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砂仁鸡卷

小说:医食无忧[穿越] 作者:青猫团
    第八十一章

    杨梅疮此病, 即是梅毒,因其疳疮形似杨梅而得名。

    之前余锦年借着要白海棠伸手的机会, 见到他手心掌跖至手腕处分布着不少指甲大小的疮疹, 色泽暗红, 边缘清晰,附近另还有些附起皮屑的白斑。

    杨梅疮是一种拟态性非常强的皮疹, 斑疹、丘疹、鳞屑、溃疡、脓疱等, 在杨梅疮上具有表现, 仅以手上的疹子来判断, 是常常容易失误的。但白海棠那般躲躲闪闪,唯恐人家碰触的姿态, 令余锦年戒备之余, 对杨梅疮的猜测又偏向了几分。

    若真是杨梅疮,已有如此严重的皮肤症状,怕也已经不是早期,至少也在中期往后,却不知那戏美人身上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症状。

    但不论如何,这种病在此时此地, 都是个棘手问题。

    不治, 那只要白海棠一天还活着,与他密切接触的人就都是高危感染对象, 尤其是那个与他同吃同住的苏亭;可若是治, 余锦年又没有痊愈的把握, 他只接手过几个经过抗生素治疗过后, 仍有梅毒血清抵抗的患者。

    苏亭手脚不干净,可即便如此,却罪不至死,更不该牵及他人,更何况白海棠的病不是旁的疹疹痘痘,而是此时四大花柳病之首杨梅疮,病死在六成以上,放任其发展绝不是个好兆头。

    余锦年不由想到,白海棠这病,苏亭那个小贼偷知不知道

    “我出钱能治吗”

    沉思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余锦年回头,看到这回“偷听”的是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他们背后的姜小少爷,刚才只顾着感慨,却没听见对方的脚步声。

    谁不好,偏生听去的是这个小纨绔,他头疼道“姜小少爷。”

    姜秉仁对自己的偷听行为也很不好意思,但还是不顾石星的阻拦,蹑手蹑脚地趴了会儿墙根,他方才便觉得年哥儿不对劲,一听之下,果然骇人听闻。他即便再不通世事,却也知道杨梅疮是等死的病,且死相恶怖,臭不可闻,百个里头侥幸能活下一二成,也是要烂口烂鼻的。

    想起那种场景他就忍不住一阵恶寒,叹气道“白海棠挺好的我从小听他的戏,日日捧他的场,若非是那戏班拖累了他,他也不至于如此”

    “从小”这个词,乍听十分唐突,好像七老八十了似的,与那样貌尚且年轻的白海棠有些不登对,但想来戏子登台都早,人家孩童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们就已开嗓糊口了。

    可容易如何,不容易又如何,病痛并不会因为谁生活疾苦而心生怜悯,更不会因为谁家徒四壁而大发慈悲。

    余锦年摇摇头道“我没有把握。”

    姜秉仁却不是个正常人,反而高兴道“那就是还有机会了”

    “哎”余锦年无奈地蹙着眉尖,起身理了理自己的衣裳,“你净是会抓别人话里的把柄。我还等着有人来求我,你却先替人求情。”

    姜秉仁是个聪明的小纨绔,猜也能猜到他指的是谁,当即跳起来道“小意思,我把人给你抓过来,磕你一百个头先”

    余锦年摆摆手“那倒不必,我最受不住人家拜我,你别叫他再在我跟前晃悠就成了,我们一碗面馆庙小,禁不住他来偷。”

    “那有什么,”姜秉仁拍胸脯说,“我们姜家有个油坊,叫他去推磨榨油好了。是累死还是累活,端的看他对白海棠究竟有几分情谊,就算是个软蛋,偶尔也该硬一硬了。”

    余锦年耸肩“那我不管,捉弄人的事你擅长,我只负责救死扶伤。”

    姜秉仁往石星身上一跳,劲头十足地笑道“石大个儿,我们走”

    话说苏亭今日在一碗面馆吃了好大一碗闭门羹,钱没了,身上还有遮不住的伤,当时不敢回家,怕海棠见了要心焦,所以四处游转了一会儿。因是大年下,街上有几个摆博彩戏的哥儿,他运气好,二枚铜板博了五文钱,却也深知这是个哄骗人的小把戏,没再继续玩下去,便拿着那五个铜子,买了一兜刚出炉的热包子。

