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话术

小说:古代科举之路 作者:木子金三
    晋江文学城独发

    他们在乙级的一间学室停下, 偌大的屋子顿时被学生挤满了。秦鸲跟着言书都只分到一小块地方。

    秦遇的效率总是很高的。他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不经意扫过旁听的山长和几位夫子。

    秦遇有片刻以为自己是来应聘青溪书院老师的。他甩开这个有几分不合时宜的想法。

    秦遇清了清嗓子, 然后选了几个科举中热门策论题讲述。其实秦遇也是间接的向众人传达朝廷,更甚至天子现在的观念。

    务实, 锐意,大胆。

    几个策论题说完之后,就是问答环节, 不过是学生提问,秦遇回答。

    这其实是很有风险的,这需要人有丰富的才学, 不然不小心就丢人了。

    若是遇上个心狠的,借此为踏板往上跳也不是不可能。

    一位年轻的学子起身, 拱手道“请问先生,有所不为, 而后有为何解”

    秦遇没有急着解答, 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是什么”

    那学生认真的解释了一遍意思, 然后举例子“对于学生而言, 念书是学生的有为 ,而生活上的杂事是 不为。”

    秦遇颔首“还有吗”

    那学生想了想, 又道“没有意义的交际。”他说的比较含蓄, 就差没点名是吃喝玩的文会了。

    秦遇又问“那你念书到什么程度算有为”

    “自然是进士及第, 步入仕途。”

    秦遇“然后呢”

    那学生卡住了, 有片刻茫然, 随后道“为民谋利。”

    秦遇点点头“也算不错, 他日你所愿成真, 还望记住今日所言。”

    “是。”那学生在秦遇的示意下坐下了。

    然后轮到秦遇讲述, 他也举了例子,举的是秦遇在浔阳府做官时候的事。这是在场学生们都向往与好奇的,一个个精神极了。

    什么是有所不为呢,其实通俗点来说,就是不要你亲自去做的事,没必要,没意义。

    秦遇为浔阳知府,他要恢复民生,可他只有一个人,如果他死抓权力不放,那么累死他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秦遇放权给下面的人,吩咐其他人去做事,他的不为,成就了他最后的有为。

    这是对于仕途上的理解,而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可以理解为,放弃一部分东西,最后结果或许也是好的。

    或者是说学东西不要太杂,专精方得美满。

    能流传至今的学问,必然有其精炼之处。上到天家世族,下到乡农走卒,都可以从中品出不同的意味。

    它可以很浅白,浅白的三岁孩童都懂。它也可以很深奥,哪怕经年累月后再拿出来品读,也能觉出不同的意义。

    待秦遇讲完这一段,刻意停下来,由众人思索。他趁机呷了口茶。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提问,秦遇不喜欢灌输,而是引导。

    学子们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开心,一眼望去,秦遇看到的都是明亮有光的眼睛。他们是茁壮成长的树,是要振翅翱翔的鸟,是未来是希望。

    秦遇都是鼓励居多,就算有些观点他不认同,他也不会一口否定,总是给人留有余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注

    学子们自然也感受到了秦遇的态度,敬佩于秦遇的才华,更折服于他的心胸。

    众人沉浸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拼命汲取知识,直到有人几次进来提醒山长。

    申时两刻,山长才意犹未尽的叫停。知识是学不完的,山长也是如此,如今听着秦遇和学子们之间的问答,他也收获良多。

    他起身对学子笑道“好了,身体是学习之本,别饿坏了,都去食堂用饭罢。”

    众人虽然不舍,但他们不饿还有秦大人呢。

    “是,山长。”

    随后众人又向秦遇行礼“多谢先生指点。”

    秦遇颔首。

    很快学室就空了,山长笑呵呵道“随之,今日辛苦你了。”

    “无妨,年轻人很有想法,跟他们交流我也收获不少。”

    两人带头,一群人往书院待客的花厅走去,紧跟着有小童提着食盒过来。

    众人也没再矜持,一起用饭。秦鸲看了眼菜色,觉得青溪书院的伙食真不错。

    饭后桓先生笑道“说来随之第一次来书院,都是天黑时候才吃上饭。”

    言书和秦鸲都好奇的望向秦遇。

    提起往事,秦遇也笑笑,简单给妻女解释了一下当初入学考验的事。

    言书面色微变,心里莫名一疼,她想到年少的夫君涉过千里万里到了金陵,除了一位友人四下无亲,好不容易进了书院还有诸多考验。

    那个时候,夫君心里在想什么。

    秦鸲也是瞳孔微缩,奶奶总说爹小时候过得极辛苦,可是爹从来不说这些,他们能想象到的太有限了。

    设身处地,让她十几岁去千万里之外博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她有那样的勇气和魄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她没有。

