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小说:大清第一太子 作者:时槐序
    康熙二十八年, 三月。

    暮春时节,阴雨连绵。但这样的天气却半点没有阻挡京师人民的热情。大前门街挤满了人。有不知情的外乡人闯入,甚觉疑惑“大娘, 今天什么日子,这不年不节的,怎么这么热闹。”

    大娘晃了晃手中的号码牌“看到没有”

    “看到了啊。咋了”

    “你哪来的看到了还不明白没见前头是奇巧居吗我们都是大清早过来排队拿号的。有号才能买婴儿车。”

    外乡人愣住了“婴儿车”

    “奇巧居上月刚出的新品, 给三岁以下孩子用的。小巧简洁, 下头四个轮子,能在地上推着走。现在京师官道都修了水泥地面, 推起来也不费劲。等我买了,可以天天推着我家宝贝乖孙出来溜达。

    “车子后头还有个置物筐,买菜装菜也方便。我们家里人少,大家都有活。平日出个门还担心孙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 抱着一起去吧, 太远了又抱不动,手累。有了婴儿车可好办多了。上个月试卖才出十辆。这回出一百辆,幸好我抢到了一个名额。”

    大娘瞪了外乡人一眼“这号码牌是我的,你可不许抢。奇巧居门前争抢, 你就等着被押去顺天府吧”

    外乡人

    他没想抢。他连婆娘都没有,哪来的孩子要婴儿车有什么用

    “不对啊只有一百辆的话,这里看着怎么都不只这么点人啊。”

    大娘翻白眼“可不是嘛你说巧不巧, 这回玲珑阁跟新华日化也一起上新货,可不就全挤一块了哎, 为了我家乖孙的婴儿车,我连最喜欢的新款洗发水都没来得及拿号。”

    外乡人这又是哪跟哪啊

    还想再问, 三家店铺掌柜同时出现, 售卖开始。大娘一把甩开他“别拉着我, 我得去买婴儿车”

    外乡人

    胡嫂子从玲珑阁挤出来,神色欣喜,兜里揣了两个坠子。这坠子是用木头做底,上面刻了一圈图案,用碎玻璃勾勒出仙鹤模样,晶莹剔透,活灵活现,尤其体积似环佩大小,配有璎珞,可挂腰间。

    读书人身上总要有几样配饰。她家条件一般,玉石买不起,这几年由于朝廷放开玻璃制作,民间玻璃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往外冒,玻璃的价格也降了下来。

    这两个玻璃环佩不贵,且木头做底,玻璃镶嵌牢固,既不影响美观又没那么容易碎。长生跟长康都在书院读书,可以戴上。玲珑阁出品,也不掉面子。

    胡嫂子将东西揣进怀里,算了算剩下的银钱,还余留不少,也不急着往家去,而是转道去了菜市场。

    “给我来两斤肉。”

    屠夫见是老顾客,忍不住攀谈两句“又来买肉啊你们家这每个月吃得肉可不少。看来工钱不错。”

    旁边同样买肉的陈大娘道“他们家胡老三在饲料厂当账房,虽说账房一共三个。可他们家胡老三是主管的。每个月的银子能少吗更别说,她自个儿还进了新华日化背后的作坊。”

    胡嫂子笑眯眯地“你也不差啊。你们家那位可是在水泥厂。那可是朝廷开的。不比我们要强”

    陈大娘笑得合不拢嘴“一般一般。也是我们家运气好,早年学了门手艺,后来听闻水泥厂要招烧窑子的,他就想着去试试,结果还真选上了。”

    屠夫瞄了他们一眼,“你们这一个比一个强,就别在我跟前刺激我了。”

    陈大娘斜了他一眼,“呦,你这话说的。你在这菜市场每天至少卖两只猪,当谁不知道你每天赚多少呢”

    屠夫叹气“现在的猪肉便宜,赚的少。”

    陈大娘不干了,“猪肉是便宜了,却不一定赚的少。以前养只猪需要多久,现在呢啧,你这猪不是自个儿养的吧我瞅着该是孙家村那边贩来的。我可知道孙家村养猪是出了名的。但他们只养,不宰。都是贩给你们,你们杀了来卖。这一来一回,每天有个一两只也够赚了。”