    谁想回到家,海棠却不见了。

    苏亭慌得六神无主,好在兜兜转转在一碗面馆把人找到,这会儿将人领回了家,他再不敢离开白海棠一刻,一边留意着对方的动静,一边用小灶台给二人煮饭,掀开盛米的缸子,里头米粒却也见了底,苏亭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将米留着除夕来吃,于是煮了两碗芋头菜梗粥,并把包子重新蒸热了。

    芋头块都盛给海棠,苏亭自己则舀了些稀汤水,便坐下来与海棠一起吃饭。

    眼下这个状况,年节想吃上肉怕是不行了,若是能临时找些活计挣几个买米粮的钱,他就知足了。家里剩下的米能做粥,要么做成锅巴,可以放存好几天,厨间还有点酸齑和几个鸡蛋。除夕之后还有傩队,他再去跟着混一场,应该也能讨到些吉钱苏亭斤斤计较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没发现白海棠盯着碗筷一动未动。

    “亭郎今早去了哪里”

    苏亭停下思索,知道他是在旁敲侧击地问自己受伤的事,瞒是瞒不下去的,只好避重就轻地说“原是想去给你请大夫,结果碰上两个乞丐拦路,大年下的饿昏了头,便好不巧与他们打了一架,落了些皮外伤,于是一时半会耽搁了,害你担心。”

    白海棠信以为真,低声道“若不是我拖累你”

    苏亭知他又开始胡思乱想,上次用烧铁烙疮的事还令苏亭心有余悸,他生怕白海棠一个错念,又做出什么别的骇人举动来,忙剖心道“我这几年念书,都是棠哥对我尽心劳力。如今你病了,合该受我照顾,不然我不就成了那戏文里忘恩负义的小人了我愿和棠哥你在一块,没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平日里他都叫海棠,唯有激动处才唤一声棠哥,白海棠心知他说的是真,于是脸微红,拿起包子来垂头默默啃着。他如今没什么食欲,咽下的东西划得嗓子疼,身子更瘦得一把骨头,但多吃几口能让苏亭高兴,他就愿意多吃上几口,毕竟他也没什么别的能换亭郎开心了。

    吃过饭,苏亭伺候着白海棠歇下,煮了热水灌进家里唯一一个汤婆子里,要塞进白海棠的被窝,白海棠推搡道“我不要这个,热得难受。亭郎你用。”

    苏亭瞧他蜷缩着,指尖冻得发红,不由分说将汤婆子塞他怀里“我壮实着哪,你快抱着罢”

    待他睡下,苏亭才带门出来,望着屋后一角阴影,卷起袖子,抄起手边物什“要打要剐你们随意,作甚么要跟我们一路”他以为对方是那群去后复返的混混,却不料蹦出来个千娇万贵的小少爷,他终于认出来,却也惊讶“姜公子”

    手里扁担条缓缓放下,姜秉仁趾高气昂道“苏亭是叫苏亭罢。开个价钱,屋里那个我买了。”

    春风得意楼的姜小少爷,但凡是个信安县人,都知他生性风流,男女不忌。

    苏亭横眉竖眼,似炸毛的公鸡,他不禁想起那群地痞们说的浑话,那些不堪入目、不齿入耳的流言,不由心下颤栗,挥着扁担骤然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

    石星伸手挡下了苏亭,那扁担打在胳膊上,像是打中了一块铁板,竟生生折断了,姜秉仁不慌不忙说“我可真还算个东西哪,你把他卖给我,我能给他治病呀最好的大夫,最灵的药石,这些东西我信手拈来,你霸着占着他,又能给他什么”

    苏亭哑了。

    是啊,他做不到的,世间自有人能做到,他一穷二白,却有的是人家财万贯。白海棠风光时,那么多公子哥儿捧着他的场,可他却跟了自己。这些年,并非是海棠拖累了他,反而是他拖累了海棠,若是海棠早年间遇到个有出息的,带他脱这苦海,又如何能落得这般下场。

