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0 章

小说:国色生辉 作者:八月薇妮
    阑珊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只管愣愣地望着杨时毅发呆。

    昨天她因为这件事差点跟赵世禛闹翻,如今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大人”阑珊有些艰难地,像是每个字都给北风封冻了“我不懂”

    “你不必懂,”杨时毅神情不变,他冷冷静静地说道“当然你也可以因而憎恨我。但我不会后悔。”

    对上阑珊睁大的双眼,杨时毅一点头,迈步往前去了。

    “大人”阑珊急切地回身想要叫住他,杨时毅却仍没有停下脚步,大袖飘摇,果断地下台阶去了。

    倒是身后的温益卿走了过来“你刚才指的是什么”他毕竟隔得远,何况阑珊并没有说清楚,倒是杨时毅的话他隐约听了两句。

    阑珊目送杨时毅离开的背影,回头看向温益卿,心口凉丝丝的,却说不出话来。

    温益卿打量着她的脸色,道“你不说也罢,只是现在是非常时刻,太子殿下仿佛一心要置杨大人于死地,你可知道是什么缘故”

    阑珊给杨时毅那石破天惊的回答弄的魂不守舍,此刻只沉默着摇头。

    温益卿皱皱眉道“不管是为什么,我想你最好劝一劝太子殿下,他才登上太子位多久,就想着针对国之重臣了哼北镇抚司虽然手眼通天,但对于杨大人,自有民心所向,而且这样杀鸡取卵、还没过河就要拆桥的举动实在很不明智。”

    他说了这句,见阑珊仍是不语,便又道“如果太子殿下是想杀鸡儆猴才格外针对杨大人,那也是打错了主意。”

    直到此刻阑珊才回过神来,茫然问道“你说什么呢。”

    温益卿盯着她道“若没有别的缘故,那只有一个解释殿下不过是想立威而已。”

    “什么不不,”阑珊忙道“你多心了。他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因为什么”

    阑珊也不便说还有自己的原因在内,只得回答“其实五哥不是故意针对杨大人,只是杨公子的事情棘手,他也是不得不给皇上跟其他人一个交代而已。等查明后自然无碍。你也不必过于担心。”

    “我担心”温益卿冷笑道“杨大人怎么说也是百官之首,太子殿下却要对他动刀,我却不知道自己该担心杨大人,还是我朝的储君。”

    杨时毅在朝为官多年,声望极佳,是百官之首。赵世禛贵为太子,本该跟杨时毅关系极好的,这才是正常的朝廷格局,可若是赵世禛先对杨时毅动刀,这对百官而言却是个可怕的信号,今日是杨时毅,改天呢

    所以,温益卿的担心不无道理。

    温益卿说着,便看见阑珊身后有一人蹦跶着跳上来,他眉头深锁,便停了下来。

    原来这跑过来的正是雪越公主,她看着温益卿朗声笑道“温侍郎,这么巧啊,在宫内居然能遇见你。”

    阑珊转身见雪越满面笑容跑了过来,她毕竟才回来,还不知道雪越对于温益卿的心思,只以为雪越是看见了自己才上来请安的。

    此刻雪越果然道“太子妃好啊,你终于回来了,恭喜啊。”

    阑珊一点头的功夫,她就又飞快地向着温益卿道“温侍郎,你进宫来做什么的我之前在容贵妃娘娘那里。”

    温益卿本还想跟阑珊多说几句,见她来了,很不耐烦,又见她这样,知道话也没法儿继续了。

    何况当着阑珊的面。

    于是只不咸不淡的垂着眼皮道“见过公主殿下。”

    说了这简单的几个字,就又对阑珊道“该说的微臣大体都说了,娘娘自己忖度吧。”

    他说完之后,往旁边退出一步,这才大步流星地去了。

    雪越见他说走就走,一愣之下忙道“温侍郎等等我”回头又对阑珊道“娘娘,我先去了啊。对了皇孙殿下真是聪明过人啊。”

