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携酒上青天2

    中了状元的当天, 许怀谦就被授为翰林院编撰一职,从六品,是一众新科进士里官阶最高的。

    孟方荀和沈温年他们则被授为翰林院编修, 正七品,比他低了一阶。

    而像段祐言章秉文裴望舒他们这类二三甲的进士, 就没有许怀谦他们一甲进士待遇这么好了,能立刻授官。

    他们在授官前,还需要再参加一次朝考, 朝考过后, 成绩优异者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余的则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地方任职。

    都走到这一步了, 三人自然也是没有掉链子, 顺利考进了翰林院庶吉士的位置。

    不过,他们还要回乡探亲祭祖,几乎是一参加完朝考,就马不停蹄地回乡去了。

    皇帝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放了两个月回乡探亲祭祖的时间,他们得在这两个月内, 把家里大大小小能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为朝廷办事。

    像孟方荀, 他这次回乡探亲祭祖, 就不单单只是为了探亲祭祖,还得回乡把婚礼办了。

    “你的嘴藏的还真是有够严实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怀谦他们才知道,孟方荀的未婚妻竟然是宋大人的女儿。

    他们上京这么久,孟方荀竟然一点口风都没有漏过, 可见嘴有多严实。

    孟方荀笑“我也是怕最后没有成事,空欢喜一场。”

    有订婚的,也有退婚的,何况他和宋微澜还是以那样的方式认识的,家世也有所差距,不确定的可能性,太大了,孟方荀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许怀谦抬眼瞧着他那春风满面的样子,恨不得捶他一拳“现在你就放心了”

    都做到这么保险了,何不如结了婚再说这恋爱的酸臭味熏到他了

    “那是”孟方荀得意,他可是榜眼耶榜眼现在又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横在他们面前的家世已经被拉平了,再没什么能够阻止他把她未婚妻娶回家,他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就是可惜了,你的喜酒我俩喝不成了。”段祐言惋惜,孟方荀要回乡,他和许怀谦有事都脱不开身,只能遗憾错过了。

    “没事,等我们回京了,再单独请你俩喝一次”孟方荀笑得一脸开心,喜酒这个东西,也不一定成亲要当天喝,只要开心,每天都能喝的。

    “渍,”许怀谦被他酸得牙疼,“你还是想想回京后,怎么面对和岳父一起共事的尴尬吧。”

    不知道孟方荀倒霉还是幸运,他这么努力地考上榜眼,进了翰林院,被授为编修,官职刚好与宋大人平起平坐不说,且两人还同属一个部门。

    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天天上班被岳父监视着,哪个当女婿的能感觉好受。

    “这有什么,我岳父挺好说话的。”孟方荀一点都介意,刚上任就能有岳父手把手带他,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事,他该感到高兴才是。

    “倒是你,”孟方荀犹疑地瞧着许怀谦,“陛下哪儿你怎么交差”

    谁能想到许怀谦只是提个意见,都能给自己揽一身的活。

    “翰林院里那么多官呢,”对此许怀谦笑了笑,一脸轻松,“我除了时政,其他方面都平平无奇,至多给一点时政内的意见,其他的,还得靠翰林院里的其他人才行。”

    比起孟方荀几人,他好歹也是混过几年官场部门的,业绩怎样暂且不提,但带薪摸鱼这种事,相信在场的人,应该没有人比他更熟练了。

    况且,他还是个状元呢,是本届新科进士里官阶最高,指示下面的人办事,不是官场最简单粗暴的甩手活嘛。

    “而且陛下应该也会体谅我身体的吧”许怀谦想到昌盛帝一而再,再而三对他身体的重视,他都不用装病,相信他会谅解他的。

    病弱会摸鱼加上上头大老板的重视,上班对他来说就是福报,上哪儿去找这种白拿钱不干活还是铁饭碗的工作哦。

    至于提前两个月上班算啥,就当是多拿两个月的工资了。

    “可不是。”对此,裴望舒深感认同地颔首,“咱们这位陛下好着呢。”

