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数月之后。

    寒冬已至, 将近年关。

    位处于一距京都十分偏远某山城小镇,又叫桃源镇。

    镇子四周青山绿水,镇内遍布各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 临水依依的白墙黛瓦和青石头板路铺就成十里长街。

    这年月, 遭遇老皇帝病故,新君匆忙继位, 然而继位没多久,又遇叛变。颇有点兵荒马乱不太平的意味。

    小镇即之前苏友柏所提及的那个桃源镇, 民风据说也很淳朴。每到三月,会有大片大片桃花在山城开得云蒸霞蔚,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只是如今寒冬,自然三月春桃的那烂漫景象是无法看见了。镇上有条石头街, 街上冷冷清清。雪沫子纷飞, 少有行人在路上走。街头零零散散摆数个小摊, 有卖烧饼的, 卖油果子的,也有算命的。

    这日,有一对姓秦的中年夫妇, 不畏天寒支起了小馄饨摊, 风雪中, 两口子冻得直呵气搓手。“冷啊,真冷, 我说老头子, 这虽是过年了, 但看这天, 咱们生意一点也不好, 哎, 今天怕是二十碗都卖不出去咯。”

    老两口一个胖胖的,一个瘦瘦的。

    胖的老妇长得慈眉善目,瘦的则有些小家子气。

    正搓手说着,那胖老妇忽把眼角往某处墙角一瞥。“诶,你看见没,那位清俊小相公又来摆字画摊了一个大男人家,独自带着孩子,也不知他媳妇是跟人跑了还是没了,那惨兮兮的样子,每天这里摆摊卖字画,你说,咱们这地儿,能图个温饱就很不错,谁还有那闲暇去买什么字画”

    老头叹“所以我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嘛,你看他斯斯文文,那孩子也饿得常哭,卖半天也卖不出一个铜子儿,依我说,他这么卖下去,孩子准给他饿死了。”

    老妇人好心,想起什么,开始丢篮子里的馄饨下锅,煮沸的开水冒着腾腾热气,三下两滚,终于,待馄饨好了以后,漏竹勺捞起来数一数,共有七八个。

    老头子赶紧紧张兮兮道“诶你干什么干什么”

    忙把伸手挡。

    妇人道“我就是看那孩子可怜,咱们积点德吧,我给他端一碗去。”

    说着,把老头单手轻轻一推,直向李延玉字画摊走去。“小相公,来,今儿天冷,可不要把孩子给冻坏了。吃点热乎乎的东西垫肚,啊”

    李延玉正不停拍哄着怀中因饿而哭个不停的儿子,听那妇人声音微一愣怔,抬起头,又一次直若人生的恍然隔世。

    他现在只是麻木的苟且偷生,为了儿子。

    那妇人又笑道“别客气,吃吧,我们不收你的钱,看你样子,怕是几天也没卖出一张了吧”

    摇摇头,叹息着转身走了。

    李延玉看看怀中不停哭叫的儿子,又看看那热气腾腾的一碗香葱馄饨,他喉结滚了滚。

    一会儿工夫,秦老两口继续在瘫铺忙碌,洗碗,摘烂菜叶子。

    那老头子责怪连连道“就你好心,天下这么多吃不起饭的,你今儿施舍一碗,明儿又施舍一碗,你施舍得过来吗再说了,连个儿子也养不活,是他没本事还有,万一你今天施舍一碗,他赖着咱们怎么办”

    夫妇正怼嘴。忽然,回过头一愣,却见李延玉背上用背巾背着只有一岁多大孩子,将那碗热热的馄饨原封不动端送回来,并放好,拱手,对夫妇认真感激做了三个揖。目光清冷淡淡地说“谢谢好心。我没有银子。”意思是不会吃这施舍之食。然后转身走了。

    那胖妇人愣愣地,“诶,你别走呀我知道你骨气自尊要紧,可就算你不吃,你这孩子好歹得喂喂他呀,啊”

    李延玉怔住了。身上作为父亲、男子汉大丈夫的羞耻。

    他没曾想,有一天,会为了一碗馄饨如此样。

    胖妇人又好心劝道“这样吧,你给我们写两幅春联,这不是要过年了么,写两副春联换一碗馄饨,你也不算白吃我这一碗不是”