    扔下不明不白的这句,便追着温益卿离开。

    阑珊见她来去如风,不免错愕,走到栏杆前往外看,见温益卿目不斜视地往前而行,雪越跟一只叭儿狗似的绕在他身侧,随风还能听见她不住口的问长说短,温益卿却一概不理。

    阑珊的目光抬起往前看去,却见杨时毅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宫门口了。

    又两日,阑珊跟皇帝请旨,总算是得了个出宫的机会。

    毕竟她回来之后还没跟阿沅见过,另外就是李尚书那边,也想亲自去见一见。

    先来到西坊,因为要过年了,大理寺也休了衙,王鹏已经领着言哥儿上街置买年货去了,只有阿沅一个人在家里,收拾锅灶,卤制些过年要吃的肥鸡肥鹅等等。

    阑珊才进门就闻到异香扑鼻,这熟悉的味道不免勾起了她对往日的回忆。

    以前日子虽然过的贫寒,但没当过年的时候,阿沅总会想方设法多弄些肉品回来炖煮,预备年下吃,阑珊在那偌大的宫内不觉着什么,此刻才算嗅到了几分“年味”。

    阑珊深深呼吸几回,不由笑了。

    这小院也依旧,院子里收拾打扫的阔朗干净,只有右手边的墙角处围着一个鸡笼,有几只养的很好的鸡在里头啄来啄去。

    阑珊见厨房里飘出热腾腾的白汽,就知道阿沅在那里,当下便叫飞雪等在外头候着,自己放轻了脚步走了过去。

    来到了厨房门口,却果然见阿沅一身布衣围裙,正试图去推灶膛里的柴,只是她月份渐渐大了,行动未免不便。

    阑珊忙道“别动,让我来。”

    阿沅吃了一惊,猛地转头才看见是阑珊,一时惊喜交加“姑娘”

    阑珊早笑着迎了上去,握住她的手道“怎么你一个人忙肚子这么大了,这些活很该叫别人帮你干。”说话间便俯身把灶膛里又添了两根柴。

    阿沅喜不自禁地“王鹏出门前告诉我叫我静坐着的,只是我闲不住,想到什么就稍微干点儿。不碍事的。”紧紧地握住阑珊的手,又问“你自个儿来的”

    阑珊道“小叶他们在外头。”本来阑珊想带了端儿的,是西窗悄悄地跟她说,皇帝不大愿意让端儿随意出宫,怕形成了习惯,以后静不了心,其实这不过是借口,实际上是皇帝舍不得那孩子离了自个儿罢了。

    阿沅其实也问的这个,见阑珊如此回答就知道端儿没有跟着,当下便道“咱们到里头说话。”又道“锅里煮的是猪蹄,我刚才用筷子试了一下,其实都熟了,就是还不算很烂,待会儿我舀一碗汤给你喝。”

    阑珊咂咂舌头“好啊,我也正想着要喝呢。”

    阿沅又道“你叫个人去街上找找王鹏跟言哥儿,这腊月里的集散的迟,怕他们玩的收不住。”

    阑珊忙道“不用去叫,让他们尽情玩儿就是了,横竖以后有机会见,”

    于是两人出来,迎面见了飞雪,又说了几句,一起向正间堂下走去,还没进门就看到桌上堆着好些东西,阿沅诧异地看阑珊“这是、你带的”

    阑珊笑道“既然要过年,总该送点年货。你只管弄了吃,时不时的我还来一起吃呢。”

    阿沅知道不便为这些事跟她推让,那反而见外了,便也顺着说“那可说定了,我多煮一些存着,王鹏发了年货,之前姚大人跟江大人还送了不少东西呢”

    阑珊听姚升跟江为功也没缺了,心里格外高兴。

    阑珊本来是想出宫后到街上买点儿年货的,只是还未动身,雨霁那边派了人来,捧着大包小包的十几个匣子,把阑珊看呆了。

    那小太监笑道“公公知道娘娘今儿去李尚书大人府里的,所以叫预备了些年货,娘娘且带了去。”

