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方案

小说:封侯 作者:高月
    次日上午,在陈庆书房的议事堂内,陈庆让手下挂上了中原地图和荆湖南路地图,他随即召集内政堂五名参事前来议事。

    五名参事都已接到通知纷纷赶来,关师古笑问道“殿下昨晚送给微臣的是什么瓜,从未见过”

    周宽竖起大拇指赞道“确实没有见过味道很不错,又甜又糯。”

    陈庆笑着对众人道“我把它称为南瓜,是晁昆从南洋带回来,但这种瓜南洋也没有,在很遥远的地方,天下只有一个,各位昨晚都尝到了,不过我已经在家里种了,成功的话我就会推广出去,产量很大,不占土地,可以当主食,灾年可以救活很多人。”

    张妙笑道“殿下,我在家里也喜欢种菜,能不能给我几颗种子,我也试种一下。”

    “没问题,我等管家收拾好种子,就带一点给大家,都试试看,和冬瓜一样种植。”

    又和众人说了几句闲话,陈庆拍拍掌笑道“我们开始吧”

    众人安静下来,陈庆这才缓缓道“胡云从临安得到确切消息,天子北伐的真实目的之一是临安,他想攻下丽琼后,用徐州、宿州、邳州、海州等四个州和我交换汴梁,另一个目的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削藩,彻底解除了韩世忠的军权。”

    蒋彦先不解道“汴梁城只是开封府内的一小块土地,就算他们拿到汴梁又怎么管理不现实啊”

    陈庆笑道“我估计天子自己也没有想通这个问题,或者说他有点想当然了,以为我随时可以准他过境,但如果只是名义上把汴梁给他,让他得到面子,然后我用这个面子和他交换里子,把荆湖南路剩下的七八个州全部收入囊中,我们的边界就推到长江中游的鄂州了,把荆湖北路包围了,为下一步吞并荆湖北路打下了基础。”

    赵开点点道“所以殿下就想利用天子对汴梁急切渴望的心态,把汴梁名义上给他,换去荆湖南路剩下的七个州”

    “一点没错”

    陈庆澹澹道“汴梁是天子祖先的基业,他若想对列祖列宗有所交代,就必须收复汴梁,我很理解他的这种心态。”

    周宽叹口气道“天子可一点不傻,精着呢之前金国就曾经表示把中原还给大宋,但朝廷一致反对,不肯接收中原,原因就是财政负担太重,他们不愿接手这个烂包袱,最后是我们接手了,然后天子就想要汴梁,同时他还不用负担河南路的沉重财政压力,盘算得很精明啊”

    众人都点点头,周宽说得很对,确实就是这么回事,陈庆笑道“可越是这样,我提出荆湖南路的条件才越会成功,反正荆湖南路实际已经被我们控制,财税他一文钱都拿不到,那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他也拿到汴梁的名义上所有权,我相信这笔帐他会算清楚。”

    蒋彦先问道“殿下的名义所有权是怎么考虑的”

    “我最多给他两个职务,开封府尹和东京留守,他派不派人来汴梁任职都是一回事,这两个是虚职,实际控制权是我任命的开封府知府,另外朝廷不能在汴梁驻军,当然,我也可以答应不在汴梁驻军,我会改在陈留驻军,没有驻军,东京留守也同样是虚职,作为我的诚意,我可以把皇宫和宗庙还给他,还有北宋诸帝王的陵墓,一并交给他,答应了这么多,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这些让步并不涉及西军的切身利益,大家也没有异议,蒋彦先问道“殿下打算让谁参与谈判”

    陈庆缓缓道“我已经写了一封很详细的信给胡云,把我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我的底线让步都告诉了他,他可以全权代表我和朝廷谈判,谈判地点可以放在临安。”

    一直没有表态的张妙提醒道“还有一些细节殿下要考虑清楚,比如既然对方名义上拥有汴梁,那么他们肯定会限制我们在汴梁的存在,有些他们可能允许的,比如县衙,我估计他们就只会允许县衙存在,这也可以理解,既然名义上是他们的,但名义上我们就不能过多在汴梁存在,就像宣抚使司官衙,知府官衙、转运使司、防御使司等等,殿下考虑过怎么应对吗”

    “张参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陈庆笑问道。

    张妙微微欠身道“卑职考虑了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强硬方案,保持现状,最多指挥使司官衙迁徙到陈留,保证汴梁无兵驻扎,而宣抚使司和知府官衙依旧放在汴梁,只是不干涉汴梁事务。

    第二个方案叫做折中方案,就是谈判中限定对方的名誉所有权只限于汴梁城墙内,但我们可以把相关官衙安排在城外,这样就和对方无关了。

    第三个方案是妥协方案,知府和指挥使司迁到陈留县,安抚使司迁去洛阳,这三个方案殿下可以考虑。”

    陈庆点点头,“第一个方案太强硬,第三个妥协方案太软弱,皆不同,但第二个折中方案很聪明,换汤不换药,还把对方的名义所有权限制在县城内,这个思路很不错,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关师古笑道“殿下,县衙得有乡兵,维护治安需要嘛人不用太多,从斥候营中挑选五百精锐足够了,任命一名统领为县尉,直接统领五百乡兵。”

    陈庆欣然道“很不错的方案,我非常支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最终的方案敲定了,陈庆立刻命令一队骑兵骑三马,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将最终确定的方案向临安送去。

    议事结束了,众人都各自回去,陈庆叫住了蒋彦先,他还有事和蒋彦先商量。

    官房内,陈庆请蒋彦先坐下,笑问道“科举还有十天就要举行了,主考官确定了吗”

    蒋彦先回答道“王妃推荐太学博士卢存逸为主考官,内政堂表决一致通过,目前卢存逸和众多审卷官一起被隔离在考试院中,考题就是上次殿下确定的题目。”

    陈庆点点头,摸出一张纸条递给蒋彦先,蒋彦先打开纸条,上面写着汴梁余寿四个字,他不由一怔,“殿下,这是何意”

    “此人是徐先图的三子,按照我和徐先图达成的政治条件,我们将录取他的三子为进士,名次可以后一点,但一定要录取,不管他考得如何,然后把他外放到开封府尉迟县为县尉,这也是我答应徐先图的条件。”

    “卑职明白了,一定会安排妥当”蒋彦先行一礼走了。

    陈庆正在沉思之时,有人来报,”殿下,晁昆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晁昆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殿下”

    “你什么时候回泉州”

    “卑职明天上午出发,张都监说,八万贯钱从成都宝记柜坊开一张八万贯的柜票给我,然后由宝记柜坊负责在泉州兑付,两个月内全部兑付完毕。”

    “很好,这样比带八万贯铜钱上路更安全一些。”

    停一下陈庆道“有几件事我要交代你,今年夏天你务必再去一趟南洋,执行我的一些想法。”

    说着,陈庆将一封信递给了他,并叮嘱他道“信中是机密,收好了”

    晁昆接过信道“卑职一定谨慎”,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