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五位皇子被吓得直翻白眼, 可到底是不再害怕战事了, 咳咳, 也可能保康的“以毒攻毒”有效果了——反正都是一死嘛,他们这个岁数还没有人对死亡的害怕,还不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感受。

    保康再加把劲儿:“相信保康。我们只管勇敢地活着,将来到了地府也一定不怕,说不定还能见到已经死去的家人。”

    “你们不是要见先皇吗?还有太宗皇帝?”

    …………

    列祖列宗在上,五位皇子简直要晕过去。

    大阿哥身体僵硬的跟冬眠蛇一样,声音也是丝丝的:“活着, 和现在的家人在一起;死了, 和死去的家人在一起?”

    保康重重点头:“……要有一个体面的死法。”

    太子眼睛呆滞, 牙齿打颤,就感觉自己呼吸也是艰难:“我——舍不得——保康弟弟。”

    胤祉、胤禛、胤祺傻呆呆的, 一个翻身齐齐抱住他们的保康弟弟/哥哥,好似他们兄弟明天就会死去一般的凄厉大喊:“我们舍不得保康弟弟/哥哥。”

    声音还带着哭意。

    保康:“……”生气嗷嗷。

    “保康一定长命百岁。”

    “安康无忧、快快乐乐的长命百岁。”

    胤祉、胤禛、胤祺:“哇——哇——我们也要长命百岁。”

    “哇——哇——”

    哭声凄然,撕心裂肺。里面有害怕、担忧、想家……保康身上压着三个兄弟不敢动弹,只有轻轻哄道:“哭吧,哭吧,巴图鲁要勇敢地哭。”

    顿了顿, “我们是兄弟。”

    大阿哥喃喃自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只求是兄弟。”

    “我们是兄弟。”大阿哥突然想起将士们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说着话,眼珠子终于动了一下。

    太子也好似活了过来,当然, 眼泪也出来了。

    太子一抹眼泪,一转头,一眼看到保康弟弟身上碍事碍眼的三个弟弟,三个烦人的哭包——太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火气,一把掀翻他们,护住保康弟弟大吼一声:“保康是孤的弟弟。”

    保康:“……”

    胤祉、胤禛、胤祺:“……”

    如果是平时,三个孩子可能真不敢去反抗太子殿下,可是此时此刻不同啊,当然,平时太子也不会有这般举动。反正三个哇哇大哭的孩子不哭了。

    “我们的保康弟弟。”

    “我们的保康哥哥。”

    不光对吼,还嗷嗷叫着一起上去和太子打了起来。

    兄弟四个翻滚在一起,挥拳踢腿,脸上带着一种天真的“愤怒”,说着狠话。

    “保康哥哥是我们的,坏人。”

    “保康弟弟是我们的,你是太子。”

    “保康是孤的。和你们无关!”

    保康眨巴眼睛,看向大哥。

    大阿哥蠢蠢欲动,正要上去帮助那“三打一”也打不赢的笨蛋,收到保康弟弟的眼神儿不知怎么的莫名心虚,大吼一声:“我们是兄弟,保康是我们的兄弟。”

    说着话,大阿哥就上去“参战”,好歹地没有明晃晃地帮住胤祉小哥仨打太子一个。

    保康:“……”

    知道哥哥弟弟们只是借此发泄一些心理的恐惧,想家的心情,自己躺好,自己给自己盖好被子,心里默念“额涅晚安”,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

    他睡得香甜,那边兄弟五个翻滚成一团,犹自打得兴起。

    脸上的苍白没了,一个个憋得脸通红,眼睛发亮。

    这个一拳打出说:“就不喜欢你。”

    那个对着不知道谁的腿踹一脚说:“就不喜欢你。”

    师祖和裕亲王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放下心来,也回去休息。

    孩子们天天一块处着,哪能没有矛盾?更何况皇上还给他们划分了明确的“阶级区别”,太子是君,你们是臣。

    他们也是爱新觉罗家的血性儿郎,除了没有那个“嫡”字,哪里比太子差?偏偏太子还天天端着太子的范儿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平日里没擦觉,其实潜意识里根本不乐意。

    打吧,打吧,不满打出来才好。师祖和裕亲王都觉得,小孩子哭闹打架,大人不用出面,没看保康自己都睡得香甜?

