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

    师祖微微笑:“保康哪方面不明白?”

    “师祖来猜一猜, 保康是不是说, 既然先皇和元后、继后都感情不和睦,合离很是应当,纵使因为对方伤心而愧疚, 却为何要有自责?”

    保康点头, 接着养着脑袋看向师祖:“既然不合适,自当是和离?”

    保康的大眼睛闪亮:“先皇年轻,但在处理军国大事, 宫中事务上, 每每有超凡之见、超常之举, 非常难得。然先皇在遗诏之中自责,可以说是他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这和先皇的性情有关。”

    “至于其中的第十条,大喇嘛他们都说, 先皇的董鄂皇后,美丽端庄, 善良贤惠, 不贪财, 不争宠,对上孝敬, 对下仁爱, 在宫中的争斗中忍辱负重,以德报怨,这样的妃子, 先皇喜欢,不是很正常吗?”

    大喇嘛他们都说,当时的皇太后、皇后生病,董鄂皇后几天几夜不离病榻,尽心服侍,以致自己身体透支而多次病倒。

    还说,董鄂皇后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书法……每当先皇批阅奏章至夜分,她总是毫无例外地为其展卷研磨,侍奉汤茶;每当先皇因为满蒙王公大臣的折子生气,脾气上来不想搭理他们的时候,董鄂皇后总是耐心地劝说……

    虽是深得恩宠,但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恪守本分,日常对于先皇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先皇要再次废后的时候以死相拒,在先皇要立她为后的时候,长跪不起拒绝。就是到最后,也只有一句:“皇上,妾去后,勿装金玉之物,谨以妃礼……”

    而先皇在董鄂皇后身前,除了册封董鄂皇后为皇贵妃之外,并无任何出格之处,后来董鄂皇后去世,先皇悲痛愤怒之下,在皇后尚在的情况下,追封其为皇后,国礼葬之,这是一个错处——“诸事太过”。

    可先皇也并没有因此就特殊破格对待她的娘家人,保康并不觉得,先皇和董鄂皇后有什么错处。

    保康的大眼睛清凌凌的,黑漆漆的,他的思维还是现代思维,过得不合适离婚,正常啊。

    遇到爱情了,那个人也恰好喜欢自己,恰好各方面都好,那就去迎娶,就去给她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荣光,哪里不对?

    师祖轻轻摇头。

    师祖早就察觉到,小徒孙思维中那部分不合时代的观点,只是师祖误以为小徒孙是因着他教导的缘故,加上五台山上民风自由,各民族聚集的地方,对待男女婚嫁方面的氛围相对宽松,和离后各自婚娶,非常正常。

    师祖看一眼后面跟来的皇上和裕亲王,慢慢解释:“中原的风俗,男尊女卑严重。和离,在五台山是说夫妻双方通过协议自愿离异。但在京城,和离,大多是一种协议休妻或‘放妻’。”

    “先皇要和离,任何人都说先皇是废后,纵使先皇废后归家另嫁,世人也说先皇不对。因为废后是无辜的一方;因为伦理中,夫妻就是夫妻,既为夫妻,就当生死相随,白头到老。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要‘因礼止情’。”

    保康的小心肝儿一颤,一把抱住师祖的大腿,凄厉哭喊:“师祖,保康不要联姻——”

    保康真的吓到了。

    既为夫妻,就当生死相随,白头到老。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要‘因礼止情’——这个他承认,可是,先皇的这个情况前提是,他娶元后继后的时候都不喜欢啊,都是被硬逼娶的!

    保康想象将来他那个一身“官味儿”的汗阿玛,为了蒙古、西藏、八旗、汉家……等等势力平衡将他绑上婚房的情况,自己吓得自己面色发白。

    “师祖——保康要娶就娶自己喜欢的小美人,美美的,孝顺师祖的。否则保康宁死不从。”

    保康端的一派“烈骨铮铮,誓死不屈”的姿态,师祖:“……”

    皇上:“……”

    裕亲王:“……”

    皇上气得咬牙,裕亲王楞眼,然后他们就听到师祖的承诺:“保康放心。将来保康的妻子,一定是保康喜欢的,谁也不能勉强保康。”

    皇上:“……”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裕亲王:“……”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保康笑开来,笑得一脸灿烂:“师祖,将来汗阿玛一定不会逼迫保康的。汗阿玛最是宽宏大度,最是仁慈爱民。”

    “阿弥陀佛。保康也是大清小民之一。”

    阿弥陀佛。保康才不会乖乖听命让娶谁就娶谁。皇上气幺,裕亲王心里那个凄惨,果然就听到师祖说:“保康说得对。皇上最是宽宏大度,最是仁慈爱民。”