    又道“这几个是预备娘娘往别的地方去的。”

    阑珊见雨霁这般心细,甚是意外。

    等小太监去后一一查看,才见那给李尚书的盒子里,有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鱼胶等等,另外还有上好的端砚,狼毫,白茶。都是李尚书中意喜欢的东西。

    除了这些外,另外那几份里也有鱼胶,燕窝,虫草,上好的两匹贡缎,除此之外还有一整套的上好文房四宝,却都是稍微小号些的。

    阑珊一看就知道雨霁果然非同一般,他自然是知道自己要去西坊,所以才预备了这些,那些补品等自然是给阿沅的,另外特制的文房四宝,却是替她为了言哥儿预备的。

    两人坐着说了半晌话,阿沅问起阑珊这一行如何等等,阑珊捡着些有趣的说了,阿沅之前很为她担心,可见阑珊神采飞扬,却也知道这才是她的心之所向,便也替阑珊高兴。

    半个时辰不到,眼见阑珊要走了,外头王鹏跟言哥儿却推门回来了。

    阿沅正焦急他们怎么还不回来,见来的正好便笑道“怎么这么快幸而回来的及时。”

    言哥儿早先跑上来,先规矩行礼道“参见娘娘”给阑珊拉了一把,却又跳起来抱住她叫道“爹爹”

    阑珊见他又长了个头,再过个一年半载,只怕不能如同小孩子一般了,心中又是欣慰,又有些莫名怅然。

    王鹏行了礼,笑道“我是担心她一个人在家里闲不住,怕她忙活,才跟言哥儿早早回来了,倒不想回来的正好。”

    阑珊原先见阿沅比先前丰润了很些,眉眼中透着舒心之意,就知道王鹏待她极好,此刻见了王鹏便也笑道“可不是吗,我来的时候她正在厨房里呢。不如雇两个佣人。”

    王鹏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她只是不乐意,你快劝劝”

    阿沅笑道“有什么打紧的。”说着看向阑珊“想当初咱们也没有请过什么佣人。”

    阑珊回思往日之不易,轻轻叹了声。阿沅自觉失言,便笑道“对了,要给你盛汤喝的。”说着忙叫了王鹏去厨下,亲自给阑珊舀了一碗奶白的猪蹄汤。

    阑珊坐着喝了汤,出了一头汗,等汗止住了才出门,告别了阿沅言哥儿王鹏一家子,乘轿往李尚书府而去。

    顷刻到了李府,门房见是陌生的车轿,正在打量,因为阑珊并没有用太子妃的仪仗,一时不知来者何人,直到侍从上前询问才知道。

    当即跪地行礼,又忙道“老爷从早上就出门了,是去了杨尚书大人府上。”

    阑珊听了有点意外。去西坊的事情她事先并没叫人通知,毕竟怕阿沅忙着迎接准备之类,徒增烦乱。

    可是往李府来,宫内事先是有过太监来说的,所以今日李尚书本不会离开府中,除非是有什么天大的事儿。

    不多会儿李府的管事得到消息飞快跑了出来,迎着阑珊进内,又低低地说道“早上听说了个消息像是杨大人病倒了。老爷不放心,又知道娘娘不会很早过来,所以先去杨府探望首辅大人了,娘娘且稍坐片刻,也该回来了,小人再派人去看看。”

    阑珊听说杨时毅病了,心猛地一跳,立刻制止“不急,也不用派人,我等着就是了。”

    那管事的领命退了出去。

    果然,坐了一炷香的时辰不到,李尚书就回府了。

    阑珊起身迎着,李尚书要行礼,又给她拦住了,只问道“听说杨大人身子有恙义父去探望的不知如何”

    李尚书同她重回了里间,见她带了那许多东西,不免道“怎么拿这么多东西来”

    阑珊道“是宫内雨霁公公知道我今日来特叫我带的。怕是皇上的意思,借我的手而已,我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皇上隆恩,顾念老臣,”李尚书笑道“至于你,你什么也不用带,人过来我就很高兴了。”

