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串串

小说:食全食美 作者:少地瓜
    虽然师雁行反复强调, 自家先生必然不会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大家完全可以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继续愉快地买卖。

    但苏北海觉得单纯就这方面无法与她沟通, 直接把人打发了。

    师雁行退出去之前还在奋力争取,伸长了脖子,表情无比迫切。

    “大人, 中元节的素点心要不要中秋节的月饼呢衙门上下不来点福利吗还按上次的折扣如何”

    整个衙门上下大小数百人, 哪怕只算官员和有头有脸的吏员也不是小数目啦

    反正马甲都掉了,那我们不如坦诚点, 来点直击灵魂的金钱交易啊

    苏北海“来啊, 送客”

    这丫头怎么回事

    钻钱眼儿里了吗

    而且中秋节也就罢了,中元节算什么

    哪儿有衙门采买的

    有点头疼。

    半夜,苏县令思来想去, 决定还是得亲自去探探口风。

    于是次日一早, 他就乘轿去见了裴远山。

    听明白他的来意后,裴远山的表情有些奇怪, “大人没给钱”

    苏北海瞠目结舌,“自然是给了”

    你们师门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都要首先关注那些身外之物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 给的确实有点少。

    早知道就照原价了

    裴远山较苏北海略年长几岁, 算一代人。

    苏北海为现任知县,裴远山被贬为白身, 按理说身份高低一目了然。但后者被贬官之前不知比苏北海高了多少级,又曾简在帝心, 倘或一朝起复,重现昔日辉煌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故而苏北海一直待他很客气。

    给了就好,那丫头有分寸, 想来也不会漫天要价。

    裴远山唔了声,“那不知苏大人来有何要事”

    苏北海“”

    这还不算大事

    他自认自己口才也算上佳,可自从戳破了师雁行和裴远山的关系之后,就有点不知从何下手,活像从火堆里抱出来一个刺猬。

    扎且烫。

    后悔,现在就是非常后悔

    早知道就装傻了

    到底是知县,钦差都应付过,这些不过小场面。

    “之前属实不知道师姑娘是先生的弟子,着实冒犯了。”苏北海暗中整理下思绪,试探着开口,“这君子远庖厨,令高足虽是女儿身,但屈身行市实属委屈,不如”

    至于怎么安排,老实讲,他还真没想好。

    若是男人,直接弄到身边做个书办也不是难事,偏偏是个姑娘家往哪儿放都不合适。

    但只要裴远山表达一点倾向,苏北海立刻就能帮着办了。

    裴远山轻飘飘道“无妨,她自己喜欢就好。”

    孩子喜欢,那就让她做嘛

    不偷不抢养活自己,挺好。

    田顷在隔壁嗑瓜子偷听。

    原本他还以为对方是来替方文才找回场子来的,没想到竟然是小师妹。话说她竟一直没告诉外头么

    咋的,师父师兄拿不出手

    至于小师妹做买卖,哼他一直都觉得士人对“金银”一道的态度过于虚伪。

    口口声声“铜臭逼人”“耻与为伍”,可做了官之后,却又想尽办法捞银子。

    钱有错么

    没有

    若非没钱,大师兄早年也不必被人四处撵,惶惶如丧家之犬;

    若非有钱,他幼年时几场大病就死了,怕不是如今坟头草都换过十几茬

    若非有钱,三师弟也不能正经习武,只得如那些苦力一般混日子

    若不是没钱,小师妹又何必在如此年华抛头露面,一力担起养家重任

    苏北海忐忐忑忑来,郁郁闷闷走,总觉得跟这群人说话怎么就这么费劲

    他以为的大事,对方浑然不以为意。

    搞得好像自己小题大做一般

    简直荒谬嘛

    随从就听自家老爷在轿子里一声接一声叹气,既忧且恐,以为遇到了什么大事。

    苏北海憋了一路,到衙门后下轿,才踱出去两步又停下,摆手示意随从上前。

    “今年衙门里的中秋节礼都从师家好味拿货。”

    按照规矩,朝廷会给官员发节礼,而各地衙门也会给下属们发,用的是专门的拨款,每年都有定额,即便不用也落不到个人手里。

    随从愣了下,小心提醒道“老爷,不用聚云楼的了么”

    因当地文人雅士总爱往聚云楼去,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那里的一砖一瓦都透着风雅,历任老爷们也爱用他家的东西做节礼。

    至于好不好吃,谁在乎

    反正东西都差不多,凑个意思就成。

    苏北海瞥了他一眼,目光中满是警告。

    那随从心头一惊,忙低头认错,“是小人多嘴了。”