    她豁不出去。

    秦遇说的轻描淡写,眉眼间是浅浅的笑意,还调侃道“那晚的饭菜格外可口,倒应了那句好饭不怕晚。”

    这话一语双关,众人微微一愣,随后皆会心一笑。

    秦遇此话一出,顿时把后面的基调都定为了轻松,秦遇说起书院里的种种,不过关于张秀才的事,秦遇略过了。

    他着重提了提青溪书院的奖励机制,对妻女笑道“书院格外大气,奖励动辄都是几十上百两银子。我那时候最迫切的就想争第三名。”

    秦鸲下意识想问“为什么是第三名”,但意识到她现在是“书童”,所以把话咽了回去。

    桓先生揶揄“随之谦虚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书院种种,秦遇听到有不少人花重金要住他曾经住过的屋子,忍不住嘴角抽抽。

    他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孩子都在想什么呢。”

    “还能想什么,当然是想沾沾随之的文气了。”

    一群人不知不觉就聊了许久,回过神来天都黑了。

    秦遇只好在书院里住下,晚上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时,言书才问道“夫君,你当初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跟桓先生住一起去了”

    秦遇“呃”

    “当时出了点小意外。”秦遇想把这事带过去,但言书聪敏,抓住了漏洞。

    秦遇叹气,最后只好把关于张秀才的事说了,母女俩又惊又怒。

    她们下意识想斥责下毒之人,可随后想到那女子也是苦命人,最后只好把一股脑儿怨气都朝那商户和张家发泄。

    言书想到什么,问“夫君,娘知道这些吗”

    秦遇摇头“我外出求学几年,娘本来就担心,哪里还敢跟她说那些。”

    言书一点都不意外,秦遇本就是这样一个人。

    秦鸲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儿,她偷偷呼出口气,然后道“爹为什么只争第三名”

    “当然是爹最有希望做到了。青溪书院人才济济,爹不是最聪明的,争不到一二名。”

    “爹争到了。”秦鸲反驳。虽然只有很少的一两次。

    她抬眸,烛光下她的眼睛清澈黑亮“爹不是最聪明的,可爹却是走的最远的,我不敬佩天才,但我永远敬佩爹。”

    佩服她爹的毅力,佩服她爹的勇气和品性。哪怕念书没有绝佳的天赋,做其他事她爹也不会差的。

    秦遇微怔,随后心里一热,朝女儿招招手,待女儿走近他本来想像女儿小时候那样摸摸她的头,可是女儿已经大了。

    秦遇笑道“在你心里,爹是这样良好的形象,让爹感到很骄傲。”

    秦鸲鼻子一酸,忽然俯身抱了抱她爹,随后又飞快退开“爹,娘,女儿回屋休息了。”

    秦鸲走了,屋里只有夫妻二人,言书望着秦遇泪水滴落。

    有些事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后如何不心疼。越爱他越心疼。

    秦遇抬手擦掉言书的泪,叹气“所以我不愿意说过往。”

    不是秦遇觉得过往不堪,他其实都还好。这一路走来,秦遇遇到了坎坷和刁难,但他更遇到了不少好友和先生,回忆过往时,秦遇还是觉得欢喜更多。

    他若说起过往,也只是让身边人心疼。何苦呢。

    言书起身抱住他,许久才松开“很晚了,睡吧。”

    秦遇在青溪书院停留了三日才离去,之后有当地大儒邀请他参加文会,秦遇也去了。

    这等悠闲做派让观望的大商户傻了眼,这秦巡抚怎么回事,这般公然渎职

    “果然还是文人本性,只知道读死书。”一间豪华包厢内,一名商户不屑道。

    有人不赞同“周老兄可别忘了当初浔阳府是什么光景,秦随之不过短短三年就令当地起死回生。”

    “得了吧。”周姓商户嗤道“浔阳府离江南千远万远,谁又真的看过了。不过都是道听途说。”

    “他是浔阳知府,为了政绩这般夸自个儿也不害臊。”

    “这”其他人犹豫了。

    “百闻不如一见。”周姓商户倨傲道“你瞧瞧姓秦的来了咱江南这些日子了,干成过一件事没有。”

    “他是官大,那又如何,底下一堆人还怕架空不了他。”

    “可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商户道“天子如此看重他,还特意派了精卫。”

    “难道不是秦巡抚太废了,所以皇上不放心。”

    其他人俱惊。这是他们没想到的思路。

    周姓商户饮尽杯中酒“行了,你们也别自个儿吓自己了,咱就把姓秦的好好供着,他要钱给钱,他说啥你们面上应着,给他个面子差不多得了,等到任满把姓秦的送走就算了事。”

    其他人好像也行。

    另一边,韩五带着人回去,“大人,你吩咐的话术,属下都让人传出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