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9)

    赵珏打扮得风流倜傥到了相国寺的菊园, 在正在亭子喝茶时,书林赶到, 却不见书颖。

    赵珏因问道“怎么不见叶姑娘”

    书林才道“前两日天气突凉, 妹妹吹着风了犯咳,现下不便出门来。”

    赵珏大失所望,面上却不能表露他对书林没有什么兴趣。

    “姑娘家身子金贵, 还是好好养着重要。”赵珏顿了顿说,“我府里还有些贡梨、银耳,我差人送些到府上。”

    书林一副惶恐的样子“多谢世子爷关心,但舍妹身体一直不错,她吃两天药就好了。”

    赵珏与书林坐着品菊花茶时就有些意兴阑珊,之后同去大雄宝殿礼佛。

    烧过香后,赵珏还劝书林,他若真是为了妹妹好, 让妹妹出家四五年, 将来必能得好姻缘。

    “这也不是为了讨好嚼舌根的人,可以断了从前与北朝蛮夷荒诞的婚约, 否则岂不是被那蛮夷欺负一辈子”

    书林想了许久, 才说“我替舍妹谢世子好意,但过几日我们就要去找师父了。练好了本事, 妹妹要不喜欢, 毁了那婚, 谅耶律隆进也奈何不得我们。要是我们的本事与他相差太大, 出家了他仍然能找来的,谁又能阻止得了强大的人”

    赵珏脸色怪异“你们要出远门”

    书林点点头“我们会跟着师父几年,从前我们随家父学武,修炼的功夫都不算上乘。”

    “你们师父家住何方”

    “听说是在南阳, 但是师父性喜游历,我们也有可能跟他浪迹江湖。”

    赵珏忍不住道“你们就这么痴迷于学武吗”

    书林点点头“学武很有意思。世子,恕我冒犯,那个您为何如此费心劝舍妹出家”

    赵珏不禁讶然,他暗想自己这表现也太明显了一些,世家公子谁也不是笨蛋,叶书林怀疑并不奇怪。

    赵珏才道“我见叶姑娘敢直接与北朝人对上,我从未见过她那么勇敢的女孩子,还文武双全,心下甚是仰慕,不忍她小小年纪,一辈子就被那蛮夷毁了。”

    说了这句话,赵珏俊脸也不由得红了起来,转开了头。

    书林叹了口气,道“多谢世子爷的厚爱,只是舍妹无福呀。”

    赵珏道“如果”

    书林摇了摇头“如果蛮夷强势,出家也没有用,就算有用,她出家四五年、五六年还俗时,也未必堪配世子爷。”

    赵珏嘴唇嚅了嚅,才说“我欣赏文武双全的女子,旁的并不在意。”

    书林暗想你真是好大的脸

    书林面上装作不知,道“到妹妹还俗时,要五六年,懿王爷都同意世子的婚事拖那么久吗懿王不介意世子娶妹妹吗那王府能先来叶家提亲,如果爹和妹妹同意,两家偷偷定下亲事,或许为了两家的脸面,爹爹能安排妹妹先出家几年。”

    赵珏表情一滞,才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家给我定了我表妹,她性情大度和善我们一定礼待叶姑娘”

    书林朝他一揖“多谢世子爷青眼。叶家虽草芥寒门,却也知嫡庶之别。世子爷一片心意,在下和舍妹只图将来能有所回报了。”

    赵珏的心一片冰凉,叶家虽然权势不盛,但绝非什么“草芥寒门”。他祖父是太宗之子,父亲袭懿王爵已是郡王,到他袭爵就是国公了。他就算娶平妻,其实和嫡妻仍有区别。

    见书林郑重其事,眼神疏冷,他实在做不出来劝叶家将来把叶二娘嫁给他做妾。

    书林揭过此页,不再细究,口中只赞各色品种菊花之美,与心不在焉的赵珏应付一个时辰。赵珏称另还有事告辞,书林礼节周到送别他。

    赵珏上了马车,晃晃悠悠驶回王府,待到府门口下马车时,忍不防喉间门一阵咸腥,他吐出一口血来。

    随从小厮大惊“世子”