    于是先看了匣子里的东西,望着那些老山参,红灵芝,虫草鱼胶等物,啧啧赞叹了一番,又看到那方砚台跟白茶,便又笑说“都是我喜欢的。”

    说了这句落了座,又道“早知道你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来,我就迟些再去杨府。”

    “这话怎么说”

    “我也可以借花献佛,把那山参跟虫草送给杨大人补身子啊。”李尚书说道。

    阑珊忙又问“杨大人情形不太好吗怎么突然病了”

    李尚书叹道“他本来是个万中无一的人精,岂料英明一世,栽在儿子身上。自打杨盤出事,他面上虽然好好的,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他这样心高气傲的人,如今却闹出这种事心里岂会不窝火”

    早上李尚书听到消息,说杨时毅晕厥了,吓得他不知如何,这才忙跑了去探望。幸而没有大碍,只是因为晕倒的急,把额头撞破了一角,所幸伤得不重。

    李尚书安慰了他一番,这才回来了。

    阑珊听李尚书说了杨时毅的情形,也有些悬心“这、这我要不要去看看杨大人”

    李尚书道“哦你不要去。”

    阑珊疑惑,李尚书道“我临走的时候杨大人问我今儿你是不是要过来,我才告诉了他,他叮嘱我不要把他的事情跟你说。免得你担心。他的意思是不叫你去。毕竟现在你的身份不太方便。”

    她是太子妃,赵世禛又管着北镇抚司,若她去探望杨时毅,未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阑珊又想到赵世禛无端飞醋之事,却也知道自己不便过去。

    于是便说“杨大人的人品自然没的说,可如今出了事,只怕有些人拜高踩低、世态炎凉的,义父往杨府多走几趟倒也是好。”

    李尚书叹道“这是当然。”

    李大人叹息了声后,又看阑珊,本来是想从她口中打听打听赵世禛对于杨时毅到底是何态度,但想到杨时毅的叮嘱,只好生生忍住。

    这会儿两人在堂下坐着,飞雪等人却在门口,李府其他人也都给李尚书打发下去了。

    阑珊出了会儿神,笑对李尚书道“对了义父,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要拜托您呢。”

    李尚书忙问何事。

    阑珊将声音放低了,笑道“我想让义父当一回保山。”

    “哦”李尚书睁大双眼,疑惑地看着阑珊“你想让我当媒人是谁跟谁”

    他思来想去,阑珊身边仿佛没有人需要他保媒的。

    阑珊笑看了门口一眼。

    飞雪等虽然站的远,只是飞雪武功最佳,耳力自然也远胜常人,此刻脸色便有些微微泛红。

    她转头看向厅外,假装没听见。

    阑珊笑对李尚书道“这件事其实不该我这里行的,可是偏偏姚大哥就是姚升姚大哥拜托了我。”

    李尚书笑道“姚升啊”

    阑珊道“是啊,就是他,义父也是知根知底的。”

    李尚书毕竟也是个很精明的人,立刻知道了阑珊的意思,他笑道“我明白了,姚家长房那边当家的姚彤,曾经在户部担任过员外郎一职,也算是我的老下属了,你叫我当保山,自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那是在离开了三山仙岛之后,回程的路上,姚升找了个机会偷偷地跟阑珊说了这件事。

    毕竟他跟飞雪之间,虽然是两情相悦,可到底缺一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姚升是最精明的人,一旦动了心自然要用尽所有方法,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固执,等闲是说服不了的,除非有了长辈的话。

    可如何让长辈同意这门亲事呢姚升本来想让阑珊出面的,可飞雪是跟着阑珊的,虽然阑珊的身份够,但以后说出去,叫人听了不好听,还以为是阑珊把飞雪硬塞给自己的,他怕委屈了飞雪,便又想到了李尚书。