    被揭穿,屠夫讪讪笑了笑,没反驳。

    胡嫂子不免想到当年胡老三有幸参与猪饲料实验的事,感慨道“都是”

    太子二字险些出口,突然记起胡老三当年去庄子上给人喂猪是签过保密协议的,也是在后来朝廷开放猪饲料的买卖后,他们才恍然回过神来。当初赐他们银两救了长生的恩人或许正是太子。

    想到长生曾叮嘱他们的话。太子功绩过大,是好事也是坏事。现今坊间大肆夸赞朝廷,而弱化太子,兴许其中有某种缘由。

    她跟胡老三听不懂,但长生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他说得话一定有他的道理。

    胡嫂子下意识改了口“都是朝廷的功劳。要不是朝廷,咱们现在的日子能这么好过能家家户户吃得起这么便宜的猪肉你们想想,早几年,猪肉是什么价,整个菜市场卖猪肉的有几家又有多少人卖的起现在呢”

    陈大娘点头“谁说不是呢这几年什么水泥厂饲料厂日化厂一家一家的开,都得招工,只要勤快,就不愁找不到活儿干。就是进不去这些厂子,在家里头种几亩杂交水稻,养几头猪,也能把日子过好。”

    屠夫连连附和“咱们幸运生在了好时代,遇上位好皇帝。”

    众人都笑起来。

    与二人道别,胡嫂子提着肉回家,刚进屋,胡老三后脚回来。胡嫂子忙上前,一边帮他脱蓑衣,一边说“钱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加上这回,二十两,咱们算是全部还清了。”

    这句话说出口,胡老三只觉得浑身舒泰,无债一身轻。其实这些年他们赚的不算少,但两个孩子读书花费高,得给孩子留着,因此只能每年一点点攒。

    “见到恩公了吗”

    “没有。”胡老三摇头,“自从庄子上的事了结后,恩公再没来过,孟管事倒是去年又住了一阵子,种了些东西,但不管事了。都是个姓宋的管着,收容了一批孤儿在里头。我去的时候,宋管事正在教孩子们读书。”

    胡嫂子顿住“收容孤儿给吃给住,还让他们读书”

    “嗯。”

    “啧,也就恩公如此心善了。也不知道恩公是不是太子。”

    胡老三微微皱眉“九成是了。庄子上给我们结算了工钱,将我们遣走后,朝廷就出了猪饲料。就是我们在庄子上用的那批。长生也说,我们在庄子上干的活,应该就是主子在试验猪饲料。

    “朝廷不都传猪饲料跟太子有关吗尤其我在庄子上那会儿就觉得孟管事说话以及某些举止有些奇怪。经长生一提醒,我才回过神来,那不就是公公吗。这世上,除了皇室,还有谁能用公公”

    胡嫂子叹气“若真是,那恐怕我们这辈子都见不到恩公了。”

    胡老三睨了她一眼,“恩公是什么人,那等身份,我们有幸得见一两面,还获他赐银,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你还想天天见不成知足吧”

    胡嫂子一掌拍在他背上“你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就是觉得他救了我们家长生,我得亲自给他磕个头。”

    胡老三想了想,“不如给恩公立个长生牌,你对着长生牌磕个头”

    胡嫂子又问“长生牌怎么写”

    太子的名讳哪能随便书写更不可为人知晓。

    此时,胡长生从外头回来,后头还跟着胡长康,言道“就写恩公便好。”

    胡嫂子大喜,“不是在书院吗怎么今儿回来了也不早早派人说一声。幸亏我买了肉。还想着煮好了给你们送去呢”

    胡长生示意胡长康守着门外“爹,娘,往后在家里只提恩公吧,别提太子了。”

    胡嫂子紧张起来“不不能提吗他救了我们是好事啊,这也不行”

    “不是不行而是”说起来此事并没有哪里不好,便是传出去对太子也只有美名,可胡长生想得更多些。

    一来他们并不确定那人就是太子,不过是鉴于目前已知信息的猜测。倘若不是,这话传出去,旁人只会以为他们攀扯太子。二来就算真是太子,他们一介平民百姓,恐会因此引来过多关注与目光,福祸难辨。

    胡长生正思考着怎么跟母亲解释,胡老三已经拍板“咱们听长生的就是。不说了,往后都不说了。只说是恩公。”