    李延玉眸中感激,立马又给胖妇人郑重拱手,赶紧坐回摊前,严肃认真,拿起两副大红春联纸张仔仔细细写起来。

    那一笔曾经价值千万的金错刀,遒劲如寒松霜竹。终于,写好了,男人以一副恭敬谦卑的姿态双手奉送给那位胖妇人。

    胖妇人接过,“哎呀,好多字都不认识,这读什么呢”

    李延玉逐一耐心解释给她听。解释毕,他又鞠了个身,妇人方拿起那张春联,一碗馄饨,对李延玉来说,方是平等交换。

    他现在住的是一处小平房院子。距离那场宫变,已有数月了。

    每天,他带孩子,卖字画,挣各种零用,照顾儿子一切喂养,洗洗补补,俱落在他一个大男人头上。

    他不敢去想蔻珠,不敢去想从前发生在他身上一切变故,有时想着想着,心会痛得恨不得往地里钻。

    他以前腿好,全赖了蛊药,那蛊,不能害相思,一旦害相思,遂痛入骨髓,药也不能救。

    人呐,总是如此奇怪,或许,在日日为生活琐碎颠沛操心时候,就真没有余瑕想那些了。

    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活下去的念头儿子。

    这是他的责任,是为人父亲的职责,他连逃的资格都没有。

    蔻珠始终没有任何消息,有宫人说,大概是跳湖自尽了。他闭着眼睛,每想及此处,除了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一遍遍亲吻他的小脸,从他小脸上隐约看见昔日蔻珠的影子,隐约看见她的眼睛,鼻子和眉毛“哦哦哦有爹爹在,汝直乖,汝直不哭不哭”现住房子是租来的,时常漏风漏雨不说,差不多也为此用光身上所有积蓄。

    现在,字画几天也卖不出一张了,父子俩身无分文,穷途末路,儿子眼看又给饿醒了。

    他在那阴暗,潮湿、狭窄发霉的房子,抱着儿子一遍遍来回走,不停轻拍柔哄。

    直到,被哭得吵得再也无法继续拍哄下去,才又把儿子轻轻放在一破烂小木床上。

    这天夜里,他不停地翻瓦翻罐,到处找米粮吃食,可找来找去,找得满头大汗也找不着。

    终于找着了,大概是前头租客留下的一袋所剩不多、早生了虫的老旧大米。

    他大喜。“啊找到了有吃的了”

    然后又赶忙拿工具,开始给儿子磨米浆。待把大米磨成了粉,又仔细熬煮。他一边熬,一边用勺子搅动。

    这许是父子俩相处过程中最最温馨幸福的时光了,他现在磨米浆已经磨得非常熟稔,从逃亡到今,一路颠簸,生生死死,他去羊身上偷偷捏过奶,厚着脸皮,去找一个刚生了孩的村妇为儿子要奶喝为此,还别人差点当作登徒子打死在场,口角被打得都是血。

    他给儿子终于把米浆熬好了,一勺勺抱在膝盖喂养。

    他看着儿子那张天真稚嫩、和蔻珠一个模样的小脸。伸手轻轻去摸他。“对不起,是爹爹不好。”

    他一阵鼻翼酸楚。

    孩子大概终于吃饱了。“爹,爹”

    露出两颗白白小兔牙,憨憨甜甜睁着汪汪大眼叫他。

    男人激动得快要哭出声。“你,你再叫”“爹,爹”孩子又叫。

    李延玉一把将孩子楼抱在怀里,不知道是站起来把他举高好,还是亲他好。

    慢慢地,时光冉冉而去,又是两月过去。

    翻过了年关,孩子渐渐地会蹒跚走路了,并连续不断地牙牙学语。李延玉大手常常牵小手,手牵着孩子一起这边街那边街的摆字画摊。

    李延玉一直觉得,他现在苟且窝囊活着,理由只是孩子。

    多年以后,可当他再次回翻看这一页,哪怕中间历经诸多的屈辱、困窘,难堪,他微扬嘴角,却最后还是笑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