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小说:最美大唐女帝 作者:痒痒鼠
    证圣二年的五月初十, 赛龙舟吃粽子的端午节刚过去, 梵境焰在大明宫里找一个地儿,开办培训班。

    就好比她自己的儿时, 她阿耶给她办的小班级一样, 不同的情况是,现在她不再是一名学生而是“班主任”,学生们也不再是伴读, 而是皇家的皇孙皇孙女。

    二皇子家里的, 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李长信、李长义。

    三皇子家里的, 除了已经出嫁的四个女儿, 还有李重润、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李仙蕙、李仙果。

    四皇子家里的, 李成器、李撝、李隆基、李范、李业、李隆悌, 另有女儿十一个。

    将近二十个皇孙皇孙女在一起一站,这对比就出来了。

    二皇子家的孩子,虽然数量少,但是质量好,疏于教导的只是帝王家的教育, 一般的学问武艺却没疏忽, 精精神神的, 眉清目正。

    四皇子家的孩子,不光数量占据优势,还有质量优势。四皇子将他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他们一个个的, 不论儿郎还是小娘子,都是气度端正。

    由才华的,比如小三郎李隆基,健康坚毅;没有才华的,比如小儿郎李撝,那也是敦厚守礼。

    三皇子家的孩子,数量上比不过,质量上也比不过。

    三皇子终于反应过来,他最应该做的是,赶紧多生几个孩子,从头开始培养。

    他小妹妹这才多大,刚刚二十出头,不着急。

    年龄越小越有优势。

    三皇子安慰好自己,也顾不得三皇子妃的跋扈,对那几个平时碍于三皇子妃不敢搭理的妾室们一改往日避之不及的态度——要生孩子。

    三皇子妃一气之下闹到梵境焰这里,梵境焰也气。

    这都什么和什么?

    大班的儿郎们在烈日下骑马拉弓,灰头土脸,汗流浃背,一颗大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儿也不敢擦一下。

    中班的小少年们额外获准休息,一个个找个阴凉地儿躺在地上就不想爬起来,手指头也不想动弹一下。

    小班的小娃娃们最幸福,奶声奶气地跟着他们温柔的大姑姑开蒙,还能做各种快快乐乐的小游戏。

    简直……对比太惨烈,就是女皇陛下偶尔看到,都不大忍心。

    就连主动放弃继承权,放弃很多残酷训练的年长郡主们,比如仙蕙、仙果,一个个的,瞧着小弟弟小妹妹的开心日子,也都恨不得立马退回去三岁半。

    想当年他们三岁半的时候,那也没有这样的幸福啊。

    就见不到四岁的李范一把抱住大姑姑的大腿,扬起小胖脸,笑容灿烂:“大姑姑,我们今天学了‘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

    “大姑姑,扁豆是什么?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

    安阳公主摸摸小侄子的小包包头,笑容慈爱:“大姑姑明天带你去看扁豆和藤萝。我们也来摘扁豆。”

    “好哦,谢谢大姑姑。”

    李范得意洋洋,其他小娃娃不乐意了。

    “大姑姑,长义昨天还和哥哥学了一首词。”

    “哦,那长义今天还记得吗?”

    “大姑姑,长义记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长义小娃娃奶声奶气的背诵,还真的一字不差。

    她就是那年梵境焰和悦悦去西部边境的时候还没出生的小娃娃,今年恰好到了开蒙的岁数,如今和她大姑姑一起学习,还因为她阿娘最近身体不大好,她就干脆住在宫里。

    小娃娃鬼灵精,天然的亲近大姑姑小姑姑,发现大姑姑答应堂哥的要求立马跟上。

    悦悦因为小侄女的小机灵笑出来,瞧着她眼巴巴的小样儿,故意犹豫一下,然后“小为难”地答应:“好吧。既然长义能多背诵一首诗词,大姑姑就答应长义。”

    “明天上午,我们去摘扁豆,看藤萝,中午午休,下午去看‘鹅鹅鹅’。”

    “好哦,谢谢大姑姑。”小长义一声欢呼,窝到大姑姑的怀里,送上香香甜甜的小香吻一枚。

    “大姑姑,我也要亲亲。”

    “大姑姑,我也要亲亲。”

    一个个胖嘟嘟的小娃娃一起围上来都要亲亲,悦悦乐得眼睛眯眯成一条缝:“好,都亲亲,亲亲完乖乖地睡午觉,明白吗?”

