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四十九章

小说:[综武侠]圣僧 作者:鼎上软
    第四十九章

    燕夫人很快来了。

    紫衣少女向她低低吩咐了几句, 待她告辞离开, 便仍与方天至师徒就座竹斋之中闲谈。细雨下了又停,不知觉黄昏时分,竹径外有六名窈窕侍女引灯而来, 换上新茶, 布上斋菜。

    方天至掀开茶盖, 幽香扑鼻间, 只见乳白圆盏中绿芽攒簇, 鲜润如美人蛾眉舒卷,不免心赞一声好。

    紫衣少女脸上愁云渐消, 灯下相看, 愈见容光流离, 动人心魄。她见方天至微露欣悦之色,便极客气道“这是去岁的云台云雾, 我也只得了几两。好茶当与名士共赏, 今日幸见大师,同饮此茶,正是适逢其时, 会逢其人。”

    方天至闻声致礼道“阿弥陀佛, 承蒙厚待。”

    紫衣少女不再多语, 先行举箸,对着案上素斋, 文雅相让道“粗茶淡饭, 不值一提。大师请用。”

    席间, 三人都不曾再闲谈。

    不多时茶足饭饱,又有翠衫婢子靠近紫衣少女耳语一番,那少女听罢微微颔首,向方天至道“大师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不如在舍下多盘桓两日,也好让小女子略尽地主之谊。”

    方天至固知非礼勿听,但奈何耳力超群,将那婢子的话听得字字清楚。此时见这少女分毫不提,便和言道“不必了。贫僧师徒二人习武在身,且已惯于奔波,施主若已准备停妥,不必顾忌什么,明日出海甚好。”

    紫衣少女怔了怔,轻道“惭愧”

    当晚,仆人将方天至二人引到了一间待客斋舍中留宿。

    斋舍紧贴西南崖角,内设清雅质朴,颇为不俗。打眼一望,便宜起居的各样物件一应俱全,皆放在顺手即可拿到的地方,床榻上的被褥亦干燥温热,透着淡淡清香,显然也是刚刚熏熨整理过的,主人待客妥帖之处可见一斑。

    方天至将包袱放在桌上,信手推窗一看,只见舍外临崖万尺,一轮圆月静悬于滔滔云海之上。无边晴夜下,奇岩秀石如沐水光,粼粼返照,青竹瘦柏披霜挂雪,如绽素花。及至窗下,横斜树影间,偶有一二声虫鸣隐作,啁啁清响,别有意趣。

    窗前静看良久,方天至颇感心思清明,烦扰尽去,这才回身向无伤道“腿上沙袋解了,睡下罢。”

    无伤闻言“嗯”了一声,兀自窸窸窣窣地鼓捣着自己的东西。

    正当方天至在另一张床榻上盘膝坐定,准备搬运周天时,他忽从对面的青纱帐里冒出头来,道“我睡不着。”

    方天至微感诧异,睁开双目瞧了他一会儿,道“你竟还有睡不着的时候难道今日还不够累”

    无伤道“我不喜欢这里。在不喜欢的地方,我总是睡不踏实的。”

    方天至微微笑了笑,从容道“这里有什么不好离开这里,接下来一年半载,你我可再睡不到这么舒服的床铺了。”

    无伤不大高兴道“舒服的未必就是踏实的。”

    方天至道“那么你哪里不踏实”

    无伤道“我不喜欢那个老太婆,不喜欢那个红裙子的,也不喜欢那个紫衣服的。”

    方天至问“哦,为什么”

    无伤琢磨了片刻,缓缓道“我总觉得,她们虽好像对你很客气,但却从头到尾都在试探你,逼迫你。她们实在不必这样,因为像你这样的人,本就会答应帮忙的”

    方天至默默听他说完,才耐心道“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一家上下,出面主事的都是女人。如今的世道下,女人支撑家业并不容易,贸然与陌生男人接触,自然不得不更小心一些。人各有无奈之处,她们虽不够坦诚,却也不能算是错了。”

    无伤冷冷道“我看那老太婆用刀的本事很大,红裙子光脚的本事也不小。也许她们支撑家业,比男人还要更容易些”

    听到光脚二字之时,方天至脸上的微笑忽淡去了。

    他的神容仍旧温和淡静,口吻却郑重了一些“无伤,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正因你很聪明,我才更希望你待人审物时,尽量更尊重一些。”

