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

小说:大清第一太子 作者:时槐序
    丧礼就在寺内举行, 按照顺治生前的意思,办得十分低调。与其他皇室相比,可称简陋。

    康熙与胤礽都换上了缟素, 但他们与顺治虽有血缘之亲,毕竟感情淡漠。反倒是陵光最为悲戚, 好几次哭得不能自已。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个世上对他最好, 于他而言如师如父的人没有了, 再也不会回来。

    七日后下葬。胤礽知道此次葬入后山的不过是一座空棺。顺治真正的遗体, 康熙已让人掉包送往孝陵。至于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那就看康熙的安排,胤礽便不得而知了。

    太皇太后哀伤过度,大病了一场。等她病愈,康熙才宣布回銮。一路上顾忌太皇太后凤体, 走得比较慢, 等到达京城,已是五月。

    御书房。

    福全遗憾说“臣竟不知皇上去五台山是因为那位病重。臣应当一起去的。”

    康熙摇头“此事不宜声张。朕走了, 京中总得有人坐镇。你若也走,让外人怎么看”

    这也是实情。福全一叹,没再多言, 又提起陵光来。

    陵光是弃婴,没有姓。以往住在寺里。寺里的小沙弥也大多没有姓,只有师父取的法号。如今来京, 要记在裕亲王福全名下,自是赐姓爱新觉罗了。这点毋庸置疑。福全顾虑的是另一层。

    “玉牒入不入”

    康熙蹙眉。他对陵光本没什么感情, 答应照拂全因顺治遗言。可自五台山回京, 这一路走来, 陵光的种种表现,倒叫他当初的不情不愿消散了不少。

    诚如顺治所言,陵光不太喜欢说话,不懂礼仪规矩,慢热。可胜在为人真诚,认死理。他认准了顺治,便将顺治的话贯彻到底。

    顺治让他同胤礽一起学习,他便天天跑去找胤礽读书。顺治对太皇太后有愧,他便日日伺候太皇太后身旁,为顺治尽孝赎罪。顺治让他听自己的话。他真每个字都听得相当认真。有时竟连真话与玩笑都分不清,为此还闹出不少糗事来。

    想到此,康熙眉目间多了几分笑意。这孩子还不错。只是皇家玉牒可不是随随便便能上的。顺治虽口头说入不入玉牒由他们做主,可没有直接提不必入玉牒,便是存了这番意思在里头。

    眼见康熙犯难,福全提议“玉牒之事不急,不如臣先将他领回去,对外说是收养的义子,且观望两年再看”

    康熙想了想,同意下来,却说“你今日怕是带不走他。”

    福全

    “汗阿玛留下的书籍里记载了许多新奇玩意。你也知道太子的性子,就喜欢这些。一路上没少拉着陵光讨论,这会儿怕是又计划着弄什么呢。等着吧,知道你进了宫,保管他一会儿就到”

    都说知子莫若父。康熙话音刚落,外头就有太监禀报“太子殿下求见”

    康熙眼睛一弯,笑看着福全看,朕没说错吧

    与胤礽一同进殿的,还有陵光。

    胤礽先拜见康熙,又对福全见礼,口称皇伯父。陵光便知这是裕亲王了,上前道“见过王爷。”

    福全笑说“汗阿玛的信我已经看了,我打算收你为义子,你该叫我阿玛。”

    陵光犹豫了一下,终是接受了这个称呼“阿玛”

    胤礽眯着眼说“皇伯父,你是来接光哥回家的吗孤能否拜托皇伯父一件事”

    “太子殿下请说。”

    “光哥的事情,你府中福晋并侧福晋还不知道吧孤想着,这么大的事,你总得和她们商量商量。便是不能提及玛法,总归要有个说法。这其中缘由还得伯父费心斟酌。”

    福全点头。这个说法不只是给府中的,也是给所有人的。

    胤礽笑意更浓“既然如此,伯父倒不好直接将光哥带回去了。不如先把府内安排妥当再说。这两日,就让光哥留在宫里陪陪孤,可好”

    康熙失笑“你想留人便留人,偏还要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说得好像全是为你皇伯父着想一般。亏不亏心呢”

    胤礽半点不觉得亏心,还十分理直气壮“汗阿玛这话不对。儿臣确实想留光哥住几天,却也是真心为皇伯父着想。

    “皇伯父突然带光哥回府,说要认儿子。虽说是义子,但福晋指不定怎么想呢。若因此闹得家宅不宁,岂非不美。不如皇伯父先回去交个底,把诸事安排妥当,再来接光哥也不迟。”

