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小说:大清第一太子 作者:时槐序
    四月, 京中所有的蒙古部族都已离开。唐十九也踏上了前往东北的路途。胤礽又开始了刷题的日子,勤奋程度堪比高考学子,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 努力劲儿连系统都吓了一跳。

    就这么刷着刷着, 时间到了四月中旬,窗外大雨倾盆。

    胤礽撑着下巴咬着笔端蹙眉“我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系统

    忘记了什么

    是啊忘记了什么呢胤礽冥思苦想,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没做完, 被落下了。

    宿主,你是不是刷题刷糊涂了。哪有什么事没做完。青贮饲料与机器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 你连唐十九都送去东北了呢。话说,你送他去那么远做什么说是东北,但都到边境了。

    胤礽低头一边继续做题一边说“未雨绸缪嘛”

    谋啥

    胤礽翻了个白眼, 没说话。都知道唐十九去哪儿了, 还不知道干什么系统智障人设果然万年不崩。跟了他这么久,竟也没半点长进。

    系统虽然你没说出来,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肯定又在心里骂我

    外头, 小柱子进屋回禀“太子, 孟吉祥送了消息来”

    胤礽一顿,倏忽站起来。

    他把孟吉祥和养猪的事给忘了

    系统

    胤礽怒怼“要你何用连个记事本都做不好”

    系统

    心虚,它是真没想起来。虽说它有记忆程序,可就跟电脑一样。你不特意去查,也不晓得啊

    入夏的雨来得快, 去得也快。雨停之后, 胤礽匆匆出宫, 赶往京郊庄子。孟吉祥才二十几岁, 此刻竟笑得满脸都是褶子。

    “主子咱们成功了”

    “走去瞧瞧”胤礽大手一挥, 反倒率先走去了后头猪舍。

    当初还没多大区别的对照猪群,此刻长势已经相当明显。

    猪舍里,一众帮工的农户啧啧称奇“我长这么大,从七岁开始喂猪,还是头一回见到半年能涨两百斤的”

    “何止两百斤这只猪王长两百八了,够宰了想当初它刚来的时候,还是生下来没几天的小猪崽呢”

    “那怎么一样小猪崽本来就长得快这只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百斤了。如今涨了两百,可就是三百三百啊才半年呢我看这猪还能再长若说猪王,我觉得这只才是”

    “要不是咱们天天亲自喂的,我真不敢相信。如果别人跟我说,养只猪,半年时间轻轻松松能长到三百斤,我怕是以为他在唬我。”

    胤礽越听越欢喜。

    孟吉祥指着各个号牌的猪圈介绍“主子,经过实验对比发现,白皮猪明显要比黑皮猪长得更好。另外,四号与五号猪圈是按照现下大多庄户人家的方式喂养,以草食为主,添加少量农作物。长势是最慢的。都只有几十斤。

    “其余几个猪圈的白皮猪皆比这两个好。最喜人的是二号猪圈与七号猪圈,小猪崽平均每只涨了二百六十斤。大猪也平均涨了一百五。”

    胤礽回想前世养猪的长势,可惜他对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匮乏,搜罗半天也没搜罗到,干脆把系统叫了出来。

    “干活后世猪饲料喂养的情况下,一只猪半年大概能长多少斤我好有个对比。”

    系统在数据库里扒拉了一圈,给了胤礽一份数据。

    这个数据是相对性的,并不全面。每个品种的猪长势都不相同。我数据库里养猪的资料很少,只有这些。我主人当初做了设定,尽量让我降落在皇族手里的。他也没想到一个皇族还能去喂猪啊

    胤礽呵呵“你主人真没见识。”

    系统谁他么没见识出身皇家,会去喂猪的也就你了你个大奇葩

    胤礽不理它,算是明白为什么顺治的书籍里,关于养猪与猪饲料的资料也那么少了。怪不得陵光当初翻了好多天才翻出来一本。他原本还以为是这类相关的东西在001系统解体时粉碎了,没被承载下来呢。谁知是系统的那位主人压根没往这块想啊。

