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041

    苏九年虽然出了事情, 秦江春没空理会她是否真的抄写佛经,不过他倒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夫人。秦暮云这才没了法子,老老实实在府中抄写佛经, 都很少出去同小姐妹一起联络感情。为了这件事情, 秦暮云这段时间的火气都重, 已经寻了不少的由头责罚身边的丫鬟。

    吃了这个教训, 她依旧能笑嘻嘻地缠上了来, 一点不见私下的不满。就冲着这份忍劲和狠劲, 苏九年觉得她后来能够爬那么远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秦江春知道苏九年不想和他们在一起, 便随意扯了一个由头,“你哥哥嫂子不是也在这里吗,你同他们一起过去,我还有些事情要做。”

    但凡是能够听懂的人话的,都听出了他的拒绝之意。秦暮云偏偏装作了不懂, 鼓着腮帮子做出一副气呼呼的样子, 委屈地说“三叔, 你是在生我的气吗, 为什么不带着我一起, 我很听话的。这个节日,哥哥嫂子肯定有自己的悄悄话要说, 我才不愿意过去打扰他们呢。”

    她说着就要往马车上走, “我这次肯定乖乖听话, 不会打扰到你的。”

    俞满见状, 一个箭步冲到马车前面, 直接将路给堵住了。他仰头看天,直接将秦暮云能够杀死人的目光给忽略掉。

    “我也有悄悄话要和别人说,你跟着也不大合适。”秦江春没有给情面,目光扫过站在门边的夫妻两,拉着苏九年的手上了马车。

    不过他毕竟还是长辈,没有将事情做得太绝,倒还是吩咐了俞满一声,“今日元宵节,街上肯定乱得很,你去多找几个侍卫跟在暮云后面,免得遇到不长眼的人,她受了欺负。”

    俞满说了声“是”,堵在秦暮云面前的身子却没有丝毫的动弹。

    秦暮云眼睁睁瞧着马车从面前离开,想要追上去但是被一个大块头堵着,连路都走不了。她抬手就想打过去,但是残存的理智告诉自己,这是三叔的侍卫,不是自己的,愤愤瞪了俞满一眼,跺脚之后就离开。

    俞满去和守在门边的侍卫说了几句话,便追着马车的方向离开。

    秦暮云窝了一肚子的火,没有办法发出来,想气九公主交代的事情,她心里生出恐惧来。

    苏静和不大瞧得上她,自己的亲哥哥被敌人给针对了,她这个亲妹妹还能乐呵呵地赶上去巴结,一点脸面都不要。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小姑子,她不好说什么,柔声问着“暮云要不要和我们一起”

    秦暮云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嘟哝了一声后就跟着他们一起过去,心里还有另一层打算,盼着九公主看见有这么多秦家人在的份上,收敛一些,不要当众给她难堪了。

    到了街市之后,秦暮云主动提议说“我之前和九公主约定好见面,不如我们一起过去找她吧,人多也热闹一点。”

    秦明尧今日之所以过来,不过是听了秦江陵的话,不想把同苏静和之间的关系闹得太僵,本身自己是不大乐意来这种闹哄哄的地方。刚刚他在垂花门前看见小姑娘站在三叔的身后,满眼依恋地看向三叔,她从未用这样的眼神看过自己。别说是依恋了,小姑娘对上自己时,唯恐避之不及,现在还多了一层怨愤。

    这种清楚的意识让他更加烦躁,他便直接说“要去你自己一个人过去,我和你嫂子去画舫上看看河灯。”

    他说着便拉着苏静和一起离开,苏静和自然高兴得很。

    秦暮云对上自己的亲哥哥可没有太多的顾忌,直接拽着他的一只胳膊缠了上去,“我不要,我就想你陪着我一起过去。哥,你就陪着我一起过去嘛,我求求你了行吗”

    或许是两女一男的戏码过于常见,过往的路人好奇地往这边看。

    秦明尧太阳穴上的青筋突突地跳着,若不是面前的人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恨不得直接将她塞到河里淹死算了。

    剑眉重藏着不耐,他一把将秦暮云甩开,低声教训着“有话好好说,这样拉拉扯扯像是什么样子。”

    “那你答应了”

    “下次你要是再这样,我直接将你扔进河里喂鱼去。”

    这样说基本算是同意了,秦暮云见目的已经达成,倒是老实了很多,眉开眼笑地撒着娇,“我就知道哥哥是最好的。”

