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 145 章

    大阿哥真心觉得惭愧, 他的话同样代表着二阿哥、三阿哥、大格格。

    皇上轻轻摇头,“不怪你们,人之常情。”

    “从前朝, 即使到现在, 还是有很多文人抵制西学, 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西学的好处。”

    “跟着西方人学语言, 翻译几何原本, 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红夷大炮仿造,请西洋人做历法, 却不肯承认自己的落后。更多的是抵制, 排挤。”

    没有经过两百年的国难, 被彻底打的要亡国灭族灭种, 骄傲了几千年的华夏人,如何能承认自己的落后并且下狠心跟着“西方蛮夷们”学习

    皇上默然。

    皇后娘娘安慰孩子们,“从崇祯皇帝当年要用汤若望大师做历法的事儿, 可以看出大形势如此,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变。

    比如研究火器等技艺, 需要巨额费用,国库没银子, 文官们阻止也不是没有道理;

    关内士族认为关外都是不毛之地,打下来也没有利益;海外偏远, 打下来也无法掌控在当时看来都是对的。”

    三位阿哥和大格格一起赧然。

    如果不是阿玛让人在关外找到很多矿场,他们也认为关外就是“不毛之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汉人内部, 固有利益的势力阶层,盘根节错的势力构成,让变法没有办法从内部实现

    你们阿玛这些年的改革,可以看做是外来势力强行打破关内的经济结构,势力基础,文化风气,宗族社会。”

    皇后娘娘难得说这么多话,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大格格震惊,就连皇上和小阿哥们也震惊。

    额涅梓童居然有这番见解

    额涅梓童环视一圈,纳闷。

    一家人齐齐夸口。

    “梓童善哉。”

    皇上为媳妇儿骄傲。

    “额涅的一番话,泽宪醍醐灌顶。”

    进关,以外来势力强行打破华夏传统构成,才是阿玛改革成功的关键。

    “额涅的一番话,泽庆茅塞顿开。”

    他自己喜欢西学有什么用他用儒释道三家传统势力治理“大清国”,“大清国”的利益结构就要符合他们的要求。

    “额涅的一番话,泽安如梦初醒。”

    “摊丁入亩”算什么,不也是从前朝张居正变法里面总结出来的吗张居正不能成功,他怎么以为自己会成功自己和张居正一样,一死,变法就没了。

    “额涅的一番话,振聋发聩,给泽纬当头棒喝。”

    不说男子中的人才辈出,当前大清国冒出来的能干女子越来越多,类似额涅这样在某方面天赋过人的也有,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自由”,更需要努力。

    四个孩子都这般表态,皇后娘娘差点儿没绷住自己的表情。

    皇上瞧着媳妇儿故作镇定的模样,知道媳妇儿是不大习惯和孩子们讨论这些,更乐呵。

    三个小阿哥一起围到额涅怀里,六只眼睛一起星星闪闪。

    “额涅棒棒啊。”

    “额涅最棒啊。”

    “额涅棒棒哒。”

    “棒棒,最棒,棒棒答”是什么亲额涅极力克制自己坐姿自然。

    嘟宝贴心,主动给亲额涅“解围”。

    “我学习这段时间,发现一个问题。前朝时期,广东以木炭为原料冶炼,较之北方多以煤炭为原料,最后生铁中硫含量较低。这样的技艺,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明白为何没有发展下去”

    火器方面是因为国库方面没银子,这个是民生用物,为何没有人继续加以改进嘟宝模模糊糊知道原因,却不大明白。

    三个小阿哥窝在亲额涅怀里撒娇,对着四哥嘿嘿笑。

    皇上安心用茶。

    大阿哥开口,声音低沉,“这就是我们需要和西方学习的其中一项。”

    “西方这几百年内有一个文艺复兴,其实它不光是文艺,最主要是自然学问。

    西方人会追根究底。比如玻璃,西方人琢磨来琢磨去,为什么有这个变化怎么改进怎么普及而前朝的一些技艺,纯粹用于使用,没有人去了解这些根本。”

    二阿哥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学习,接着说道“要知其然,其所以然。不知道其根本,不光是容易传承断绝的事儿,是没有能力深入研究的大事。”