    他们能找出来的这些,估计还是那位主人随手扔进来的。

    胤礽看着唯有自己可见的光幕上的一排排数字,摸了摸下巴。后世似乎养猪场养一只猪,五六个月就能出栏了,长势比他们现在好一些,却也相差不是很大。

    嗯。不错。

    胤礽笑眯眯看着孟吉祥“干得好”

    果然是个人才啊不但对种地有天赋,养猪也有天赋

    得到太子赞誉,孟吉祥更为高兴,双手将自己这些日子的记录奉上“主子,这是各个猪圈近半年来的具体长势情况,里头有标注每个猪圈的喂养方式。”

    胤礽一行行扫下来,着重看了二号与七号这两个长势喜人的。只见下面喂养还分出了几类,譬如猪崽期,育肥前期,育肥中期,育肥后期。每个阶段的喂养方式均不相同,其中包含玉米,麸皮,豆饼,食盐,骨粉等等。

    胤礽甚为惊讶“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道啊”

    孟吉祥不敢居功“主子,奴才只负责喂养与记录。这些喂养的东西,都是陵光阿哥给的。也是陵光阿哥说,猪崽与育肥期的猪要做区分。”

    胤礽点头,突然有些觉得对不住陵光。他这回可是实打实的甩手掌柜。一封信吩咐,别的啥也没干。

    胤礽收了记录册,笑着说“光哥有功,你也有功。”

    他看了眼猪舍兴奋的农户,“吩咐下去,每人赏二十两银子人人有份”

    又对孟吉祥说“赏你一千两。我再在京里给你买个宅子怎么样你不当值的时候,可以住在宅子里。”

    孟吉祥大喜这是准他休沐的时候出宫了

    “谢主子大恩”

    胤礽摆摆手,不当回事。他现在手头有坑准噶尔得来的五十万两,花个千儿八百的,完全不是事。至于宅子,倒也不全是给孟吉祥的奖励。孟吉祥在农事上比较擅长,他往后或许还会有相关工作让孟吉祥去做呢。这些工作都会放在宫外。似养猪这样的。

    胤礽转头瞄了眼庄子上简陋的“宿舍”,摇了摇头。还是有处自己的私宅更便利,住得也更舒服。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离了庄子,胤礽先去了趟裕亲王府,接上陵光直奔乾清宫。

    将记录册交给康熙时,康熙甚为懵逼“养猪你去养猪了”

    康熙看向胤礽,满脸震惊,神色复杂,怀疑人生。他的太子去养猪这是哪个时代的天方夜谭

    胤礽摇头“我没养猪,就吩咐了几句话。猪是孟吉祥养的。猪饲料是光哥制作的。”

    胤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陵光补充了从收到信着手准备到制作饲料,再到实验喂养的经过。

    康熙半点没将胤礽“我没养猪”这几个字听进去,满脑子都沉浸在他家太子居然去养猪了的震惊中,花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看着兴致勃勃的胤礽,硬是把快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嘴巴张了半天,到底没说出扫兴的话,心里不断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汗阿玛,咱们可以在各地建饲料厂,凡是购买饲料的,人手送一本喂养指南。不识字也不要紧,我们可以不定期开设免费培训班,宣教猪崽喂养的知识。”

    不但自己养猪,还要去教别人养猪。

    康熙

    养猪实验与饲料厂的事交待完毕,康熙留陵光用了晚膳,大加赏赐一番,才让人送他出宫。晚间,没了外人,胤礽很没形象地瘫在康熙身侧拍着肚子“美食佳肴,吃饱喝足,人生真美好”

    康熙

    有吃有喝就美好你一个太子,能不能有点志气

    胤礽翻身坐起来“汗阿玛,现在朝廷有了水泥厂,红砖厂,日化厂,如今又要建饲料厂,会不会管不过来”

    康熙眼神扫过去,“你又有什么想法”