    苏亭拿手遮住眼睛“可我不能卖海棠,死也不能他若知道,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姜秉仁一双杏仁眼在苏亭身上打转,伸手捏起了苏亭的下巴,仔细一看,这书生倒长得还不错,比之年哥儿是差点味道,但勉勉强强、马马虎虎罢,他忽地促狭道“他不行,你也成啊。你陪我玩玩,那白海棠的病我找人来看。”

    苏亭傻掉“什、什么”

    “还用本公子再说第二遍”姜秉仁不耐烦地啧舌,“你是榆木脑袋,用得着我亲自来教想好了,明日洗干净了去春风得意楼找我,医、药,我决不食言。”

    苏亭怔愣着目送两人远去,那小少爷还边走边踢开脚下的石子儿,抱怨道“这什么破巷子,阴森森的哎呀,踩到狗屎了石头”

    姜小少爷一皱眉,那跟在他身边侍卫模样的男子便一弯腰,将小少爷抱了起来。姜秉仁嫌弃脚上的靴子沾了脏物,两脚并着左右一踢踏,直接将一双锦靴踹掉了,两手攀住侍卫的脖子,优哉游哉地任他抱着走。

    苏亭愁眉不展地回到小屋,又听到海棠的呻吟,他坐在床边哄得人睡熟了,自己却一夜辗转反侧。

    他梦见很久之前那日,海棠说要随班子去到一个老爷府上唱戏,那老爷胭脂生意做得很大,又都说他出手阔绰得很,这回定能赚不少赏钱。海棠的戏好,每隔一阵都会有人来请他们去唱,祝寿、贺岁、庆满月,次次都是大排场,苏亭也未当一回事,只亲手帮他理了戏服,送他上了马车。

    那次,海棠去得格外久,整四五日才回来,回来就一头倒在床上昏睡了两天,还烧了一回。但也是那次之后没几天,海棠忽地拿出许多银两来,给他交上了书院的束脩,量身定做了几身新衣,买了最好的笔墨纸砚,亲手缝制了布包,包里面一层还悄悄绣了一朵海棠。

    他说“亭郎,你要好好念书,将来出人头地。”

    “亭郎,只要你能好,我做甚么都不亏”

    “亭郎”

    苏亭猛地从木板床上坐起来,浑身湿透,额上尽是冷汗,他转头看了看床上偶尔痛吟两声的白海棠,眼睛里忽然大粒大粒地掉出东西来,冰凉凉地涌进嘴巴里,他翻下床却被旁边的木凳一头绊倒,也没爬起来,径直膝行到床边,隔着被子轻轻握住了对方的手,嘴里咕哝道“不亏,我也不亏海棠。”

    去厨房烧了盆水,顺道煮了几个芋头,然后给自己擦洗干净。刚换上干净衣裳,头发还湿漉着,白海棠就被一只带着笔茧的热手摸醒了,他睁开眼看了看,睡眼朦胧地问道“怎么一清早就洗头”

    “嗯。”苏亭将手从他额头收回来,“有虱子,拿热水烫一烫。”

    白海棠忙说“烫死了没有,我给你抓去”

    苏亭道“不用,已经洗干净了。海棠,先别睡。”

    白海棠困倦地睁着眼“怎么了”

    “昨天啊我听巷子里一个婶娘说,有家铺子上招记笔先生,我去给人做几天短工,只白日去,晚上就回来。你好好的,在家不要乱走,也别跟昨天似的到处去找我了,大年下的外头净是闹事的乞丐痞子,你一个人不安全。若是饿了,碗里有煮好的芋头,你多少吃些,晚上回来我再给你做饭。”

    白海棠紧张兮兮地问“你回来吗”

    苏亭笑道“当然回来。我能去哪,没有你我哪里都不会去。”

    “嗯”白海棠点点头,“我听你的,不出门。”

    大年二八,各家欢天喜地,越往城东,富贵人越多,街上铺子虽关了不少,但仍旧人如云涌,春风得意楼前红绸彩灯,门庭若市。地上积雪未化,墙角阴沟里结成了硬实的冰霜,但前来预定年节荤菜的达官贵族们络绎不绝,车辙脚印在台阶下轧出一条条乱痕。

    苏亭走进去,便有跑堂伙计迎上来,将他带到二楼一间房外,他抬手敲了敲“姜少爷”