    三阿哥看一眼在额涅怀里耍赖皮的三个小弟弟,眼睛眯起,“这几年不断地送人出国学习,接纳西方知识者,大清匠人的思维已经打开,未来肯定走到他们前面。”

    皇上发现泽安的眼神儿,含笑不语。

    晚上入睡前,三位大阿哥聚到一起,都觉得应该在出发之前,和亲阿玛谈谈三个小弟弟的事儿。

    三个小弟弟无知无觉地呼呼大睡。

    “阿玛,五弟、六弟、七弟在自然学问方面非常有天赋。”

    大阿哥生怕阿玛一个心软,任由三个小弟弟吃喝玩乐。

    “阿玛,五弟、六弟、七弟聪慧过人,天赋极高,现在开始自然学问启蒙,跟着养心殿的大师们学习更好”

    五弟、六弟、七弟显而易见都对皇位没有兴趣,而且都是“高人转世”,自然是要好好培养。而且二阿哥另有担心,养心殿里八旗出身的就那么几个。

    “阿玛”

    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五弟、六弟、七弟正趁着“春日好眠”,在乾清宫偏殿呼呼睡大觉。

    被哥哥们说话的声音从睡梦中醒来,呆呆愣愣地听着哥哥姐姐们背后“告状”。

    越听越气嗷。

    大眼睛冒火,小胖脸紧绷,小胸脯起。

    等到三位哥哥一个姐姐和阿玛讲完离开,三兄弟穿着亵衣亵裤,拖鞋都没穿,从小暖阁里钻出来。

    “阿玛,宝宝们三岁啊。”

    “阿玛,哥哥们坏坏啊。”

    “阿玛,宝宝们伤心啊。”

    小宝宝们满心满眼的生气,委屈,不服。

    哥哥姐姐们如此残忍无情,小宝宝们好伤心。

    亲阿玛瞧着小宝宝们大眼睛里“真心实意”的委屈,哭笑不得,“阿玛知道。”

    “宝宝们只管安心过自己的童年。开蒙功课除了常规的一些书本,其余的都按照宝宝们的喜好来。”

    “谢谢阿玛。”

    “最爱阿玛。”

    “阿玛最好。”

    得到阿玛的关爱,小家伙们“风雨欲来”的胖脸立马阴转晴,一溜儿回到暖阁穿好衣服,领着人杀向书房。

    宝宝们天天想办法让哥哥们少学一会儿,多玩一会儿,哥哥们坏坏啊。

    一心要“报仇”的小宝宝们“气势汹汹”地来到书房。

    “四阿哥提出的问题,正中要害。这是我们对比西方国家最为短缺的部分,学院里的学子们还是需要加强培养为什么的思维。”

    “石油开采,火器制造,一开始都是真的领先这几百年,我们在自然学问方面,走了弯路。”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言海,凡夫不可以论道。华夏人在宇宙中也只是沧海一粟。没有比西方人多出来几个鼻子,几只眼睛。

    “是我们盲目自大了。”

    还没进到“坏哥哥们”的课室,就听到书房的几个老头儿在那里长吁短叹,小宝宝们更为气愤。

    虽然,就算,可能事实如此,可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嗷。

    再听听三个哥哥的话儿,直接绷不住。

    转身离去。

    笑话,真进去了,岂不是钻了哥哥们的套儿

    宝宝们聪明嗷。

    三兄弟又一溜儿回来乾清宫,一进内殿们就齐声大喊。

    “阿玛,将来宝宝们给阿玛造可以飞的大机器。”

    小家伙们清脆的小奶音在乾清宫里回荡,引起一阵阵的回声,亲阿玛笑容满面。

    作者有话要说  崇祯十五年。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尽管刘宗周不太情愿复出,但君命难违,他还是去了。

    入朝后,刘宗周多次上疏,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脱国家的危机。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刘宗周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

    在关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争论中,崇祯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解决内忧外患问题。刘宗周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他说“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他把汤若望看成异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

    后来,南明灭亡,刘宗周绝食而死。

    刘宗周,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兼心学的殿军。这应该是当时一部分文人代表。,,,,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