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吏部验封司主事

小说:古代科举之路 作者:木子金三
    晋江文学城独发

    大气庄严的金銮殿上, 秦遇这个七品小官,第一次得到天子召见,那道绿色的身影, 在一片绯色, 紫色官服中, 格外醒目。

    秦遇低眉敛目,行至大殿中央, 官袍一掀, 行大礼道“小臣秦遇,拜见圣上, 圣上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天子的神情少见的和缓。

    秦遇起身后, 将工程之事,再次叙述了一遍, 他口齿流利,主次分明,连声音都是悦耳的,诸位大臣不知不觉就听入了神。

    直到秦遇说完,诸位大臣才回神, 他们看着殿中站的笔直的身影,心情有些微妙的复杂。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能干啊。

    李阁老笑道“秦大人缩短一半工期, 圆满完成任务,可见是极有才干的。”

    天子颔首, 片刻后,沉吟道“翰林编修秦遇,督造陈南王陵墓修建扎实, 工期短, 令陈南王早日安息, 以抚朕心,记大功一件。今日特擢升其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子话音落下,殿中官员有七成都同时看向了秦遇。

    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子居然擢升秦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众人的心情就像大晴天出门,结果遇上了绵绵细雨,但没多久又看到了一个凉亭,忙不迭过去避雨。

    心绪起伏,整一个不能对人言。

    言父虽为四品京官,在外面还能唬唬人,但是在金銮殿上,却是在百官末尾。

    他在队伍中,遥遥看着殿中的青年,又震惊,又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这么出色的青年,是他的大女婿。

    秦遇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这里就要提一下吏部和其他部门。六部是一种简单的说法,他们要处理整个大成朝大部分事务,事情是繁多而劳重的。司就由此而生。

    单单一个工部之下,就有十三个司。

    一个司的最高长官是xx郎中,郎中之下是xx员外郎,随后才是那一部门的主事。

    换句话说,主事算是最低的一个主事官员,手下也有吏供他吩咐。

    虽然这跟秦遇当钦差时,手下管一大堆人没法比,但是对比之前翰林院编修,秦遇现在确实是实实在在有权力了。

    吏部主事,正六品京官,秦遇从一个翰林编修,一跃成为吏部验封司主事,可谓连升两级。

    这升官的速度,在年轻一辈中,也是佼佼者了。而在年轻的世家子弟中,秦遇也丝毫不逊色。

    李阁老之孙,状元李丕,如今任礼部员外郎,从五品京官。

    李丕本来就比秦遇高,翰林院修撰,本就是从六品京官。

    后来李丕入六部观政,能力出众,又有李家的背景,升官快,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

    相比之下,张和在李丕的光芒之下,则要稍微暗淡几分。

    张和如今任户部南中清史司主事,他仍然是京官,主要是负责京中跟南中那边的交接事务,工作还算清闲。

    李丕和张和,一来,他们本身是能力出众,二来,不能否认,他们的确得了家里的庇佑。

    等他们以后出息了,又会回馈家族,这就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

    而秦遇若不是当初被推出去挡木仓,因祸得福,因为立了功而连升两级。或许他现在已经被李丕和张和他们甩下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普通人只能拼尽全力去弥补。

    再说六部,吏,礼,工,户,兵,刑。吏部的权力和威望都是最大最高的。

    天子把秦遇调去吏部做主事,又何止只是表面上升了两级那样简单,暗地里的好处多着呢。一是秦遇可以趁机结交人脉,二当然就是众人心照不宣的各种孝敬了。

    一时间,还真的分不清秦遇这个吏部验封司主事,和李丕那个礼部员外郎,到底谁更风光一点。

    现在,虽然秦遇升了官,但是官级有限,这金銮殿上,仍然没有他的位置。

    所以,秦遇受封结束之后,秦遇就退下了。其他大臣们继续向天子禀奏国家大事。

    秦遇从宫中出来,几乎是他前脚刚到家,后脚圣旨就到了。

    海源笑盈盈的脸出现在秦家人眼中。

    他好声好气道“秦大人,携家眷听旨吧。”

    秦遇携一家人跪下,听着海公公念着文绉绉的旨意。

    “奉天敕命,吏部验封司主事秦遇之母,温良敦厚”

    秦遇已经升官,这圣旨就是敕封秦遇的母亲和妻子。

    敕命文书一共有两份,一份是给张氏的,一份是给言书的。

    这两份文书与其他圣旨也是不一样的,文书是由江南织造局所做,用的葵花乌木轴。

    除了文书,还有金银赏赐。

    张氏接过文书的时候,人都是茫然的,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能得到天子的敕命文书。

    那是天子啊,她以前想都不敢想。儿子当官后,她被别人尊称一声老夫人,都觉得恍惚,整个人像踩在空中,有些美好,但更多的还是不真实。

    海源笑道“秦大人,洒家的任务完成了,就先行回宫了。”

