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退位

    陈王看着倒下的唐王,结果显而易见。这场逼宫就像一场闹剧一样落下了帷幕。

    被指正的黎和安, 此时虽然也已经知道事情败露, 但还是忍不住对着晋王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我的身份的”

    “从你入唐王门下的那一刻起。”晋王答复道“若是你一直悄声隐匿在南阳侯府, 不出来搅动朝政,我还真的不曾注意到你。”

    黎和安听后明白了, 若是他一辈子就像一个庶子一样循规蹈矩的过完一生,恐怕这辈子会安然无恙, 不过他从不后悔。

    “卫建, 你篡权夺位,杀害先帝和先帝传位的储君福王, 你这皇位名不正言不顺, 你不配这皇位。”黎和安指着上首的天正帝骂道“你不顾纲常伦理杀害先帝,活该被你自己的儿子逼宫。”

    “如果你死在唐王的手里, 也算是因果报应。”黎和安说到这有些疯狂和颠笑,“只可惜,这老天他不公啊,他不公啊。似你这等无君无父之人居然还能稳坐皇位, 这老天他实在是不公啊”

    “没有什么公不公平,当年废妃以贵妃之身僭越中宫, 先帝意图毒杀太后的时候, 他又有纲常伦理了吗你祖母又有慈悲之心了吗”晋王实在是不喜欢和这位福王次子说话,他看着天正帝一脸阴沉的样子, 他便知道黎和安是真的动了怒, 这些话说到了天正帝的痛处。

    “福王射杀我父王, 又有手足之情了吗”晋王反问道“皇伯父是先帝嫡长子,先帝至死都没有废黜皇伯父,储君即位本就是名正言顺,即便是圣旨也不能罔顾祖宗礼法。嫡长子在,且无过错,岂容其他庶子即位”

    “先帝传位给福王,不过是福王母子善进谗言,迷惑先帝,致使先帝听信谗言,已经糊涂,这圣旨岂能作数”晋王冷声道“不过是你和福王一厢情愿罢了。”

    “今日之事你们之前就知道,守卫京都城的左右龙虎军也是你们事先调走的”黎和安不甘心地问道。

    “当然,为了避免无辜将士死伤,所以提前调开了龙虎军,由京中守备军镇守城门,这样你们就会直接令京中守备军打开城门放安临军进来,这样就会免去了安临军和龙虎军的厮杀,将士们也能避免伤亡。”晋王道。

    “好了,本王也懒得跟你废话。”晋王对着那些副将摆了摆手,后面的人便立时将黎和安绑了起来,带了下去。

    此时,整个殿中,福王一系的主谋就只剩下陈王一人。

    陈王直接跪了下来,也不辩解,对着天正帝叩首道“求父皇饶了儿臣这一次。”

    “待下去吧。”天正帝没有理会陈王的哀嚎求饶,直接对着晋王点了点头道。

    处理完这场闹剧后,天正帝仿佛瞬间老了许多,对着晋王道“你去处理这些事吧,太子留下来陪朕。”

    随后晋王应是,一旁始终不说话的太子陪着天正帝走进了勤政殿后面的寝室。

    “过来扶着朕。”天正帝对着身后的太子唤道。

    太子连忙走了过来,伸手扶住有些踉跄的天正帝道“父皇,您身子如何可要唤太医过来。”

    “不用。”天正帝摆了摆手道“扶朕到床上躺着。”

    太子将天正帝扶上床后,拍了拍床边,对着太子道“坐吧,咱们父子两个说说话儿。”

    “是。”太子依言坐在了床边。

    天正帝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道“说来你可能不知道,唐王起兵的事还是朕让人透露给你的,本是想要借此机会试探试探你,看看你能不能帮朕下定决心。”至于下定什么决心,天正帝却是没说。

    “不过,幸好你没有让朕失望。”天正帝看向太子的眼光多了些欣慰。

    这个时候的太子反而多了些笑意道“那父皇为何现在要将这事告知儿臣”

    “现在大局已定,也是时候告诉你朕的意图了。”天正帝正色道“此事是燕卫先察觉的,随后晋王进宫禀报于朕,朕命他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你。朕想要看看你是如何反应”

    此时,晋阳公主就坐在陆若华面前,得知唐王逼宫像一场闹剧一样落下帷幕,再结合这些日子太子搜集到的消息也没有避讳她,如今晋阳公主和陆若华也基本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

