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一百章

小说:非典型宠爱 作者:沧海惊鸿
    挂断电话, 想想明天上课可能要面对的情景, 上官的心脏就一抽一抽的。

    紧张的,忐忑的。

    很久,她都坐立难安,觉得这一晚都将会特别地难熬,一想到明天,她就紧张得什么似的。

    看了看表, 还有十个小时,她不得不出现在第三阶梯教室里,面对着那些师弟师妹,她……

    黑暗之中, 上官大口地呼吸着。

    她强迫自己在椅子上坐下来, 而不是不安地在寝室里转来转去。

    那样是不行的!

    明天的事,躲是躲不过了, 她得想法子应付过去。

    怎么应付?

    上官把嘴唇咬得发白。

    外面走廊里,已经没有人走动。

    周遭寂静一片,只有窗外偶尔响起的虫鸣, 吱吱地传入耳中,倒像是多少能让人心平气和似的。

    上官依旧没有开灯, 而是盯着黑暗中的某一点,竭力回想周则上课时候的样子。

    不!不能回想周则上课时候的样子,周则任何时候的样子,都不能回想!

    那只会让自己更想她。

    夜晚更让上官觉得脆弱,和委屈。

    她站起身, 给自己冲了杯速溶咖啡。

    抱着犹觉烫手的杯子,在这个闷热的夏夜里,上官自虐般的吞了一大口热咖啡,差点儿把眼泪烫出来。

    最真实的滚.热滑.入食管,进入胃部,把她那点儿绮念,也烫得干干净净了。

    吐出胸中的一口浊气,上官再次回想,回想周则代课那次,所讲的全部内容。

    或许是因为之前自.虐地烫了自己一次,这一次上官的身体趋利避害的本.能,没有让她的记忆过多地流连于周则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是大部分集中于周则讲了什么。

    上官的记忆力很好,没用几分钟,就把周则讲过的内容记起了百分之八.九十。

    她又不放心地打开台灯,铺开纸,迅速地在上面理出了周则讲课内容的思路。

    明天,上官就打算就以这个为线索,继续讲下去。

    她心里有了底。

    初唐史,原本是上官钻研了好多年的。她之前因为想到它们就觉得厌恶、烦躁,所以一直逃避着接触它们。

    现在,为了能把明天的情况应付过去,她不得不面对它们。

    上官以为自己在做这些事的时候,需要强忍着那种消极的心绪,回忆周则的讲课内容之前她确实是这么以为的。

    现实却是,当她努力回想,当她把那些她极其熟悉的内容写在纸上,当她琢磨着明天怎样顺着周则的思路讲下去的时候,蓦地意识到:那种烦恶的感觉,竟然没有出现?

    上官呆坐在那里,觉得很不可思议。

    她一时之间也摸不准自己的心里,不知道这种情况,该用她过于紧张而忘了顾及自己的情绪来解释,还是该用这件事“和周则有关”,让她不由自主地乐于投身其中。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这是她感兴趣的领域,亦是周则涉足的领域吧?

    上官很有一种,周则在用她的方式,引领着自己,走出阴霾的感觉。

    所以,周则挤走张晶老师,不代别的课,偏偏代这种课,只是因为她想接近自己吗?

    上官忽的想到了什么,她迅速翻出了已经被她无视了好多天的那份书稿。

    如果没有李隆基……

    上官盯着书稿的名字,以及下面的作者的名字“周则”,又转眸看了看自己刚刚记录下来的周则那天讲课的思路。

    某个心思突然被扯动了——

    上官掀开书稿的第一页,用最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整个书稿……

    果然!

    一个人的写作风格,轻易是不会改变的,何况说的还是有着极大重合度的内容?

    周则那天讲课的内容,绝大部分都能在这份书稿里找到;余下的,则是周则的临场发挥。

    上官还记得,周则那天快下课的时候,和下面的学生们热烈互动,她说可以下学期开一个专门唐代历史的选修课,还说她有一本这方面的专著,甚至还调侃地让学生们帮她催促编辑赶紧出版……

    现在,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上官盯着书稿上的“周则”两个字,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是巧合,还是有意?出版社那么多,周则怎么不去别家,偏偏找到了上官她爸做社长的出版社呢?

    周则坦承过,她绝没有主动调查过上官。

    上官当时信她,现在也信她。

    可是世间的事,真就这么巧?