    胤礽笑呵呵问“汗阿玛怎么知道我有想法”

    康熙瞪眼,没回答。知子莫若父,就胤礽这副模样,说句粗俗的。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汗阿玛,如今朝廷名下各大厂子越来越多,往后还会更多。虽然成立了商业部,但商业部毕竟初建,官员少,各项法规政策也不完善,难免出现纰漏,管不过来。

    “我有两个想法。一则朝廷与当地官府联合督办,在各地建厂,召集当地百姓做工,给予工钱。朝廷从中选取能力强的人,或从别处调派合适的人担任一厂之长。厂中琐事皆由厂长负责。但厂长则需听从官府与朝廷安排。

    “另一种法子,我们可以把不怎么重要的东西的制作方法卖出去,比如红砖,比如猪饲料。全国大小商户乡绅,凡有意愿都可参与。我们从中挑出合适的人家,收取一定的银钱,教授他们技术。由他们自行建厂,自行召集员工,自负盈亏。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第一种权利皆在朝廷手中,朝廷可随意调整。若有其他项目需要协助之处,可做调派,配合强度高,也便利。

    “但全国售卖皆为官营,百姓购买没有别处可选。未免会让这些官营厂家沾沾自喜,久而久之,恐生出懒怠。毕竟不论如何,没有竞争,东西不愁卖,不管怎么干,工钱照拿。谁不想怎么舒服怎么来

    “第二种交由民间自营。自营工厂可一地多家,彼此竞争,若想生意好,自然会你追我赶,想方设法把东西做得比别人更出色。如此百姓有多种选择,可以挑其中最物美价廉者。

    “但如此一来,厂子为民间所有,与朝廷无关。朝廷无法随意调配。也可能存在部分黑心商家以次充好,甚至联合囤货,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行为。

    “对此,朝廷需有一定的监管。由商业部议定价格区间,货物售卖不得超过此区间,防止物价高涨。也要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另外便是官府需有所作为,若遇黑心商家坑害百姓,百姓可报官。官府需从重处理。”

    说白了,就是一种为国家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全由国家制定。一种是私营企业,国家只做宏观调控。对比后世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策与此后的改革开放,一眼便知哪种更好。但此时大清的国情现状不一样,其中利弊还真不一定。

    胤礽也摸不准应该选用何种方式,只能把这个问题交给康熙。

    康熙久久不语,直愣愣盯着胤礽,看得胤礽浑身发毛。

    “汗汗阿玛,怎怎么了我说的哪里不对”

    没哪里不对,但鬼主意一个接一个,就是不肯正经揽活儿干。康熙思忖着,到底是大清的太子,就算想着让他多松快两年,也不能太由着他。

    “说得挺好,你既然心里已经有了章程,不如写个折子呈上来。”

    胤礽

    卧槽这都南巡过去半年了,你怎么还没忘记让我写折子的事

    胤礽左看右看,眼神乱瞟,支支吾吾,就是不答应。

    康熙直接拍板“就这样吧。改日等你写好折子呈上来再说。今儿时辰不早了,回去吧,别老赖在朕这”

    康熙挥手赶人。

    胤礽

    要不要这样,你好歹多说几句话劝我一下,给我点讨价还价的空间啊不带你这样的

    胤礽郁卒。因这回康熙态度十分坚决,他只能被迫停止刷题,开始写折子。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写个折子还有这么多考究,还有格式要求。尤其是随口跟康熙提个建议与把这事写成折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好比你本来只打算告诉别人,xx家书生的小娘子是个狐妖。一句话完事。可现在,你得说清楚狐妖从哪里来的,几百年道行,与书生有何前缘,如何成就夫妻,现今生活是否美满等等。

    不但需得讲究故事性的完整性,逻辑性,还得掌握故事的节奏性,设置悬念与起伏。

    这忒妈跟原先的一句话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胤礽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为折子而头秃的时候,康熙已经悄咪咪召集大臣进行商议。等他把折子呈上去时,商议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君臣共同决定,水泥为官营,红砖猪饲料以及各类日化用品可民营。