    琼林宴上,昌盛帝那一番推心置腹后,还带着众人一块游了游琼林苑,裴望舒瞅准了时机,就向昌盛帝求了能治她娘心疾的安心丸。

    见裴望舒如此有孝心,昌盛帝也大方,直接赐给了他一瓶安心丸,还让他娘吃完以后,可以随时去太医院里再领。

    昌盛帝这一举动让本就对他有所好感的裴望舒,对他的好感再次拔高了一个度。

    如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裴望舒大概是能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一辈子了。

    “那师兄我们就先回去了。”章秉文见众人没什么好交代的了,提着行李给许怀谦道了别。

    许怀谦颔首“回去帮我给夫子带个好,可别让他又喜晕了。”

    算起来,章夫子他老人家今年都七十岁了,人过七十古来稀,可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

    章秉文一脸正色“我会注意的”

    在家门口目送完几位好友远去,许怀谦这才和段祐言分别“我去找我家阿酒了,你也快回去陪你家夫郎吧。”

    盛云锦马上就快要临盆了,最近已经不敢出门了。

    “你等等。”段祐言叫住了转身就要回去黏陈烈酒的许怀谦,从自己身后拉出一个人来,“我送你一个人。”

    许怀谦看过去,是一个长相特别憨厚老实的男人,不太理解地看着他“这是”

    “这是盛家专门培育的药膳大夫,不仅会做各式各样的药膳,还擅长验毒,”段祐言给他交代,“现在我们进入官场了,随着身份地位的转变,一些麻烦可能也会接踵而来,平时能注意的就注意一些,没事,你就留着当普通的药膳大夫使。”

    传胪庆典过后,段祐言接手了盛家的资源,这才知道世家大族的底蕴有多深厚,而且也知道许多官场上让人防不胜防的手段。

    他自己就是个大夫,一些事能躲就躲过去了,许怀谦跟他可不一样,他身子骨弱,没准吃错点什么东西,就会要了他的命,更应该在这方面注意。

    科举这一路,都是许怀谦在帮他,他也没什么好回馈给他的,一点点照料还是可以的。

    “你把盛家的人送给我,”许怀谦看着这个老实憨厚的男人,问段祐言,“你没事吧”

    来到这古代,连人口买卖都能接受的许怀谦,对于彼此之间相互送下人的事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就怕段祐言给他送人,他在盛家不好过。

    虽说段祐言现在是接手了盛家的部分资源,可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盛玉轩呢。

    人家殿试是输给了段祐言,可人家也不差啊,殿试第八呢,还是正儿八经的盛家人,可想而知,段祐言今后在盛家的竞争有多激烈。

    “你就放心吧。”段祐言笑笑,“凭借你现在新科状元的身份,还是皇帝重视的状元,他们巴不得我这样做呢。”

    人脉,也是世家格外看重的一点。许怀谦可是新科状元,又得皇帝重视,盛家人巴不得他与许怀谦多多交好。

    “那我就放心了。”听段祐言这么一说,许怀谦没有心理负担了,朋友之间的好意可以接受,但也要建立在不为难对方的情况下。

    段祐言转身与那药膳大夫说道“盛一,以后你就专心跟着许状元。”

    “是”

    收下段祐言送给他的药膳大夫,许怀谦就去找陈烈酒了。

    他要去上班了,陈烈酒给他订了一辆马车,正在后院套马呢。

    他一走过去,就看见陈烈酒态度强硬地抓着陈金虎送他的那匹马给套上了马架子。

    一开始马儿还不愿意,但等陈烈酒翻身骑在它身上训了它两圈,高贵的马儿再不愿意,还是低下了头颅,任由人给它套上了马架子。

    许怀谦看着陈烈酒在狭窄的院子里驯马那个架势,眼皮子跳了跳,老婆好彪悍啊。

    居然能在马背上各种翻转

    “阿谦”套好马架子的陈烈酒用手肘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一抬头就看到站在门口的许怀谦,笑了笑,把他拉过来,“看看,我给你弄的马车,漂不漂亮”

