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六国

    第172章  迷惑六国使臣

    战忽三人组的表现着实令六国使臣们抹汗,心中无不觉得这秦国人脑子都是有病的, 特别是秦王室的人。

    秦王室迷上个男人就算了, 七王子来得更厉害, 竟然娶了个肉麻兮兮的一无是处的太监,偏生好像还喜欢得很, 简直口味奇怪

    但是这般鄙夷, 众人也不会真的相信江汉奕等人就表面那么简单,所以私底下全部派了人出去探查。

    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 秦王和江汉奕的接待外使团真的没有说谎,秦国现在的举动确实都在围着百姓转, 并没有发展兵力扩展疆土的打算。

    如果说这是专门演戏给他们看, 那代价可就太大了,要知道殷禹登基后几乎把整个秦国各地的官员都给斩杀了一遍,这举动弄不好就要伤到国家根本。

    只是好在老秦王局布得好,士族力量全部瓦解,殷禹如今掌握着整个秦国的兵力,铁血手段之下文臣翻不出风浪。

    而向来暴戾冷血的殷禹忽然在乎起天下百姓, 还真跟那位姓唐的男后干系重大。

    殷禹对其宠爱程度让人简直都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才好,不仅听取对方建议, 连不少朝政都直接交给对方,也不怕唐家直接谋夺了殷王室的江山,十足儿戏荒唐。

    但是心中这般想,众人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唐后或许真的是因为出自民间, 又本为寒门读书士子,因而所想皆是为民获利,一心一意劝说秦王成为爱民的君王。

    虽然身为士族的使臣们觉得很傻逼,可在秦国平民的角度,能得这样一位男后是极大的福音。

    “看来这殷禹确实被唐后给迷住了,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位唐后是个能人”

    有使臣眼珠溜溜转,嘴里嚼着唐钰的名字颇为意动,殷禹如此在意唐钰,他们得到了唐钰岂不就是得到了秦国。

    不过更多还是比较谨慎的,冷笑,“想对唐后下手看来你们鲁国消息不太灵通,还不知道老秦王是怎么死的。”

    众人闻言立刻抿嘴,包括说话的鲁国使臣。

    虽然秦国储君争夺之事消息隐瞒得很好,但各国依旧挖到了不少消息,比如当日老秦王要杀唐后,却最终被自己儿子给气死的下场。连亲父王都不留情,以殷禹的脾气谁敢动唐后,势必将等着殷禹疯狂不顾一切的报复。

    倘若六国合力灭秦不是没有问题,可绝对会损失不少,中间更得防着友军叛变,各国关系可不怎么牢靠。

    “其实秦国接下来的打算也并非没有几分道理,这些年老秦王扩展疆土的速度太快,若继续拉长战线多少吃力,殷禹刚刚登基需要稳固王位,休养生息是最好的打算”

    其实不是秦国需要休养生息,七国时常打仗摩擦,各国都消耗巨大,上面虽不在乎百姓,可百姓压榨得太狠也不是好事,停战修养对势弱的国家来说也是非常期望。

    只有姜国燕国等几个比较强大的偏向继续干架扩展疆土。

    燕国使臣眼珠一转,看向赵国使臣,“赵使,听说你们因为芸香公主已经赔偿了秦国三十万民夫是么若是这次再交易红薯土豆的种子,不知你们赵国能应对么”

    这话出来,其余各国使臣皆是盯着赵使露出幸灾乐祸之笑,赵芸香的事情已经在秦国传遍,他们根本不用打听,随便出去逛逛就能从百姓口中听到细节议论。

    同时心中也庆幸他们国以前看上芸香公主的才俊没有求娶成功,不然现在可就丢人了。

    如今赵国先赔偿30万民夫,若再给10万,人口压力不可谓不小。若是这个时候再来点战争,那赵国后面可省不下什么男丁了,弄不好还有可能像秦国开国时那般女人都给弄上战场

    各国使臣心中念头转想,吃不下秦国,他们还吃不下赵国么出来一趟不给大王带点有用的消息回去,怎能显示出能耐

    甚至连跟赵国关系最为友好的姜国使臣都眼珠转了转。

    赵使怎不知这些狼心所想,冷笑,“我们赵国能不能应付不用各位关心。如今的秦王宽宏,芸香公主一事皆乃那贱人自私所为,我们大王诚心赔罪,秦王明理不会计较的。各位说是不是”