    皇上一颗心拔凉,难得听到他汗阿玛夸自己一句,居然在这个情况之下。

    裕亲王虽然还在伤心自己的婚事,却也同情他的皇上弟弟。

    不过,这对于师祖来说,都不是重点。师祖是要告诉小徒孙:先皇愧疚,自责,但他无悔也无怨,临终之际一切都放下。

    而先皇的一生有始有终,先皇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保康的负担。而保康要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皇家,不是你非常贤良,不是你做得对,就人人喜欢你的地方。

    “董鄂皇后当年的种种好处,也是她的种种错处。虽然师祖不明白,保康若是好奇,回宫后可以问问保康的额涅——但是,保康切记,对比保康功成名就、建功立业,师祖更希望保康快快乐乐一生,明白吗?”

    感情归感情,但是皇家的名份、制度不可擅动。这是权力场中人的游戏规则。

    董鄂皇后做得越好,当年的皇太后和皇后就越不喜欢她,当年的先皇愤怒也不明白,师祖也不明白,可这是事实。师祖希望,保康明白这个宫里的规则之一,但不要顾忌。

    保康不要服从这些,保康只要记住,如何保护好自己。

    师祖只希望,保康可以在这个不同于五台山的地方,也能活得好,活得自在,活得比先皇更鲜活,更为随心,快乐安康,一生无忧。

    师祖谆谆教诲,师祖不想小徒孙过早地见到现实,但更怕他将来一腔热血为国为民,遍体鳞伤,师祖要让保康知道,师祖更希望看到他的安好。

    保康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哇哇大哭。

    “师祖——师祖——哇——”保康哭得肝肠寸断,哭得天崩地裂。

    “师祖——保康——爱师祖——保康爱师祖——哇——”

    保康哭,哭得伤心痛肺,一声声师祖,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这个世界上,有个人爱着你,比国家大义、父子君臣还重;这个世界上,有个人说:你只管高高兴兴的就好,你只管保护好自己就好。

    这是保康的师祖。

    三年来的每一日日夜夜,是师祖照顾保康,养育保康,教导保康……为了保康踏出五台山,来到他的伤心地京城……临走之时,还是不放心保康,生怕他太过于重情重义,伤了自己。

    保康哇哇大哭,哭得不能自已,双手紧紧地抓着师祖的衣襟不放开。

    “师祖——师祖——哇——师祖——”

    师祖眼见小徒孙的模样,心里也是酸涩不已。

    眼睛湿润,抱着自己养大的小胖娃娃,轻轻哄着。

    “师祖也不舍得保康,师祖会尽快和保康见面,好不好?师祖答应了保康,要和保康一起去江南看美景吃美食,玩遍大清版图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哇——还要去大清版图外的地方——哇——”

    “好。大清版图外的地方,南方的南方,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地方。”

    “还要出海——下西洋。”

    “好。还要出海,下西洋。”

    “师祖——师祖——保康不要离开师祖——哇——”

    保康哭得伤心欲绝,即使和师祖只是暂时的分离,他也无法接受。这是他的师祖,这是他的师祖,这是他的师祖。

    “哇——哇——”大颗大颗的泪珠子一颗一颗地落下,顺着面颊流下,打湿了师祖僧衣的前襟,也打湿了他自己的袈裟里衣,可是保康就是要哭,就是要大声地哭出来,让师祖知道他还没有长大,让师祖知道,他还需要他的牵挂。

    “哇——哇——保康不要离开师祖——哇——”师祖听了一会儿听明白了小徒孙的小心思,又是无奈又更是心酸心疼。

    “好,师祖答应保康,师祖不和保康分开,保康乖乖。”师祖轻轻哄着,可保康一想起师祖一人回去五台山,他要留在京城,他就伤心难过眼泪上涌。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阿弥陀佛,快乐大师现在是三头身的小孩子,想哭就哭。

    “哇——哇——”快乐大师哭啊哭,哭啊哭,早膳没用肚子饿的咕咕叫,也不耽误他喝一口粥哭一声,哭到最后,师祖启程的时辰到了,他还在哭,人赖在师祖的怀里,双手紧紧地抓着师祖的衣襟,就是不让师祖离开。

    皇上、太子殿下、大阿哥保清、三阿哥胤祉……所以第一次见到快乐大师“哭功”的人都目瞪口呆。

    从一开始的震惊,伤心,跟着哭,到现在,亲娘啊,我怎么才能克制自己不笑出来?

