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事件管理者(17)

    邮筒过高, 湖水过深。

    刚满月的猫能力有限,什么都做不了,被迫旁观一切的发生。

    经检测, 本副本主人公已死亡。

    此次死亡原因为,溺水,现在更新记录人生版本为q

    “你应该提早告诉我。”

    骤然打断系统086的汇报,姜意眠定定望着湖面,神色淡漠“如果能提早知道上一具身体的具体死亡时间, 或许戚余臣就不用死,结局也不是这样。”

    对系统明明有能力,却故意卡在最后瞬间才做提醒这件事。

    虽然系统可能没有义务告知,姜意眠也没有立场质问, 但她心底多多少少存了些不愉快的。

    这种情绪夹杂在字里行间, 没有刻意去藏,饶是系统也判断得出来。

    您真的, 这么认为, 吗

    一向藏在系统背后, 好似负责实时监控游戏进行度、拥有独立意识与一定智能的游戏运营者,神出鬼没,发出僵硬而断续的声音如果让您, 提前获得, 所有信息。您认为他就可以, 接受,您的离开他的人生结局, 真的会, 因此而有所改变吗

    “”

    其实, 不会。

    与戚余臣共同生活的八年经验使姜意眠确定, 戚余臣的性格并不稳定,本身具有一定自我毁灭的倾向。

    具体表现为,他对外界毫无安全感。

    类似溺水的人,对伸手能够拽到的物品、某种特定的事物视为救命稻草,攥得很紧,绝不能接受哪怕一点点的失去。

    一旦受到刺激失去陪伴多年的小猫,对戚余臣而言,恐怕接近核弹级别的刺激内心压抑的情绪爆发,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对世界、他人甚至自我的存在,产生剧烈厌恶与怀疑,推动他迅速走向悲剧性的结局。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她提早多少时间、花多少功夫劝解,都不可能让戚余臣平静接受小猫的离开。

    换句话说。

    小猫活,戚余臣不一定活,胜在有求生;

    小猫死,微弱的求生意志泯灭,戚余臣必死无疑。

    这种情况,想让他一直活下去,就只有一种办法。

    除非您愿意,留下。用一种生疏的、如蛋糕奶奶油般甜蜜的语气,运营者循循善诱只要您,愿意留下。您将得以,随时随地,自由的,更换身体。您可以真正地,拯救他;可以改变这个副本,里的一切,您愿意吗

    姜意眠沉默不语。

    运营者无奈又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不用,担心。片刻后,他缓缓道您只需要,继续进行游戏。愉快的游戏,不需要顾及,其他。

    反正,他是为你,而生的

    运营者的声音愈来愈小,反正他们,都是

    倏忽戛然而止。

    “什么意思”姜意眠反问。

    戚余臣是副本人物,为玩家而生还好理解。

    他们指谁

    他们都是什么

    种种疑惑横亘心头,回答她的只有一丝丝风声。

    运营者又消失了。

    亲身经历新版本,姜意眠此行获得三个系统评测的必要事件。

    加上之前三个,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分别为「心脏病」,「被遗弃的纸条」,「转卖工厂」,「父亲赌博」,以及「因校园暴力而退学」。

    一共六个大概率对戚余臣人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其中,她比较在意「转卖工厂」。

    已知戚家工厂在转卖半年后火速升值,不卖厂,必将改变戚家经济窘迫的困境,看似与赌博负债相矛盾。

    另外,假如戚家经济情况大大改善,有能力负担戚余臣的治疗费用,那么是否能够直接治好他的心脏病

    就此猜测,她试着验证。

    首先删去「转卖工厂」及「父亲赌博」,戚爸咬着牙,额外扛了半年,地价升值的好消息好比老天开眼掉下馅饼。

    戚爸得到一笔充足的事业重启资金,大为振作,很快搬离浪漫港,买回曾经居住的市区别墅,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豪之一。

    这个版本创造了截至目前从未有过的新情形戚家没有落败,戚爸没有失踪,始终存在于戚余臣的成长过程中;