    福全怔住,思忖起来。比起夫妻不睦,他更怕因此传出什么话语,让人探究陵光的身份,便道“太子说得是。皇上,不如依太子所言,先让陵光在宫里住两天”

    康熙点头。陵光的身世确实还得做些手脚,扫清尾巴才好。

    得了应允,胤礽拉着陵光欢欢喜喜地回了毓庆宫,继续他们的研究。

    现今,摊在书桌上的文献有几本。诸如简明水泥工艺学水泥生产技术基础新型干法水泥工艺设计基础1

    陵光眉头蹙起,一声叹气“所有关于水泥的书都在这了。如今看来,水泥生产的材料不难,关键在于窑厂技术。譬如这个所谓新型干法水泥,目前的窑厂恐怕做不出来。”

    胤礽笑说“目前的窑厂做不出来,我们就用新的窑厂。”

    陵光怔住“你是说,我们自己建窑厂可行吗”

    “为何不行”

    “我这几日将这些书都大致翻了一遍,觉得按照这种工艺的制作程序,窑厂需要的设备过于精细,怕是”

    胤礽眼珠子转动了两圈,“若全按书上说的来,自然困难。可我们未必不能改一改。你且给我点时间,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待我好好琢磨琢磨。”

    陵光点头“好”

    都不仔细问一下的吗

    胤礽的心情有些复杂。不知道顺治这些年怎么教的,亦或是死前有过什么交待。陵光从没怀疑过顺治这些书的来历,也从不问他为何懂这些知识。对于他偶尔试探着表现出来的超前设想,也不会探究,更不会透出去半句。不论是对太皇太后,还是对康熙,全都守口如瓶。

    仿佛在陵光的意识里,他就该懂这些,不论提出什么设想,都觉得理所当然。

    胤礽不知道陵光对他的这份信任从何而来,是真这么觉得,还是有别的想法却不表露。但不得不说,陵光的做法给予了他极大的便利。

    晚间。胤礽将系统叫醒“我记得你那里有一个高级任务,熟练掌握五门外国语言,可获得水泥生产配方资料一份。其中不仅有水泥配方,生产技术还包括设备改造。”

    “对我可是高级系统既然要造水泥,自然有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与模式,全都是根据扫描时代现有技术而修改的版本,绝对能够让宿主依照这套体系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成功研究出水泥来。宿主,你终于打算做任务了吗”

    胤礽点头。

    系统来劲了。

    嗷嗷,宿主,你终于肯干活了不过,我需要提醒宿主哦任务要求是需要熟练掌握五门外国语言。中文属于本国语言,不算在内。满语蒙语也都属于本国少数民族语言,不在其中哦。

    还有所谓熟练掌握,虽然考虑到当下条件,五门略微多了些,所以对每门的要求不会特别高,但至少也需要可以用五种语言完成日常交流中的读说写。并不是说,宿主认得几个单词,随便会几句问候语就行。

    系统会进行考核,考核分两场。一场为模拟场景对话,也就是口语。一场为笔试。

    胤礽点头“明白了。有成绩要求吗及格就行,还是”

    “满分一百分,八十分以上即可。”

    胤礽松了口气,若要满分或是优秀,他可能不行。但保证百分之八十的准确度,倒可以试试。

    “开始出题吧”

    系统

    宿主你有没有搞清楚任务五门外国语言五门外国据我所知,南怀仁是比利时人,比利时没有自己的语言,用的是欧洲语系。南怀仁会多国语言,但常用的是意大利语。你跟他学了一年半,勉强可完成初步考核。但也就此一门,距离四门还差得远呢。

    胤礽没听他唠叨,已经在虚拟光屏中打开了考核按钮,直接选择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

    系统

    最让它震惊的是,五门考核,宿主全通过了除意大利语擦着八十分的边过关外,其他四门成绩还相当不错

    系统

    胤礽勾唇“你忘了,我上辈子怎么也活了二十多岁作为重点高中以及全国级大学学府的优秀毕业生,英语不可能差。基本的日常说写而已,题目还比不上四级英语考试的水准,这有什么难的”

    系统咬牙。

    那也只是英语,其他的呢

    “你就不想想我上辈子学的什么专业”

    你不是演员吗

    “演员只是我的职业。我上的是全国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学的并非表演系。”

    系统

    “我从小就有很强的语言天赋,高中时还获得过许多英语竞赛奖项。因觉得当时已能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觉得大学不必以此为重点。因而主修选了法语,第二语言选了西班牙语。”

    那日语呢你别告诉我是因为拍过中日合拍电视剧影片

    “那倒是没有”胤礽摇头,“但我是动漫迷啊从小就喜欢看日漫。经历十几年日本动画片的熏陶,耳濡目染,自然就会了。”