    李大人位高权重,人缘又最好,偏偏又是姚家当家尊敬之极的老上司,若是李大人开口,姚家自然没有推诿之礼,只会觉着荣幸。

    阑珊见李尚书这么快就明白过来,便笑道“这可不是算计您老人家,只是姚大哥很恳切地求我,我才不忍,先应了下来,这会儿只看您的意思。”

    李尚书笑道“既然是成人之美的好事,我还能说什么这件事交给我了。”

    说着也看了飞雪一眼,啧了声道“就是想不到那姚老二闷声不响的,竟给自己找了个这么能为的媳妇儿。”

    飞雪原本转头看着外间,实则仍是听着两人说话的,听阑珊说姚升苦求,心中略有甜意。谁知又听李尚书揶揄了这句,脸上便更红了,再也装不下去,便忙迈步出了门口。

    偏李尚书又对阑珊道“这姚家的聘礼可一定不能少要了”

    “当然,总不能白把个这么难得的人给了姚大哥,”阑珊笑道“连您老人家的媒人钱也要丰丰厚厚的呢。”

    李尚书听了这句,倒是想起了那失而复得的三艘宝船,便看着阑珊道“说起丰厚来,我又想起来了,你义父我,好歹也给皇上看了这二十多年的钱袋子,没想到临到老了,才真正有了点儿能挺腰杆子的底气”

    阑珊不解“这从何说起”

    李尚书道“百牧山,湄山锡矿,再加上宝船的贸易,往日但凡有一样儿,也够国库支撑一年的了,因有了你,这般般件件的,义父才体会到世人所说暴发户一样的感觉。尤其是锡矿跟宝船,那才是真宝藏,若是能够进行的好,可是利于子子孙孙的。”

    阑珊听李尚书感慨说来,后两件倒也罢了,可是“百牧山”

    阑珊有些疑惑地笑问道“义父说锡矿跟宝船,我是懂的,只是百牧山上明明只有李克用的棺椁,并无别物啊怎么突然提起”

    后来因为按照阑珊所画的藏宝图,赵世禛亲自去找宝藏,却跟赵元塰的人对上,引发了雪崩,那宝藏自然也不可寻了。

    李尚书听阑珊问起,脸色微变,但他毕竟是经验老到的朝臣,当下笑道“是是,我一时财迷心窍了,大概是想那宝藏想的出神,随口就把这个也说上了。可这也不算什么,毕竟就算有宝藏,那也是迟早晚能用尽的,哪里比得上宝船跟海外各国的贸易不禁能够充实国库,而且跟海外之国互通有无,也可以增强本朝国力,你说是吧”

    阑珊听他这么说,倒也是合情合理,便笑道“义父说的很对。只盼这一趟宝船能够顺顺利利的。”

    李尚书笑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是一定的。”

    中午时候,李尚书留阑珊吃饭,阑珊也并没有推辞,陪着他吃了中饭后,小憩片刻便起身辞别了李大人,自行回宫。

    李尚书做事倒是雷厉风行的,两日后便送了信给阑珊,姚家那边果然给摆平了,姚大爷亲自跟姚升说起提亲等事,态度跟先前决然不同,姚升反而拿捏作势,说自己不想娶了,急得姚大爷百般劝和,姚升憋了一肚子笑。

    虽然如此,姚升办事仍是雷厉风行的,即刻就要准备提亲之事。

    只不过飞雪毕竟要有个正经的身份,这个阑珊也替她想过了,就跟赵世禛提起,把飞雪安排为东宫的尚仪女官,这便了结了。

    西窗又暗地里跟雨霁说了此事,雨霁听后却更有主意,便笑道“这姚升嘛,是决异司的干将,这次陪着娘娘出海又立下大功,他既然要成亲,自然要弄得体体面面。”

    于是年前,皇帝亲下了旨意,将东宫女官叶飞雪,赐给了决异司副领姚升为妻,昭告天下。

    如此一来更是喜上之喜,不仅是阑珊等,甚至姚家也自觉门楣光耀,喜上眉梢,毕竟是皇上亲自赐婚,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有这般荣耀比李尚书当保山更尊贵数重了。