    赵珏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栽倒,幸好这时随从都已经扑上来了,他没有直接栽倒在地上。

    原来他因为情思郁结在胸已久,好不容易想出个办法,被人家否诀就已经受了打击。今天筹谋再见心上人一面,没有见着再一个打击。劝书林不成,反而得知他们要出远门,第个打击。书林直问他,然后委婉表明叶二娘不可能嫁他做妾,这是要断他之念的打击。他一直忍耐,在车内里心口越来越闷,再也沉受不住,就气吐出一口血来。

    等小厮们七手八脚将他负回府内房间门放下,他才有些清醒过来。这时懿王妃第一个闻声赶来,急道“珏儿,你怎么样你不要吓娘。”

    赵珏努力爬起身,王妃按住他“你好好躺着,不要起来。”

    赵珏喘了口气,说“母妃,我没事。”

    “你都这样了,还说没事怎么好好的就会吐血呢”王妃因问小厮“你们怎么照顾世子的今儿世子去哪了,是不是与人比武伤着了”

    赵珏拉住母亲的手“母妃,我没有和人比武。”

    “那你告诉娘,你哪里不舒服”

    赵珏默然不语,他非常清楚,王府和高家定下他的婚约,不可能轻易更改。

    不管是祖母还是高家,都不能让他悔婚。再者,他要是沸沸扬扬毁了婚,如今家里也不会让他娶叶二娘。家里同意了,叶二娘还有北朝那桩荒诞的婚约,她仍然不能说嫁就嫁。

    他的爱情是有千万重的困难,他居然一件也解决不了,他怎么能不吐血

    “母妃,恕孩儿不孝,我恐怕活不久长。”

    王妃落着泪,焦急道“你才多大,你说什么傻话呢”

    赵珏幽幽道“我不想成亲,不娶表妹,行不行”

    王妃怔了怔,奇怪地看着他“你和珍珍青梅竹马,她温柔贤惠,有什么不好这婚事早定下了,现在怎么能毁婚”

    赵珏闭上了眼睛“娶了表妹,我就活不长了。”

    王妃道“珍珍还能害你不成为什么活不长”

    王妃看他脸色,想了想问道“珏儿是另有心上人吗”

    赵珏不答,王妃又叫来随身小厮“最近世子见过什么人”

    小厮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缩着身子怯怯看了赵珏一眼,王妃提声道“问你话呢”

    赵珏才叹道“母妃何必逼他”

    王妃才看着儿子“那你告诉我,怎么回事”

    “”

    王妃放柔了声音“你也长这么大了,真看上哪位姑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珍珍不是无容人之量的人,你纳进府来就是了。”

    赵珏转身去,悠悠道“人家眼里根本就没我。”

    因为真宗皇帝只有今上一脉,他们作为太宗皇帝的宗室就算是近支了,除了信郡王府和康郡王府之外,谁还比得上他们王府那两王府的世子可没有赵珏这么出众。

    “你看上哪家姑娘”王妃觉得一般官员的人家的女儿给他们郡王府世子作贵妾也不算辱没了。

    “母妃别问了。”

    王妃看他这个样子实在心疼“但是你都吐血了,我怎能不问你要是真喜欢人家姑娘,我们也可以想想办法。”

    王妃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疼他又疼谁呢她就算对害自己儿子得相思病的女孩没有好感,也想让他如愿,从而健康快乐。儿子要是有个长两短,世子之位就轮到侧妃所出的赵玖了。

    赵珏才道“她也是名门之女,原就不太理会我,也没有打算将来嫁我。人家兄长都说了嫡庶有别,他们纵使门第不高也不会嫁我作妾,让我断了这门心思。”

    王妃不禁蹙了蹙眉,叹道“这话原也没错,要是名门女子,难有嫁人做妾的。”

