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番外二十

    自从皇上回来京城, 主持琅琅大婚,册封太子,退位各种震惊世人的大活动不断。

    大清国迎来新的帝王, 四贝勒泽宽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登基即位。

    丹陛大乐在太和门里东西两檐下开始演奏,王公和文武百官就位和向皇帝行叩礼。

    戏竹二、大鼓二、云二、方响二威严端庄, 清和雅正, 整个内城挤挤挨挨的百姓都能听到隐隐约约的乐曲声。

    普天同庆,举国大乐。

    全世界关注, 大清国人闹腾了整整一个月。

    皇上做了五十八年的皇帝安然退位, 每天和太上皇后娘娘抱着重孙孙逗乐儿,跟着操心其他儿孙辈的人生大事,六十多岁的人了,近瞧着还是清隽风流,风度翩翩的中老年一枚,身子骨儿硬朗得很。

    此一大喜。

    四贝勒人品端正,行事作风类似皇上,又正是精力充沛,能力卓绝的时候登基, 此二大喜。

    皇家一家人和睦友好,兄弟友爱,第四代人出生,此三大喜。

    喜事儿连连,富庶强大的大清国无风无浪, 顺顺当当地迎来新一个时代,如何不闹腾个够

    顺治五十七年五月初九,皇上退位大典礼。

    五月初十,四贝勒的登基大典礼。

    六月十一,各项礼仪活动基本上走完,各地方的各种庆祝活动也基本上结束,每天又跳又舞的看直播的大清国人乐呵大张的嘴巴还没合上,太上皇领着一家人去拜祭皇陵。

    也是在直隶省永平府的唐山遵化县,北揽长城,西眺北京,南临津唐,东通辽沈,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因为唐太宗当年东征高丽驻跸此地而得名。

    和太上皇记忆中的清东陵、清西陵一样,又不一样。

    没有“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的景区提醒。

    同样是万亩松林涛涛风声呼啸。

    一家人对着睿亲王的义皇帝墓,太后娘娘墓,礼亲王墓、豫亲王墓等等宗室先祖的陵墓依次祭祀,接着去看看文臣武将们的墓,鳌拜大将军的,喀兰图将军的,吕宫大人的,陈名夏大人的。

    与山水相称,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山川之胜势,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井然有序,一片恢宏、壮观、精美的墓葬建筑群。

    太上皇站在书满汉碑文的圣德神功碑亭里,仔细地看着文人给叔父写的颂词,好像第一次看一样。

    前一部分用散文的形式叙述大清义皇帝的身世、体貌、学问、品德武功文治方面的功德等等,后一部分是四言句式的颂词,叙述大清义皇帝的家庭、子女、孙男等情况。

    所涉内容广泛,语言概括、精炼。

    当然,为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它和历朝历代任何一个帝王的圣德神功碑文一样,对史事的阐述有明显的夸张或歪曲之处,但客观描述的部分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太上皇笑了笑。

    只有帝王才有的圣德神功碑,他终究是不负当初给叔父的承诺。

    身体也还是硬朗的多尔博领着小孙子孙查齐来到堂兄跟前,瞧着阿玛的圣德神功碑,也是笑。

    刚刚五岁行五的孙查齐眼神儿懵懂,多尔博的目光带着回忆。

    当年阿玛临终之时,其实想劝说堂兄,一座亲王陵墓就好。

    阿玛和太宗皇帝之间的恩怨,那些年和豪格堂兄之间争斗波及到的人,肯定会在阿玛去世后翻旧账,这些事儿,十五叔父看的明白,他和阿玛也看的明白。

    可堂兄硬是没有让阿玛把那句话说出口。

    堂兄一个人顶住满朝廷文武百官的压力,亲自主持修建了这座帝王陵墓,亲自主持殡葬礼仪,一路跟着下葬。

    多尔博想想那一段处境艰难的日子,就是眼眶发红。

    按照十五叔父的说法,对比堂兄的一生功绩,阿玛的功绩真的不起眼,更何况还有其他功劳卓著的叔伯们,堂兄堂弟们,文武大臣们对比着。

    大清国皇陵内的第一座帝王陵墓,应该是给堂兄的。

    太上皇拍拍堂弟的肩膀,轻轻摇头。

    叔父一生的功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如果当年叔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行事,如果叔父放不下和太宗皇帝的恩怨和他争斗起来,他真的不敢想象,大清国有没有今天

    肯定是没有如今这般顺利走下来的圆满。

    “多尔博有所不知。”

    就是叔父自己也可能不知道,太上皇的语气里透着说不尽的感激和感恩,“叔父的一生,值得这座帝王陵,值得义皇帝的帝号。”