    要不就是快乐大师不愧是快乐大师嘛,他总是有本事折腾的,其他人都忍禁不住地笑,发自内心的哈哈哈笑。

    愉悦开怀的笑。

    奈何快乐大师经过易县一次昏迷后,顿悟大道,内力大增,这般哭法儿也只是眼睛红肿,不见嗓子沙哑,那个嗓门一直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响亮。

    师祖心疼有心酸,回去五台山的人都已经收拾妥当,都在等着他。

    “保康乖乖,保康乖乖。保康若是在京城呆的不习惯,就回去五台山。保康乖乖,想师祖了就去找师祖。”

    保康还是:“哇——哇——保康不要和师祖分开——哇——”

    师祖没奈何,抱着他,送到皇上的怀里。

    保康一瞬间,哭得更凶,“哇”地一声响彻天际,不说师祖,就是皇上也是心里一痛。

    师祖克制自己的情绪,对着彻底放开哭闹的小徒孙轻轻哄着道:“阿弥陀佛。此乃师祖最喜欢的一串佛珠,保康随身带着,见它如见师祖。”

    说着话,师祖将一串看不出材质的老佛珠放到保康的右手里,皇上眼见这串佛珠,眼睛的震惊一闪而过,而保康的眼睛里全是眼泪,右手里攥着这串佛珠,在皇上的怀里挣扎要师祖。

    师祖要走了的事实,让保康痛彻心扉,彻底失去理智。

    “师祖——师祖——哇——”

    师祖听着小徒孙的哭声,听着天际中隐隐的雷声轰鸣,大好的艳阳天突然刮起冷风,生怕小徒孙的哭声引来天地异象,狠下心,一转身。

    保康:“……”哭声停顿一下,接着就是奋力地挣扎。

    “师祖——师祖——”保康冲师祖的身影挣命地哭喊着,撕心裂肺。皇上差点儿抱不住他。

    皇上也发现了天气变化,忍住自己的眼泪,眼看熊儿子拳打脚踢的就要去追他师祖,赶紧强行抱着他进城。

    “开城门!”

    “开城门!”

    正阳门守军将领们一声声喊,古老的正阳门再次打开。

    “皇上起驾回宫!”

    “皇上起驾回宫!”

    前面开道的仪仗队们整齐地喊着话,正阳门口跪了一地。

    皇上用尽他所有的力气,抱着不停挣扎,疯狂地要去找师祖的胖娃娃,抬脚跨过高高的正阳门城门口高高门槛。

    历来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御道上,年轻的帝王抱着自己的胖儿子,面色庄重严肃。

    他当初被迫送走的儿子,今天终于接回来。

    他不是他的汗阿玛,他一定要紧紧地抓住自己的一切,他一定会紧紧地抓住自己的一切,任何人,任何事,也无法逼迫他。

    他的“沙子”,即使掉出手掌,也是他的,整个沙滩,都是他的。

    皇上紧紧地抱着小胖娃娃,这个他生命中的“意外”,唯一的“意外”,听着他哭声的愤怒和伤痛,终是眼泪溢出眼眶。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七辰时正,康熙皇帝从正阳门抱着快乐大师·保康阿哥,进到京城,回到皇宫。

    康熙皇帝继后所出的嫡皇子,出生半个月被送到五台山,几乎被舍弃,却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光明正大地回宫。

    太子和皇阿哥们,文武大臣,宗室皇亲们,望着他们的皇上抱着小阿哥的背影,其中心情,谁与言说?

    或者,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述自己的心情。

    宫里的人,焦急地等候。

    太皇太后他们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快乐大师。

    小小的孩子在他汗阿玛的怀里,袈裟凌乱,脖子上的佛珠也凌乱,眼睛红肿,一张脸通红,可他哭到全身发抖,累到极点睡着了还是眼泪不停流,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串佛珠。

    太皇太后轻轻攥紧手里的佛珠,所有的情绪,都掩藏在眼底。

    皇太后眼睛睁大,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

    皇后娘娘看见他儿子的模样,一颗心一抽一抽地疼,她意识到,她和她的儿子,终究是相隔了三年。

    …………

    皇上眼见所有人的反应,什么也没说。皇上觉得保康这个样子暂时也不好见礼,抱着保康和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就要离开慈宁宫,哪知道,保康醒了过来,他从皇上身上下来,很有礼貌地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打佛礼。

    保康没有再哭,很有礼貌地和所有该见的人正式见礼,皇后、太子殿下、大阿哥、三阿哥……

    阿弥陀佛。师祖,保康很有礼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01 13:42:25~2020-06-01 17:18: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快乐时光 3个;草莓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折翼的天使 20瓶;18739785敏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