    六品至九品的官员,马车可以用素云头青带,青缦装饰。

    陈烈酒给许怀谦做的这辆马车,完全是按许怀谦的官阶做的,配上那匹高贵得不行的马,一瞧就神气得不行。

    “好看是好看。”许怀谦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马,“用这么漂亮的马给我拉车是不是太浪费了。”

    实在是,陈金虎送给这匹马,太漂亮了,跟他这辆六品的马车车座,有点不太匹配啊。

    “我家小相公长得这么漂亮,”陈烈酒捏了捏许怀谦嫩得掐出水的脸,“就该配这么漂亮的马车,开开心心地去上衙”

    正好,他还在想,他家小相公不会骑马,小虎送他这么漂亮的马,天天养在后院,肯定要养废,现在给许怀谦拉车刚好。

    好吧,他老婆都这样说了,许怀谦只得勉强接受自己即将拥有一辆超级豪华马车的事。

    “可是我去上衙了,就不能天天跟你在一起了,”别看许怀谦在孟方荀他们面前开心自己终于读书出头,能去上班摸鱼了,一到老婆面前,立马就委屈了,“以后我每天起得比鸡早,我们只有晚上才能相见了。”

    说到这个许怀谦就怨念得不行,在现代好歹还是早九晚五,到了古代,就变成了早六晚三。

    可能是因为古代没有电灯,下午的光线不好,散衙的时间就早。这样其实很不错,但就是他早上有点起不太来啊

    他习惯了睡懒觉

    陈烈酒原本是没有这个习惯的,但他两天天睡在一起,早上他又喜欢抱着陈烈酒不撒手,渐渐地陈烈酒的作息就跟他一模一样了。

    现在他要早起了,他可舍不得他老婆跟他一起起床。

    这样他们见面的时间就只剩下晚上了

    “谁说的”陈烈酒都要被他家小相公给可爱死了,人都说这当了官,人就成熟了,没想到他家小相公还是这么黏他,“我以后可是要做天天送我家小相公上衙的夫郎”

    “啊”许怀谦被陈烈酒说愣了。

    “傻瓜。”陈烈酒没忍住亲了亲他,“我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去上衙呢,我连车夫都没有给你准备,你猜送你去上衙的人是谁呀。”

    “是阿酒”许怀谦对着他老婆眼睛灼灼的,“是我的阿酒”

    “可是这样你就睡不了懒觉了。”陈烈酒说要每天送他去上班,许怀谦开心是开心,可开心过后,一想到陈烈酒每天忙得团团转,还得操心他的事,心疼得不行,“还是不要了吧。”

    “没事,我以后尽量每天早点回来,”陈烈酒摆手,“晚上我们一起早睡就好了。”

    一天看不到他家小相公,他也是会心慌的。

    而且懒觉睡太多也不好,容易把人睡废,比如他现在就没有以前能够早起了。

    能跟他家小相公,夫唱夫随再好不过了

    许怀谦拗不过陈烈酒,只得被迫接受陈烈酒日日早起送他去上衙的事实。

    他想,他应该是世上第一个,离不开的老婆的老婆宝男人了吧。

    他们在这里讨论一起上班的事,翰林院都快为许怀谦提出那些建议给炸开锅了。

    要著书推行于天下,重新改革科举,这最重要的就是著书。

    皇帝连朝臣都没有找,直接找到了翰林院大学士韶雪风,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韶雪风一听闻此事,就召集了一众翰林官员,在商讨了。

    “重新改革科举。”

    “著书推行于天下。”

    “这是真的吗”

    “都交给我们翰林院”

    翰林院的众位官员都不是傻子,一听韶雪风说完事情,转瞬间就从里面捕捉到了好处。

    现在天下学子修习的书都是从书院或者各州府、县城的书局购买的,与他们翰林院官员关系不大。

    他们翰林院虽然掌管天下书籍,可他们翰林院的官员们除了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经筵侍讲,平日里就没有别的事干了。