    反正有保康在,他们也放心得很。

    保康:“……”

    保康是真的睡熟了。

    他相信大哥和太子哥哥肯定有分寸,胤祉、胤禛、胤祺还小,也就胡闹一通而已。

    阿弥陀佛。保康一夜好眠。

    第二天天色大亮,保康迷迷瞪瞪醒来,发现哥哥弟弟们都还在睡,身上被子也都盖得好好的,他翻个身微微清醒。

    揉揉眼睛起来,洗漱穿衣读书去看看陈近南。

    陈近南还是那般平躺着,面色安详平静好似睡着一般,眉眼间的疲惫之色,风霜之色也好似少了很多。

    保康的心突突跳。

    话好似不由己地脱口而出:“陈英雄,保康要去打小琉球,要把欺负你的人都扔到海里喂大鱼,要把郑家人都赶去做苦役,就和那官府宣判的海盗一般。”

    发现陈近南的眉眼间好似起来褶子,是要皱眉的意思?保康心里的火气更大,眉眼一挑,还专门从鼻子里发出一声特响亮的冷哼。

    “哼!”

    潇洒的转身,红色的小袈裟尾端在脚上划出一道流星般的弧线。

    黎堂主眼见这一幕,又哭有笑,却也没劝住。

    他们都以为这是保康小孩子的气话而已,哪知道保康说到做到。

    保康用完早膳,得知郑经因为澎湖失守气得吐血,命不久矣他也不解气,得知郑经送来请和信,声称“愿意加入清朝的朝贡体系,如同朝鲜……”直接回绝。

    “小琉球是华夏政权领土的一部分,不论谁做天下,这一点,无从更改!”

    保康胖脸“严肃”。五位皇子收拾好自己过来用膳,恰好听到,太子也说:“汗阿玛说过: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岂可类比?”

    姚启圣叹气:“郑经……”

    示意太子和快乐大师看信的下文。

    太子一看,生气:“既为大清人,岂有不剃发之请求?贼心不死。”

    保康一看,“……如果清廷仍让我削发、登岸,我将虽死不允。”懵懵懂懂。

    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个发型而已,可是很显然,这对于郑经一方,大清一方,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阿弥陀佛。”

    发型何以成为争论的焦点?保康纳闷不解,看向师祖。

    师祖轻轻摇头。

    保康不再疑问,只说:“先投降。至于发型,再谈。二者无需相提并论。”

    发型?在座的人,除了师祖,都嘴角抽抽,太子生怕保康弟弟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拿一个春卷塞他嘴里。

    保康:“……”

    感觉自己已经吃饱的保康,觉得再吃一个春卷也是可以的。

    “哥哥弟弟们,今儿的七星鱼丸好吃。”

    大阿哥用一口,赞同:“比昨儿的好吃。”

    胤祉、胤禛、胤祺也吃得眼睛发亮。

    七星鱼丸是一种包心丸子,用鱼肉、虾肉、精肉加调味精心制作,煮熟后鱼丸浮在汤面,浮沉不一,如同星斗摇摆在太空之中,故名“七星鱼丸”。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乃福建有名的特色菜之一。

    姚启圣哈哈哈笑:“我们快乐大师的嘴巴,老臣最是佩服。”

    “七星鱼丸、土笋冻、烧肉粽、太平燕、蚵仔煎、面线糊、八大干……福建的特色美食,其他地方就是照着做,也做不出来福建的味道。现在海上不方便,等到了岸上,老臣请太子和各位皇子一一品尝,保证你们吃过就不忘。”