    公侯名门家的女儿,就算二嫁都不会给人做妾,古代嫡庶之别通常来说比红楼梦中的描述要严格。

    只有身份非凡或有大本事的人才可以例外,比如皇帝,比如为了联姻而娥皇女英的人。

    在这个时代,妾是通买卖的,还可送于人玩,这时代的正常男人也不会娶平妻。

    赵珏听母亲这么说,更生绝望,不禁咳了咳,又吐出一口痰来,夹杂着之前的血丝。

    王妃急道“太医怎么还没有来”

    赵珏平复了一会儿,才说“母妃,我要是死了,你让表妹尽快再找个人家,别耽误了她。”

    王妃责备道“说什么傻话你年纪还小,你将来还会遇上别的女子,总有适合你的。”

    赵珏本不欲将自己这心事分享于人,只是他洽好郁结吐血,见母亲到底关心便顺道试一试能不能得到支持。

    眼见最可能支持自己的母亲也只道出这种现实,才知自己和表妹高珍珍的婚事无有可能更改。

    赵珏蹙着俊眉咳了几声“天下适合我的女子再多,我也未必喜爱。我只不想连累表妹,我知道表妹是个好姑娘,可我只当她是表妹。”

    王妃劝道“谁又没有年轻过呢你现在养好身体为上。”

    这时太医终于过来,为赵珏诊断。赵珏为情忧愤郁结,才致气调不顺,这时一口血吐出来,倒还好些了,只不过他所思所忧太多,于养生不利。这相思病终还得对症下药才行,王府如何令他调养,且不细述。

    书林为妹妹委言陈明情况也是书颖的意思,在书颖看来赵珏有利用价值,但目前来说价值不够大。

    只他是宗室,不事先言明的话,她有吊着他的名义终究是掉价了,如果说清楚不可能,他惦念时也就不会把她归于姬妾之流了。这样,如果有需要时找他办点事,身份还是平等的,他做不做就看利益够不够了。

    书林跟书颖言及赵珏似乎很受打击,书颖并未放在心上。过了重阳节后,兄妹就带着行李,驾车离京前往南阳。

    书林、书颖带着小厮侍书和一个丫鬟侍剑赶往南阳。侍书和侍剑赶车,车上载着行李和送给师父的礼品,兄妹俩则多骑马。

    四人路上穿着朴素,赶了两夜天的路到了南阳城,寻到南阳侯府附近。侯府一条街上多是侯府的族亲或者姻亲,由侍书多方打听,他们终于寻到了柳家。

    柳墨卿是南阳侯府的堂弟,那就是说他祖父也是南阳侯,只不过是祖父祖母都去世后分家分府。因为现在柳墨卿母亲还在世,柳墨卿的兄长也算是会经营。柳家还尚是豪富,屋子就不小了。

    书颖这时坐在车里,穿上了贵族人家姑娘才用的料子的衣服,头上还戴上了珠花。

    等到小厮、书林去敲门说明情况,柳家门房听说是京城靖安伯府的公子和姑娘,还是爷里老爷的弟子,连忙邀他们进府去,又引小厮丫鬟去安置车马。

    接待他们的不是柳墨卿,而是柳母张氏和柳墨卿的嫂子王氏,因为当家的柳墨云现在去巡庄收粮了,柳墨卿则逃避相亲,不知躲哪个朋友家去了。

    张氏和王氏一见走进来见礼的少年和少女,眼睛都忘记了眨,只觉置身仙境之中。

    从前她们不知仙人是什么样的姿容,直到见到了他们,一切幻想都有了现实的参考。从前年轻时的柳墨卿已经名满南阳,是南阳少女的春闺梦里人,可是见着了叶书林,方知年轻时的柳墨卿也不至于倾国倾城。

    “晚辈叶书林叶书颖给师祖母请安,给柳伯母请安”因为上面坐着的是大了他们两辈的柳家老太太,初次见面,书林和书颖就跪下给她磕了一个头。

    柳母像是从梦中惊醒,连忙起身扶起书林,而王氏也去扶起书颖。

    柳母近处看到书林、书颖眉目出尘,钟灵毓秀,心中更加喜欢“好孩子怎么行如此大礼呢”