    胤礽说好的等我呈上折子再谈呢

    你这都玩完了,还让我写什么折子

    胤礽深深觉得自己被康熙耍了一把,十分恼怒,气呼呼转头就走,下定决心,一个星期,哦不,三天不理他。

    康熙

    傍晚的时候,梁九功又把他的折子送了回来,上头康熙朱笔批阅了许多内容,不妥之处一一点出,可行方案也标记赞赏。

    胤礽你忒妈当是改试卷呢

    梁九功笑道“太子殿下,皇上召您前去乾清宫一起用晚膳。”

    胤礽“不去”

    梁九功无奈,只能孤身回去复命。听闻胤礽不肯来,康熙又气又笑“这脾气也不知道随了谁,好大的气性越长个儿,越任性。还不如小时候懂事听话,时不时要同朕使使性子。他不想来就不来吧。惯得他摆饭”

    梁九功得嘞人家父子俩置气,他一个奴才掺和什么。皇上怎么吩咐,他怎么做就是。

    康熙不等,胤礽也果然没来。

    第二日仍是如此。

    到了第三日,胤礽坐不住了,委委屈屈跑到御书房控诉“汗阿玛,你是不是想废太子”

    康熙怒瞪“你从哪儿听来的浑话,什么废太子不废太子的谁又在你耳边嚼舌根”

    他什么时候要废太子了这话哪里来的谁传出来的目的何在一瞬间,康熙脑子里生出无数阴谋。

    胤礽不答,又问“您若是想废了我,能不能把苏州的拙政园给我上回南巡停驻江宁,因与苏州近,我们还去逛了一趟。我当时就觉得那园子特别棒。”

    拙政园,最初为前朝御史王献臣所造,后王献臣之子卖于徐氏。清军入关后,因各种原因,徐氏将其卖给陈之遴。后来陈之遴获罪,拙政园没为官产。

    这个历经几代姓氏的园子,雕梁画栋,假山叠石,小桥流水,极尽奢华。论面积之大,构造之雅,江南一带鲜有出其右者。

    能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的园子能不棒吗

    “汗阿玛,你若真想废了我,便放我去江南当个闲散王爷吧。南边风景好,气候适宜,离海也不远,我还能随商船去海上走走,也挺好的。”

    胤礽是真觉得挺好的。

    康熙震惊了,居然连被废后的生活都想好了

    “朕何时说要废了你你到底都在外面听了些什么”

    胤礽撇嘴“那您不理我。”

    康熙忒妈的,到底是谁不理谁

    又气又恼之下,康熙到底没控制住,一巴掌拍在胤礽头上。胤礽捂着脑袋幽怨地看着康熙“看吧。您还打我,果然是厌了我。”

    康熙手更痒了。

    当日,御书房传出消息。皇上气得砸碎了个茶杯,将太子遣回毓庆宫禁足,勒令其闭门读书。

    宫里宫外一片哗然。以往只见皇上对太子种种偏爱,甚至有些行为堪称溺爱。这回太子到底是做了什么惹得皇上如此动怒。

    就在众人猜测纷纷,十七八个版本的阴谋故事即将出炉的时候。第二日又传出消息,皇上把拙政园赏赐给了太子。

    众人太子不是刚被罚了吗不是惹了圣怒吗怎么还赏赐园子尤其太子在京师,赏赐个园子在那么远的苏州,这到底什么操作皇上跟太子这对父子在搞什么

    众人懵逼,众人无语,众人一头雾水。

    得知旨意已经传到了毓庆宫,胤礽也把园子收了,康熙微微点头,心中一阵怅然。胤礽的心太大了,大到这个小小的紫禁城根本装不下他。他讨厌桎梏,讨厌困囿,讨厌被圈在一个地方。他喜欢更广阔的天空与大海。

