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国际大赛

    在学霸宋奕昕记忆中生活的世界, 2015年时,她的祖国代表队在赛场上惜败美国队。她不知道这一届的考题会不会和记忆中的世界一样,因为那时候她正忙着准备参加生物竞赛, 比完赛就去打暑假工了,没有做过国际赛的数学题。

    她无疑是整个团队中实力最强最稳定的,每年每个国家挑出一两个这样的尖子不难,但是要凑齐六个天才就难得多了。就像团队里的后两名,得到了教练们的苦心加强培训以便补短板, 实力仍然和前两名有明显差距。

    主办方的规矩是只能派出两名数学专家带着六名参赛选手去东道主国家比赛,因为没有出现意外, 所以替补队员都不用上场了, 对替补队员们来说既没有了压力也有了遗憾。

    比赛的前几天也是开幕式、考场安全、熟悉考场之内的程序,只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少年精英。因为比赛在即, 大家也没有心思旅游或者去和外国少年交朋友。

    按照学霸的那个位面, 本届大赛的题目极难, 我国选手还在几何上失误, 总分才第二名。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代表队中有74个队伍是总分得了0分。

    终于, 今年各个国家的负责出题的人把题汇总, 整张卷子出来后, 又各自翻译成本国语言了。

    在7月10、11两日正式比赛, 每天用4.5小时做3道题。团队中的每一个选手都会被分到不同的考场里进行独立答题, 题目是刚刚出来的,同考场的全是竞争者外国队员,绝不可能作弊。

    第一天做完题后, 大家明明知道过去的事不要放心上的好,不要议论才是最有利的,但是私下里还是忍不住议论。

    队里最短板的学生张博瀚说:“这三道题真的比之前集训时做的都难!”

    队里的中等生王轩说:“我活了十八年,从来没有做过这么难的题。”本来他也指望着自己出自数学一队,就算不能拿满分,也能拿一块金牌,现在他没有把握了。

    比赛奖项设置是这样的,金牌、银牌、铜牌的获得者为1:2:3,获奖人数不能超过参赛总人数的一半。

    队里的成员要数汪鹏浩和宋奕昕最熟悉,因为在全国赛时就有一点来往,还一起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

    汪鹏浩问道:“宋奕昕,你觉得怎么样?”

    宋奕昕说:“是比集训时的题要难一起,第3道几何题,我想了很久,打了许多草稿。”

    大赛分为两天,每天做三题,一般来说每天做的最后一道题最难。

    这时杨教练走过来了,说:“不要把思维纠结在过去了,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比赛。”

    两位领队教练的压力也不小,因为我国是这项大赛的霸主,2000年以来所派出的选手差不多都得金牌了,所以没有进步的空间,后面全是越来越强的追兵。别的国家要是得到第二名是进步,但是我国成了第二名都算是重大的失败了。

    第二天开考,宋奕昕看到卷子也吃了一惊,昨天已经做了一道几何题了,今天做的第一道题怎么又是几何证明题。

    明明是大赛的第4题,应该简单一些,免得让学生拿零分,但是这道题程序挺繁复的,仍然是两个小分题。

    好在宋奕昕的几何空间思维极好,又把各大原理用熟了,很快找到了关键点。

    之后两道组合数学题和数论题难度也比从前的难,她是依靠着超出中学的数学知识才找到思维,当然能来参加这种比赛的人通常都有超出中学水平的知识。

    宋奕昕本来就是超级学霸,还多比人学了五年,拿成年人的思维来刺激少年人的大脑,让大脑神经元更加活跃。

    宋奕昕写了一叠的草稿,终于解出来,把答案程序写在答卷上。收笔时,她也暗叫一个险,因为时间就快到了。

    收卷后,她与队员们汇合,只见除了一个俞辰的队友之外,其他队员多多少少有点不爽利。这些平时数学考试都考满分的学生,只要失误一点点都是遗憾。

    考了两天的试,7月12日迎来了一个礼拜天,今天、明天两天主办单位也没有举办什么讲座报告会,教练和学生们就开开心心的在清迈游玩。

    游览了清迈古城、契迪龙寺再去松撇市场购物,反正他们教练人员和学生是包机过来的,也有专车送他们去机场。

    宋奕昕打算好好买些特产,给宋奕阳、许嘉言、赵尔俊、景曜、王承勋都带一点旅游纪念品。

    他们到处玩了两天,又听了两天的数学界的大师们作的报告,到7月16日终于迎来的闭幕式。

    今年的东道主的组委会的主席致辞公布比赛结果,整个大厅的一千多名教练和学生们都把心提到了嗓门眼儿了。

    大屏幕上公布了团体冠、亚、季军,以及各团体总分成绩和队员们的分数与获奖情况。

    这时种花队听到见到了团体成绩公布,总教练冯教授以下所有师生都惊呼起来,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练学生都听到了他们的呼声。这种激动绝不会比夏季田径奥运会小,而这个项目比体育运动竞技更难,能走到这里的是全球几十亿人中的少数,获得冠军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他们以团体总分188分的相对高分获得了团队冠军,而亚军是美国队185分,季军是韩国队161分。

    中国队有三人获得金牌、两人获得银牌、一人获得铜牌,由于这一次的题目是几十年来最难的,普遍成绩比往年低一些。宋奕昕是本届600多名各国或地区的选手中唯一一个得到满分42分的选手,队友俞辰也得到了41分的高分,汪鹏浩获得了35分,由他们三人把分数拉开距离了。