    上官确定周则不会骗她、伤害她,眼前这个事实又怎么解释?

    上官心里乱糟糟的——

    她爸妈,她老师,还有周则,他们都是她在意的人,她也知道他们都在意她。

    然而那份在意,此刻却都变得特别复杂起来,复杂得让上官看不透、摸不清……

    还是,在这份复杂的背后,他们其实没有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

    上官想不清楚,理不明白。

    夜晚让人特别容易脆弱,也特别容易思维走极端,上官在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认真地钻研了几本心理学经典著作之后,就知道这件事了。

    她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可以再想下去了,因为她那颗特意容易被消极情绪占据的大脑,指不定就走了什么极端。

    她得好好的,她答应了周则的。

    而且,她必须把明天的那堂课顶下来。

    X大的研究生宿舍是整宿不断电的。

    上官于是因此可以在这个寂静的夜里,坐在台灯下,准备明天的教案。

    一开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凌乱的,她必须强迫自己不去想和明天讲课不相关的事。

    渐渐地,不知过去了多久,上官忘记了别的事,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手头的教案——

    这是她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她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它们了。

    等到匆匆写就了教案,上官才恍然回到了现实。

    看看时间,将近凌晨两点了?

    她竟然伏案将近四个小时?

    上官盯着笔记本上整整十页密密麻麻的字迹,觉得特别不可思议。

    这些,真的都是她过去几个月,只要想到就会觉得无比烦躁和厌恶的东西吗?

    它们,原本是她无比热爱钻研的东西啊!

    将近四个小时的奇妙经历,现在回头想想,上官有点儿被那段时间里思路清晰敏捷的自己吓着了。

    那个时候的她,可完全不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那才是她原本的学习和工作的状态。

    在那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她一目十行地翻过周则的书稿,整个初唐历史,在她的脑中清晰起来,所有她读过的、钻研过的关于那段历史的作品,都在她的脑中放电影般地闪现,仿佛她自己就是那段历史的经历者……

    上官突然一个晃神,被自己脑子里蹦出来的“经历者”三个字吓着了。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教案上频频出现的那个名字,李隆基,表情复杂起来。

    李隆基,就是周则那本书里串起初唐历史的人物。而周则的切入点,就是假如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李隆基,唐代历史会如何,以及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会如何。

    上官不能不佩服,周则果然是受过精英教育、受过专业的历史学术熏陶的人,她的观点很多都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如果没有李隆基,大概率不会出现唐代后期的藩镇之乱,不会出现五代十国的大乱炖;

    比如,如果没有李隆基,唐代的经济进步、文化包容、政治开明,或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影响整个大.中华的后世发展;

    比如,如果没有李隆基,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宋代、明代儒学的变.态、极端发展,就不会有宋代以后政权的弱军事、弱外交,或许如今中国的版图都会是另一番让人期待的图景,而封建经济或许就会提前终结,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会以国家强大作为诞生基础……

    周则做了太多的假设,很多假设大胆得超乎上官的想象。

    那些“比如”初读的时候,或许会让接受传统教育的人立时跳脚,斥责“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然而细想想,这些大胆的“比如”,却无不有其根据和充分的理由,让人回味之后,又觉得“原来竟然可以这样推断的吗?”。

    单单是浏览这些假设,上官都觉得自己的内心受到了相当大的震撼——

    她自问,纵然她一向被看作是历史研究的“天才”,就算让她再研究个几十年,有些个推论她也是做不出来的。

    这不在于是否熟悉历史,而在于格局。

    是的,格局。

    周则的格局,让她能够在这份二十多万字的书稿里,能做出这么多大胆的推想和猜测。

    这种格局,是只要有着与周则类似的经历,就能拥有的吗?

    当然不是。

    上官在心里默默摇头。

    有些东西,就是天赋,就是天生的。

    莫名地,之前梦中那个顶着周则的脸,穿着龙纹便袍的女子的身影,出现在了上官的眼前。

    真的有前世吗?

    那个女子,就是周则的前世吗?

    那么我的前世呢?

    上官问自己——

    是那个躺在病榻上,被那个女子温柔以待的,也叫做“贝贝”的女人吗?

    可是,那个“贝贝”,她到底还是逝去了。

    那个“周则”那么在意她,她一旦逝去,“周则”该多难受?

    上官的心脏,猛地缩.紧,为“周则”的痛,而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