    当日言语虽没头没脑,但他能张口就说去江南,去海外。可见心里早就想过不当这个太子的生活。

    康熙怔怔出神,心内五味杂陈,连自己都理不清具体是何滋味。只觉得空荡荡的,彷如有什么东西,随时会消失。他想抓住,紧紧抓住,却又怕越抓对方消失越快。

    最终康熙一叹。放胤礽走是不可能的,既然他想要拙政园,便给他吧。

    毓庆宫。

    胤礽看着到手的拙政园文书契约,勉勉强强收了。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他懂

    系统很是松了口气,这么看来,这一局宿主vs康熙,宿主又双叒叕赢了。这些年宿主时不时会想各种法子跟康熙闹一闹。即便早就习惯了宿主的性子,它仍旧会战战兢兢,就怕宿主哪天玩脱了,把自己给玩死。

    胤礽倒是适应良好。

    “放心,我现在已经能摸到汗阿玛的脉了。偶尔作一作,比一直顺着他要好。你看,我要是跟他好好说,他能把拙政园给我吗”

    你要拙政园做什么离那么远,你还能去住

    “指不定呢”

    系统

    胤礽轻笑“往后我若是不当太子了,可能去江南做个闲散王爷也不一定。”

    不当太子怎么个不当太子法你不做太子,不管你哪个兄弟上位,以你的功绩,他能容得下

    胤礽默然。

    系统迷惑了许久才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万一哪天康熙废了你

    胤礽脸上的笑容收敛,“统儿,你知道吗,之前我一直想着汗阿玛待我好,我就待他好。若有一日历史重现,他疑了我。那我也不要他了,想办法反了他又如何”

    系统震惊。

    “可现在我突然发现,我做不到。不谈能不能成功,就算我步步筹谋,有这等智计,有这等手段,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也是做不来的。”

    为何因为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那终究是他的父亲,是他又敬又爱的父亲啊。

    “我想着,只要我不谋逆,汗阿玛就算就算容不下我,应该也不会要我的命。若是可以,我就谋求去江南做个闲散王爷。如果他仍不放心,至少我可以谋求被圈在拙政园。在江南,总归比京师方便脱身。”

    胤礽一顿,又道“当然江南太远,圈在此处并不太合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尽量谋求此地,另外再在京中寻觅一处。咸安宫是不可能的。若我真被圈在咸安宫,这辈子都出不来。

    “但是过两年我可以用享乐的名义在京城周围选个地方建个园子,在里面做些布置。若谋求江南不得,便谋求圈在自己园子里。”

    系统听得万分心惊。这这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啊。

    宿宿主,你你

    见系统吓得无语伦次,胤礽失笑“你倒也不必这么害怕。你知道我的,凡事若有可能,总想多备一套方案,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两辈子性格使然,改不了了。”

    胤礽深吸一口气,因为性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害怕吧。这些年他与康熙的感情逐渐加深。越是在乎,越是害怕失去。哪怕他自信如今的他与康熙应当不会走到这一步,哪怕万一的可能性只有一分。

    胤礽敛下神色,悲观只是一瞬,人生还是要乐天一点的。

    “拙政园太远,确实可能用不上。但若在京中建了园子,一年里总能抽时间去住一住的。再说,到了我手里,就是我的私产。我以后可以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传下去。

    “你知道拙政园值多少钱吗知道北京一套房子多少钱吗更别说是一座园子。鬼知道我死后会不会再次投胎鬼知道我投胎会不会投成自己后代

    “我若是能从老祖宗手里继承两座园子的家产,直接秒变亿万富翁,走上人生巅峰,往后余生都可以躺平混吃等死了,好吗”

    系统

    我是我自己的子孙,我也是我自己的祖宗宿主,你可真敢想

    胤礽优雅地翻了个白眼“这算什么,亲,没看过一个电影吗一个双性人穿越回到过去,遇到还是女性的自己,与其发生关系,生下自己。然后自己从医院偷了婴儿时期的自己,将婴儿时期的自己送回几十年前的孤儿院。最终自己还杀死了自己。什么叫敢想这才是真敢想。”