    书林恭身道“这是应该的。蒙师父不弃收了我二人入门,早些时日就该来拜见师祖母和伯父、伯父,奈何晚辈二人家中还有些俗事,直到现在才来。该给师祖母多磕几个头才对”

    书林像是又要跪下去,柳母却用力拉着他“不用磕不用磕你这么好的孩子磕坏了怎么办呢我可得心疼死了”

    书林、书颖并非有奴性,这给师门长辈磕头和奴性是两回事。

    书颖自觉此次来柳家,不但是为了学艺,也要借此培养联络感情,便于将来收拢南阳侯一脉的人支持她。要是叶家像裴家一样累世掌着西军,屏护西疆,那么她不这么费心奔波。

    可惜叶家爵位虽然还在,可是当年父亲壮志未酬就被安阳郡主当“收藏品”了,要是没有爵位,叶家只是一个二流的官宦人家。叶世钊被耽误了十六年,这下振兴叶家的重任只能交到下一代。

    柳王氏牵着书颖的手打量“这是菩萨身边的龙女吗怎么能生出这样好看的仙女儿来呢我要是有个这样神仙般的女儿多好呀”

    柳王氏和婆婆一样,只生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妾氏生了一个女儿,目前才四岁。柳王氏身体还不错,就没有留儿子儿媳在家拘着了,让他们追求前程。大儿子年二十二,已经成亲多年,如今在外地为知县,小儿子外出游学,备战科考。

    “伯母过誉了。”书颖这时还得装一下,不敢当活小泥鳅。

    柳母和柳王氏忙让他们坐下喝茶,问起他们路上辛苦,书林微笑道“京城离这边并不远,我们一路来都还太平。我和妹妹都是习武之人,倒没有觉得很辛苦。”

    书林再问柳墨卿的去处,他说要去给他请安,柳母才面露难色“你们师父日前出门去,也不知去了何处,如今还未回来。”

    书林、书颖面面相觑,书颖想了想问道“他不会去京城吧我们一路来并没有遇上他。”

    柳母轻叹道“应该不至于。怕是去了水镜真人、横舟禅师那里,走之前还称要出家。”

    书林、书颖瞠目结舌。

    过了半晌,书林才道“师父为何要出家是要学裴哥的师父吗”

    柳母叹道“你们师父自小与别个不同,事事都有些不一样的主意。”

    书颖想了想,问道“那让师父的朋友劝劝他,不知行不行呢出家有什么好的,我在京里还有人劝我出家,我就偏不出家。”

    柳母奇道“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有人如此狠心劝你出家呢”

    书颖低下头去,才说“因为我沾上了一桩极荒唐的婚事,他劝我出家是想我好避开这婚吧。但是,这种事能避,不出家我也避得开。要是避不开,出家也没有用。”

    听到“出家避婚”,柳母算是找到知音了,只不过他们都是小辈,她不便跟他们说得太多,只道“你们师父独来独往习惯了,所以考虑出家。可是人这一辈子还是热热闹闹地过更好。”

    说到这里,下人来问叶家兄妹车马行李安顿之事,柳母道“安排在靠近老爷院子上房吧,让秋儿添置用具陈设,不可慢怠”

    书林、书颖又起身施礼,口内道打扰。他们兄妹二人本就打算在南阳租个院子更加自在,只在学武困惑时去问,没有想在柳家长住。

    柳王氏拉着书颖道“你们是弟的徒弟,只当是在自家一样,有什么缺的只管来告诉我。”

    兄妹二人又称谢,柳王氏又道“今儿不巧,不但你们师父不在,我们家老爷去巡庄了。”

    书林道“原是我们不请自来打扰了。”

    “不用如此外道,你们一路风尘辛苦,先去安顿休息一下吧。”