    至于杨时毅这边,不知是不是因为那天晚上跟阑珊争执过的原因,从那之后,赵世禛并没有再格外的“咄咄逼人”。

    只是命北镇抚司持续追查杨盤的下落,如此而已。

    且听说杨时毅病了之后,他还特派了西窗带了些补品等物,大张旗鼓地送到了杨府,表示太子的慰问等等。

    这在外人看来太子殿下跟首辅大人的关系自然是有所缓和了。

    这对阑珊而言,当然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杨时毅曾做过的那件事,阑珊没有再跟赵世禛特意说过。

    赵世禛当然知道阑珊跟杨时毅碰面过,也猜到阑珊必然知道答案了,若是以前,他当然要趾高气扬的,至少得逼问她一句“我说的怎么样”但是这次却并没有,竟也只字不提,就仿佛两人为之争吵的那件事并没有发生过。

    赵世禛当然不是因为太“宽心仁厚”,只是他体恤阑珊而已。他猜到以阑珊的心性,知道了真相后自然不会好过,他当然不会去揭开疮疤,雪上加霜。

    这件事情,阑珊只对一个人说过,那就是郑适汝。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因为那段艰难的时日,是郑适汝陪着阑珊度过的,另外,郑适汝跟她之间的关系自然非他人可比。

    阑珊之所以肯对郑适汝说,其实也是想借她的玲珑心思,替自己想一想,杨时毅为何会这样做,难道是想杀了她吗她却不信。

    阑珊当局者迷,竟无法理清。

    而郑适汝听她说完之后,却笑了。

    阑珊怔住“你笑什么”

    郑适汝笑看着她道“其实这件事情,我也想过的。我曾经怀疑是容妃娘娘,当时还曾笑她操之过急,弄巧成拙。”

    阑珊问“弄巧成拙”

    郑适汝道“司礼监是皇上的地方,皇上还没有发落你,就有人想替皇上动手了,你以为皇上会容许吗所以我当时觉着那放火的人是弄巧成拙。因为这把火害不了你,反而对你脱困是一种助力。现在听你说,是杨大人暗中安排的,一切就说得通了。”

    阑珊怔怔地望着郑适汝,却听她又道“我当时还奇怪呢,杨大人对你明贬实保,但按照他的作风,只动嘴不动手,未免太保守稳健了。若是这火是他叫人放的,却可以说得通了。除了宫内的人,也只有杨大人有这种能力瞒天过海。”

    那天晚上,是飞雪陪着阑珊的,虽然大受了一番惊恐,可毕竟有惊无险,而在这件事发生后,皇帝对她的态度才有了转变。

    阑珊愣怔道“我、我只是想不到,杨大人竟也会这么、这么狠辣”

    郑适汝却了然地一笑“狠辣杨大人坐到这个位子上,你以为他是一路无风无险上来的吗他对你也算是很照顾的了,所以你以为他是个温和无害的人,其实他”

    能当得上首辅大人,若没有些雷霆手段,那可是痴人说梦。

    郑适汝觉着自己说的太多了,便停了下来,只道“罢了,总之你不要再纠结于此事,你只要知道,他的确没有害你就行了。虽然用的法子可能不太妥当。但若不是他叫人这么反其道的一闹,后来我们的劝谏等也未必就那么快奏效。”

    阑珊慢慢地靠在她的身上“宜尔我心里又难过,又、说不上来。”

    郑适汝揽着她的肩头“都过去了,何必又为难自己。”她不想阑珊沉湎往事,便又笑道“对了,那个雪越公主跟温益卿,你是不是也知道了”

    阑珊听了这句,果然又抬头道“是了,上次在宫内见到她,她怎么扑着温益卿去了”

    郑适汝笑道“说来温益卿真不知道是个什么命,一而再地招女人喜欢,还都是给公主看上。”