    冠亚季军队员们纷纷上台去受奖,由东道主国度科学界的名流为他们颁发奖杯、个人成绩的奖牌。

    宋奕昕是队里唯一的女生,分数又是最高的,站在全体队员的C位,一手举着团体冠军的奖杯,一手和队员们一起拿着国旗。

    主持司仪宣布升团体冠军国家的国旗、奏国歌时,宋奕昕发现旁边的俞辰、汪鹏浩都激动似狂,而没有得到金牌的队员们同样十分兴奋。

    激昂的国歌奏起,在场所有人,不管来自于哪个国家,都得礼貌起立。

    之后,主办方还请了团体前几名的学生代表上台用英文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宋奕昕代表中国队上台讲第六大题。台下全是全世界数学界的精英和少年学生。作为用非母语讲解的学生和唯一上台的女学生,颜值惊人,几乎统一了在场来自各个国家少年们的审美。

    ……

    颁完奖后,冯教授、杨教授又与美国领队的华裔总教练罗教授寒暄,两国的数学界总会有交流的,几位教授也不是头一回战场相逢了。

    美国队中也有两个华裔学生,还有一个印度裔,三个白人,全是男生。

    中国队中独有一个精气神绝佳的绝色美女,而且他们也都知道了她是本次大赛唯一一个满分选手,自然多加留意。

    亚裔男子在欧美择偶市场虽然不太受欢迎,但是亚裔女子却偏偏是很受欢迎的。其实中西方的审美相差也没有那么大,许多西方鼓吹的中国美女可能带着一种戏谑和侮辱的,并不是他们真的以不符合国内审美的为美。

    一个华裔学生过来搭讪,说着带点外国腔调的汉语:“你好,我是Micheal-王。”

    “宋奕昕,很高兴见到你。”

    他笑道:“我也很高兴认识你,你很出色,这一回的题目确实难,你居然也能得满分。”

    宋奕昕说:“但我也真的差点就没有做完了,推翻了好几个思路。”

    一个高高瘦瘦的白人学生过来打招呼:“Hi,Albert-Wilson.”

    宋奕昕见他伸出手来,也大大方方伸手:“宋奕昕,Aileen-Song.”

    接着几个美国的少年都来问候了,两国关系怎么样难说,这时候倒是问候的问候,拍照的拍照,还留了邮箱号。

    人家也很实际,他们是强国,也是强队,他们对强者最感兴趣,一直以中国队为对手,没有想到还是以总分低了3分惜败。

    参加这项竞赛并获得奖牌的选手,将来一定都是各国的名校精锐理工学生,宋奕昕也乐于与他们交往,发挥自己的外貌优势魅力和良好的英语水平交际。

    结果两国的教练们和12名学生又因为搭讪“私交”一起拍照,倒把韩国队落下了。可能因为韩裔虽然也是擅长数学,但是美国队中没有韩裔,而韩国队中没有满分和美女。

    数学界的比赛虽然竞争更加激烈,国家更加重视,但是并不像别的体育赛事这么热闹。所以在闭幕式上国内的只来了央视科教频道的记者,这时正在采访冯、杨两位教练。

    总教练冯教授说:“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队、俄罗斯队、韩国队发展提升非常迅速,不像早几年中国队稳定地霸占冠军宝座了,比如三年前就惜败韩国队。所以我们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女记者问道:“听说今年的题目特别难?”

    冯教授说:“是很灵活,我们的几个队员就在几何题中有点失误,没有和美国队的分数拉得太开。但是我们的金牌选手宋奕昕是本届大赛上600多名选手中唯一得满分的选手,还有我们另外的两个金牌选手发挥也还稳定,这才得保障了团体总分冠军。”

    女记者说:“我们的小队员们都很棒,教练们也辛苦了。”

    然后,记者们又现场采访六名队员,还是女士和分数优先,宋奕昕站在C位。

    女记者笑道:“同学们,恭喜你们了!”

    “谢谢!”

    女记者笑问道:“今天如愿拿到了世界冠军,你们是什么心情?”

    金牌选手俞辰说:“总的来说挺高兴,但也有遗憾,因为被扣了一分。”俞辰觉得只要再给他半个小时,他能够纠错做到满分的。

    女记者又问:“宋奕昕,你呢?”

    汪鹏浩见宋奕昕一时没有答,笑道:“她得满分,到了这个顶级的赛场,应该是梦想实现了吧。”

    宋奕昕瞄了他一眼,笑道:“也太片面了。我人生的梦想只是拿中学生国际奥数冠军就太肤浅了,这只是20岁前想尝试的东西。”

    女记者惊讶:“哇,奥数的金牌可是比职业体育运动金牌还难拿,这还不是梦想了?”

    宋奕昕说:“人生还长着呢,如果只把这个当人生追求,那以后怎么办?取得胜利当然是美事,但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不是?”

    几个男同学跟着附和笑起来,女记者又问:“你来参赛之前还夺得了京城高考理科状元,取得了非常惊人的优异成绩,我在这里再次恭喜你!”

    “谢谢!”

    “你有保送的资格,为什么还在短时间里准备两类如此重要的考试?”

    宋奕昕说:“一方面是因为高考是一项非常特别的经历,在20岁前如果不经历一次,我怕会后悔,反正也不是很麻烦,就考一下。另一方面,我学费和生活费不够,考得好的话,教育局会有奖金。”

    女记者哭笑不得,说:“高考那叫‘不是很麻烦’?”

    宋奕昕说:“世上比这麻烦的事很多。”

    女记者问道:“那你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满意吗?”

    “虽然没有得全科满分,但我已经尽力了。有缺憾才还有进步的空间。”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06 12:58:41~2020-04-06 19:50: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三叶蔷薇 10瓶;快活小虾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