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小说:万物皆为盘中餐 作者:藿香菇
    窗外的长街铺合着整齐的石板,两边小贩正卖力地吆喝,比得雅间儿里更安静了两分。宁杳兀自喝茶,看着小摊儿上五颜六色的发带,闲来打发时间。

    后厨的动作倒也快,没叫她久等,小二就陆续上齐了菜。

    “夫人慢用,有什么需要叫一声就好。”

    宁杳点头,看着桌上碗碟,先尝了尝远近闻名的“金蓉豆芽菇”。裹覆在菇上的汤汁有些粘稠,入口唇齿间都是淡淡的鲜味儿,这道菜里没放什么香料,主要还是以熬煮的河虾汤调味,衬出豆芽菇特有的浓香。但大约是火候没把握好,菌菇吃着总觉得稍显干老。

    觅秀将盛满鱼汤的素白瓷碗放下,问道:“可还合夫人的胃口?”

    宁杳握着筷子戳了戳,“还成吧。”就食材处理的精致刀工与烹煮工序的手艺来说,是比家里厨娘的要好上不少,但也不能说多叫人惊艳,一口下去转化来的灵力也并不算多。

    觅秀:“如此看来是名过其实了。”

    宁杳看向其他菜汤,传言确实夸大了不少。

    这两人一狗在雅间儿里待了大半个时辰,才出房门结账。

    掌柜的是个精明干瘦的小老头儿,拨了拨算盘,笑道:“总共是二十两三文,以前没见过夫人,想是头回过来的,您是新客今日便不算这小零头,二十两整。”

    宁杳也微微笑了笑,道了声谢。

    和她的从容相较,一旁觅秀的脸色就显得过分僵硬了,两眼怔怔地掏银子掏了半天不说,出门时还险些绊一跤。

    老掌柜奇怪地瞥了两眼,转而就被刚到手还热乎的银子吸引了心神,又乐呵呵地打起算盘专心核账。恰在这个时候,小二的捧着垒满了碗碟的红漆木托盘从楼上下来,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样,和方才的青衣侍女是如出一辙的古怪。

    老掌柜看他心不在焉的,不禁道:“这是怎么的?好好瞧着路,你也不怕把我的碗给磕碎了。”

    小二恍然,忙走近了些,把手里的托盘挪给他瞧,“掌柜的你看,方才雅间儿里的客人,整整十二个菜一点儿没剩,那小夫人真是不可貌相。”

    看起来仙女儿似的人,这食量可是惊人得很。他还以为城里的这些个夫人小姐们都是蚂蚁点大的胃口呢。

    今日这位都抵得上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子了。

    老掌柜到底年纪大见得多,瞅了两眼,就皱起眉挥挥手打发他道:“少见多怪的,就这点儿见识?还不快去干活儿,就知道钻着缝儿来嚼舌偷闲。”

    两人说了两句便各忙各的,小二的却将这事儿特意记在了心里,想着闲暇时候与旁人喝酒吃菜,也能勉强当个谈资,说说笑话。

    他们跑堂的,也就这点子乐趣了。

    却不想会在后头扯出另一段不得了的言说。

    ……

    觅秀坐在马车上,悄然偷觑。

    从窗边那张芙蓉清艳的面容,到斗篷半掩下的纤瘦腰身,越看越是迷茫。打死她都想不通,这样的身子到底是怎么把那一桌子饭菜塞下去的,还腾得出空地方来吗?

    看来,她果然是对夫人还不够了解……吗??

    宁杳掀着帘子,一边看着外面的热闹街景,一边疏导体内的灵力,任其一寸寸温养重塑经脉。她一心二用,两不耽搁,身边大黄明显感觉到了主人四周的灵力波动,不由挨近了些,宁杳收回手拍拍狗头,与它分了些许,大狗汪汪叫了两声,高兴得尾巴摇个不停。

    觅秀被犬吠声拉回了心神,摇头将方才的胡思乱想尽数甩出脑海,出声问道:“夫人,时候还早,可要再去别的什么地方转转?”