    兄妹去收拾休息,傍晚去老太太院子赴宴,送上礼品。

    书林在宴上见着二房柳墨雨和他的两个儿子,书颖也见着了二房太太崔氏和两个柳家女儿。

    这柳崔氏倒和书颖母亲是同族远亲,崔氏本枝族人丁繁多,只不过现在已不是权贵了。如今书颖的外叔祖还有个子爵爵位,因为书颖的外祖在任上早逝,又没有儿子,只能兄终弟及。

    崔家一门爵位虽然已经不高,但是崔氏一门余威犹在,女儿都比较好嫁。书颖母亲在父亲已逝时,叶家也不会毁婚,柳崔氏是远枝崔家女儿,属于平民了,还能嫁到南阳侯堂弟,也属于高嫁了。

    叶家兄妹两个大祸害让二房的孩子是大开眼界,特别是柳家的女儿,不过十五六岁柳思言,遥遥见着书林,芳心大乱,不过她也已经定亲。

    二房的两个成年儿子已经成亲,他们对着书颖虽然惊为天人,但是知道她是伯府的姑娘,不可能嫁于柳家二房儿子做妾。

    在柳家休息一夜,兄妹二人便说要在南阳租个小院长住着,方便跟柳墨卿学武。

    柳母极力留客,书林作为长兄再推辞,又道“师祖母厚爱留住,原不该辞。只父亲允我们兄妹二人出来学艺尊尊告诫,不得给师父家添麻烦。让我和妹妹租个院子住着,学会自己料理庶务,知道些柴米油盐,那也是学问本事。”

    柳母这才知道留不了客,便让二房柳柳墨雨帮他们寻一寻外头的院子。柳墨雨在南阳县做师爷,这些庶务倒是他所擅长的。

    竹隐寺中,柳墨卿正与横舟禅师品茗。

    横舟是他少年时就结交的忘年交,数年未见,情分却未减。

    柳墨卿烦恼家中俗事,言及想挂在竹隐寺出家。

    横舟只抿着唇淡笑,摇了摇头“柳贤弟,你红尘未了,如何出家”

    柳墨卿道“你怎知我红尘未了我说了了就是了了。”

    横舟道“柳贤弟红尘心未了,与我释门无缘。已在老纳这里住了两日,还是早些归家去吧。”

    柳墨卿呵呵“你是不是嫌我多吃了你们的斋饭呢”

    横舟摇了摇头,正在这时,一个知客僧来请示“师父,来了两个年轻香客,称是柳师叔的弟子,要来拜会柳师叔。”

    要柳墨卿不禁讶然,横舟微笑道“老纳说过你与释门无缘,果不假吧”

    柳墨卿心头一跳“那两人是何模样”

    那知客僧道“男子十五六岁,女子要小几岁,均是天人之姿。”

    夕阳西下,马蹄答答声响,踏着野菊青草的冷香。

    书颖回头看看渐行渐离得远的竹隐寺,长长舒出一口气“哥哥,幸好我们来得及时,否则师父被剃光了头发,可要丑死啦”

    书林笑道“难不成比契丹人的发型还丑”

    书颖眼珠子滴溜溜转“契丹人的发型丑是丑了点,好歹有几根,能称得上发型。和尚没有头发,就称不上发型二字。”

    柳墨卿睇了两个徒弟一眼“你们两个像两只麻雀一样乱叫不停,有没有点尊师重道的本份的”

    书林解释“师父,我们就是尊师重道才马上来寻您。有道是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您这当掌门的突然入了释门,这怎么说呢”

    书颖像是相声的捧哏,笑道“掌门背叛本派,投入别派怀抱。”

    书林哈哈一笑,说“妹妹,你说都当上掌门了,为何还要背叛本派”

    书颖才说“难不成竹隐寺有少林的易筋经师父自知本派功夫不好,打算忍辱负重潜伏在竹隐寺偷学绝技,好将来再回来光大本派”

    柳墨卿实在忍不了,拿着两个核桃就往两个劣徒身上打去,他的暗器号称天下第一,这两个暗器打出正中两个劣徒的哑穴。

    这时书林、书颖每当想说话,就觉得提不上气来,只能手舞足蹈。

    柳墨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耳根清静了”