    “明白。乖乖。”

    小娃娃都喜欢他们的两个姑姑,温温柔柔、娇娇软软、香香甜甜,自由自在……

    脸上还没有其他人,比如他们的母亲们那些“触目惊心”的大妆容,亲亲一口,睡得特别香甜,梦里也带着笑儿。

    悦悦守着他们睡着,从小娃娃的住处出来自己眯了一会儿眼简单的午休,起来收拾妥当后陪着阿娘和小妹妹用午饭。

    太阳太大,冰盆一盆接一盆还是不够。蓬莱阁外面的花木葱茏,绿荫成行,小亭子里因为外面的冰盆更是凉丝丝的,特别舒适。

    母女三个安安静静地用完午饭,散步的时候,女皇陛下就提出来去洛阳住住的意思。

    梵境焰知道阿娘喜欢洛阳的“自由”气氛,不喜欢这些功勋老臣们、宗室大臣到处都是的长安城,笑着说好。

    “阿娘先去,梵境焰待在长安。等到小班的小娃娃们适应功课后再去。”

    悦悦也有顾虑。

    “阿娘,悦悦也待在长安,今年就不去洛阳了。”

    女皇陛下那个叫“恨铁不成钢”:“天天照顾这些小孩子,瞧你们的出息?”

    女皇陛下亲生的儿女多,亲生的孙子孙女也特别多,她老人家对这些孙子孙女们从来都是不管不问,不高兴了直接打板子的情况都有,哪个去世了哪个生病了,从来不看一眼。

    反正孙子孙女数量够多,随便儿子们怎么养,养蛊一样养也随意,到最后怎么都会有一个合格的。所以她对两个女儿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花费的心思和精力,很是不认同。

    悦悦和梵境焰自然知道阿娘的想法,都是不认同。

    梵境焰:“阿娘你看着他们都挺好,尤其是四哥家里的几个孩子,可是,在梵境焰的眼里他们都不合格。”

    “长在内宅,养在禁中。读书再好,才华再好,又如何?一点儿大气也没有。四哥家里的李隆基,都六岁了还没学排兵布阵。其他年长的侄子们更不用多说,能好好骑马拉弓的都没几个。”

    梵境焰对此怨念特别深,一说起来就生气。女皇陛下更生气。

    “他们要学什么排兵布阵、骑马拉弓?”都教导好了,将来一窝蜂地打起来?

    不说别的,都教导好了,他们很可能不等小女儿梵境焰年老就开始要权利,要作乱。

    叹气:“阿娘知道你一片好心,也知道你很有自信。可是人心不可测,更不能试探,你明白吗?”

    梵境焰眉眼皱起:“阿娘,梵境焰明白。可是未来皇家人会越来越多,国库养不起,他们若是不学习学习做事情,将来可能都养不起家。”

    女皇陛下眉眼一冷:“养不起家,那是他们自己没本事。”

    梵境焰:“……”

    “阿娘要改革,要实行科举制度,到时候世家和科举出身的寒门闹起来,他们至少要明白支持阿娘的政策,不犯糊涂。”

    “梵境焰也知道强者自然生存的道理,可是一定的教导也是必要的——要教导他们最基本的‘仁义礼信’和《大唐律》,至少不去祸害百姓。”

    梵境焰长大了,这么多年下来,她也不是不知道阿耶和阿娘当年限制兄长们发展的原因,也不是不明白阿耶和阿娘宁可让她掌握兵权,也不给哥哥们,更不去培养哥哥们的军事能力的原因。

    可是知道和明白不代表接受。

    “太宗皇帝,阿耶,阿娘,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国家休养生息,终于有现在的人口和国库收入,一旦继承人不知兵事,偌大的国家引起动乱,那将是多大的灾难?”

    …………

    女皇陛下眉心紧皱,不说话。

    悦悦本来只安静地倾听,听到这里心脏猛跳。

    唐玄宗李隆基,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有开启开元盛世的才能,却守不住,甚至因为他的错误指挥引发打了八年的“大分裂时期。”,其原因何在?

    明明“安史之乱”的前期,安禄山并没有抗衡大唐各路大军的实力,明明安史之乱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消灭掉。

    何以泥潭一样地打了八年?

    可以硬生生地将盛世大唐打成一个残破不堪的烂摊子?

    悦悦不自觉地嘴角紧抿,心里头翻江倒海,压抑、愤怒、不甘。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