    胤祺:“要吃麻辣土魠鱼。”

    姚启圣:“有,有。”

    “这麻辣土魠鱼啊,鱼块要特别大,要是早上才买回来的鲜鱼,料理食材裹粉现炸,既保留水分,又吃得出鲜味,这样才好吃。鱼片煎的香酥,中心点的鱼骨鱼刺又大又容易取下,沾上酱汁,哎呦呦,可以很安心,很开心地抱着它大快朵颐……”

    姚启圣说得胤祺直流口水,吃着嘴里的鱼丸幻想着麻辣土魠鱼的美味,就听石溪道人又说道:“我记得,吃香炸土魠鱼配羹汤,羹汤加入了中药香料、冰糖熬制,喝起来滋味特别……

    施琅也笑:“现在有了辣椒,土魠鱼汤也有了新口味,我也期待。”

    胤禛咽下嘴里的春卷,体会这沿海的春卷和宫里的春卷不同,对沿海美食也产生兴趣:“还要石头。”

    胤祉:“对。姚公,昨天看到将士们拿的石头,好看。”

    姚启圣一张脸笑成盛开的菊花:“好好好。那个石头啊,是澎湖最有名的文石。只有澎湖有,其他地方有,也没有澎湖的好看。”

    一时间,小小的膳房里除了饭菜香之外,又讨论起来文石的色彩艳丽,质地坚硬,加工打磨后呈现美丽的同心圆花纹……保康听得嘻嘻笑,发现师祖起身,他也起身陪师祖散步。

    海风吹动僧衣,海水拍打礁石,太阳透过薄雾照耀人间,海鸟清唱,清晨的澎湖自然也是美丽的,保康和海鸟玩一会儿,到底是记挂他的问题。

    抱着师祖的大腿小小声问道:“师祖,师祖,剃发是怎么回事?”

    师祖:“保康长大了就知道了。”

    保康:“……”

    保康想说这不就一个发型吗?可他也知道任何芝麻小事儿牵扯到“政治”这个魔鬼,那就变得面目全非。

    “师祖,他们不要辫子头,可以全剃了做光头吗?光头好,洗澡方便,下海也方便,他们住在海边,就需要光头。”

    师祖:“……”

    师祖面对小徒孙眼巴巴的小眼神儿,期待又顽皮的小样儿,伸手捏捏他的胖脸蛋儿:“他们没有保康长得好看,剃光头太丑。”

    保康:“……”他就知道自己最好看。

    保康立马跑到一块岩石上对着海水瞅:“师祖你来看,原来保康比保康想象的还可爱,还帅气。”

    小嗓门那个荡漾得来,眼睛眯眯着,一副恨不得亲亲水里的小美男的架势。

    师祖:“……”

    阿弥陀佛。小徒孙如此自恋,长大了如何使得?

    师祖小小的担心,可是保康高兴啊,保康自觉他终于获得了师祖对于他“最可爱最帅气最好看”的“肯定” ,只觉得胸腔里有无数小鸟儿在歌唱,眉飞色舞的小样儿,昂首挺胸地满澎湖嘚瑟晃悠。

    他的哥哥弟弟们又被姚启圣和石溪道人抓去,那什么体验农家生活,认识渔民苦难,他也抓到一条“小鱼儿”。

    好一派“小霸王”的模样:“施世纶,你将来要做什么?”

    施世纶目光坚定:“施世纶将来要做父亲那样的大将军。”

    有模有样地摇头:“施世纶,你的才华不在武力上,在脑袋和嘴皮子上。”

    施世纶惊讶地张大嘴巴。

    “快乐大师说真的?”

    “我父亲也说,我再勇猛也不是领兵的料子。可是我——我的长相——如何能做文官?”