    柳墨卿策马往前奔去,哑兄哑妹对视一眼,只好打马跟上。

    天黑前回到柳家,柳母见儿子果然被两个徒弟请回来了,心中怀着些大龄剩男娶妻生子的期望。

    柳母笑着跟柳墨卿道“多好的孩子呀,人家拜了你为师,你总不能扔下他们不管自你十五岁后,没干过几件让我满意的事,这收徒倒是一件。你收徒的眼光是极好,两个孩子机灵可爱又好心,你得好好教导。”

    书林比划比划,却说不出话来,柳母看了一会儿,奇道“书林这是怎么了”

    书林知道柳母挺喜欢自己,走了过去掉两滴眼泪,指了指自己的喉咙。

    柳墨卿挥手出指,解了两人的哑穴“别像只麻雀一样扰得人头晕脑胀的。”

    书林、书颖乖乖退到了柳墨卿后面候着,无人时可以“说相声”玩,但是有人在时要表现得尊师重道一些。

    如今还没有租到院落,所以兄妹俩也不便一大早在别人家的院子里练武扰人清梦,所以多睡了半个多时辰。

    上午陪着柳墨卿用过早餐后,书林问道“师父,听师祖母的意思,您不想成家才会考虑出家的。”

    柳墨卿淡淡睨了他一眼“你想管我的私事”

    书林连忙摇头“我不敢管,也没有能力管。师父既然没有成家的想法,那不如就先立业。依照师父的武功,开宗立派,将来我和妹妹将本派发扬光大,名震武林,那岂不是好”

    柳墨卿不禁呵一声笑“你们两个小顽童,还那么重这些虚名”

    书颖劝道“师父不想成亲生子,不在意自己血脉传承,那么在意道的传承吗总不能都不在意吧儒学、道学传了上千年,少林派也有几百年的威名了。师父有绝技傍身,还有我和哥哥这么聪明的弟子,要是自成一派再发扬光大,师父就是祖师爷了。”

    柳墨卿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做我的徒弟没门没派,没有面子”

    他们连忙摇头,书颖是条小泥鳅,到了一地就想搞事情。

    他们两个少年人又能有多少名气开宗立派,进而声震武林但是柳墨卿就不一样了,柳墨卿如果真的开宗立派,以他的名气,估计有很多人想送子弟来习武,或许其中不仅有寒门子弟,还有世家子弟。

    想当女皇,要有人支持、有人可用才行。有叶家宗亲、姻亲世家支持,拉拢裴延庆这种实力家族,这些还不足真正掌握朝堂,还得另有嫡系。

    书颖想到了同门师弟、师妹。有这方势力,再科考取寒门士子,勾搭几个能干的情人,当女皇还是有可行性的,女帝之位可以得到巩固。

    书林忙解释“师父,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书颖给他奉茶,劝道“这不仅是面子的事,也是里子的事师父,我了解你的心一直是少年,可是十而立,这总是正经的事。我们是外姓人,不敢管您柳家的事,但是将来您总不能住兄长家吧鸟有窝、兽有穴,人要有个家。由长辈做主成家立业是普通人会选择的路子,可你不喜欢,那么将来除了出家吃斋饭之外,只有自己开宗立派了。”

    柳墨卿拿着茶杯,手不由得顿住,他少年不羁爱自由,浪迹江湖结交众多朋友,可唯没有经营一份自己的事业。

    一方面他家里有钱,家里会供他一些盘缠。另一方面他功夫够好,他也可以做赏金猎人。他为民除去大盗恶匪,从贼窝也能得到大量的钱财。

    柳墨卿悠悠放下茶杯,道“或许你们说的有点道理。可是开宗立派,不是容易的事。”

    书林见事情有谱,忙道“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师父跟我们是个天才呢”

    书林以为书颖这种想法单纯是想在振兴叶家的路上多些帮手,可不知书颖是为了将来帝王路打基础。

    柳墨卿才问“那你们两个天才有什么主意这开宗立派要做些什么需要花几年时间门”

    书颖问道“师父也协助打过西羌,朝廷就没有赏些山田”

    柳墨卿撇撇嘴“多少年前的事了,朝廷有几百两赏银。为师的钱不是那么来的,总之有些积蓄,饿不死的。”