    系统

    胤礽晃着脑袋“哎谁让我是天才呢”

    系统狗宿主凡尔赛人设不崩

    亏它还准备了各类语系的教学视频,准备大展身手呢。结果欲哭无泪。

    宿主你是故意的南怀仁明明汉语说得不错,可以与你顺利沟通,但你偏偏让他用意大利语。这些日子跟他在一起,你就是为了学意大利语吧

    “要不然呢”

    系统深吸了一口气。

    你早就从我这打听到水泥的相关任务,全都算计好了,是吗

    “当然啊统子,我怎么会打无把握的仗”

    系统心塞亏它这两年还绞尽脑汁,苦口婆心劝说宿主赶紧做任务。原来宿主早就准备好了。

    胤礽失笑,低头看着手里的水泥套餐,十分满意。

    水泥,是他继杂交水稻之后的第二大重心。可他此前也很是为难。水泥不像玻璃,拿出方子就行。更不像杂交水稻,能假借水果嫁接以及动物杂交的说辞。水泥工艺在这个时代毫无基础,甚至人们听都没听过。

    胤礽一直在想,就算做了任务拿到奖励,要怎么在不引人怀疑,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光明正大的使用。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好在,顺治的出现及时解决了他的顾虑。“无中生有”或许会让人生疑,但有顺治的书籍托底,在其基础上稍微做些改动,人们就容易接受得多了。至于顺治的书籍从哪里来,会引起多大的波涛,就与胤礽无关了。

    哦,也与顺治无关了。人已死,这个问题注定会彻底成为一个迷。康熙查无可查,只能放弃,大约最终只会感叹一下,自家汗阿玛不愧是做过帝王的人,有些特殊的东西和手段似乎也说得过去。

    胤礽一愣,想着,这或许也是顺治为何生前没将东西拿出来,而死后不再禁止陵光将其暴露人前的原因。生前他解释不了,死后他不在乎了。反正没人能追到黄泉去问。

    见胤礽将资料图纸收起来,系统很是疑惑。

    宿主不赶紧招索额图进宫,让他去做吗

    “不急,且等几日。”

    这一等便等到了裕亲王福全再次进宫。

    御书房。

    康熙笑看着胤礽说“你皇伯父已经选好吉日,明天就要在王府举办宴会,正式认陵光为义子。今儿陵光就要家去,你是拦不住了。”

    胤礽摊手“光哥回家是好事,我可没打算拦。”

    康熙哼哼两声“也不知道是谁这两天总跟陵光黏在一起呢。也不晓得在捣鼓什么”

    “捣鼓什么现在还不能告诉汗阿玛”胤礽眼珠子骨碌碌转悠,“不过,倒是有件事需请汗阿玛帮忙”

    “又要朕帮你干什么”

    胤礽及时将图纸拿出来“汗阿玛,我同光哥在玛法的书里看到一物,书中言此物为粉状,能与砂石胶结在一起,制成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高,还能抵抗淡水和盐水的侵蚀。可以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和水利上。2”

    水利康熙身形一顿,看向胤礽。

    胤礽接着道“能修桥,能修路,还能修堤坝。据说比现有的材料都要好。儿臣想着桥与路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堤坝。儿臣曾听张大人不止一次提过黄淮水患。前朝末年,黄河决口,数万人身死,整个开封城都被淤泥淹没。

    “我大清入关后,便着手整治河道,可水患依旧不止。汗阿玛登基初年,宿迁就遭过灾。从十六年起,汗阿玛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

    “这位靳大人我不曾见过,听说很有本事。河道在他手里,确实有所缓解,但形势依旧严峻。这倒非是靳大人之过,而是有许多非他之人力所能及之处。

    “治理河道不是简单的事。诸如河运并治,浚河筑堤,束水攻沙等等。其中学问多矣,非是儿臣短时间内可弄明白。儿臣想着,别的或许帮不上忙,但在浚河筑堤这一项上,若能有更耐用更坚固的材料,是不是会好一些”

    康熙眸中笑意越来越浓,胤礽口中所说的材料是什么,能否有用,他不知道。但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他是下了一番功夫,询问了先生,做足功课的。

    “所以你想制新材料”

    胤礽点头“儿臣确实是这么想的。但玛法的书里,新材料的制作难度较高,工艺复杂。儿臣同光哥从五台山出发便一直在研究,这两日才渐渐有了些眉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新材料,必须先建新工厂。这是我们根据玛法书里的设计稍作修改,画出来的图纸。汗阿玛且先看看。”

