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选人(二更)

    这天,晋王很晚才回府,他没有去蓝藻院,直接去了如意院。

    姜长宁已睡下了,晋王小心翼翼上了床,伸手将人搂入怀中,闻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沉沉睡去。

    清晨,姜长宁醒来时,旁边的被褥里早就没有温度。

    慢条斯理的起床,洗漱更衣,见过来请安的妾室。

    陈怡虽然还是处子之身,但是名分已定,她挽起了头发,做妇人妆扮。

    看到陈怡脸上的脂粉有点过重,姜长宁知她这是因为晋王昨晚没去睡她,致使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姜长宁绝对不会大度的说会劝王爷过去,会让王爷雨露均沾的贤惠话的,“昨天下午悼妃把人送过去给你了,你使着可还行啊”

    陈怡神情一凛,王妃虽然不管家,但掌控力一点不弱,府中之事尽数皆知,“多谢王妃关心,她们都挺好的。”

    姜长宁淡笑道“悼妃调教出来的人,自然都是好的,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悼妃。”

    陈怡表明立场,“妾身没什么要麻烦悼妃主子的。”

    虽说现在是乔氏当家,可她很清楚,她的主子是王爷和王妃。

    这时,秀兰领着人送来了早膳。

    姜长宁用过早膳,就往榴萱院去给太妃问安。

    看到了病愈的康仁郡主,姜长宁关心的叮嘱道“虽说已立春,但天气还挺冷的,冬装还得穿着,屋里的炭火用着,别怕费银子,府里不缺这点。”

    “你婶母说的不错,你是王府的郡主,别学得一股子小家子气,抠抠搜搜的。”太妃又在暗骂乔氏。

    乔氏捏紧手中的帕子,拿眼刀剜了姜长宁一下。

    姜长宁哭笑不得,她说那番话,还真不是给乔氏上眼药,她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康仁郡主。

    当然乔氏要这么误会,她也不会解释的。

    第二天就是益娆长公主办赏灯会的日子,本朝上元灯节是三天,从正月十三日起到十五日结束。

    十三日夜开灯祈福,十五日夜是正式的灯会。

    到这天,民间要点灯盏,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妇女们则约着外出,走百病。

    益娆长公主挑在试灯的前一天办赏灯会,还有一个有用意,就是从中挑选一个最为别致的灯笼,在正灯会上,挂在旗杆以扬名。

    为什么给一个即将成为驸马妾的女子扬名

    姜长宁有点想不通,益娆长公主此举的用意。

    她想不想得通,对长公主府的赏灯会,没有影响。

    十位接到请柬的姑娘,齐聚长公主府,在益娆长公主请来的手艺人教导下,扎灯笼。

    这十位姑娘虽然是家中的庶女,但是身边也是呼奴使婢,娇生惯养长大的。

    让她们拿针线,绣朵花,做个荷包,容易容易。

    要她们拿刀去剖竹片,再将竹片弯成各种形状,而后蒙上纸,做灯笼,真得是太为难她们了。

    “哎呀,好疼啊。”一个姑娘的手被竹片夹了一下。

    “怎么办我手指头戳进了根竹签,出血了。”另一个姑娘哭丧着脸喊道。

    十个姑娘一通忙乱,等到吃午膳时,还没有一个姑娘扎出像样的灯笼。

    暗中观察这些姑娘性情的婢女们,把姑娘们的表现,禀报给益娆长公主知晓。

    要在短时间里,看出这些姑娘的性情,就必须用点小手段。

    做灯笼,就是益娆长公主拿来考验这些姑娘的。

    能做出灯笼来的姑娘,肯定心灵手巧。

    心灵手巧是优点,但放在妾室身上,就变成了缺点。

    把她做的灯笼,放在旗杆上扬名,不过是顺手而为。

    到了傍晚,姑娘们总算是各自做出了一盏灯笼。

    庄清媚做了盏兔子灯笼,不是太新颖,但比起那几个球形灯笼,就好得太多了。

    这一天,她和另外两个姑娘表现的中规中矩,三人的情况禀报到益娆大长公主面前。

    益娆大长公主对三人还存疑,“嬷嬷,你说她们是装出来的呢还是真的就是这样平庸的人”

    她身边的老嬷嬷笑道“公主,这没有区别。”

    益娆大长公主沉吟片刻,笑了,“是啊,没有区别,让人好好查一查,尽快挑一个抬进来吧。”

    “是,公主。”老嬷嬷领命而去。

    第二天是正月十三,巴陵王妃出殡的日子。

    虽说巴陵王妃是久病去世,非暴毙,可毕竟年关刚过,上元未至,还是挺晦气的。

    太后和皇上显然也很忌讳,没有加恩。

    巴陵王妃的葬礼是按郡王妃的礼仪办理,各府依照规矩摆了路祭台。

    与巴陵王府交好的府邸,主子会亲自过来。

    晋王府和巴陵王府关系一般,祭台后面,安排了穿着麻衣抹泪跪送灵柩的哭灵人,晋王等人并没有前往。

    在巴陵王府摆灵时,除了第一次夫妻同去外,晋王还单独去过两回,已全了礼数,路祭不来,并不失礼。

    十四日,乔氏安排人在府中各处挂灯笼。

    去如镜院挂灯笼时,被春来阻拦了,“王爷说了,这些灯笼太过一般,王妃不喜欢,王爷已另外派人做了一批新颖的灯笼。”

    下人带着灯笼离开,乔氏得知此事后,不相信,“王爷是办大事的人,才不会在这小事上过多关注。”

    “行了,她不让挂,那就别挂。”乔氏将下人打发走,面色狰狞地自语,“姜氏你以为这样防范我,就真当我拿你没办法了,哼,愚蠢。”

    独坐了一会,乔氏唤婢女进来,伺候她更了衣,往榴萱院去。

    晋王给姜氏做灯笼的事,得告诉太妃。

    可是一进院门,就看到太妃兴致勃勃的在指挥下人在换灯笼。

    崭新的灯笼,形式别致。

    乔氏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侥幸的问道“母妃,这些灯笼哪来的呀”

    “煜哥儿媳妇说,新年新岁新气象,年年挂同样的灯笼没有新鲜感,特意拿了私房银子出来,让煜哥儿找人重新做了一批灯笼。”太妃喜滋滋地道。

    本想给姜长宁上眼药的乔氏,只能假笑道“这些灯笼,还真是挺好看的。”

    “这盏灯叫松鹤延年灯,是煜哥儿特意让工匠做给我的。”太妃炫耀道。

    乔氏假意恭维了太妃几句后,以还有事情要处理为由,离开了榴萱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