    眼歪,手蜷,足跛,门偏……人称“缺不全”,说他六根不全、五官不正,长相奇丑,无比奇丑的丑,施世纶天天照镜子他也知道,做官,就是武将一般也没丑人,未来无望,这让他平时更加的沉默寡言。

    可快乐大师说他的才华在“在脑袋和嘴皮子上”。

    脑袋上,他自负,有。嘴皮子,他真没多大自信。

    快乐大师笑眯眯脸:“你和我去看看陈近南,我告诉你。”

    施世纶一愣,果真跟着他去看陈近南。

    施世纶的儿时记忆里,还有陈近南的影子,那个时候,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小琉球上,那个时候,他爷爷和大伯还在世,他大哥也还没过继出去,他是施家的二小子,别人都嫌弃他丑,只有陈近南经常夸他聪明……

    施世纶站在陈近南的床前,眼泪默默流出来。

    保康面容严肃,宝相庄严:“阿弥陀佛。人面兽心,兽面人心。施世纶,你父亲立下大功劳会封官,你会有恩封,要记得,不能做二世祖,要做清官。”

    施世纶:“……”

    几千年来的恩荫和任子制度,虽是流弊,但也有它的合理性。

    前者相当于“血酬”,打江山,坐江山,老爷子为国家流血流汗,儿孙乘个凉,拼个爹,也说得过去。后者相当于“站队”,宋朝苏洵说:“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这个“信”字亮了,做皇帝怎么可能重用自己不信任的人的子孙?

    但是,拼爹的一个隐性特征就是权大于法,希望同僚之间给面子,彼此徇私,皆大欢喜,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社会常态之一,施琅就是这次不大封,施家也是地方望族,施世纶对此非常清楚。

    施世纶擦擦眼泪,面色一肃,端正行礼:“阿哥放心。施世纶不仰仗父亲之权,将来施世纶的儿子,也不仰仗施世纶之权。”

    保康定定地看着他,眼神清亮,对他非常有信心。

    保康定定地看着陈近南,发现他眉眼间的欣慰之色,眼泪又出来。

    作为忘年交,保康知道陈近南心里的牵挂,到底是心软,可他能对施琅和施世纶心软,却永远不会对郑经心软。

    …………

    郑经也知道这一点。

    郑经从朝廷的回话里面,琢磨出来,原来快乐大师·瑞亲王,才是最亲近汉人,最具有海纳百川的大胸襟的皇子,在病床上疯狂大笑。

    郑经,郑成功的长子,自成长起来后就和父亲郑成功南征北战,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师取小琉球,郑经奉命镇守思明州,调度沿海各岛,当时郑经十九岁。

    迎娶原明朝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其人端庄静正,但是与郑经关系并不和睦。郑经郁悒之下与四弟郑睿之乳母昭娘有了私情,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

    他大为欢喜地向父亲报告他侍妾生了个儿子。当然他父亲郑成功也因添孙高兴,赏了一点银物。可是,小琉球的士大夫一致认为这是“乱~伦”,他的岳父、叔父都要惩治他,他的父亲一怒之下下令处死昭娘,郑经不服,暗中将她藏起来。

    没想到,此举引得众人对他意见更大,他父亲也怒火更大,还要杀了他和他母亲,他刚出生的儿子。

    郑泰与洪旭等等大将议论说:“夫人和少主怎能杀害呢?将军的做法过于无情。”

    于是岛上的人,从一开始骂他父亲“治家尚且不严,又怎能治理好一方土地?”到发生诸将联合抗命事件,再加上他的祖父郑芝龙在京城被杀,前朝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他父亲数痛攻心,不到一月病逝。

    他背着“气死父亲”的骂名继承父亲的位子,他只知自己罪孽深重,可他面对叔父们和兄弟们的争权,眼看要四分五裂的情况,还是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他以陈近南为谘议参军、周全斌为五军都督、冯锡范为侍卫,整师从思明州去小琉球。

    也恰好了,当时正值清靖南王耿继茂、福建总督李率泰遣人前来招抚,郑经为了解除清军的威胁,提出加入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康熙皇帝交涉,并且利用和清军停战的机会,全力进攻小琉球,杀死的杀死,软禁的软禁,用武力结束这场内斗。

