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诗赋题目

小说:古代科举之路 作者:木子金三
    “掌柜, 你们这里的客房是什么价格。”

    柜台后,年过半百的老人笑道“小公子,咱们这地儿比其他家都便宜, 上房一天一两三钱,中房一两一钱,下房八钱银子,都包三餐。”

    饶是有心理准备, 秦遇听到报价时, 还是倒吸了口气。

    这物价也太吓人了。

    然而他这么一迟疑的功夫,有两名童生过来, 立刻定了客栈最后两间上房,还一连定了大半月。

    秦崇恩有些着急了,唤道“遇儿。”

    秦遇思索片刻,还是决定换一家, 跟秦遇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秦崇恩叹了口气“你不要忧心钱财的问题。”

    考虑到秦遇也知事了,秦崇恩怕触碰到他的自尊心, 话说的委婉。

    对于秦崇恩来说, 几十上百两银子并不算什么,他也很愿意资助秦遇这个出息的侄儿。

    秦遇谢过了秦崇恩的好意,倒不是面子问题, 他就是认为之前那家客栈性价比太低, 不值得。

    他们在城中寻了半日, 最后终于在离考棚有一大段距离的客栈住下。

    中房, 六百八十文一天,包三餐。

    安顿下来, 秦遇这才去寻县学里一同赶考的童生。

    柳瑾正在客栈大堂跟其他人谈天说地, 严青坐在一旁, 沉默不语。

    秦遇走近后,柳瑾的声音小了下去,对秦遇拱手“秦兄。”

    “秦兄”其他人也唤了一声。

    秦遇回礼,寒暄了几句,又说了自己的落脚处,然后才道出来意。

    “诸位看明日巳时如何,我们一同去衙门把文书和考牌办了可好。”

    “当然可以。”

    因为柳瑾他们住的客栈离官府近,明日秦遇会来此再找他们。

    事情约定好,秦遇就回去了。

    眼看那个瘦小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客栈里不知谁嘀咕了一句“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

    严青脸色黑了黑,眼神冰凉,淡漠道“我倒不知院试考生什么时候还以年龄论了。”

    周围一静。

    严青突然觉得索然无味,起身上楼。

    “严兄,严兄”

    柳瑾跟其他人拱拱手,追了上去。

    其他人都懵了“这姓严的发什么疯”

    “委实不知礼数。”

    严青家境一般,郡城的高消费对他来说很吃力,所以就接受了柳瑾的提议,两人合租了一间上房,房费平摊。

    他回屋后,柳瑾也跟了进来,反手把门关好,欲言又止。

    他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润润喉,才道“嘴长在别人身上,哪里管得过来。”

    严青捏着书页的手倏地用力,指尖泛白。

    如果说他长这么大,最后悔,最错误的一件事是什么,那一定是当初偏信,误会了秦遇。

    所以现在,他一听到别人说秦遇坏话,总会勾起他当时不好的回忆。

    严青慢慢松开手,目光绕过书上的文章,冷冷道“凑巧碰上了。”

    然后就一心看书,拒绝交流。

    柳瑾揉了揉眉心,想自己八面玲珑人缘好,没想到却在秦遇身上栽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偏偏还是他理亏。

    次日到了约定时间,秦遇和他们一起前往衙门办事。

    院试的具体时间在八月二日,主考官是由天子遣派,每一届都不一样,这样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胆大包天,收买主考官,一定程度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八月二日寅时,考棚外聚满了人,秦崇恩虽然早有预料,看到也惊了一跳。

    想象一下,一千多人考生,加上陪考的,都有二千多人了,黑压压挤成一团。

    秦崇恩拍了拍秦遇的肩膀“尽力就好。”

    秦遇应是。他排在队伍中,前后都有人在低声交谈,只有他一个人安静地站在那里。

    “大哥,家里这次为了你花费不少,你一定要考上啊。”

    “良儿,寒窗苦读十载,此次你一定要拼尽全力,方不辜负自己,辜负家人。”

    “三弟,你别紧张,别别别紧张啊”