    虽说清贵,那也只是能进内阁这一条清贵罢了,但翰林院的官员何其多,能进内阁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官员大多数都默默无闻。

    修一辈子书,没人记得。

    可要是能著书推行于天下,供全天下读书人习读又不一样。

    想想,四书五经的为何被读书人奉为圣典那还不是因为天底下的读书人一旦过了启蒙阶段,就得开始学它们。

    若是他们著的书也能让天下学子像四书五经那样捧为瑰宝卒读,那他们这些翰林院官员是不是也会像孔子、孟子那样,受天下读书人敬仰

    天底下没有那个文人拒绝得了这么大的诱惑,翰林院的一众官员也不例外。

    他们当官是为了什么

    除了为了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更多的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名留青史。

    为国干事和为民谋利想要光宗耀祖都太难了,但是著书对于他们这类在翰林院里天天和书打交代的人来说,那便是家常便饭,轻轻松松不会吹飞之力就能办出来的事。

    想想,他们著的书推行于天下后,以后别人讨论的都是他们翰林院著行推行出去的书,随口说一句某某大人的某某书籍写得是真的好,这不就跟刻碑一样名留青史了

    碑只能影响一方天地的人,而书却能影响整个天下的人,甚至是他们后世好几代人,还有什么比这类的名留青史更加令人震撼的事

    韶雪风笑道“当然是真的了,陛下金口玉言那还能有假”

    听到他们的顶头上司都这样说了,一众知道这事准没跑的翰林院官员个个都兴奋不已。

    “著”

    “不管什么书我们都可以著”

    机会都已经给他们了,要是他们还抓不住,那他们就枉当官这么多年了。

    多元化科举,不就是将著书的种类增多么,他们翰林院有着全天下没有的书籍,他们还怕著不出种类多的书籍来

    就算不会也没关系,可以学

    “但你们也别高兴太早。”韶雪风见手底下的人,一个个高兴得没有出息的样子,摇摇头,“这个意见是今年的新科状元提出来的,我估计我们的书著成什么样,一定要他点了头,才能过关,或者说,要著什么样的书,一定得由他来决定。”

    韶雪风想起陛下召他过去说了这件事后,对许怀谦极为推崇的模样,不禁暗暗叹气。

    他先前都已经注意到了科举只注重时政的弊端,却没有如许怀谦一般能够想到去著书。

    至多地就是想到能不能多推行一些科举试题,而不要单侧重一样。

    同样的多推行试题,就意味着天下学子要学的东西同样要增多,他先前还在想怎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没想到人家新科状元,脑子一转就想到著书,把要考的学识圈在一个范围内,而不是再跟以前一样,杂乱无章的学习,不就很好地把问题解决了么

    而且韶雪风看到的不仅仅只有此,他看到了一样,公平性。

    要问天底下当官的读书人哪里最多那必定是世家里出来当官的读书人最多。

    因为他们有家族的底蕴,天生就比别人看得多,会得多,学得多,科举对他们来说,不算太大的事儿。

    可是平民读书人呢

    他们光是能够读书这一项,都能把一个家庭给榨干了,更别说是去科举路上那些额外的书籍了。

    如果把所要考的知识划分在几本书的区域里,这样每个人学的都是一样的,只要肯努力,肯用心,每个人都有上升的机会。

    “新科状元”

    “许怀谦”

    “又是他”

    听到他的名字,一众翰林院的官员已经不陌生了,因为他先前考试的卷子,大家都传阅过,知道这位新科状元,想法谓之常人要新奇、大胆不少,因此,此刻听到韶雪风说这个想法是他提出来的,众位翰林院官员竟然有种在意料之中的感觉。

    “他至多就时政一项能力出众,还能包揽其他所有书类不成”

    多元化科举,除了诗词歌赋,时政,以外,旁的都要有,天底下的书类这么多,他许怀谦一个人都要包揽完不成

    “怕就怕他想要专横”