    “说说你怎么知道此事是陛下先于太子得知此事的”陆若华对着晋阳公主考教道。

    “因为龙虎军是在两日前就已经调离京都,那个时候父亲才刚刚得到消息,还在探查中,并没有将此事禀告皇祖父。”晋阳公主下定结论道“所以这是皇祖父在试探父亲。”

    陆若华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既是试探,你觉得你父亲的做法,你皇祖父会同意吗”

    “父亲的做法应当算是最恰当的。”晋阳公主想了想道“唐王是皇祖父长子,他起兵逼宫,此事关系重大。更何况他还是父亲的兄长,若是父亲在得知唐王之事后,便直接禀明皇祖父,这无凭无据,未免太过着急,虽是担忧皇祖父,但是身为太子却不够稳重,思虑也不周全。这样的做法,固然是能全了父子情份,但是却会让帝王对储君失望。”

    “若是父亲不禀告皇祖父,直接起兵阻止唐王,就更是错误了。此举不仅有违君臣之纲,在宫墙之内动用兵士,刀剑相向,皇祖父会怎样想朝臣会怎样想估计就算是父亲平定了唐王之乱,皇祖父也会对父亲失望。”晋阳公主道。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最蠢的,动用兵士私闯皇宫,就算是为了平叛,但更像是另一场逼宫。

    “所以父亲如今的做法才是最为稳妥的,将调查到的事情和证据递给皇祖父,是非都由皇祖父来决断,如何解决这场叛乱也由皇祖父自己拿主意,这样既不会惹得皇祖父不满,也不会给人留下手足相残的话柄,这个结局对父亲来说是最好的,也是最让皇祖父满意的。”

    勤政殿中

    “你处理此事既不失稳重,又不失忠心,朕是最满意不过了。”天正帝满意地对着太子道。

    “对唐王的处置你打算如何”天正帝问道。

    太子知道,这又是天正帝在试探,之前的试探他一开始没有察觉,但是后面很快,特别是他得知龙虎军调离出京后,他便知道此事是试探,他经过反复思量,才做出了选择。

    如今面临天正帝的再一次试探,太子给天正帝递上一杯茶后,道“大皇兄也是受黎和安蛊惑才行此大逆不道之举,依照儿臣看也罪不至死,便废了爵位,去皇陵替先祖守灵吧。”

    “唐王府的那些子嗣呢”天正帝看不出喜怒,对着太子再次问道。

    “卫琉私自卖官,结党营私,但大皇兄终究最为喜爱这个儿子,便让他陪着大皇兄一起去守灵吧。”太子答道“儿臣听闻唐王妃甚为喜欢大皇兄幼子,便让唐王妃保养这个幼子,记为嫡子,承袭安乐郡王的爵位吧,唐王妃改封安乐郡王太妃。”

    “你对唐王妃倒是优待。”天正帝看了一眼太子,悠悠道。

    太子闻言并不惊慌,对着天正帝道“唐王妃是老侯爷亲自教养,最为看中的孙女,这些年因为大皇兄的缘故,丧失子嗣,终究是皇室对不住她。这场叛乱唐王妃并未参与其中,甚至还在意识到事情不对后,主动进宫和母后禀报,可见其和老侯爷一样,忠心朝廷,所以儿臣觉得还是应该厚待唐王妃。”

    昨日大皇子妃回府后察觉到唐王府中有异常,特意命人进宫禀告了皇后,也算得上是立功了。

    天正帝听到太子提起老安乐侯,眼中露出些许怀念,对着太子道“终究是老大对不起她,皇室也应当让她安享后半生。此事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老四那,也他去守皇陵吧,不过还是给他留个郡王的爵位吧。”天正帝想了想陈王,直接道。

    太子也没有吹捧天正帝什么仁慈的话,直接道“儿臣一会儿就吩咐下去。”

    “文昌大长公主和黎和安就交给你了。”天正帝道。这个时候也该清算文昌大长公主和南阳侯府了。

    太子拱手应是。

    “还有晋阳的事。”天正帝想到自己的孙女,眼角多了些温和,道“那孩子是个有悟性的,好好培养她,你只有这么一个血脉,大燕的天下还是要交托在她的手中啊。”

    太子听了此话后大震,不敢置信地对着天正帝问道“您这是同意晋阳继承我的位置了吗”

    “可以这么说。”天正帝又道“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晋阳有担当这份大任的能力。”

    太子明白,只要他的女儿能有成为帝王的能力,那他未必不可将位置传给女儿。

    “明日,朕便会在朝上宣布退位传位给你。”天正帝笑道“朕老了,想要歇息了,你莫要再推辞。”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