    几次都是这位海公公来传旨,秦遇心里动了动,借着送人的功夫,从袖中取出一个玉扳指。

    “这玉扳指是我在陈南王封地时偶然得到的,不算名贵,胜在雅致,可惜我是个俗人,不会欣赏。如今见着公公,发觉这扳指跟公公倒是更配些。”

    海源眸光闪了闪,假意推辞一下就收下了。

    等送走了海公公,秦遇回到家中,让人关了大门。

    张氏再也维持不住镇定,抱着敕命文书又哭又笑。言书稍微好些,但从她握着文书的力道来看,也能看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张氏只觉得敕命文书是一种荣誉,但言书知道的更多些。

    有了这份敕命文书,以后那些高官夫人的宴会,她们也可以参加。

    当然了,如果是宫宴,或者皇后主持的宴会,就有点不够格了,得等她们升到诰命夫人才行。

    敕命夫人没有实职,但是却有月银了,虽然银钱少的可怜。但谁指望那份月钱维持家用啊。

    阿珠激动的看着她们大姑娘,又高兴又佩服,她们大姑娘的眼光实在是太好了。

    大姑爷有本事,又体贴温柔,老夫人还和气,对她们姑娘也好。阿珠没敢对其他人说,但她私心里,的确是真真觉得,她们大姑娘嫁到秦家,当秦夫人,可比做言家大姑娘更幸福些。

    她们姑娘在秦家的笑容,明显也更多。虽然有时候她们姑娘也会因为思念大姑爷而偷偷垂泪。

    但人嘛,她浅薄的觉得,有哭有笑才是活生生的人。

    张氏看着儿子,眼眶湿润,秦遇上前抱了抱她“娘,我回来了。”

    秦遇一句话,让张氏刚止住的眼泪又决堤了,“回来了,回来了”

    秦遇拍拍她的背,然后才松开她,偏头看向言书,言书朝他温婉笑“快晌午了,我让阿珠做了饭。”

    张氏也道“对对对,先吃饭。看我太高兴,都忘了看时辰。”

    其实这个时候未到午时,但谁会在这个时候提醒,破坏气氛呢。

    饭后,秦遇去房间午休了一会儿,他闭着眼,但脑中却很活络。

    没多久,他听到脚步声,然后身边一沉,熟悉的,若有若无的淡香萦绕在鼻尖。

    他睁开眼,眼神清明,跟言书撞了个正着。

    言书不自在的别开脸“你不是在睡觉吗”

    “睡的差不多了。”秦遇伸手拉住妻子的手,与她十指相扣。

    秦遇看向她,眼神如月光般柔和“这一年多,辛苦你了。”

    言书摇头“我从未觉得辛苦。”

    他们一直保持书信,所以秦遇回来后,两人不见陌生。

    他们都没再说话,室内安静极了,秦遇把玩着妻子的手,脑子里在想其他的。

    他娘以为敕命文书是天子写的,其实不是。

    这类文书是由翰林院经手,内阁填给,最后汇报给天子。这一套流程走完,快也要两三天。

    除非有特例,才能加急完成。但秦遇显然不在特例内。

    这是不是说明,关于他的升官,他娘和他妻子的敕命文书,天子早有决定。

    单看没什么,但是他一回京,就被召去了金銮殿。中间连个时间缓和都没有。

    他刚从宫里回来,圣旨就到了。是不是说明,他现在勉强算入了天子的眼。

    他想着想着,就把这些猜测说给言书听。言书想法跟他差不多。

    “如今夫君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至少未来几年内,夫君没有差错,应该都可以稳稳待在京城。”

    秦遇点头,随后又道“其实对于外放,我也没那么抵触。只要到时候带上你跟娘就行。”

    这话不算甜言蜜语,但言书就是听的心里一甜,丈夫时刻想着她,她怎会不开心

    而且从夫君如此自然的说出这话,可见夫君心中是没有想过找其他女子的想法。

    京城里的万花楼一年到头都不冷清,那些客人里,又有多少是已经成家了的。

    家里原配知道,也做不知,仅仅为了维持表面和睦。

    秦遇还在把玩言书的手,谁料言书突然使力,回握住他。

    秦遇愣了愣,随后又笑了。

    秦遇是生的极好看的,脸型流畅,一双眼睛如星似月,他笑起来的时候,言书只觉得满天的月辉都洒进了她怀里。

    她俯身靠在丈夫怀里,耳边是秦遇平缓的心跳。

    她估算失误,最开始她只是出于欣赏,对秦遇有一些好感,但更多的还是觉得两人合适。

    但现在,她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男人了。所以,她不能忍受秦遇再用这样温柔又充满爱意的目光,去看其他年轻美貌的女人。

    她第一次有了最珍视的东西,她不能失去,不然她也不知道她会做出什么。

    秦遇不知道言书所想,他以为妻子是许久未见他,想念他。他揽住妻子,安抚着轻轻的拍了拍。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