    胡长生莞尔。

    胡嫂子又问“你们还没说呢,现在也不是假期啊,你们怎么回来了”

    胡长生与胡长康对视一眼,“是有件事想同爹娘商量。听说景山学院快要开了,先生得到消息,到时候会公开考核择选学生,我跟长康打算去试试。”

    景山学院如其名,位于景山。去岁开始修建,朝廷督办,乃为官学。

    胡嫂子犹豫起来“这这行吗不是说招收的都是八旗子弟咱们这样的身份,进去了会不会被人欺负”

    胡长生失笑“先生说会分东院与西院。东院招收八旗子弟,西院不限身份地位,只需身家清白,能过入学考核便可。东院与西院分立,不在一处上学,娘不用担心。”

    胡嫂子松了口气,眼前又是一亮,“他们都说景山学院是太子主张的,还设立有太子新定的科目,听闻尚书房这些科目的主讲就是裕亲王府的陵光阿哥与太子。景山学院若是开了,是不是也是太子教学那你跟长康是不是可以见到太子了”

    胡长生哭笑不得“娘太子何等身份,尚书房入读之人多为皇子宗室也就罢了。若景山学院都要他教,他哪里教得过来便是偶尔上一两堂课,大约也会在东院。”

    胡嫂子点头“对对是娘想岔了。不过景山学院到底是太子主持建立的,你们进去了可不许偷懒,都给我好好学学好了给太子效力”

    胡长生无语“娘,我跟长康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考核呢”

    胡嫂子瞪眼“什么能不能通过,是一定要通过,咱不能给太子丢脸”

    胡长生a胡长康

    他们算哪个牌面上的人考不过怎么还扯上给太子丢脸了太子的脸面是他们有资格丢的

    景山。

    庄亲王正领着胤礽巡视学院。

    “太子,这边是教学楼,这里是宿舍,那边是操场。所有布置,连同西院东院规格全是按照你的意思建造,如今都已竣工,你看还有哪里需要整改”

    胤礽摇头“都挺好。当初雷金玉的设计图是孤看着画的,这些年孤来得虽不勤快,却也时不时会瞧瞧,都没问题。这一年,辛苦皇叔了。”

    博果铎躬身“太子言重微臣不辛苦。”

    他瞄了眼跟在胤礽身后的胤祉胤禛“说来学院建造期间有诸多琐碎事情,还多亏了三阿哥同四阿哥帮忙。”

    “他们没给皇叔添麻烦吧”

    “哪会添麻烦,三阿哥四阿哥能力卓绝,这一年里大家有目共睹。”

    能力是有的,可到底还青涩呢,这卓绝二字恭维太过了。

    胤礽却并不点破,看向身边的两个弟弟,当年的小团子如今也已长成半大少年,能揽事,能成为他的好帮手了。

    他很是欣慰,嘴角勾起,眼睛里全是笑意“学院竣工,便要开始招生,又是一阵忙碌。这期间孤怕是不太得空,三弟四弟会常来,皇叔若有事需要人手,尽管使唤他们去做。只是他们尚且年少,有许多不懂之处,还请皇叔时时提点。”

    博果铎哪里听不出,胤礽这是要培养胤祉胤禛的意思,连连答应。

    从景山出来,三人启程回宫。

    此时,雨势停歇,天空放晴。街面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马车徐徐驶过,掀开车帘,便可见外头烟火之气。有人吆喝叫卖,有人讨价还价,还有孩子拿着玩具追赶。

    胤祉感慨“二哥现今手上几个铺子的生意越发好了,瞧瞧,这街上十个人里,起码七个人身上用着二哥铺子里的东西。二哥这本事什么时候也教教小弟,小弟学学”

    胤礽睨他一眼“你什么时候对这些感兴趣了”

    胤禛偷笑“哪里是感兴趣。这不是二哥在小汤山买了块地建园子吗去岁和学院一起动工的。学院这头已经全部竣工,三哥前几日就说,园子应该也差不多了,便拉着我去看。他见里头设计巧妙,精致风趣,还有汤泉相伴,眼红着呢,也想要一个。”

    被拆穿了心思,胤祉脸色讪讪,“二哥,你那园子花了多少银子不便宜吧”