    战胜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万万大清国人的命运,如何不伟大,如何不值得

    多尔博看看堂兄眼里的钦佩,不明白。

    堂兄眼里有着多尔博看不懂的原因,多尔博也没有细问。堂兄一生看人看事总是有着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角度,最后都证明堂兄是正确的。

    堂兄真心认为阿玛值得,多尔博很高兴。

    小家伙孙查齐转转脑袋看着长辈们,咧着嘴巴乐出来。

    堂兄弟两个沿着神路慢慢踱步,多尔博心里最后一丝不安放下,语气轻轻地和不断围上来的孩子们讲述,睿亲王去世前的那段时光。

    “二格格和三格格出生的时候,阿玛其实就剩口气,坚持着咽不下”

    夕阳绚丽,晚霞火红的傍晚时分,四代人静静地听多尔博讲故事。

    睿亲王的儿时,父母恩爱,作为老来子特别受宠,生活得很好,可是年少失父,紧接着母亲不明不明地被逼死,妻妾大都来自蒙古,和仇人太宗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家庭生活并不大幸福。

    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儿,过继弟弟的孩子。

    而且他年少之时就跟着父兄征战四方,身上大小伤势不断,就算晚年后一门心思养着,也没有一般人的身体好。

    能活到顺治三十年,看到两位小格格出生,几乎是用尽他所有的力量和意志。

    一开始,是三位大阿哥在外头没回来,睿亲王生怕将来皇家几个孩子为了皇位闹起来,硬生生地坚持到团宝、圆宝、胖宝回来京城,和他们亲自确认一番才是放心。

    紧接着皇后娘娘安胎,他更不能让自己出事。

    皇后娘娘胎气稳定,母子都好,他放了心,可又赶上万国来朝。

    皇上要和其他国家组建什么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货币组织,他更不放心。

    皇上心善,看其他国家的人过苦日子就心软,他要帮忙盯一眼。

    十五弟弟说,他们从大草原出来,能看到今天的光景,真没白活一回,要多看两眼。

    果宝、海宝、山宝三个孩子时不时地让人举着相机咔嚓咔嚓,说什么“拍一拍,照一照,精神头全有了”

    睿亲王迷迷糊糊的,清醒的时候不多,可心里头都明白着,他也喜欢看,多看一眼是一眼。

    然后就是皇后娘娘快要临产的日子。

    皇后娘娘年龄大了,还是双胎,皇上心里头担忧,还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憋不住的时候就来和他说道说道。

    睿亲王身上的旧伤日夜折磨着他,睡不好吃不好,眼神儿不大好,耳朵也不大好了。

    他模模糊糊地地听着,模模糊糊地望着皇上烦躁不安的人影儿,听着听着就头一歪睡了过去。

    心里头更是明白,更不能让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

    不说皇后娘娘跟着安排葬礼的劳累,就说皇上。

    皇上是个好孩子。

    打小儿不被太宗皇帝看在眼里,把他们几个叔伯当成真正的长辈孝敬,又一心要对皇后娘娘一个人好,一心要让下一辈的孩子们生活幸福,他如何忍心撒手不管

    他要坚持。

    睿亲王艰难地坚持。

    到了九月份的时候,皇后娘娘即将分娩,睿亲王已经是神志不清,强撑着坚持着一口气咽不下。

    皇后娘娘分娩那天的夜里,夜空中月明星稀,天地一片朦胧的皎洁。

    睿亲王府里头,多尔博领着一家人守在阿玛的身边,眼睛发红,强忍着没哭出来。

    睿亲王这次昏睡大半夜了,还没醒过来。

    太医建议施针,用猛药,多尔博瞧着阿玛皮包骨头的样子,明知道太医的建议是对的,可怎么也忍不下心。

    硬撑过一个小时,大约到了夜里四点钟的样子,多尔博感觉钟表上那一下下转动,都转在他的心尖尖上。

    “施针,用药。”

    咬牙吐出四个字,多尔博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整个人好像是神魂出体。

    睿亲王福晋和世子福晋都忍不住哭了出来。

    太医给睿亲王快速地施针走一遍,极度的疼痛让睿亲王从混沌中醒过来,望着多尔博的方向。

    “阿玛”多尔博扑通一声跪在床前,一张口,又是一汪眼泪下来。

    睿亲王福晋刚要开口让多尔博去休息,她来给王爷喂药,耳边响起下人惊喜呼喊的声音。

    “生了生了”

    “皇后娘娘生了”

    “一位小格格。”

    一家人猛地反应过来,又是哭又是笑。

    多尔博刷地从地上站起来,脸上带着兴奋和激动,趴在阿玛的耳边大声喊着。

    “阿玛皇嫂生了。是一位小格格,皇上堂兄一直想再有一位格格。”,,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