    虽然赵国是打不赢其他国家,可逼急了赵国直接鱼死网破或者跟秦国伏低做小,必定也叫众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使说得有理,既然赵国没问题,那我等就放心了。”

    众使臣笑着打哈哈,但心中念头有没有消就不知道了。

    赵使盯着虎视眈眈的各国使臣,心中着急也没办法,只能按住耐心将气咽下去,谁让他们赵国势弱就罢,还出了赵芸香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耗子屎呢

    一番考察和思量之后,最后六国除了赵国愿意花钱和城池交换红薯土豆种子外,其余五国都表示愿意拿民夫来换,对这些上位者来说,人是最不值钱的。

    殷禹都答应了下来,等到收成季的时候再一手交货一手交人。

    这件事情办妥,六国使臣也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派人先走一步回国禀报交易,自己则继续留下准备参加完秦国的百姓代表大会再走。

    虽然万分鄙视,但是他们还是想亲眼看看秦国到底有没有卖关子。

    秦国现在所有东西都在起步中,明面上没什么不能看的,继续由江汉奕等人看着这些使臣,唐钰便不管了,安安心心和殷禹主持这事儿。

    首先简单粗暴的直接把跟随百姓大会抓上来的一群蛀虫给砍了,然后再收集各位百姓代表送上来的万民诉求,最后根据这些诉求制定将要吩咐下去的建设任务。

    这次百姓代表来得非常多,其实原本不用划分到村子都要出代表这么细致的,只是因为第一次开这种大会,他们需要更直观了解民间情况,以后再做精简。

    整个百姓大会足足开了大半个月,唐钰和殷禹还有朝廷百官几乎都快忙疯了,个个顶着熊猫眼没日没夜的整理诉求资料,连吃饭洗澡都是战斗速度。

    所有人都累瘦了足足一圈,才把百姓大会的结果敲定,总结下来大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开荒、建设和教育。

    粮食是根本问题随时都得上心,红薯土豆只能解决温饱,想再过得好,就得继续加大种植。

    建设项目就比较多了,因为有六国的民夫帮忙,修路修桥、建渠建房等等全部提上日程,一个都不落下,反正别人送来的免费苦力不用白不用。

    教育也是坚决不能松懈的,这个更是重中之重。

    “各位代表回去之后只需要将新的圣旨消息告诉百姓,然后积极配合官府进行建设工作就可以了,平日你们最大的职责就是关注当地官员的风评和民生情况,等待来年大会再汇报。”

    “大家无需担心生命安危,朝廷有建立了专门人员在民间私访,纠正官员作风,日后无需再担心贪官污吏欺民。百姓代表不管正常还是非正常死亡,一旦出事朝廷都会建立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保证心怀不轨之心对你们动手。”

    每一个百姓代表都是一个监察人员,这些人摆在明面上自然少不得遭受心怀不轨之人出手,大家心里也不是不害怕,不过有了朝廷的承诺,众人放心许多。

    就算不能杜绝贪腐之人,但至少日后再也不会那么明目张胆,视普通百姓为草菅,不想死的就会有个底线。

    新任大王果然心里是装着百姓的一群百姓代表心中感动至极。

    “除此之外,朝廷会在各地再设立一种新衙门,叫做“安全局”,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负责当地治安。军队会根据士兵的户籍调整组合,然后下放当地安全局,一来军队镇压治安,二来士兵们也可与家人团聚。”