    毕竟,这个想法是人家提出家的,人家想要科举考什么,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到时候人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定书籍,他们这些人,一样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或许我们可以等他上衙试探试探我觉得这位新科状元,既然提出了多元化科举这个思路,他就不会是一个专横的人。”

    他要是专横的话,铆着劲不让陛下改革科举就好了,毕竟,天底下的学子,现在还把他的乡试卷子当时政入门书在研习。

    只要时政科举一直不改革,天底下通过他的时政试卷考上进士的人,都可以算作他的门生,以后是可以被这些进士尊称一声恩师的

    他这一改革科举,他这影响力瞬间缩小了许多,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

    “说得也是”

    “那我们就静候他来吧”

    翰林院一众官员在翘首以盼等着许怀谦的时候,许怀谦正在试穿他的新官服。

    镂花金座,中衔蓝宝石,上衔砗磲的官冠一戴,前后绣鹭鸶的补子的官服一穿。

    陈烈酒都没忍住眼睛一亮“好看”

    “是吗”许怀谦抿着唇,扯着身上的衣服不太满意道,“就是这个颜色我有点不太喜欢。”

    深绿色。

    虽然他平时也穿浅青色的衣服,但这么绿的衣服他还是第一次穿。

    “为什么不喜欢”陈烈酒给许怀谦整了整衣领,“这个颜色很衬你的肤色。”

    许怀谦的肤色是那种病态白,平时穿浅一点的衣服还能遮掩一点,这深绿色的衣服一穿上,那苍白的肤色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配合着他那张不俗的容貌,一看就有那种惹人怜爱楚楚可怜的味道。

    是陈烈酒最喜欢他的一款模样。他就喜欢怜爱和蹂躏这样的小相公了。

    “因为他是绿色的”许怀谦该怎么跟他说,在他那个时代,男人穿绿色的衣服,代表他被绿了,就很令人不舒服。

    陈烈酒不解“绿色怎么了”

    许怀谦只好跟他讲了一个绿帽子的典故。

    “哈”还是第一次听这种故事的陈烈酒觉得好好笑,“可这不应该是人的错吗为什么要把人的错误归在颜色上面。”

    “就像你讲的这个绿帽子的故事,”陈烈酒给许怀谦扣好腰上的朝带,“要是犯错的那人换一种颜色给丈夫做帽子,那个颜色是不是也会成为一种罪”

    许怀谦深吸了一口气“你说得有道理”是他观念太过于深入了。

    “别纠结了。”许怀谦看了看他家小相公那张白得发光的脸,“朝中士大夫都这么穿,这个颜色代表着荣耀呢。”

    好多人想要一件深绿色的官服还要不到呢

    “不信,我拉你出去走一圈,你看他们羡不羡慕你”说着,陈烈酒就把许怀谦往门外一带,早就在他们等候他穿官服出来的陈家三人,同时“哇”了一声。

    陈小妹出声“二哥,你好贵气啊”先前许怀谦穿绫罗绸缎的时候,也很贵气。

    但那种贵气,只是富有的贵气,现在的贵气就不一样,是有权又有势的那种贵气

    看到陈小妹那小迷妹的样子,许怀谦开心点了“是吗”

    “当然是了”陈金虎肯定道,“我以前看到二哥总怕靠近你把你弄碎了,现在嘛,有点想给你下跪的冲动了。”

    毕竟,官与民不同了。

    “嗯嗯”王婉婉认同地点头,他们二哥这官服一穿,可不就很有种让人给他见礼的冲动。

    “可别”许怀谦终究不是古人,不太能那么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跪礼,“我怕折寿。”

    院子里的其他三个陈家下人,原本是有想给许怀谦下跪,好好给许怀谦这位新上任的六品官过过官瘾的,一听到许怀谦这话,忙把动作止住了。

    折寿啊。

    那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陈家人口简单,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下人,就是宅子大了点,打扫起来有些累人,可每个月月钱并不少拿的刘贵夫妇并不抱怨,因为陈烈酒允许他们夫妻二人的女儿在陈家随意玩耍。