    “雪越公主真的喜欢他”阑珊睁大双眼,匪夷所思。

    郑适汝道“这还有假我听说,年后要派特使跟着北狄的人回去,都在说这特使人选就是温益卿呢,他这一去那可是羊入虎口,还不给公主办的明明白白的”

    阑珊听这话直白,又想笑,又觉着惊骇“这、这”回想那天温益卿似乎不太乐意的样子“那他自己怎么想”

    郑适汝道“这两个人吧,算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只不过这雪越跟华珍又不同,先前为了救温益卿不顾身上的伤,你看她那胳膊现在还没好呢。倒是一片真心,没什么邪念。”

    阑珊想了想“我也觉着她不像是个坏的。”

    郑适汝突发奇想“假如温益卿想开了,娶了雪越公主,你觉着怎么样”

    阑珊哑然,片刻后才说道“这如果他想开了,当然是好事。”

    郑适汝道“真的”

    阑珊瞅她一眼,淡淡地说道“什么真不真的只是我也没资格在这件事上插嘴,横竖要如何是他的选择,我唯一所盼的,就是别再像是先前蒙受什么无妄之灾罢了。”

    假如雪越是真心的,而温益卿也动心,阑珊自然乐见。

    可怕就怕一个飞蛾扑火,一个冷若冰霜,再上演一次强取豪夺,重蹈覆辙的。

    郑适汝一笑“那你也太小看温益卿了,他早不是当初那个蒙昧之人了。前几天不还定了他进内阁么有杨大人的提携,若再历练个几年,他以后应该会不输杨大人吧。”

    才说到这里,忽然殿门口一阵嘈杂。

    有个宫女碎步跑了进来,跪地道“乾清宫那边传了信来,皇上不知为何晕厥不醒。”

    阑珊跟郑适汝双双站起来,阑珊忙问道“情形怎么样”

    宫女道“已经去传太医了。”

    郑适汝回头对阑珊道“我们快去。”说了这句又问“可叫人通知太子了”

    宫女战战兢兢道“来传信的没有说。”

    妥善期间,郑适汝立刻道“快派人去”

    飞雪早在听她问起的时候就在叫人了,听后立刻吩咐人出宫通知太子。

    他们两个能自在地在此说话,端儿跟宝言便在乾清宫陪着皇帝玩耍。这会儿皇上晕倒,听起来却不妙。

    于是两个人急忙出了东宫,等将到了乾清宫,却见门口处跪着许多的太监宫女,还有几个太医正匆匆地入内。

    两人进了内殿,却见七八个太医凑在龙床跟前,容妃跟其他两位妃嫔也都在,大家都在盯着皇帝,并没有留意他们。

    只有外围上西窗一手拉着宝言,一手拉着端儿,见了他们来到才撒手,两个孩子也忙扑向各自母亲。

    阑珊忙抱起端儿,郑适汝也抱了宝言,又问西窗“是怎么回事”

    西窗瞥了一眼里头,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其实早在入冬的时候就说过头疼目眩的,方才看小殿下甩那陀螺甩的好,自己竟也想试试,谁知才走了一步,就栽倒了,得亏是雨霁公公拦的及时,不然”

    端儿接着说道“不然皇爷爷就会摔在地上啦。”

    皇帝暮年才得了这个孙儿,十分宠惯,加上他身体欠佳,才放手了朝政,专心的含饴弄孙,对待端儿的时候,就像是把当初没给过赵世禛的都加在了这孩子身上。

    所以端儿对皇帝的感情也自非同一般,甚至比对赵世禛更深厚几分,此刻说起来,眼睛便红红的,浮起眼泪“母妃,皇爷爷不会有事吧”

    阑珊忙安抚,又问“太医怎么说”

    西窗道“之前太医院首钟大人亲自诊脉,说皇上脉象微弱,情形不太好,正在叫人再诊,似乎在商议用针灸的法子。”

    郑适汝看一眼前头容妃三人,轻声问西窗“娘娘什么时候来的”