    胤礽一边说,一边指出图纸中的关键处,一一解释。

    康熙本以为他是异想天开,不料他所说全都言之有物,且越听越觉得似是可行的。又一想,胤礽哪次捣鼓新玩意,起初不让人觉得是异想天开,可最后呢

    康熙心间一动,将图纸递给福全。胤礽不嫌麻烦地又解释了一遍。

    福全笑说“是有点复杂。但对于咱们皇家来说,也不过是费点功夫。”

    “确实如此。”康熙点头,看向胤礽“既然只是费点功夫的事,赫舍里家也是能办成的,这次怎么没交给索额图”

    胤礽撇了撇嘴,“先有玻璃,中有牛痘,后又有杂交水稻,叔公的功劳已经够多了。这新材料若是研制出来,必定又是一件不世之功,怎好再交给他”

    康熙与福全皆是一愣。索额图是太子心腹。别人都巴不得自己人手里的功劳与权势更大点,用来壮大羽翼,怎么还有往外推的

    胤礽想得很简单。最初用索额图,是不想他跟明珠斗来斗去,陷入党争不可自拔。

    索额图这几年尝到甜头,充分明白什么是不必相争也能得到众人艳羡的目光以及万万人之上的地位,早就歇了党争的心思。目的达到,又何必再多此一举

    更何况,索额图现今的光芒已经足够耀眼,他可不想捧杀,更不想让索额图独揽大权。一来他怕养大了索额图的心,二来他怕索额图遭人嫉妒,成为众矢之的。

    胤礽屁颠屁颠走到康熙身边“汗阿玛看着此事交给谁比较好”

    康熙看着旁边的福全,心念一动“不如二哥接了这份差事”

    福全回神,笑说“皇上有旨,臣定当竭尽全力。”

    康熙摆手“不必如此郑重,既然是两个孩子弄出来的,你就当是帮孩子们一个忙。正巧,陵光刚刚认回来,你这个当阿玛的总得有点表示。就当做是送给陵光的礼物吧。”

    陵光听了,连连摆手“不不,我不用的我”

    话没说完,被胤礽暗地里掐了一把“你现在好歹也是皇家的阿哥,一个工厂而已,汗阿玛都开口了,你收着就是。”

    陵光转头瞧着胤礽,不是很明白他为何一直眨眼睛,却还是犹豫着应了。

    胤礽松了口气。康熙明面上说是给陵光的礼物,其实不过是托词。

    胤礽猜,他的目的大概有二,一来借此为幌子掩人耳目,二来是想把这份功劳锁在皇家。裕亲王身为康熙的亲哥哥,对其素来忠心,可称左膀右臂,交给他再稳妥不过。

    系统一嗤呵呵还不是你算计好的。要不然怎么特意挑这个时候送图纸提要求

    系统与胤礽相处多年,眼见他为人处世,知道他是走一步看三步的。心底里想着,宿主此举恐怕不只是单纯为裕亲王送一份功劳这么简单,却万万没想到,宿主的真正用意延续到几年后。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新工厂风风火火地建了起来。因对外说是给陵光的礼物,众人都以为是庄子或园子,倒也不甚在意。

    胤礽恢复了往日作息,除偶尔出宫跟陵光去看看进度,不再多问。工厂不是一下子能建成的,急不得。所以他很沉得住气。

    后世将康熙统治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国重心不同。康熙二十年前以平叛和统一为主;二十年后,三藩平,台湾复。康熙便将治国重心放在了河运之上。3

    现今正是康熙重视河运之时。胤礽在介绍水泥时,特意提到水利堤坝,彼时,他明确感觉到康熙那一瞬间的情绪波动,便知此事康熙必会上心。有康熙关注,又是裕亲王主持督办,加之图纸极为详细,胤礽自是不必多虑。

    就在他悠哉悠哉当着甩手掌柜的时候,一则流言悄悄在民间传播开来。

    起初是因为福全收陵光为义子,办了一场席面,宴请的人不多,也就是相熟的。可架不住这些人不是宗室就是权臣。认亲第二日,康熙便下旨特批这位义子入尚书房,与皇子们一起读书。

    后又传出消息,这位义子了不得,据说太皇太后对他青睐有加,经常召其去慈宁宫陪伴。同太子关系更是十分密切,日日一起钻研学问。

    民间流言甚嚣尘上。这哪里是什么义子,怕不是流落在外的亲子吧。

    福全

    没过多久,不知是谁透露出这孩子是康熙前阵子出巡带回来的。于是说法又变了。怕不是陛下的沧海遗珠吧,裕亲王只是个帮皇上背黑锅的。

    若真是沧海遗珠,按年龄排序,这位才是皇长子呢

    康熙

    胤禔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