    “啊”一声短促的惊叫从房间里发出,紧接着被什么人捂住,有东西被撞下来,砰呲碎在地上,又似乎有翻身打架的动静。

    苏亭以为房中进了歹徒,忙伸手推门,门自里面销着,他又跑去推窗,窗倒没锁,却有东西挡住了,只能推开细细一条缝。他歪着眼睛向里面窥视,方要喊人,见到其中景象,眸仁倏忽一缩只见雪白一截长腿在半空中乱弹,一只骨节分明的男人的手猛地抓上来,不知是水还是汗,顺着指尖滴落。

    “好疼”

    啪嗒一下,一声好疼,惊在苏亭心上。

    他呼吸微滞,下意识以为那男人就是姜秉仁,这大白日的,他们就在、就在他脚下连忙退后了两步,本能就要撒腿逃跑,奔到楼梯前,又猛地停住了脚步。

    房间里窸窣又响了好大一会儿才歇住,姜秉仁捂着脖子,气得蹬了某人一脚“大早上发什么春呐咬我脖子好疼的。”

    “小二主子醒了,做仆从的自然要伺候伺候。”石星欺上来,摆弄着人的手指,一顿,又说,“你与那苏生做戏,我吃味了。”

    “想折腾我罢了,莫寻借口。”姜秉仁拿被子给小小姜少爷盖上,恼羞成怒地攘了对方一把,石星顺势退开,又痛哼一声,他连忙一个骨碌翻身爬过去,撸起石星袖子看了看,好大一片淤青他顿时心疼“昨天挡扁担那一下本来也打不中我,你去挡它作甚么”

    石星单手扯来衣裳裹在少年身上“公子不在,你就是我主子。我们做侍卫的,即便是万中之一的危险,也不能让主子经受。”

    姜秉仁喜滋滋地套上衣袖,要叫人送点化瘀药油来。

    石星道“好了,这点小伤没什么大碍,苏亭已经到了,正在外头。”

    “管他做什么,叫他等着。”话毕,姜秉仁脸上的不喜之色又瞬间褪去,换上一副小狗腿般的讨好表情,若他有尾巴,此时也早该在屁股后头摇起来了,“明天廿九,春风得意楼也要关门的,晚上跟我回府上去罢”

    石星笑道“去作甚么,我拐带了他们的小少爷,怕要被打出来。”

    姜秉仁扁扁嘴“我一个人过年有什么意思,我爹见我就要骂我不学无术的,那几个姨娘庶弟惯会在我爹跟前吹耳旁风,你不跟我过,我会闷死我把你带回去,藏在我的房间里,除夕我在前头吃两口就回来,我们一起守岁呀好不好嘛”

    “好。”石星捏捏他的脸蛋,“跟你做一回金屋藏娇。”

    姜秉仁这才开心了,又给他揉好药油,才出去见苏亭。

    虽说是见,却也真只是见了一眼,下一眼就被几个家丁五花大绑捆了起来,一路穿街过巷,扛到了一座城郊的大院子里,院中有磨有碾,热火朝天,香气扑鼻,姜秉仁挥挥手,让人将他放下来“行了,就在这儿陪我顽罢,做不够活儿就不要回家了。”

    这油坊里本是有驴来拉力,但驴子也有病了死了的,一时补不上,这时候就得用人力来顶。姜秉仁说完,石星遣人搬来了桌椅板凳,瓜子果仁、吹弹琵琶,红泥炉上的白梅汤,搞得好端端一个油坊里曲调悠扬,惬意得不像来监工的。

    被当做驴子使唤的苏亭“”

    他这厢汗如雨下,磨绳在肩上嵌出一道深褶,几乎要脱力倒下。那边院墙外,白梅盛绽,雪压梢头,一支独俏,他看了会儿,忽地又有了力气只要他们能给海棠治病,请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药,别说他是被人当驴使唤,就是让他变成头驴,他也愿意呐。

    “八角、草果、桂皮,各一两;山柰、丁香、花椒、茴香、香叶半两嗯,再放点白糖罢”一碗面馆中肉香扑鼻,卤汁咸溢,余锦年舀起一勺熬了一宿的白卤水,用舌尖抿了一口,随即又往卤汁锅中添了一份黄酒、一份汤,三两片老姜,又转头去看段明的手艺。