    胤禛嘴角抽搐,这还用问吗建成那样,能便宜吗

    胤礽伸手示意了一个数,胤祉倒吸了一口凉气“好了死心了,羡慕不来”

    胤礽胤禛忍俊不禁。

    胤禛掀开帘子瞧了眼外头,咦了一声道“竟没发现今日赶车的是小柱子,他还有这本事呢”

    胤礽点头“孤让他学的。出门在外,要带护卫,不好再带太多奴才,兴师动众。有他一个就够了。”

    他自认为对胤禛有些了解,又道“可是有话要说”

    胤禛点头“是有一事,回宫再说也使得。”

    “说吧,小柱子信得过。其余护卫骑马与车并行,距离虽不远,但车内的声音若不大,还是听不见的。”

    胤禛也不矫情,开门见山“二哥,我偶然间得知了一件事,不知你是否清楚。天津卫那边有个鸿海商队,据说是去岁新起的,同各大出海船只联络买卖,在当地混得不错,颇有几分后来居上的架势。”

    胤礽点头“孤听说过一耳朵,据说这个商队的老板姓林,年纪不大,二十多岁,行事却极为老练圆滑。”

    胤禛蹙眉“我昨天偶然听到大哥身边的掌事太监何全同人吩咐事情,里面提到这位林老板。他似乎是大哥的人。”

    胤礽一愣,转瞬失笑“这也没什么。大哥已经成亲。这男人成了家,花费就多。光宫里那点份例,也就够个日常,便是有惠妃娘娘贴补,又能贴补多少更何况,去岁那一遭之后,惠妃娘娘的日子也不好过。

    “大哥都这么大了,总不能一直问惠妃娘娘要钱。他也不忍心一直给惠妃娘娘添麻烦。长辈们的赏赐虽多,却都是不可妄动的。

    “按理皇子成亲便可出宫建府,到时候内务府会发一笔安家费。可孤瞧着,汗阿玛似乎暂时没有让他出宫的意思。大哥以往在朝中任职,还能有俸禄,或是底下人孝敬。如今他被遣回尚书房读书,俸禄没了,能拿到的孝敬也十分有限。总得有个进项。

    “他知道自己找正当门路,总好过去沾那些不该沾的东西。”

    胤禛点头“二哥心里有数便好。我就是突然得知消息,总觉得该同二哥说一声。”

    “你的心意我领了。此事不打紧。”

    话虽如此说,胤礽却仍是放在了心上,想着庄子上那群孤儿养了好几年,倒是有几个不错的苗子,思量着可以用起来,派两个人前往天津卫探探底也好。

    提起银子,他又想到一回事,看向胤禛“你手头银钱够用吗”

    胤禛笑起来“够的我又没成亲,没什么开销,宫里各色东西都有份例,内务府短了谁也不可能短了我。”

    胤礽犹豫道“德妃娘娘最近似乎没给你送东西”

    胤禛一愣,随即莞尔“娜娜还小,十四弟也才一岁多,都正是调皮的年纪。两个人天天在永和宫闹腾,额娘每日被他们缠得心力交瘁,自然顾不上。”

    娜娜是指德妃在二十五年生的女儿,取名佛拉娜,小名娜娜。

    胤礽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胤禛已道“二哥,我已经长大了。许多从前不懂或是懵懵懂懂的东西,如今都懂了。”

    他能察觉出额娘这两三年对他的感情复杂,时而热情,时而冷漠。热情是因为在额娘看来,他终究是亲子;冷漠是因为即便明知六弟之事是他人别有用心,却仍是藏了根刺,横亘心间,无法拔出。

    最初他也有过失落。可现在他不会了。这些年,二哥教会他许多事,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何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对方若投的不是桃,他便也不必报以李。

    这世上有千千万万对母子,并不是每对母子都能心连心。就当他们这对母子缘分浅薄吧。额娘终归是他生母,他总会敬着的,往后尽自己一份力为其养老送终便可。其他倒是不必执着。左右这些年他与额娘除晨昏定省外,其他接触本就不多。

    胤禛抬头“额娘有娜娜与十四弟,我也有二哥与三哥,不是吗”

    胤礽担心的是他无法释怀,可他既已看开,胤礽也不再劝,而是顺着他的话点头“对孤跟三弟总归会站在你这边的。”