    养军队是个烧钱的事儿。现在七国局势不稳暂时不能遣散士兵回乡,可不打仗就这么白养着也很恼火,所以唐钰和暴君商量,干脆把军队大部分化整为零安排。

    如此既能随时整合士兵应战,又能解决治安,军队执行力又高办事方便很多,三全其美。

    再说后期整整80万的民夫苦力如果不用军队来镇压管理,那简直要乱套

    一条条命令安排下去,大家既兴奋又井然有序的接命,百姓代表们欢喜配合,官员们也殚精竭虑的安排,虽然办公条件依旧落后,但却显现出了一种高执行、高效率的状态。

    各国使臣没能看到内部的情况,但从大会的井然有序和百姓代表们脸上天天洋溢高兴和希望中,却依旧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震撼,一种万众齐心固若金汤的震撼,一种王权掌控的至上。

    只是虽然震撼,可他们各国却都效仿不来,因为有了秦国士族的惨痛经历,六国士族今后必定对王权更加防范抗争,宁愿不要秦国这种万众一心,也绝对不允许步秦国士族的后尘

    秦国很危险,但是现在却不能动;秦国的改革令人震撼,但却不能效仿。

    各国使臣拜别之时,心中不约而同生出了隐瞒小心思。

    绝对,绝对不能让他们大王看到殷王室这种一言堂的画面一旦大王知道秦国王室如今不受士族制约的日子,必定会生出学习之心。

    第173章  飞速发展

    顺利把带着小心思的六国使臣忽悠走,百姓大会结束,各地百姓代表们也带着好消息回去分享。

    当所有百姓听到接下来即将面临的生活,都陷入了狂欢的高兴中。不用再受贪官污吏草菅人命很高兴,但事关身边民生百姓更高兴。

    “真的假的大王向六国专门要了80万民夫来免费给咱们修路修桥修房子”

    “当然是真的大王亲口说的,让我们回来准备规划好,规划啥意思我也不懂,反正到时候有专门官员办,等到六国的民夫送过来就开始动工,我们只需要配合官府安排那些民夫食宿就是了。”

    “不过房子修好可不会免费给咱们,咱们想要房子还是需要补一点金银,但是也不用担心,在我们承受范围,毕竟咱们不能把朝廷便宜都占完不是”

    “哎哟,那敢情好哦,咱们村就需要一条好走的路哩。房子给钱也是应该的,哪有啥都要免费的道理民夫食宿咱们也必须帮忙,那可是给咱们自己修路呢”

    大部分百姓都还是讲理的,没有一味的只想着占朝廷便宜,现在的圣旨已经对他们百姓是不可思议的福音了。

    “是这个理,大家知道就好现在大王一心向着咱们百姓,咱们不能添乱子胡闹,好好跟着大王的圣旨走就对了。不过咱们也不能偷懒享受,想要享受这些就全部都要去私塾读书,550岁老小都得去”

    “啊老小都得去官府私塾哎哟哟,这哪儿行,别说咱们一把年纪还学不学得会,这每天下田哪里来的时间哟。”

    “不用担心,小孩子全天去,我们大人老的晚上学一会儿就可以了,大王说这叫扫盲教育认识字以后可得吃亏,必须学,提高咱们秦国人的素质”

    “素质素质是啥”

    “呃我也不太懂,反正认字就是好嘛,大王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就是了,不然到时候住好房子没份儿”

    “哦哦,这样啊,那就去吧,反正不耽误下田就行。”

    “对了对了,还有官府要设立“安全局”,简单说就是保护我们安全和治安的,里面的衙差都是咱们那些出去当兵的娃儿,大王说现在无战事,体谅孩子们离家太久和回乡没有生存之计,既能和家人团聚,又能有个吃饭的营生。”

    “呜呜,好好好,我儿终于要回来了。”

    “苍天保佑啊,咱们遇到了个好大王。不行,我得回去再给大王烧柱长生香火”