    段明那边好一番刀尖翻飞,看得余锦年是眼花缭乱,拍手叫好,他正惊奇着,季鸿突然一本正经道“段明是侍卫里刀法最好的,杀人取骨,无往不利,能将一整张人皮完整地剥下来。”

    余锦年微张着嘴,一不留神就“咣当”一声将勺子掉进了锅里,他忙抓了筷子去捞勺。

    段明很是苦恼道“公子,你莫开顽笑了,我何日剥过人皮。”余锦年心中一松,便又听段明说“我只剥过猪皮来练刀,这猪脸上的皮最是难剥,剥完之后铺在地上,似毯子一般好大一张。”

    余锦年“”所以你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要练这种剥皮的手艺

    说着话,段明放下刀,捏着鸡脖子将剖好公鸡提起来,右手轻轻那么一抖落,就听噼里啪啦一节节骨头从开膛破肚的鸡肚子里掉出来,顷刻之间,一只肥壮的鸡就脱了骨、去了形,松垮垮地垂了下来,而皮肉处却没有一丝断裂。

    余锦年自己虽也会取骨,且仗着专业学识的缘故,还自信剖得很好,却没想到段明的手艺比他还要快而细致。他上手摸了摸,竟然真一根骨头都没有了,不禁又一声惊叹,莫非这就是医生和杀手的差距

    他拿盘子托起脱骨的鸡,兴致勃勃地跑出去给清欢讲这奇事,段明将案板上的碎骨清理干净,再一次感慨道“小公子真的、真的很好哄啊”

    季鸿面上含笑。

    夸张地形容完段明的脱骨术,余锦年才把鸡用盐、酒、葱姜腌制起来,同时将一碟剥好的核桃仁敲碎、炒熟。待鸡腌得稍微入味,便找一块结实的干净棉布铺在案上。

    之后脱骨鸡砍去头尾爪,取出腹中葱姜,平铺在棉布上,再将炒熟的核桃仁、洗净的枸杞子,以及碾好的砂仁粉裹在鸡肉上头,并似做酱肘子一般用棉布把鸡肉紧紧地卷起来,两头用线扎牢,放到白卤汁的锅中小火慢煮半个时辰。

    时时煮,时时将汤汁上层的白沫撇去。

    过两日除夕,届时桌上少不了荤菜,这些耗时候的荤菜冷盘,余锦年就先动火做了,左右外头寒冷刺骨,是个天然冰箱,这些东西也不会坏,反而因为沾上些雪气,更有一种劲道滋味呢。

    这道砂仁鸡卷还要炖上一会儿,余锦年先拿出了一袋药材,打算做个土茯苓水晶糕,到时带着一起去白海棠那儿,一是这就过年了,也不好空手上门,二是余锦年对人心生怜情,便总想表达一些善意。

    他到处送东西这毛病是改不了了,季鸿也就不强使他改,反正自己这边够他吃喝不愁,他爱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罢,就算出了什么事,也还有他这个季公子做后盾,这一时半会儿的庇佑个傻兮兮的小郎中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土茯苓片加水,煎出一锅药汁来,分作两碗,一碗与甘草水混匀,另一碗则代水将马蹄粉搅成白浆,然后两碗并入一个深盘,用木匙慢慢地搅动均匀。

    之后盘上盖一层吸水的棉布,放在饭甑里蒸熟。

    土茯苓能够消痈肿瘰疬、除筋骨痹痛、解肢体痉挛,是自古以来公认治疗杨梅疮的药,但这般做食材剂量的土茯苓却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仅能做个无可无不可的小药膳吃吃,算是个聊胜于无罢,至于大剂量的药汤之剂,还得等彻底确定是杨梅疮了,方才好下方子。

    忙里忙外的,待有了闲暇去往白海棠家时,已尽傍晚。

    见天色已晚,余锦年挎上装了土茯苓水晶糕的篮子,连忙拔脚出门去,他这会儿一匆忙,竟是忘了裹件厚衣,才冻得噗嗤一个喷嚏出来,季鸿就提着件披风走来了。

    他也不犟嘴,老老实实听季大公子数落了一阵,缩着脖子叫他给系上带儿,末了嘴一甜“哎呀,我都快冻傻啦你来得真及时,我真喜欢你。”