    系统宿主,你赢了

    胤礽挑眉“更何况我也不是纯粹为了作。汗阿玛这回是真的耍了我,我也是真的生气。还不许我有点小情绪了

    “不宰他一笔,我的折子岂不是白写了。费了我好多功夫,浪费我好多刷题的时间呢。我付出了,怎么也得有点回报吧”

    系统

    宿主,你是不是忘了,你还挨了一巴掌

    胤礽

    拙政园虽然拿到了,可你的禁足还没解呢。

    胤礽真是一点都不可爱。

    他果断切开与系统的交流通道,强行让系统闭麦

    系统

    就在胤礽禁足期间,京城饲料厂开始出售第一批猪饲料。

    孙家村。

    孙大娘背着个麻袋回家,乡亲们见了,笑问“呦,这是进城买的什么,这么重你看你腰都压垮了。”

    孙大娘神神秘秘拉开一个小口子,“你们瞅瞅,我刚买的猪饲料”

    有人惊讶“猪饲料就是先前朝廷颁布消息说的那个猪饲料说是四五个月能让小猪崽长两百斤”

    “咱们又不是没喂过猪。四五个月长两百斤,怎么可能,骗人的吧”

    “是啊,孙大娘,你怕不是被骗了吧。我听说这猪饲料可不便宜呢,你花了多少钱”

    孙大娘伸出五个手指头“两百文”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贵”

    孙大娘指了指后头,“我们家老二还背了两袋呢。这是三袋的价钱。一袋八十文,因为这是头一批售卖的,给了优惠,三袋两百文。”

    有人犹豫“那也有点贵。两百文够买不少肉了。”

    孙大娘翻了个白眼“两百文这么多饲料你还嫌贵,那不如白送你好了。”

    “孙大娘,不是我们说风凉话泼你冷水。如果这些猪饲料真能让猪长那么多肉,当然划算。可你也是乡下长大的,咱们都知道,一只猪不管怎么喂都不可能四五个月两百斤。”

    “你就不怕这些钱全打了水漂就是扔水里咱还能听个响。真给猪吃了,没用也就算了,若是把猪吃坏了怎么办”

    孙大娘笑起来“你们怕这怕那,你们别买呗。我可不怕这可是朝廷卖的。朝廷还跟我们说了要怎么喂。咱们以前的猪长不大,是吃得不好,喂得不对。按朝廷说得来,肯定行”

    “你就这么信朝廷”

    “那当然朝廷啥时候骗过我们之前说新稻种能让亩产翻倍,后来翻倍了吧又说牛痘接种后不怕天花,我去接种了。去年回北边探亲就遇上了得天花的,有人感染了,偏我啥事没有。两年前朝廷弄出水泥,说几天就能修条大道,比以往好走百倍,结果怎么样

    “这些年朝廷办的事,哪件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朝廷说了行,那就一定行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信”

    孙大娘背着麻袋回家,余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觉得孙大娘说得有道理,朝廷这几年弄出来的什么杂交水稻,牛痘,水泥都挺好的。兴许这回也一样要不咱们”

    众人接道“试试”

    族长思忖片刻,咬牙道“行试试就试试让每家来个人去祠堂,咱们商量商量,全村都买一起喂猪”

    族长儿子蹙眉“爹,怕是有些人舍不得花钱,不会答应”

    族长拍板,狠下心思“但凡买饲料喂猪的,族里贴补一部分银钱。若是饲料没用,猪没长那么大,这部分钱就算了。若是猪真能长那么大,再让他们把钱还给族里。”

    做族长的,就得果断有魄力把规矩立起来,把榜样做起来

    但即便做出如此决断,族长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十分忐忑。

    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自己今日的一个决定,让孙家村在日后变成了著名的养猪村,让每个孙家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甚至他的名字,他的事迹还被编成故事写进族史里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