    他们夫妻二人是从外地逃难来的,先前夫妻二人也不是没有试过卖给别人家,可那些人要不是不要他们的女儿,要不就是要让他们的女儿一块为奴。

    只有陈烈酒同意他们带着女儿一块入府,且不让他们的女儿为奴为婢。

    他们的主人陈烈酒说了,要保护好他夫君许怀谦,要是他夫君许怀谦不在了,他就会卖掉京城的一切,回杏花村与夫同眠。

    陈府钱多事少,主家还宽容,要是陈烈酒把他们转卖了,他们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好运,能碰到一个这么好的主家。

    因此,两人打从心底里希望许怀谦这位入赘大人能够长命百岁。

    另外一位新加入陈府的盛一,也同样不希望许怀谦有事,许怀谦虽然跟他家姑爷一样出生平民,又同样是入赘之身。

    但他有才能,又是新科状元,还得皇帝重视,未来前途不可估量,跟着这样的人,前期是苦了点,后期绝对能飞黄腾达

    前提是许怀谦的命得维持到那个时候

    下人们在想什么,许怀谦并不清楚,接收完家人赞叹的眼神,终于放下了绿衣服的芥蒂,和陈烈酒一块美美的上班。

    缙朝的翰林院官署位于皇宫的东侧,靠皇帝上朝的金銮殿格外得近,只有几条街的距离。

    在翰林院后面一点就是六部、钦天监、宗人府等等一类的官署,因此这里也叫文官署一条街。

    与文官署对应的就是武官署,不过那就位于皇宫的西侧了,距离这边的距离还远着。

    由于陈烈酒驾的是官车,沿途官署两侧的巡逻的侍卫们虽然好奇,那家的大人这么大胆,用一个漂亮哥儿当车夫,不过还是没有多事的过问,任由他们通过了。

    文官署一条街旁人都进不来,陈烈酒也没来过,他驾着马,好奇地默念着沿途两旁的官署名,等念到翰林院的时候,这才跟许怀谦说“到了”

    许怀谦扒开车帘看了眼他以后即将上班的地方,见周围来了不少跟他们一块上衙的马车,忙把他老婆的头勾进车帘里,对着他的唇亲了又亲,这才心满意足地放开他,下了车“我去上衙了”

    独留下陈烈酒勾着红艳艳的唇,看他那脚步匆匆地走进翰林院的背影,无声地笑了笑。

    缙朝的官署点卯非常严格,迟到了跟现代一样会扣月俸,虽说,大多数的官员并不心疼那点月俸,但要是扣太多,一样会被贬谪罢官。

    因此,许怀谦到的时候,翰林院的不少官员都到了。

    他们好奇地打量许怀谦这个新科状元,虽说传胪庆典那天已经有不少人见过这位新晋状元了。

    可在庆典上毕竟隔得远看不太清,只知道是个模样极好的青年,现在一看,何止模样极好,还是个年轻得过分的青年呢

    这到弱冠了吗

    许怀谦进了翰林院,他觉得,就算他不想摸鱼,翰林院里的一众官员,应该对他的映像也不太好

    毕竟不遭人嫉妒的是庸才

    像他这种天才去到一个新公司,被人打压是应该的。

    结果他一踏进翰林院的大门,就有人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许状元来了”

    “许修撰来了”

    “许大人来了”

    “各位大人好”面对这群热情的同事,许怀谦也一一给他们回敬。

    敬完了一圈,正想向他们询问,他的办公位在哪儿的时候,有人把他拉了过去,一群人围着他“许修撰,你说得那个重新著书推行于天下的科举改革,心中可有想法了”

    他们这几天可都在琢磨这事,就等着他来了,现在等到人了,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现把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再说。

    “嗯”许怀谦一看他这热情的架势,觉得有点不对头啊,这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样,想也不想地说道“暂时还没有,不知各位大人可有想法了”

    这可不兴大包大揽,万一他多嘴说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们把什么事都推给他干怎么办