    他在陈近南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和英吉利、日本、西班牙、葡萄牙……建交,境内大治,不输江南内地,人人称道。

    他野心起来,不听陈近南劝谏参与三藩叛乱,联合吴三桂、耿精忠一起反清,失败,多年战事耗空小琉球多年的苦心经营积累。

    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迁怒于其他人,排挤陈近南,纵情酒色,怠闻军政,将小琉球事务均委与长子郑克臧,引得所有认为郑克臧名不正的人不服……

    小琉球乱了,母亲要做“武则天”,儿子们争斗不休……他开始猜忌怀疑陈近南趁机做“司马懿”,逼迫陈近南远走他乡。

    朝廷趁机出兵,领兵的人还是施琅,眼看小琉球要在他手里没了,他万死也没有脸面去见他的父亲,他,毒杀陈近南。

    他毒杀陈近南,自以为是他临死前能为了他的儿子们做的最后一件事,今日却知,他切断了郑家人唯一的可能后路——瑞亲王。

    郑经“呵呵”笑着,疯疯癫癫,痴痴呆呆。

    郑经回忆自己的一生,果然是不忠不义不孝不仁,天地不容。

    郑经觉得自己疯了。

    不疯了,他怎么会给陈近南用“牵机”那?

    记忆里,那个意气风发要和父亲一起征战四方,匡扶正统的少年人,早就死了。

    郑经疯狂大笑,笑得疯狂扭曲。

    “哈哈哈,哈哈哈。我早就死了,我早就死了。”

    “父亲,小琉球不能偏安,郑经对不起父亲。哈哈哈,郑经死了。”

    “父亲,郑经记得,如果清廷仍让我削发、登岸,郑经将虽死……”

    郑经死了,死不瞑目。

    郑经死了,试图用他的死亡,来抵消瑞亲王的怒火,为郑家人和小琉球挣出一条出路。

    十月二十五,保康收到郑经的死讯,也得知郑经临死前的疯狂之语,知道他最终还是安排郑克臧做继承人,只有冷笑。

    就是施琅也说“人之死,其言也善”。保康还是冷笑。

    到死了还死不悔改,惺惺作态。

    所有人都说“死者为大”,就算是他的大仇人施琅,这在保康的眼里,也是惺惺作态。

    保康站在陈近南的床前,浑身冒“黑气”。

    “陈英雄,你看,明明保康只是要争取你该有的名誉,明明保康也知道,你若不想死,谁也杀不了你。可是,世人为何都将你的名誉和郑家人的名誉联系在一起?好像你就该默默无闻地死去,去成全小琉球那些偏居一隅还只会窝里横的人。”

    讽刺,可笑。

    滑天下之大稽。

    保康脸上满满都是“大魔王的愤世嫉俗、狂妄不羁”,其他人看着,只觉得快乐大师胖嘟嘟的脸蛋儿,圆滚滚的三头身做这个姿态,实在……忍不住想笑,哈哈哈。

    唯有陈近南皱眉,唯有师祖伸手。

    保康心里对陈近南也有生气,不搭理他的“皱眉”,可是保康的小脸颊在师祖的手里。

    保康察觉到他师祖真生气了,立马高声大喊:“师祖,师祖,保康知错了。”

    师祖:“嗯?”

    保康顺着师祖手上的力道歪着头,什么大魔王的日天日地都烟消云散,满脸乖巧,连声讨饶:“师祖,师祖,保康爱师祖,保康爱花草树木,爱花鸟虫鱼。师祖,保康爱人人,人人爱保康。”

    作者有话要说:中国,地处中央之国。古代人对外国时候的自称。不是我们现在的意思哈。

    思明州(今福建厦门)感谢在2020-06-22 18:16:25~2020-06-23 12:49: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式微不是薇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