    苏静和冷眼看着兄妹两感情和睦的样子,嘴角顿时沉了下来。

    三个人各自怀了心思,往同九公主约定好的地方赶过去。

    九公主今日穿了一件赤红色的裙子,裙子上用金线绣着许多上下翻飞的蝴蝶,蝴蝶由疏到密,从上到下铺展开来,到裙摆时又绣了几朵牡丹花。每一样单独看都是俗气的,可联合在一起时,便觉得雍容华贵,让人惊艳。

    她又生得好看,盛装打扮之下,倒是一点没有成为裙子得陪衬,倒是裙子衬得她更加美艳逼人,让人一眼惊艳。

    见到秦暮云过来,她还有些不满,可看见秦暮云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她以为这个男人便是秦江春。她满心又欢喜起来,心里给秦暮云记了功劳,直接小跑着过来。

    可堪堪在离他们十步远的时候,她才看清楚原来这个男人是秦明尧,脸上的笑意逐渐消失,她冷眼瞧着秦暮云,开头便是一句质问“你不是说会将侯爷带过来吗现在他人呢”

    秦明尧心里不喜,秦暮云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妹妹,被人这样质问任由谁听着都是不舒服的。

    在淮阳侯府嚣张惯了的秦暮云此刻却萎缩起来,面上还露出一丝讨好,“三叔今日也来看花灯了,但是有点事情先走一步。我们等会去街上看看,说不定还能碰见他。”

    九公主睨了她一眼,但毕竟在人前,没有做得太过分,嘟囔了一句,“你说的能看见淮阳侯的。”

    同秦暮云擦身而过时,她用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告诫秦暮云,“若是你敢骗我的话,就等着吧。”

    秦暮云顿觉浑身生寒,但又不敢有半分的懈怠,脸上挤出一个笑容之后,便跟在九公主的后面离开。

    苏静和冷眼看着这一幕,嗤笑一声,“你这个妹妹还当真是有趣。”

    “你想说些什么”秦明尧眼尾上调,眼睛微微眯起,依旧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自从他知道赵南琴的死和她有关之后,就一直用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对她。苏静和一开始还能强硬几分,可时间久了,也受不了秦明尧这样的冷暴力。

    她一开始还怀疑秦明尧同苏九年之间有些什么,满心怨恨,但还是想给男人一个机会,只要男人向自己低头认错,再保证一番,她便可以大度地原谅他一次。后来他将晴安收了房,她想他不过是为了气自己,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夫君,只要他能说几句好话哄哄她,她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好了。

    直到现在她才彻彻底底慌了,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多疑。她下手也是够狠的,将他的仕途阻断,但凡是有些血气的男儿,都忍不了自己的妻子在背后捅刀子。

    她是有些后悔了,现在主动想求和,姿态更是放低了几分,主动去牵男人的手,“明尧,我们能不能不要再这样闹下去,之前是是我错了还不行吗”

    秦明尧侧过脸看她,仔细思考一下目前的处境,还是顺着苏静和递过来的梯子下来。他伸开长臂,一下子将女人抱进怀里,嘴上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你我本就是夫妻,却好端端怀疑起我,岂能不叫我寒心。”

    若是有旁观者,定是能看见他脸上藏着的不耐烦。

    若是苏静和能从头狠到尾了,定是能将秦明尧收拾得服服帖帖。可她狠了一半儿,倒是现在男人的冷暴力中投降,也只能俯首称臣,任由别人拿捏住。

    她靠在男人的肩膀上,最后说了一声,“日后我什么事都听你的,我们好好在一起过日子。”

    “好。”

    那边秦江春同苏九年坐上马车,因为出门遇见不想遇见的人,苏九年情绪一直有些低落。

    秦江春原本还想安慰她,她自己反倒是笑了,“奴婢没事的,过了这么长时间,奴婢还是能控制住情绪的。”

    能控制但是并不代表着没有,弑母之仇岂能就这样轻易可以释怀的,不过这样简单的吵闹除了让彼此的脸面难看,并没有多大意义,她要的是找到证据之后,一击毙命。

    她怕三爷还在担心她,将车帘掀开一角朝着外面看过去,连忙说“今晚外面真是热闹,等会我们去什么地方”

    “去淮河那边的青雀街,听说那边每年都会放一些河灯,热闹得很。”

    “听说三爷也没有去过吗”苏九年略微有些惊讶。

    “年幼时我就进宫当太子侍读,经常在宫里不能有空出来,等年纪稍长些时,就有其他杂乱的事情等着处理,倒是很久没有这样的闲心出来看看。”他凑到她身后朝着外面看,笑了声,“我上次出来时,还是同父亲一起,现在外面变化还是有些大,我都快认不出来。”