    无伤不解地望着他,“是她自己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你。”

    方天至注视着他,叹道“可你我私下这样谈论她,又何尝不是不尊重她,亦不尊重自己这与她又有何不同之处”

    无伤怔了一怔。

    方天至道“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聪明人的镜子更亮些,世上有许多事,便总能比别人照得更清楚。可照的再清楚,你也仍是你,万不是镜中照见的今日你照见她错了,便只是照见了,与照见一阵风刮过,一阵雨落下本无分别,她便错了,也已如风吹雨过,消散不见,你何必仍将她的错留在镜中呢”

    无伤沉默半晌,道“我记得了。”

    可他想了一想,忽又道“可我还是不喜欢她们。”

    方天至闻声一笑,口中宽慰道“那你尽管不喜欢就是了,只是不必记着这事,连觉也睡不踏实。”

    无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还有一件事不大明白。”

    方天至道“什么事”

    无伤问“这家小姐到底姓什么叫什么你怎么不问,她怎么也不说”

    第二日晴。

    下山时,方天至却只瞧见了两个人。

    紫衣少女今日换了一身雪白胡服,仍是素发素面,不施粉黛。她两手空空,什么行李也没带,触到方天至目光,便微笑道“山下有四匹健马,家下也已备好了大船,大师一切放心。”见他又望向自己身后,她便侧身一避,将一个瘦小老人让了出来,“这位是我一位姓铁的伯伯。”

    那老人一身黑衣,还是个驼子。

    他的背隆得老高,偏生四肢瘦长,又生得黝黑黑的,乍一看仿佛一根扎在地上的大铁钩。

    方天至颔首见礼道“幸会。”

    那驼子老头就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紫衣少女道“铁伯伯向来话少,大师不要见怪。我们四人现下出发去海边,大师意下如何”

    方天至微微点头,却转而道“我们去海边,只是先不必乘船。”

    紫衣少女怔了怔,轻声问“不知道大师有什么安排”

    方天至道“我们要去一趟娘娘庙。”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青台临着海边,海神娘娘颇受信奉,庙里往来烧香祭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方天至自然不是来拜娘娘的。

    他从包袱中取出一只通体洁白的香螺,放进了石牌坊后的一尊插香方鼎中。

    紫衣少女在旁瞧着,螓首微歪道“这是做什么”

    方天至道“等人。”

    紫衣少女道“等人”

    方天至见她疑惑渐浓,显是好奇极了,答道“等能给我们引路的人。”

    紫衣少女又怔了怔,道“你”

    方天至猜知她心意,也无意隐瞒什么,便道“贫僧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那里。只是有人告诉我,若想要去那里,就到娘娘庙里去,在供香的鼎里放上这只香螺,最迟当夜一定会有人在海边等我。”

    紫衣少女仰脸瞧着他,张了张口道“他说的庙,恰好就是这座庙么”

    方天至微微摇头道“不,是任意一座贫僧见到的娘娘庙。”

    紫衣少女失语良久,仿佛已惊住了。

    半晌,她才轻声问“海边的船很多,我们怎么知道等你的人是谁”

    方天至道“他会吹螺的。”

    紫衣少女并没有等很久。

    螺声响起之时,圆月浮在东海之上,尚且淡的如同一片蝉影。

    方天至循声找去,渐渐寻到一片人迹寥落的滩头。夜海银波之中,正遥遥荡着一艘狭长优美的绿眉鸟船。那船愈开愈近,甲板上隐隐淡出一道人影,手中仿佛正持螺而吹。

    紫衣少女曼立在方天至身畔,静静聆听了片刻,道“他吹得曲子我曾听过,牌名叫「十二月」。”

    方天至轻轻应了一声,道“那么我们找对了人。”

    不多时,船驶到岸边,那持螺人当立月色下,深深一揖道“属下恭候少主人多时了。”

    方天至听了他声音,忽地微微一怔。再细看那人身影,果见他虽换了身靛蓝长衫,但个子高大,体态微福,怎么瞧怎么熟悉。正当时,那人一揖罢了,亦直腰抬首,脸上微微含笑,向方天至望来

    二人面面相觑了片刻。

    那人呆立船头,忽瞪圆了一双黑豆眼睛,梗着脖子大惊出声“噫”

    方天至则缓缓合十,张口道“陈船主,别来无恙。”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