    季鸿的数落便戛然而止,简直不能更受用。

    那日姜秉仁和石星在屋顶上吵架,说得还真对,这少年就是嘴甜,知道怎么捏着人最软的那块,甜得你四面八方晕头转向,最后浑然不知地被他牵着鼻子走,可不就是个小妖精。

    小妖精顺着姜秉仁给他的地址,摸到了后戏坊胡同一扇破落小门前。已到年关,门上连个灯笼都没有,漆黑一片,跟个黑洞似的,还真不好找。

    他推门进去,便听里头惊喜道“亭郎,是你吗”

    白海棠扶着门框出来,见是余锦年,失望之下,又奇怪道“那日的老板您怎么来了”

    “我叫余锦年,这个是我的阿兄。”余锦年喜欢繁事化简,所以回回介绍都说季鸿是他哥哥,这样旁人不会过多猜测,他也不用过多解释,“实不相瞒,是苏小郎君请我来给你瞧病的。”

    只看脸,白海棠或许只以为他是个好心的面馆老板,但说起“余锦年”这个名字,如今信安县中谁人不知,正是那个活死人的小神医啊。

    白海棠惊诧住了,半晌才想起将他们让进屋中。

    余锦年左右打量了一番这个房子,右手边一个小小的耳房,门前垛着零散柴火和大小不一的木盆,想来是做厨房之用,正屋不过方寸大小,外头看着虽破落,但仔细瞧来,其中许多器具还颇有些精致,比如八仙桌上柳燕双飞的白瓷对盏,书案上一枚红绘锦鲤笔洗,然而这些东西多在日常使用中有所损破,是当不出什么钱来的,仅能看出,他们曾经也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

    “小神医,”白海棠惴惴道,“真是亭郎请你来的吗可是我们并没有钱。”

    “就当他遇到贵人了罢。”余锦年笑道,把拿来的土茯苓水晶糕摆在桌上,“水晶糕,过年了,图个吉利罢,莫要嫌弃。”

    白海棠诚惶诚恐起来,忙支着一双细瘦的腿去翻找柜中的东西,先翻出茶叶来,又一阵叮当乱响,余锦年终于忍不住出声问他在找什么,他纠结了一会“家中久未来人,没有其他干净茶盏了,这些碗筷杯盏,多是我与亭郎一人一只,实在是”

    这话倒是令余锦年惊讶“你这么说,是一直在与苏亭分开用这些东西吗”

    白海棠头颅低垂着,局促道“能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罢,床都是分开的。我知我这病,若是一块儿了,他也会染上的。”

    余锦年更加吃惊“你知道自己的病”

    白海棠匆匆抬了一眼,神色愈加低微,像是在说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但或许是余锦年脸上毫无嘲讽恶意,令他有了几分一吐为快的勇气,他深吸一口气,道“我们师门九人,除了我,还有两个师兄都是染这病去的。不仅见过,两个师兄的后事也是我操办的,如何能不知四师兄孤苦伶仃一人倒是没什么,六师兄却才娶了妻就他们夫妻二人便是同吃同住,结果双双去了。”

    起先也没想是这个病,便当其他疹病治了许久,后来忽然间意识到了,发现自己得的其实是跟师兄一样的病,便一直小心翼翼,能不碰苏亭的东西就不碰,若非要碰,也会隔着一条干净的手绢。

    他既恐惧又胆怯,担心自己将来会变得和师兄一样,烂在床上,连个愿意进去帮忙收尸的人都没有,每每想及此,便一刻也不想活了。可尽管知道自己已经脏不可闻、尽管害怕苏亭知道以后心生嫌弃,他却还是放不下苏亭,舍不得苏亭。

    如此熬着,竟也熬过了这一年半载。

    “我能看看吗”余锦年问,“我就是专门来给你治病的。”

    白海棠肩膀微微一瑟缩“治得好吗我也治过,许多大夫,数不清的药,他们都说治不好的。而且这病”他卑怯起来,眼中断没有了曾经在戏台上的那般灼灼风采,而是畏缩着、退让着,甚至忍不住自轻自贱,“这病脏。我不想小神医因为我而沾染上什么坏东西。”