    西窗道“贵妃娘娘她们是来看望小殿下的,正好撞见。”

    两人询问西窗的时候,那边太医们已经商议妥当,容妃跟那两位妃嫔也退了出来,两人也受惊不浅,脸色煞白。

    容妃叫她们先退了,这边阑珊跟郑适汝便行礼。容妃眉头微蹙,道“你们也来了。”她扫了眼殿中,“太子果然不在宫中”

    郑适汝道“已经派了人去,想必很快就到了。”

    容妃脸色凝重,沉默地在椅子上落座,不再言语。

    那边太医们商议着下针,大概一刻钟功夫,赵世禛才赶到了,还没来得及跟阑珊等说几句话,榻上皇帝幽幽地吁了口气,似乎有醒来之意。

    于是众人忙都靠近过来,端儿更是迫不及待地叫道“皇爷爷”

    奶声奶气的童稚叫声在殿内格外的清晰,皇帝的眼睛动了动,终于缓缓睁开了,端儿越发叫道“皇爷爷,皇爷爷”张手向着皇帝身边,似乎想抱住他。

    皇帝的眼珠动了动,面上流露出一种温情之色“承胤啊。”他的声音很微弱“不亏皇爷爷疼你一番。”

    雨霁在旁伺候,此刻眼睛也自红了。

    赵世禛把端儿接过来,索性将他放在榻上,端儿小心地拉着皇帝的手“皇爷爷,你不要死。”小孩儿的感情最为直接,说话中眼泪就大颗地掉了出来。

    在场众人都吓了一跳,太医们更是色变,毕竟这个字是忌讳之词。

    但奇怪的是皇帝听着,却只微微一笑道“承胤别怕,皇爷爷没事,还要陪着你、咳,一起玩耍呢。”

    端儿破涕为笑,俯身抱住皇帝的脖子,在他脸上蹭了蹭“太好了端儿知道皇爷爷最好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端儿的“激励”,皇帝喝了一碗汤药,精神好转。

    可反观太医那边,却并不乐观,私下里赵世禛问起来,太医们道“皇上的身体太虚了毕竟年纪大了,这次若是能撑过去自然最好。”

    剩下没敢说的那句话,各自却心知肚明。

    当夜,皇帝让容妃等皆都自回各殿,连端儿跟宝言,也叫阑珊跟郑适汝带了回东宫。

    身边只留了赵世禛一个。

    戌时过后,太医送了药进来,雨霁接过来,转交给赵世禛。

    赵世禛亲自端了喂给皇帝喝。

    皇帝喝了半碗药,咳嗽了几声,感慨说道“朕还是想见那小家伙”

    赵世禛道“儿臣叫人带他来。”

    “不不,”皇帝制止了“这些日子同那孩子的相处,朕也心满意足了。”

    说了这句,皇帝看向赵世禛,看了片刻笑道“你大概不知道,朕虽然是陪着承胤玩儿,可时不时的竟觉着,是陪着你呢。”

    赵世禛的手一抖,药差点撒出来。

    皇帝闭了闭双眼,沉默半晌才又说道“杨时毅不能动他。”

    赵世禛道“儿臣知道了。”

    皇帝道“他还有用,你得给他一个人情,这样他才会对你死心塌地。”

    赵世禛轻轻叹息“儿臣明白父皇的意思。”

    皇帝微睁双眸,似笑非笑看他一眼“你查到了”

    赵世禛点头。

    “知道你能干,”皇帝却又停了停,略带欣慰地吁了口气“那朕就不用操心了。可还有一件事,朕要你答应。”

    赵世禛等待皇帝开口,可等了半晌,皇帝仍是无声。

    他不由抬眸“父皇要说的是何事”

    终于,皇帝深深地几度呼吸,才哑声道“朕要你答应,等朕龙驭归天,要要你母妃殉葬。”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222:43:322020020323:33: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kikiathen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加油加油30瓶;ae、aanda2瓶;27115305、青青原上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