    言语中的焦虑,期望像一张大网,把所有考生网入其中。

    终于,衙役宣布开始进场了。

    队伍龟速挪动,轮到秦遇时,已经是大半个时辰后,他将文书和考牌递给衙役,另一名衙役上前搜查他,而在衙役旁边还有一名廪生,保证秦遇是秦遇。

    这也是防作弊的一种,免得有人替考。

    廪生不会白跑,郡城更远,相比之前考试送的银钱,这一次费用翻了四倍。

    确定没有问题,秦遇背着书箱进去了。

    在规定时间内所有考生入场,主考官一行人才到,一番仪式后,考生去寻自己的考舍。

    这一次,秦遇的运气就不太好了,号舍内有杂虫蛛丝,头顶也有些破烂。

    他看了一眼天色,这几日应该不会下雨吧。

    他从书箱里取出抹布快速收拾了一番,然后等着衙役发卷。

    不比县试和府试的一天一考,院试是连续考三日,共两场。

    考试的范围也扩大了,除了帖经,墨义,经义,诗赋这些基础的,还有算学,律法,杂文。

    秦遇拿到题卷,习惯性先浏览一遍,考试内容的难度明显加深。

    帖经和墨义这些送分题的占比少了,经义的比重加大了。

    秦遇选择了由易到难的模式,把有十足把握的题先答了。

    日头越升越高,八月的天气酷热难耐,不少人都开始解下外衣。

    秦遇恍若未觉,夏暑冬寒练字的时候多了去了,这点热意不算什么。

    等他把帖经和墨义答完,已经午后,他向衙役那里买了点食物。

    一个寻常的蒸饼,在考棚内身价倍增。

    两个蒸饼下肚,他腹内有了五分饱意。

    他小心起身,在考棚内走动了一下。又把面巾用冷水浸湿后,擦了擦太阳穴,冰冷的凉意让他一下子清醒许多。

    休息了一刻钟,他的精神状态恢复到良好,终于提笔开始答经义题。

    题目是“君子爱人”。

    秦遇略微思索,想起这是礼记檀弓上的一句,原文是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注1

    意思很浅显,但作答的话,肯定要写出延伸之意。

    秦遇有了思绪,斟酌一番用语,开始答题,工整秀丽的正楷字体一个个翩然跃于纸上。

    太阳像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炙烤着大地,空气中热意弥漫,晃眼看去,物体好像都扭曲了一般。周围渐渐传来折扇舞动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秦遇的脸庞滑落,滴在布巾上,他不能及时擦汗,索性就不擦了。

    后心处的衣衫被汗水浸湿又穿干,当风中终于吹来一丝微风时,太阳已经西下了。

    秦遇把答卷妥帖收好,起身动了动僵硬的胳膊腿儿,然后摇铃唤来衙役,他憋许久了。

    考棚内的茅房不敢恭维,秦遇出来后脸都绿了,身上还残留着臭味儿。

    他用扇子扇了快一刻钟,味道才散去。晚间时候用了些清水就歇下了。

    他头一天晚上歇得早,第二天自然也醒得早,他小解后就在号舍内走动,这会儿天色还没亮,他脑子里思考考题。

    第一场,他还剩一道经义题和诗赋题。经义题他已经有了头绪,就是诗赋题还有点懵。

    那道诗赋题的题目很简单,就四个字儿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不是一般用来称赞女子吗。莫非是让他们作诗歌颂品性高洁的女性。

    秦遇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天边泛起晨光时,他用了一个蒸饼,然后开始答经义题。巳时两刻,其他题都做完,只剩诗赋题了。

    秦遇蹙着眉,几次欲下笔作答,最后又收回了手。

    “冰肌玉骨,冰肌玉骨”他来回把这四个字在唇齿间咀嚼,想要揣摩其中深意。

    或许是着急,又或许是随着太阳出来,温度升高,秦遇的额头,鼻尖都渗出了汗。

    他用袖子擦了擦,看着头顶一闪也不闪的日光,心想,要是有阵凉风吹来就好了,那肯定爽快许多。

    可惜凉风没有,只能自己造了,他握着扇子,平缓地扇着风。

    倏地,他动作顿住,然后又快速扇了扇,凉风拂面。

    他一下子眉眼舒展,他知道了,他知道那道诗赋题是什么意思了。

    冰肌玉骨形容的不是女子,而是梅花

    好险好险,差一点就想岔了。

    若真审错了题,写到女子身上,恐怕主考官对其都不会有好印象。

    以梅花为题作诗,就容易多了。便是秦遇这种作诗没什么天赋的人,此时都快速作出了一首诗,他自己品了品,感觉还行,又对其中一两个字改了改,然后誊写到答卷上。

    当他把所有题目答完,已经午时,他肚子唱着空城计,眼睛看东西也有些花了。

    所以,晌午时候,他买了一份荤菜。

    午后他稍作休息,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第一场考试结束了,衙役来收卷子。

    之后他们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可以出号舍走动一会儿。

    外面陆陆续续传来了脚步声,还有考生们低低的抱怨声。这天气实在太热了,阳光晒在皮肉上都痛得慌。

    秦遇看了一眼外面的大太阳,神情恹恹。出去是炙烤,号舍内是汗蒸,相比之下,他还是选择汗蒸。

    下午衙役开始发放第二场题卷。

    律法,杂文,和算学几乎是同等占比。

    秦遇心里有些高兴,这三样都是他有把握的。

    相比之下,其他考生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尤其算学差的考生,看到题卷的时候,脸都白了。

    而到了夜间时候,天上毫无征兆的下起了大雨,黄豆大的雨珠猛烈的敲打在地上,树叶上,号舍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歇。

    秦遇几乎是在雨势刚起的时候,就起来把题卷和答卷收捡进书箱,他搂着书箱缩在床脚,只有那里才没有漏雨。

    这雨来得又快又猛,持续了大半夜,直到辰时雨才停了,太阳升起,考棚内潮湿闷热远胜之前。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