    “白海棠。”余锦年诚实道,“我自不敢擅自夸下海口,说你这病我有万全之策。但医者,乃生命所系,但有一病所苦、一人所求,就不会因为此病或难或易而随便放弃。病便是病,受的苦是一样的,经的痛也没有分毫差别,并没有洁净脏秽之说。”

    白海棠抬起眼睛,余锦年便忽然懂得了苏亭为什么会痴迷与他,那双眼睛是真的漂亮,波光粼粼,像一汪日头投进了湖水,搅起水下万千摇曳乌藻,所以流光溢彩,顾盼生辉。

    余锦年放轻了语气“你要想的,只是愿不愿意试着来治,而非讳疾忌医一味躲避。苏亭为了你,曾想尽办法不择手段,也曾向我下跪求我医治,如果这般心意都不能让你有所活下去的欲望,那你不仅是辜负他,更是辜负自己。”

    白海棠眼中湿润“我是想好的,我哪日不想好呢”

    余锦年转头看向季鸿,小声道“阿鸿,你先出去。”

    季鸿自从知道是杨梅疮,便为少年担忧,那肯轻易把余锦年一个人放在这儿,可他也知道,自己不愿意又能怎样,还能捆着少年不让他诊治了不成“有事叫我。”季鸿终于起身,一脸放心不下地踱到门外,安安静静地做个看门郎君。

    白海棠止住悲怆,终于答应给余锦年看看身上,他坐到床边,慢慢解褪衣衫,他还是有些羞耻的,毕竟那种私密之处,本不该随便现与人看,就连苏亭都只是在他沐浴时草草偷看过一次罢了,那还是在得病前。如今那处生了许多疹疮,即便是白海棠自己都不忍看。

    “这疤”余锦年指着他腿侧铜钱大小的痕迹。

    白海棠道“是许久之前拿烧火棍偷偷烫的,有人说烫了就能好了”他忽然想起,求余锦年道,“亭郎不知此事,小神医千万不要跟他讲。”

    余锦年应了,但同时也说“别再烧了,并不会好。你再说说除却这些疹疮以外,还有什么不好”

    白海棠有些失望地点点头,便三言两语地回忆起病痛来。

    余锦年边听,边简略诊查了一遍,眉间愈加紧锁。对方舌质黯淡,身形瘦削,前后二窍俱已生布疮疹,少数有溃烂,肾子阳锋也可见红斑和渗出,且夜间时而皮疼骨痛,又临溺而苦,发丝亦有脱落看来是杨梅疮无疑了,且总的来说,这情况不容乐观。

    杨梅疮的治法,早年间未曾有人提出,因其在余锦年前世时传入较晚的缘故,微有记载,也不过土茯苓一味。后来更有了滥用砒霜轻粉以毒攻毒之说,但活人之少,十之有一,更多的是一时仿若奏效,久则隐患渐生,其毒反炽。

    此外还有个比较邪门的治法,即是说用疟疾导致的高热来治疗杨梅疮,尔后再以奎宁来治愈疟疾。在此法之中,利用了梅毒在四十一度高烧下仅能存活两个小时的特性。此法在万般无奈下虽可一试,但此时为严寒隆冬,莫说是找一只疟蚊,便是寻个患上疟疾的病人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说此时此地,究竟有没有金鸡纳树,或者有没有奎宁。

    梅毒的彻底治愈,是最终靠大量青霉素的参与,若非如此,以眼下这种状况,驱梅只能从辨脉施治入手,谁也不敢保证最后的疗效,只能说,“试”而已。

    但即便是试,余锦年也未曾有所气馁。

    白海棠为此病已服过不少草药,药未奏效,却到底损害了脾胃,如今恹恹难食,脾胃此乃后天之本,若非有足够运化之精微来补充元气,哪怕不是这等恶病,而是其他什么头疼脑热,也一样能要了他的命。毒气不散,脾运不行,实乃恶性循环。

    余锦年讨来纸笔,方要落墨,忽地发现手下笔墨俱是良品,与屋中其他寒酸物截然不同,感慨之余,又不免无奈与白海棠的这股痴傻,正写着方,门外倏忽一响,竟是苏亭回来了。

    那书生脸色青黄,神色疲惫,腿脚仿佛逾千斤沉重,手里还折着一只白梅,看来是被姜小少爷折磨得够呛。

    白海棠忙将衣裳收拾整齐,神色焦急地对余锦年说“我这个病,可否请先生暂且不要告诉亭郎”未等余锦年开口,他又承诺道,“我自知分寸,我惜亭郎入骨,哪怕是让我去死,也绝不愿这病传到亭郎身上。我只是、只是”