    不过那时候,他的这位父亲对他并没有多少热络,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焦嬷嬷领着他四处看看。外人皆道他风光,可也无人去问他风光的背后都付出了多少努力。

    “那你不会觉得累吗”苏九年仰头去看他,眼神清澈,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

    这么多年倒是头一次有人问他这个问题,秦江春有片刻的滞愣,嘴角的弧度又大了几分,“习惯就好了。”

    他不太喜欢同旁人说那些艰辛,事情都已经过去,再提起没有多少的必要。

    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他轻拍了一下小姑娘的额头,“先下去吧,应当还有猜灯谜的铺子,我带你过去试试看,顺便瞧瞧你这段时间学得怎么样了。”

    “那可是不行的,若是单靠我,怕是一盏灯笼也赢不下。”苏九年在后面跟着下车,回了一句。

    等站在青雀街的街头时,才能体会到那种登如长河的震撼感。街道处挂着两盏足有七米长的灯笼,灯笼外面罩着一层绢纱,绢纱上绘着许多飞天舞女。烛火笼罩在绢纱里,又调皮地往外探头,远处有长风吹来,绢纱微微晃动,那画上的飞天舞女竟像是要活过来一样。

    街道两旁便是卖东西的小摊贩,今日是元宵节,卖得多是灯笼。先看见的多是有制作简易些的,只用竹条编了框架,外面糊上一层彩纸,里面放上半截蜡烛就成了。这种颇受那些没什么积蓄的人家的欢迎,拿几文钱买一盏哄哄孩子。

    越往里走,灯笼的式样也就更多,有绢布做成的,有木制镂空的,还有在灯笼上挂了珍珠串的苏九年觉得自己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觉得哪哪都是新奇。

    最后在湖边的一家看见一盏琉璃花灯,花灯被做成荷花的形状,中间有一块圆形的油槽,油芯被点燃时,光芒四射,像是一团被提着的亮光一样。

    有不少的人去问店家价钱,店家翘着个二郎腿,坐在木头椅子上,眯着眼睛笑呵呵地说“这个是不卖的,我留着它去参加灯王的比赛呢,你们瞧瞧我做的其他灯笼,都是不差。”

    苏九年小心扯了秦江春的袖子,“灯王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每年市集都会举办一次评选活动,选出当年最好的花灯,这个花灯便被称呼为灯王,赏钱两百两。”秦江春虽然没有看过,但是也听说一些,“不过起钱倒还是其次的,不少人想去拿到灯王的称呼,不过因为灯王会有机会送进宫里让圣上过目。若是得了赏识,那才是真正的一飞冲天。”

    一路走来就这盏灯最得苏九年的心思,她猜想,“那说不定这个店家今年真的可以得到灯王的称呼了,我瞧着这盏灯挺好看。”

    他那时在宫里也见过不少,俯身压低了声音说“不过他这个应当评选不上,挺有趣的,姑娘家提着玩玩罢,不过和往届的灯王比起来,却有些不够大气。”

    说完之后他突然顿住,笑了起来,一双桃花眼勾起,所有的灯光都盛了进去,“不过这样也好,评选之后倒可以买来给你,你们小姑娘应当都喜欢这些亮晶晶的东西。”

    苏九年晃了晃神,一点绯色从脸上炸开,蔓延到脖子上,嘴角翘起一个微小的弧度,“多谢三爷了。”

    人潮突然拥挤起来,像是灯会快要开始,不少人赶着去看热闹,就连原本坐在凳子上的店家也站起来,仔细将琉璃灯收进木箱中,同伙计说了几句话之后,也往东边走去。

    宽大的袖袍之下,她的手上传来温热,抬头就听见男人温声说“牵好了,免得等会走散。”

    苏九年用力点头,发现他没有看见之后,又脆生生地说了一声“好”。

    不过他们两都是没经验的,一下子低估了灯市的拥挤程度。苏九年不知被后面的谁给撞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扑去,原本牵着的手滑开。后面的人依旧拥簇着往前,她被迫站到旁边,再回头时才发现身边早就没有秦三爷的身影。

    周围是喧哗的人群,每个人都脸上都洋溢着喜气,却都不是她熟悉的面庞。她努力的朝着四周辨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也越发没底,朝着人群中喊,“三爷,你在什么地方”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