃的长子”她记得二皇子和二皇子妃的长子换名卫琅,比卫珩大上近两岁。

    “是他。如今除了晋阳和阿珩,也就他在父皇那还有些宠爱。”至于大皇子府的那些个庶子,特别是那位庶长子,天正帝至今可是都没召见过呢。

    她印象中二皇子妃是个爱说笑的性子,刚大婚的时候,二皇子妃对她照顾颇多。

    “既是你的东西,你自己分配就好。”陆若华笑道。虽然阿珩只有五岁,但是很多东西,特别是独立这种性格,就应该从小培养起。

    “多谢阿娘。”卫珩听后更高兴了。

    和儿子一起围观了礼物,讲了新奇的东西,终于将儿子哄睡后,陆若华和晋王才有了单独的相处时间。

    “阿华。”晋王将妻子拥在怀中,语气中满满地情意和思念。

    “谢谢你阿承。”千言万语最终只化成了这一句话。陆若华靠在晋王身上,尽可能地给晋王温暖。她从内心里感激阿承,她知道除了晋王,没有谁能忍受她这样一个一出门就是五六年的妻子,连孩子都要扔给丈夫照顾的妻子。

    “我以后会一直陪着你,一起白头到老。”陆若华握住晋王的手,承诺道。

    “好。”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如今这久别重逢,更是浓情蜜意,一室旖旎。

    第二天清晨,晋王府的人发现晋王一改平日里的清冷,眼角都带着笑意。

    早饭时,陆若华横了一眼夜里不知收敛的晋王,亲亲热热地跟自家儿子吃完饭后,便往靖北侯府出发了。

    大太太抱着女儿哭了一番后,直骂道“你这孩子真是个狠心的,一走就是这么多年,连丈夫和孩子都扔在一边。”

    “岳母大人,阿华有才能,我又怎可为了一己之私束缚了阿华。如今阿华功在百姓,功在社稷,我亦是与有荣焉。”晋王赶紧道。

    大太太看晋王对此事没有丝毫芥蒂,心中舒了一口气。她说这话多半是在试探晋王,生怕晋王因这些事怨怪女儿和女儿离心,如今看来,她这心操的是有些多余了。

    一旁的靖北侯也对晋王的回答十分满意。女儿有这个才能,他也不愿女儿被束缚了才华。

    “你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家里又添了不少人。”大太太指着旁边一位十二三岁,英姿勃发的少年道“看看,还认识阿晗吗”

    “给姑姑请安。”陆晗行礼道。他经常听父亲提起自己这个姑姑,心中只有敬重。

    “阿晗都长成少年郎了,越发有大哥当年的风范了。”陆若华夸赞道。

    “这是你侄女阿芸。”大太太指着世子夫人连氏身边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道。

    “当真是可爱极了。”面前的小姑娘没有晋阳公主的聪慧和早熟,却是有小姑娘的鲜活和灵动,极为可爱。

    “这是姑姑送你的见面礼。”陆若华将手上一个羊脂玉的镯子褪下,然后对一旁的连氏道“大嫂收好,别嫌弃,这还是太后娘娘当年赐给我的。”

    连氏一听赶紧推辞道“她这样一个小人儿,怎能带得了这样贵重的东西,妹妹赶紧收好,给些别的就是了。”连氏听得出来,这绝不是太后普通的赏赐,这镯子的用料,她敢说就是皇宫都没有几个。

    “这是当年我救下太后娘娘时,太后娘娘亲自赏的。不算什么,阿芸是我的侄女,就当是我对阿芸的祝福。”陆若华看连氏还是推辞,佯装生气道“要是不收,大嫂可是跟我见外了。”

    连氏听陆若华这么一说,赶紧收下,让阿芸对着陆若华道谢。

    “谢谢姑姑。”小姑娘脆生生地道。

    陆若华喜爱地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她喜欢这样天真可爱的孩子,看到这些孩子,总能让她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纯真。

    “我从宛城带来一些宝石翡翠和云锦,给阿芸打头饰,让阿芸每天都打扮地漂漂亮亮的。”陆若华笑道。

    连氏听后又赶紧道谢。

    “那是你大哥的幼子阿时,如今才四岁。”大太太道。

    陆若华亲近了一番后,给了见面礼,然后看着一屋子的人,却没有看到陆皓,不解地问道“怎么不见阿皓”

    “他还在书院,如今会试在即,不敢叫他分心。”一旁的靖北侯答道。

    “阿皓今年下场”离京这么多年,虽有书信往来,但是陆若华到底对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清楚。

    “今年下场。”靖北侯答道。

    “临考前确实不该分心。”陆若华点头道“阿皓还未成亲”她记得陆皓如今也该有二十二岁了,这在大燕可算是大龄未婚青年了。

    “他说先立业再成家。”陆哲想到弟弟的志气,笑道:“阿爹和阿娘也怕他成亲分心。我找人看过阿皓的文章,他们说阿皓才学文采都不错,今年应该能榜上有名。”

    “我回来也看看。”陆若华想了想道。

    “那当然好。”阿华的才学他是知道的,有阿华指点,相信阿皓这次能中的可能更大。

    接下来几日,陆若华又去拜访了自己老师萧太傅,和萧太傅交谈一番后感触颇深。又去了博喻书院,勉励学子。

    就这样,十日的休沐就没剩下几日了。这日本以为自己会清闲一日,却没有想到崔思若和司梅等人会来访。

    “山长。”崔思若等人请安道。

    “你们怎么今日有空来我这”陆若华好奇地问道。

    “听说太子有意请山长为晋阳公主师”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