    距离中秋节还有将近两个月,但聚云楼的人私下已经找他探过口风,他本以为今年没什么不同,还放心大胆收了孝敬呢

    如今看来,那位师掌柜着实不一般啊,不过昨儿才来了一趟,今儿老爷就改主意了

    想到已经收下的孝敬,随从就是一阵肉疼。

    没法子,还是找机会还回去吧。

    苏北海冷哼一声,甩袖子进屋。

    不提聚云楼还好,一提也是一肚子气,这几年他们得了意,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没了聚云楼就不成么

    进上来的东西越发糊弄,交出去一百两银子,送进来的能值五十就不错了,打量自己是瞎了还是傻了

    以往自己懒得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可如今既然有更好的,正好换了他们,卖裴先生一个人情,也叫聚云楼的清醒清醒。

    不光学子要敲打,那起子做买卖的奸商更要敲打

    中秋节尚早,师雁行暂时还不知道苏北海主动给了她一把大活儿,还在家忙活开分店的事呢

    周开帮忙去师雁行看中的那家铺面问过了,那店家确实打算今年租期满后就不做了,但并非生意不好,只因几个女儿俱都嫁了,无人接替,自己和浑家有了年纪,受不住操劳的苦楚,这才决定回家颐养天年。

    听说有人想提前接租,那人家去后与浑家商议一回,说“提前也不是不行,但除房租,还须得叫他补足我家盈余才好。”

    多做一日便赚一日,总不能白白亏了银子。

    师雁行觉得没问题。

    “可以。”

    这是合理要求,人家也没狮子大开口。

    对方是做胭脂香粉的,兼着卖些口子油、针线等物,因做的年岁久了,有口皆碑,附近百姓都爱往这里来,一月下来约莫能有个十两八两银子。

    师雁行谢他成全,主动给了十二两。

    不用劳动白拿利润,那家人也是喜出望外,听说是个女掌柜,还特特挑了几样脂粉包了,委托周开帮忙转交。

    有几样不便带走的笨重家具,索性也不费事卖了,都留给师雁行使用。

    老两口都是板正人,家具虽不是新的,但多年来保养得很好,尤其是几个货架子,几条长凳,俱都抹得锃亮,正好后期用来摆货、待客,省得再去外头花钱买了。

    另有几口大箱子,也好使,塞给姚芳和李金梅装家当。

    光这些,若找老手艺的木匠打造,少说也得一两多银子呢

    稍后周开又请了房东来,三家齐聚,他做个见证,各自签订合同,当面交割了钱款,如此才罢。

    师雁行看中那铺面大小和位置,一口气签了三年,短时间内不必再搬动。

    那老两口干了大半辈子,如今也算得了善终,又挨着屋里各处摩挲一回,乐呵呵搀扶着上了驴车,格的格的回家养老去了。

    交了银钱就可以正式扩张了,师雁行又请了之前的匠人来砌烤炉,并采买桌椅板凳、粉刷墙壁等,忙得不可开交。

    姚芳和李金梅初来乍到,自觉寸功未建,有意彰显本事,权当纳投名状,忙前跑后十分积极。

    原本有匠人看师雁行年纪小,又有钱,一时忙不过来就想偷懒,被姚芳当面抓住,老老实实从头来过。

    有这么两尊门神守着,师雁行着实解脱出来,只隔三差五来看个进度即可。

    又要对外招聘人手,还是都要女孩子,本地的优先。

    若实在优秀的外地姑娘,也可以帮忙解决住宿。

    如今县上百姓都知道师家好味活儿轻快干净,月钱给的及时,东家和气不说,过节还有额外福利。

    之前红果她们端午带回家的粽子和五毒酥饼礼盒,十分体面,不知引得左邻右舍何等艳羡便是她们的爹娘也是面上有光,得意许久。

    听说要开分店,附近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先就挤破头,这个说我手脚麻利,那个说我家就在附近,保准上工及时等等,乱作一团。