    只是不希望被抛弃罢了。人间万般真情,又有几个能抵得过生死威胁,乍看上去一个万般焦扰,一个卑怯入微,可若是真将这似洪水猛兽般的杨梅疮抬到明面上来,究竟能不能还像现在这样相濡以沫,谁知道呢。

    “好,我信你。望你小心。”余锦年道。

    白海棠脸上复现光彩,他像是只在家里殷殷切切等候主人归来的小动物,高兴地出去迎道“亭郎”

    苏亭将梅花送给白海棠,转头见到门口杵着季鸿,猛然眼睛一亮“是小神医来了吗他竟没骗我”

    说着跑进去,正好遇上余锦年开罢方子出来,他将一纸单方交给苏亭,快嘴说道“此五日,先服此方,五日后我再来换方,届时再行驱毒之法。药去寿仁堂抓,账你知记在谁的身上,总之不会是我。”

    余锦年看了苏亭一眼,转而找了白海棠,低声道“虽然你说从未与他有过密切接触,也保证此后也不会,但是这病你知其凶险,若有机会,也该旁敲侧击叫他去看看大夫,以防万一。”

    见白海棠认真听进去了,余锦年才放下心来,准备跟季鸿回家。

    两人快走出后戏坊胡同,苏亭从后头追来“余小先生”

    没有医者躲避病家的说法,余锦年只好站住脚,听他怎么说。

    苏亭一路跑来,手里攥着那药方,试探问道“这方是六君子汤”

    余锦年神色一凝,苏亭竟能看出底方来,这方虽被他加减大动,但基本配伍仍是六君子的意思,苏亭能够看出,究竟是现翻查了医书,还是曾自学了医术难道此时就已十儒九医了不成。

    苏亭看他表情,便知自己猜中了,于是继续道“我与海棠请了那么多大夫,他的病曾被做各类疮疡来治过,却只有小神医你单单开了副益气健脾的六君子。只是海棠的病却必然不会是脾虚而致的毛病,这不过是前方,你方才又说,要驱毒。”

    “海棠的病,莫非是”

    余锦年蓦然紧张起来,替白海棠那颗怯懦得摇摇欲坠的心而紧张,苏亭能猜中吗,他猜中会如何,他若真的恐惧此病,那白海棠又该如何。

    这一瞬间他想了许多,竟连如何替这二人圆谎的话都想了一遍。

    苏亭看着面前的小神医,半晌忽然一笑“是我班门弄斧了,病的事,我又怎么能猜到呢。先生好走,此恩此情,苏亭来日必会报还。”

    书生回了院子,却留下余锦年在风中凌乱,他拍了拍胸脯,直呼好险。

    季鸿收回视线,皱了下眉。

    天上又稀稀松松地飘起盐粒来,两旁灯笼在泛白的地面上投出一圈朦胧的红晕,两人迎着寒风,身影在这红晕中渐次模糊,余锦年踢踏着脚前的落雪,白的雪簌簌扬起来,伴着一阵清脆小巧的刀铃声,叮当、叮当地晃回了一碗面馆。

    从刺骨寒冷之中一脚迈进自家前堂,食物的香气和汤粥的温暖扑面而来,余锦年大大呼吸一口,迫不及待走进来道“饿了饿了清欢,快来布菜啦”

    话音刚落,清欢端着一份年糕汤出来,却不是来往他们这处。

    余锦年顺着她的方向看去,突然愣住如此大年下的,竟然临近落雪的傍晚,突然来了几个年轻公子。

    “慢些,仔细头上雪化了,要得风寒的。”季鸿随后进来,伸手去扑打少年头肩上的落雪,他口中仿佛责备,神色却温柔。见少年盯着一个方向死看,他也顺着对方视线瞥过去,便看见披雪浴霜才到的一行人,领头的那个一身红衣,风姿飒踏,坐在堂中颇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余锦年一瞬间便知道,这几个定是来找季鸿的

    果不其然,那红衣公子笑道“叔鸾,久未见,别来无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