    伴随着百姓代表们将好消息带回去,秦国百姓再次陷入了一片欢腾当中,各家各户无不对新君拥护之心加重。

    而王城中忙疯的朝臣们也终于能够喘口气,抹掉额头的汗感叹自己这辈子当官就没这么努力过,辛酸泪

    至于唐钰和殷禹更别说,没有轻松到哪里去,直接挥手放三天假期,让大家好好休息,再做嘉奖慰劳。

    另一头,六国使臣回去后,如唐钰预期所想,向各自大王汇报是果然隐瞒了殷王室独握权利的事情,他们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士族力量瓦解。

    而六国君王就算事后知晓隐瞒的东西,却也无可奈何,他们没办法复制秦国的发展道路,殷王室能够一言堂,都是老秦王牺牲自己搏来的。

    他们赌不起,也没有时间去赌。赵国连着被秦国坑了两回虚弱,正是侵占的好时候,谁都没法干看着。

    要动赵国虽然会付出代价,但是收获也是丰富的,五国君主虽有顾虑,但考虑之后皆是选择了瓜分。这世界就是饿死胆小,撑死胆大的,赵国就是过于畏畏缩缩才落到如今境地。

    根本没给赵国喘息的机会,五国默契的同时发兵,组成联盟一国攻打一个方向,整得赵王措手不及。

    不过赵国虽然势弱,向来胆小,可也不是全然没有骨气,众国如此欺负,触动了心中最后的尊严,奋力反击,坚决不投降。

    与其做亡国奴受辱,还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到底也是个毅力数百年的大国,此刻心中愤慨反击的威力也不小。

    最后赵王眼看亡国命运已定,干脆抱着要死大家一起死的念头,终于聪明了一回,阴险的直接朝姜国投降归顺。

    如此一来,姜国瞬间壮大。而姜国向来也是野心勃勃,吸收了赵国之后国力发生质的飞跃,还会保持安静吗

    那当然不会

    赵国投降之后,姜国马上就跟其余四国翻脸,过河拆桥,军队反杀盟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各国数座城池。

    四国君主心中那叫一个气说好是一起分赃的朋友呢,大猪蹄子

    姜国如此不要脸,各国自然也不能就此罢休,并且也不能罢休,因为一旦谁罢休谁就会成为下个赵国。谁都不想亡国被吞,那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打了。

    而同时赵王的目地也达到了,各国混战开始,全部都被拉到了浑水里,唯独秦国独善其身。

    这也是暴君的打算,江汉奕当初的想法,当六国打起来就没功夫注意他们了,他们这边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过小日子。

    至于一起被拉下水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姜国壮大后忙着继续吞吃弱小的国家,而势弱的国家也没那个精力应付姜国的威胁同时再应付秦国,六国争夺疆土内讧中,就算想注意秦国也是有心无力。

    而趁此机会,唐钰赶紧催促暴君发展,从六国坑来的80万民夫全部安排下去修路、修桥、修房子,各种大搞基础建设,秦国百姓则空出时间来学习教育,知识才是真正拉开距离的沟壑。

    为此,他们又另外向草原招了一批廉价劳动力送去修筑长城,以防六国战斗平稳下来、或者哪根筋没对上来咬一口,做好万全准备。

    草原部落生活艰难,都是很能吃苦的,容易满足又有力气,在合理的监控安排下修筑防御长城是最好的劳动力。

    不过招收这么多劳动力资金消费也是巨大的,每天看着国库的支出朝臣们心痛得都在滴血。

    唐钰也心疼,但是也只能咬牙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派商队去各国吸金,赚钱回来填补。机会难得,他们要是不趁这个机会发展,后面等六国喘过气就不好办了。

    夹缝之中,秦国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到六国缓过气来时已为时已晚,看到秦国宏伟的防御长城时,心中气到不行。阴险,秦国这nnd才是最阴险的。

    “停战休养生息再打下去秦国就要捡便宜了”

    持续了三年的混战后,六国,不,现在应该是五国君主最后一致决定暂时停战,不能让秦国作收渔翁之利。

    而基本把国内基础设施搞完的唐钰也舒展舒展筋骨,跟暴君在被窝里悄咪咪商量怎么继续搞事情,牵住这群虎狼的鼻子,,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