    宁杳看向她,“已经试了和顺酒楼,便去你说的街头小铺子,试试几辈传承的民间手艺好了。”

    还试?还吃啊?

    觅秀:“……是。”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合格的贴身侍女,这个时候答“是”就对了。

    她打起帘门,与外面赶车的小厮吩咐,“走吧,北城福春街,云记老字号。”对门的王婆婆可是把云记的春雪梨花糕都夸出花儿来了,料想味道应该是还不错的。

    小厮是萝州本地人,街头巷尾的都熟悉得很,驱着马儿不过两刻钟就到了地方。

    宁杳从马车上下来,海棠红色的斗篷面儿上落了层金灿灿的阳光,艳艳的红也淡了不少。

    云记的铺子不算大,却是红栏小窗的雅致,门前又有梨树花繁,风吹如雪,正应了当下春景儿,也显了“春雪梨花”的招牌。

    大约是为方便买卖,主人家在铺子外摆了长桌,桌上垒了五六个竹编笼屉,笼屉里是空的,上头已然落了好些灰,像是有些日子没打理了。

    左右不见店家,东西亦无人收拾,铺子的大门也落了锁。

    宁杳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阳光,拨了一下额前兜帽。

    像是许久没开门了啊。

    “姑娘是来云记买梨花糕的?”

    宁杳闻声转头,原是不远处牵着小儿郎的微胖妇人在说话。

    宁杳含笑,“是,不过好像来得不巧。”

    妇人回道:“是不巧,云老爹家里的姑娘出事儿失踪不见人了,看情况,最近一段日子怕都没心思开门儿做生意了。再过些时候,城里梨花儿也该谢了,怕是要等明年春才有得卖啰。”

    妇人说完话,与她客气的笑了笑,便和小儿子到隔壁摊子挑肉买菜去了。

    宁杳微微仰头,望着高过屋檐的梨花树,半晌走到笼屉边,从上头捻了一片小小的雪白的花瓣放进口中,觅秀都来不及阻止。

    宁杳含了这点东西,舌尖微涩,残有余香。她若有所思,揽着斗篷先上了马车去。

    觅秀立时跟上,递了一方软帕,“夫人,咱们接下来可是回府了?”

    宁杳擦了擦手,摇头道:“不,先去云家。”

    觅秀指向外面云记的铺子,“是这个云家吗?咱们去做什么?”

    宁杳说:“明年太远了,还是今日吧。”

    世间有百味,合得上心意的仍是可遇不可求。她摊开手,看着掌心的梨花朵儿眨了眨眼睛,这里味道似乎很好呢,不去试试岂不可惜。

    觅秀听罢,有心想提醒一句,他们不知道云家的住处,暂时去不了。而且人家现在有事,估计不大欢迎外人,去了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春雪糕。

    然她张了张嘴,就听宁杳与赶车小厮道:“直走,去福春街西北巷第十三户人家。”

    觅秀:“……?”是这个地方?不是,夫人怎么知道人家住哪儿的?

    福春街西北巷弯曲难行,马车不好入内,宁杳与觅秀只好下来,徒步入里。

    北城多矮屋,巷中两侧花树繁茂,多高过院墙梁顶,但凡清风过处,落英纷纷,是与东西城处的富贵繁盛截然不同的清淡宁和。

    宁杳牵着大黄,站在种满梨花树的小宅院前,觅秀看了她一眼,上前叩门。

    屋里久没人声,左右唠嗑的邻里看她二人陌生的紧,相互对视了几眼。其中一位裹着玉色头巾的小娘子问道:“两位来找三伯的?是有什么事儿吗?”

    觅秀答道:“我们是来买……”

    宁杳摇摇头打断她,“今日冒昧上门,是有些关于云姑娘失踪的事儿,想找云老爹谈说一二。”

    小娘子听到“云姑娘”三字,脸色微变,放下手里的鞋垫子忙忙起身,“云姝?你们认得云姝啊?”

    宁杳颔首,声音温然,“云老爹不在家中吗?”