    书颖又问他还有多少钱,在哪里有地,柳墨卿到底是纵横江湖二十年的高手,有了钱后会让母亲兄长代为置办和管理田地,收藏的宝贝却不会少了。

    书颖想了想说“我们用钱再买些田地山林建个庄子,招收门徒。我不了解这个时代我是说江湖门派徒弟学武要不要交学费束脩”

    柳墨卿呵呵“不交束脩,那么多人吃什么但是如果有特别出众的人,江湖上自然也有破格收徒的。”

    “我就说嘛,大侠也要吃饭的,不能餐风饮露。”书颖支着下巴,“门派要兴盛,还得经营产业,开妓院我会写曲子,浪荡纨绔的钱比较好赚”

    上辈子唱歌是赚钱的、当航天科学家基本是贴钱的,她就想到无论是什么朝代,娱乐业都是来快钱的行业。

    柳墨卿直接赏她一个爆栗“你别添乱我说了还有些积蓄,不用你胡闹。”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柳墨卿想要开宗立派,仍然可以和南阳侯一族合作。南阳侯柳家是当地第一贵族豪族,在当地建屋宇立派比去外地要简单一些。

    柳墨卿不知道书颖的大志向,所以他听了这两兄妹的话深觉有理。母亲身体虽然还好,但也六十五岁了,母亲若是去世,分家是理所应当的,就算同住在一府里,还会各自为政。

    他一直是一人吃饱,全家饿不死,现在没有关系,将来那府里大哥、二哥分家了,但是各自一大家子人过日子,只他孤零零的,太不像话了。

    柳墨卿游遍名山,南阳附近伏牛山自也去近,那边有个地界比较开阔的山谷,或能建屋宇山庄,收些徒弟。

    柳墨卿为此亲自拜访了堂兄南阳侯柳墨翰。柳墨翰知道柳墨卿是他们这一代中最有本事的,自来看重他。

    从前还想送儿子跟堂弟学文习武,只是柳墨卿好游历,不喜照顾孩子,所以没有收。

    柳墨翰听了柳墨卿的想法,喜道“七弟终于要立业了,这是我柳氏一门的幸事别说只是帮忙买那些山地,就是建庄我也该出一份力”

    柳墨翰和他同一个祖父,在柳墨卿的祖父的孙子中,他排行第七。柳墨卿少年时,祖父、祖母都还在世,小时候也是侯府长大的。

    柳墨卿微笑道“我浪迹江湖多年,其实也有点积蓄。大哥愿帮忙,到时帮我找些工匠人手便好,一应用钱的地方,我都自己想法子。”

    柳墨翰道“七弟何必外道七弟这么大的本事,开宗立派,总有乘风破浪、扬名立万之时。这是我们柳氏一门的荣耀,我自然应该支持。七弟立派,将来族中若有出众的子弟,七弟自也会收入门墙。族中也该多支持。”

    作为一个侯门家主,柳墨卿知道子弟不学无术,家族必然沉沦。难得最有本事的柳墨卿想开派收徒,以后柳家和门派可以互为犄角,门派教养出能干的柳家子弟,于家族长兴是好事。

    在山谷建些房舍又不用多大的代价,城外的土地没有城内那么贵,伏牛山南麓离南阳城还有一天半的马程,比南阳郊区的地更便宜一些。

    最费事的还是购买木材、石材,不但要钱,还要时间门,还有请建筑师规划,请工匠们开工。

    柳墨卿叹道“大哥,我来跟你商量真不是为了钱的事。就是置办那片山林的地契,还有组织人手建屋的事。”

    “我自辞官回乡,左右也没有什么事,你这件大事,我自该帮忙。”