    戚妈妈的神经衰弱也没有演化为忧郁症,反而在丈夫与专业医生的护理下,隐隐呈现好转的趋势。

    美中不足戚余臣所患的心脏病,不愧为世界范围棘手的稀有疑难重症。就算再有钱,费心跑遍国内外知名的诊所、医生,始终只能缓解,不得根治。

    21岁那年,戚余臣心脏病离世。

    两年后,他多了一对双胞胎弟弟。

    接着尝试删除「心脏病」与「转卖工厂」

    疾病不再是戚余臣的致命原因,转卖工厂后戚爸确实有过一段红红火火的事业顺利期。

    奈何他误交损友,被民间所谓的杀猪盘盯上。

    一不小心在出差过程中,被居心叵测的客户灌酒忽悠着进赌场,此后走上破产、骗钱、坐牢、消失的老路。

    戚余臣又一次死于高利贷不择手段的追债。

    侧面说明赌博堪比无底的黑暗深渊,一旦陷入,无论你有多少钱、百千万家底,都经不起赌桌上一时的冲动,一次次以赢回本金就收手为借口的胜负心、妄想一雪前耻而永远学不会适可而止的不甘与贪婪。

    干脆一次删除「心脏病」、「转卖工厂」与「赌博」。

    这个版本的戚余臣性格内向,但有钱。

    几次拒绝他人靠近之后,不免被同学们视作心高气傲的富二代,受到些排挤冷待。

    不过好在他就读于省排名第一的名校,学校氛围好,纪律严。不喜欢他的人只管远离他,无视他,倒也没有人特地针对他,跑到面前恶言恶语。

    意外出现在初二的暑假,戚余臣被绑架。

    绑架犯向戚家索要八百万现金,戚爸选择报警。

    现金交易的当天,警察部署得当,当场捕获犯人。

    调查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这竟是一场惊世骇俗的父子联手作案。

    戚爸昔日下属陈潭,因曾经提出购买工厂被拒绝,投资其他项目失败,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

    处于一种隐秘的嫉妒心,他认定戚爸夺走他的成功,一直秘密关注着戚家的发展。当发现对方的日子越过越好时,即将又拿下一笔毛利润近三十万的大单子之时,他忍无可忍,策划并实施了这一场绑架案。

    经盘问,陈潭承认,他现居在农村老房子,一开始将戚余臣关在用来储藏食物的狭窄地下室中。

    一次喂食的过程,不慎被亲儿子陈谈发觉异样。

    随后陈谈自愿加入绑架案,就悬疑剧中的剧情,几次给陈潭提出意见。且在事件败露之后,陈潭当场被抓、警方赶来住所的路上时,亲手用绳子勒死了戚余臣。

    身为初中生,刚刚年满十四岁,下手竟如此狠辣,怎能眼也不眨的杀死一个同龄人

    此案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有记者多次采访,得知父亲陈潭多次在儿子陈谈面前,抱怨过狗眼看人低、有几个臭钱就牛逼上天的戚爸,数落戚妈妈风骚狐狸精一个。戚余臣则跟他爸妈一模一样,既有他爸的仗钱欺人,又像他妈长得跟妖精似的。

    陈潭经常将这家人都是小偷,他们现有的风光本该属于我们。之类的话语挂在嘴头,难免渐渐对陈谈尚未成熟的认知造成影响,使他变成嫉世愤俗的人。

    不过也有以往的邻居爆料,陈谈从小就不是省心的孩子,好胜心极强。有一次,他六岁,答应帮爸爸妈妈买酱油,结果下楼迷迷糊糊买了一瓶陈醋。他妈当时只是笑了一句说,“怎么连这都买错了”

    陈谈居然握紧拳头,恶狠狠瞪了他妈一眼,转身下楼去小卖部砸了人家一排的酱油。

    就这,他爸非但不阻拦,不斥责,还乐呵呵地夸自个儿子有魄力。反过头去指责老婆不会说话,打击孩子自信心。

    长大后的陈谈为何如此暴戾,似乎从中可见一斑。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引用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的至理名言,那篇报道杀人父子的新闻的结束语为“对每一个孩子而言,父母都是他们最初的、也最难以摆脱的终生之师。”

    “请不要随意地要求孩子,如果你从不要求自己;”

    “请不要随意地责备孩子,如果你从不责备自己;”

    “你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你的影子,他的一切好坏善恶,终究追溯到你的身上。”

    最终,陈潭以涉及未成年的绑架罪、教唆罪,被判二十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陈谈为绑架从犯,故意杀人情节较重,且已满十四岁,判十年有期徒刑。

    “不该以命偿命吗”

    “这么小的年纪就杀人,长大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为什么不判死刑”

    多少人不满这个结局,认为对陈谈刑罚过轻。

    法律坚持对他网开一面,不愿剥夺一个未成年孩子可能悔改、重新做人机会。

    但最终,陈谈因斗殴闹事、表现不良,刑罚一增再增,一生没能走出监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