    胤祉更是豪爽的一把揽过他的肩“放心,爷永远给你撑腰”

    胤禛脸上笑意逐渐绽放。

    如此,也挺好

    大约是怕胤禛难受,有意缓和气氛,胤祉十分生硬地转移话题“二哥,你怎么只问四哥银子够不够使,就不问问我他够,我不够啊”

    胤礽翻了个白眼,呵呵。

    “就你,给你再多银子,你也会说不够使。”

    胤祉摸了摸鼻子“二哥,你瞅瞅你都富成什么样了,不还总跟汗阿玛喊穷吗也好意思说我。”

    胤礽

    “二哥你有点不厚道啊兄弟们中,就属你银子最多,你不补贴补贴弟弟就算了,怎么还好意思拿弟弟的银子”

    胤礽侧目“孤什么时候拿你银子了”

    胤祉一叹“二哥你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去年我跟四弟为大哥的事打赌,你忘了你收了我十两,收了四弟十两,共二十两呢。”

    胤礽

    他还真忘了。

    “那难道不是你们输给孤的怎么成孤拿的了”

    “二哥,你这话就没道理了。当初我跟四弟打赌的时候,你都不在场。后来我俩谁也没赢,拉你来评理,结果你就一句话,说你做庄头,给我俩通吃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胤禛拼命拉扯胤祉的衣角,胤祉仿若未觉。

    但听胤礽冷笑一声“在宫里拿自家兄弟的事开赌,看来只没收你们的赌资确实太便宜你们了。孤那正好新出了一套卷子,回头就让小柱子给你们送过去。”

    顿了下,又道“一套有点少,再把四书抄一遍吧”

    胤祉四书二哥,你可真敢张嘴

    胤禛哭丧着脸,哀怨地看着胤祉“都提醒你别乱说话了。你想死也别拉着我啊。你自己算算,我都被你连累多少回了”

    胤祉这不是想找个话题插科打诨一下缓和气氛吗我这都是为了谁这兄弟不能要了

    胤禛那你这话题是找的真好我谢谢你

    胤礽轻笑转头,深藏功与名。

    打了一巴掌,怎么着也得再给颗甜枣。

    胤礽从盒子里取出两份资料递过去“这里有两间铺子,一间做甜品的,售卖雪媚娘芋圆奶茶等物。一间做热锅子,分鸳鸯锅与四宫格,客人可自选汤底,食材也做了切片与小份处理,另设了专门的蘸料区。

    “这些东西你们近两年在毓庆宫都吃过,孤给汗阿玛那边也送过方子,只是外头现今还没有。倒是可以讨个新奇的巧。你们都看一看,商量一下,谁选甜品店,谁选火锅店。铺面孤都已经买下来,需要的东西也准备好了。”

    胤祉胤禛一愣,互视一眼,皆说不要。

    胤祉神色讪讪“二哥,我刚才说笑呢。你别当真。”

    胤礽自然知道,他不是真想要钱,笑了笑“孤知道你不缺钱。但现在不缺,难道往后一直不缺拿着吧。有个进项,手头也宽松些。”

    见胤禛张嘴还要拒绝,胤礽又道“不独你们。等小七长大些,也会有的。再说,孤虽然给了铺面和方子,却没说帮你们经营。你们别瞧不起一个铺子,觉得没必要学做生意的事。虽是商贾之举,这里头也是有学问的。

    “譬如铺子如何整治,如何选人用人如何才能让客人络绎不绝等等,皆需手段。你们跟在孤身边几年,也看了不少,若连个铺子都管不过来,那孤真要好好想想,你们能不能担得起事了。”

    这就不只是单纯送银子了,还有考校的意思在里头。

    胤禛先一步伸手抢了热锅子的资料“我不爱吃甜食,就拿这个吧。”

    胤祉

    四弟啊哥哥居然没发现你还有这等手速

    看着手中剩下的甜品店资料,胤祉收入怀中。没得选了,还能咋地

    胤禛却觉得怀中的热锅子资料隐隐发烫。即便二哥说这是考校,即便二哥还扯上了三哥与七弟,可他如何会不只,二哥其实是为了他呢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二哥对他的用心,他都明白的,也全记在心里。

    既然是二哥给的,他总会做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