    师雁行亲自出面,问了一回有没有识字的,鸦雀无声。

    只好退而求其次,要会算账的,再不济也是手脚麻利,勤快能干的。

    如此选了八个人出来,又让郭苗和红果她们老带新,分批培训了一回。

    等一切尘埃落定,已是七月上旬了。

    分店内外修整停顿,托人掐算吉日,须得过了中元节才好开业,便先开窗通风。

    七月流火,白日虽还有些热,但酷暑已过,要不了多久就是秋天了。

    难熬的夏日总算过去,分店也准备好了,县衙那边又忽然来人,说中秋节要订购月饼礼盒若干,着实令师雁行喜出望外。

    问及价格,来人倒是很痛快,说照八成即可。

    到底是花朝廷的钱,不必县衙自己关起门来精打细算,着实大方了许多。

    但师雁行觉得,苏北海应该也是看了裴远山的面子,不然多出来这部分他们几个官员完全可以自己分了。

    反正向朝廷报账嘛,油水多着呢

    之前六成都有得赚,这次的八折利润就很高了。

    而且衙门人多,从上到下根据官阶高低分派大小礼盒,再加上有品级的女眷,她们每月也有朝廷给的“俸禄”,自然也不能少了她们。

    这么一算,加起来足有将近二百个。

    这些还都是有点脸面的,至于下面没品没级没脸面的,也有多少不等的红封,或是衙门里分几斤肉,图个好意头。

    再有郑家如上次端午节一般订的礼盒,一口气要了四十个,另有自家吃的散的。

    粗粗一算,光中秋这一笔就能顶正常一个月的利润了。

    一切稳中向好,师雁行大手一挥,给大家伙儿放了半天假。

    “晌午都不回去,我请客吃串串”

    如今本店加作坊的自己人已经有十多个了,再算上新来的姚芳和李金梅,一起出动时呼啦啦一群,很有点规模。

    人多嘛,吃锅子、串串之类的最省事。

    江茴开了签子,郭苗去了银子,带着三妹等人上街采买。

    其余人搬桌摆椅、洗菜切肉各自忙活,十分喜气洋洋。

    李金梅看得傻乐呵,帮着扛大锅的时候就忍不住吞口水了。

    这个活儿好,东家也痛快,她食肠宽大,每每用饭时必要添碗,可谁都没笑话她,反而都说能吃是福。

    来了才几天她都觉得自己上膘了

    胡三娘子就笑,“待久了就知道了,掌柜的好处可不止这些,许多大人物都同她往来呢”

    金梅弯腰生火,闻言憨笑道“我脑子笨,也不懂什么大人物小人物的,东家待我好,我就豁出命去保她便是了。”

    胡三娘子点头,“就是这理儿。”

    师雁行用了两口锅,能吃辣的一桌,不能吃辣的一桌。

    串串嘛,汤底是关键,一般多用鸡汤,牛油也可。

    奈何最近市面上没有牛卖,自然没得牛油,便用鸡架加了猪筒骨打碎熬的雪白浓汤,又加各色大料,并干菇、枸杞、红枣等。

    辣锅也是,朋克养生嘛。

    姚芳闻了,咽唾沫。

    “娘咧,这一锅就够香了,咱们还往里加肉吃”

    光这汤她不得痛喝三碗

    用来煮面吃不得鲜掉舌头

    李金梅深以为然。

    眼下正是菜蔬繁茂的时节,各样都挑出一些来洗净,切成小块穿起来,放眼望去密密麻麻摆了几大盆,十分壮观。

    因做卤货,各色鸭肠、鸡翅、脚掌等都是不缺的,鸭肠串好,到时候在锅里几次起伏就熟了,正好脆嫩。

    足足沾满汤汁吃,又香又脆。

    鸭掌和鸡脚先下锅炸出虎皮,再煮到烂熟,往汤底内浸泡,吸足了汁水

    光这两样,师雁行就能自己啃一盘子。

    鱼阵闹着要吃辣锅,结果几口下去就小脸儿通红,额头挂汗。

    原本江茴怕她上火,还想用清汤锅的糊弄。

    奈何孩子大了,不傻了。

    “要红的”

    无奈之下,江茴只好从红汤锅里捞,先在清水里涮一涮,硬是中辣漂成微辣,这才罢了。

    小东西就挺得意,摇头晃脑直哼哼。

    师雁行给她装了一小碗虎皮鸭掌、鸡爪,自己抱着也啃得挺带劲。

    小姑娘挺有天分,腮帮子一鼓,小嘴儿一噘,碎骨头就噗噗噗吐出来,活像个成精的豌豆射手。

    还有切成薄片煮熟的五花肉,往冷汤锅里泡够了,口感劲道弹牙,很有点像蒜泥白肉。

    拿过个热炊饼来掰开两半,把裹满红油的肉片、剔骨鸭掌等塞进去,沉甸甸一个,一口咬到底,汁水四溢,美翻了

    李金梅和姚芳到底没忍住诱惑,开动前先舀了两勺汤底来喝。

    这俩也是狠人,清锅也就罢了,连红油汤底也不放过,辣得直吐舌头,还一个劲儿喊“带劲”,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