    柳墨翰大柳墨卿近二十岁,因为当今皇帝都十岁了,太后还把持朝政,当年柳墨翰提议太后还政,结果受到了打压。

    要不是柳家也是开国功臣,累世家族,族人与李、杨、裴、崔、曹、潘等家族都有些姻亲关系,加上柳墨翰当时退得快,否则也难全身而退。

    书颖、书林在南阳一边学武,一边协助柳墨卿开宗立派之事。

    身在京城的赵珏却面临着要成亲的现实,他根本说服不了长辈去更改婚约。他私下和高珍珍提出想要退婚,高珍珍却坚决地表示,就算死也不会退婚。如果他来高家退婚,就是逼她上吊。

    在这个时代,改嫁的女子虽然不少,因为被退婚而失了颜色羞愤上吊的女子也不罕见。

    赵珏并不想害死表妹,便想叶二娘能明白他、理解他,可惜他连见也见不着她。

    进入冬月下旬,北朝耶律隆进忽派了几个下属南来,给叶二娘送礼送信。因为北朝人员进入南朝腹地定要经过官府,此事也被朝廷知道,一时弄得沸沸扬扬。

    赵珏自然也知晓了,朝廷都放任或协助耶律隆进的人与叶家往来,赵珏想不出半分法子。但想叶二娘不肯出家避婚,只怕有些喜欢那蛮夷,他不禁心生悲愤和怨气。之后懿王府操办起他的婚事,他就如个木头人一样被人牵着鼻子拜堂成了亲。

    隆冬时节,在南阳侯和柳氏一族的协助下,柳墨卿顺利在伏牛山南麓一个山谷测量地界,规划设计了房舍布局,打好地基。

    在规划布局和设施时,书颖出了大力。建筑设计和服装设计在画图技巧上总有相通之处,精密机械和动力设计与建筑力学上的基础数学是一样的。

    书颖就和建筑师探讨了多层楼的宿舍以节约用地,又能改善入室弟子和外门弟子的住宿条件。书颖参照现代的小型大学和她认识的名门正派来设计大礼堂、图书馆、教学楼、操场、花园、论剑台、食堂、澡堂。只有厕所没有冲水马桶,只设计用石头砌类似现代八十年代的学校的旱厕。

    土地到位,测量和设计到位,木材石材也都定下去了,就等明天开工。南阳离京又不远,腊月下旬,热心地在南阳忙了个月的兄妹俩也得回家过年。

    兄妹俩因为长相、出身、才干、武功和柳墨卿的倚重宠爱,在南阳这个月混得很开。回京前,不但柳家人备了好些年礼,南阳侯府也送了一大车特产来。

    他们离开时,不但柳墨卿叮嘱他们一路小心,南阳侯的孙子、孙女都来送行,依依不舍。照柳墨卿的辈份算,他们比兄妹俩要小一辈,可是年龄相仿。

    他们一直叫他们小师叔、小姑姑,兄妹俩带他们一起玩,也会代师传些功夫给他们,南阳侯府就乐见其成。

    来时拖了一大车的行李和礼品,回京里拖回两大车,兄妹也都选择乘车,不让柳家的下人来回奔波为他们赶车。

    此时已是腊月二十二日,皇帝早已封笔,叶世钊没有外出,听小厮来报那两条小泥鳅回来了,不禁喜出望外。

    待他们一进门来,叶世钊觉得他们这四个月像是长大了一些,脸上的稚气更少了,身姿也抽长了一寸左右。

    拜见了祖父母,书林拿出柳家和南阳侯府给的年礼单子,卢氏一见笑道“你们多承柳家照拂,回来时还带走人家这么多东西,如一个打秋风的一样。”

    书林道“这时节备年礼去南阳也迟了些,开年后我们还得去学艺,一并带些回礼去。还请祖父费心张罗了。”

    卢氏叹道“我年纪大了,家里很多事都倚赖玉敏,你们求玉敏帮忙吧。”

    书颖看看身上还穿着素色衣服的叶玉敏,走了过去牵着她的手“大姐可比我孝顺能干,怪不得祖母多疼大姐一分,嫌我太野了。”

    叶玉敏淡笑道“你比我聪明,要是祖母也多疼你一些,你岂不是把好处占尽了”

    叶家二老见他们四个虽然不同母,母亲还有嫌隙恩怨,但是并不把恩怨牵连到自己这一代,便放心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