    “在在在!”小娘子一把推开云家大门,冲里头大喊道:“三伯啊,来客啦。”

    宁杳跟在那小娘子身后,穿过前院的梨花林,就见身形干瘦的云老爹应声拖着步子走出来,青灰布衣,面容惨白,一副颓然不已的低靡之态。

    他家中长女云姝五日前到月老祠还愿,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一缕青烟,不见衣履,不知行迹,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古怪异事被十余人亲眼目睹,惶然报官。

    奉命查办此案的是县尉府历练老成的宋捕头,可距事发已经过去五日,衙门举步维艰,至今仍没有丝毫眉目进展。

    官家久久没有定论,外头的传言也千奇百怪,愈演愈烈。

    有说是犯人故弄玄虚,折腾出这化烟怪象,借托鬼神来掩人耳目,好逃脱罪责;

    也有说,是这云家姑娘行为不端,冒犯触怒了月老,才会挨了上仙惩处;

    更有荒唐的,说云姝本就是妖精转世投胎所变,受不了月老祠与旁边青莲寺的刚正之气,当场灰飞烟灭了。

    云老爹不但忧心女儿生死,还饱受流言摧残的苦楚,一个大老爷们儿也险些被折腾得崩溃。

    也是因为这样,才会有现在这副疲惫的憔悴模样。

    云老爹压根儿提不大起精神,小娘子拉住他说了两句,“这位姑娘是为姝娘失踪的事儿来的,”她又悄声提道:“说是知道些事儿,指不定有消息了。”

    云老爹闻言,灰暗浑浊的双眼里骤然一亮,他捏紧了手,激动地看向宁杳,“姑娘里头坐,里头坐!椿儿啊,你快去帮我泡壶茶来……”

    小娘子哎了一声,就要往里去,宁杳却道:“两位不必麻烦了,且就在这儿长话短说吧。”

    云老爹有些忐忑,满脸的小心翼翼,生怕错过她话里的一个字儿。

    “我很喜欢你家的梨花糕,”宁杳抬眼,徐徐说道:“五百份梨花糕,我可以找到你的女儿。”

    云老爹愣了愣,“什么?”

    宁杳并不应话,而是看向他,黑漆漆的眸子静若深潭,“我就住在东城长盈街的扶宅,你随时可以过来。”

    言罢也不管对方应不应,便转身往外走去。

    云老爹一时没反应过来,那位带路进来的小娘子倒是懂了,霎时黑了脸,生出被愚弄的恼火。

    这些日子常有人借知道云姝消息的名头过来,不是从她三伯手里抠银子,就是趁机看笑话。她刚才在外头看这姑娘人模人样的,仪容举止也妥帖得很,还以为这个是真知道姝娘的消息特意知会来的,没想到也是和那些下三滥的混球一路货色!

    好啊,她倒是不骗钱,不看笑话了,这是盯着云家的梨花糕来的呢,还五百份!还送上门儿!多大的脸?怎么不去抢呢!

    那小娘子越想越来气,指着那梨花深处的红色身影大声骂道:“黑心肝儿的,我三伯人是傻又笨,但你也不能拿云姝的事儿来哄他啊!占这样的便宜也不怕遭报应!”

    出了口气,她又转头来与云老爹语重心长道:“三伯啊,你可别傻兮兮信她的鬼话,就这么几天,你家底儿都快被人骗光了!”

    云老爹一时讷讷,“我、我知道了……”

    ……

    回程路上,觅秀试探性问道:“夫人真能找到云家姑娘?”

    宁杳:“找个人而已,再简单不过了。”

    她一副安然寻常,觅秀后知后觉想起宁杳似乎与姜仙子有故,如此说来莫非也有神通?她心头一紧,须臾方按下心神,小声说道:“但奴婢以为夫人不会管这些不相干的闲事。”

    宁杳喝了口在巷子里买了的甜汤,抬抬眼,轻轻地啊了一声,“我的人生里,其实寂寞得也就只剩下‘吃’这一个追求了,有五百份梨花糕的话,也不算闲事。”就跟拿钱办事差不了什么。不过,这件失踪之事确实有些蹊跷。

    觅秀:“……”寂寞得只剩下“吃”了?主子,你的人生可也太幸福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