    不要啊。

    著书推行于天下这样的好事,就该让翰林院里的官员都参与进来才是,他一个人搞不定的,累也得把他给累死。

    “我们挑了几种类型的书籍,”好在翰林院里官员并没有如许怀谦想的那般淡泊名利,他们将他们拟好类型的书籍的纸单,交给许怀谦观看,“你看看”

    许怀谦接过一看,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依然在上面,在这个基础上又多了些,策问、时政、治理、算术、统筹、医术、占卜满满写了一页纸的新知识

    可以啊。

    这是打算百花齐放了么

    许怀谦看完后,一脸正色道“大人们归纳的很多元化”

    众位大人见他并没有如他们先前想的那般专横,想要推行于他想要推行的东西,松了一口气。

    但同时又不由得对着纸张叹了一口气“可是这未免也太多了些”

    他们也算是脑子一热,想到反正都要推行多元化科举,才把能想到的东西全写了上去,可是这一页纸的东西,就算每本只出一本书,要学的东西也不少,该如何删减呢

    “或许可以分级别”许怀谦看他们这么为难,想了想,还是给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建议,“既然是要著书改变科举,那就不能够只考虑到乡试,连童生试、院试、这些全都要考虑到。”

    众人大人停顿了下来“嗯”

    “众位大人看哈,”许怀谦拿起桌上的毛笔在他们的纸上画,“像童生试,面对的都是一些二十以下的学子,他们的记忆力好,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这些对他们来说不太难,这些可以保留,但也不能让他们只学这些,会把人给学傻的,所有我们还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书给他们学,比如思想,算学、策问、统筹、史记这些他们都可以学一点简单的”

    许怀谦不打算改童生试,他有原主记忆,发现童生试,还是蛮简单的,靠死记硬背就行了。

    就是这样学出来的人有些呆笨,尤其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

    他们接触的东西不多,夫子让他们背他们便背,没有自己的思想。

    就比如章秉文,章夫子让他死记硬背,他就死记硬背,还是去到书院里,才有一丝鲜活气息。

    可他要是乡试卷子不写改良农具,他都想不到他竟然还有喜欢鼓捣农具的这类喜好。

    看,这就是死记硬背把一个人爱好给活活扼杀了的例子。

    “也不要弄得太复杂,弄些简单通俗的书就好,最好让稚子一看就会得那种。”

    许怀谦也怕这些参加童生试的学太多给学废,因此尽量让他们弄简单一些。

    “再来就是逐步增加难度,”许怀谦又画到秀才上面,“能考上的秀才,年纪和最基础的学识都有了,我们在童生试的基础上,再把各类书本内容增加一些难度,再多设几本额外的书籍,这些书籍也不一定要让他们考,最主要的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见识”

    古代不比现代,网络发达,书店里什么书都有,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但是由国家发行则不一样了,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见识到更多的书籍。

    就算这些人最后没考上举人,也不至于一根筋扎里面,还能转行去做自己喜欢的

    当然这种事,许怀谦不打算说出来,说出来要被人攻讦。

    因为许怀谦这是要改变读书人固化了的,世上只有科举这一条青云路的思想。

    只能通过这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慢慢地潜移默化。

    “如此说来,岂不是四书五经也可以分级”有翰林院的官员立马想到,“把四书五经分类成简单到困难模式,让学生按级别学习,就能更好地学透了”

    “如果著的书只是为了开阔人的眼界,而不参加科举的话,那岂不是还能把是司天监等学识放进去,甚至是网罗一些天底下有趣的轶事之类的”

    他们一个个各抒己见后,全都望着许怀谦,都在等许怀谦给他们意见。

    许怀谦“”我这张嘴啊说这么多干什么

    “咳咳咳咳。”许怀谦使出自己的绝技,从身上掏出帕子来,捂着嘴猛烈地咳嗽了几下,“各位大人,我身体不好,暂时想不到那么多了,还请大家再接再厉,没准多讨论讨论就有了,我先休息一会儿。”,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