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好像还不错

    周澜同常乐带着二姐夫在庄子上走动,三人心情放松,倒是难得有些趣味。

    姜二姐夫诗性大发,还要拽上两句酸诗,这就让周澜听的相当心痒。

    倒不是他想要赋诗一首,而是特别想要问问,二姐夫这作诗的水平在书院算什么层次。

    周澜大概的掂量一下, 虽然先生同亲爹都说,他在文采上着实一般,可同二姐夫这个秀才比起来,周澜自己品着还不算是很差。

    姜二姐夫看着周澜发呆,于是好心安慰周澜“妹婿你莫要心急,诗文这种事情不着急的, 待到日后, 触景而发,自然手到擒来。”

    听二姐夫这话, 竟然还相当自信。

    周澜谦虚的表示“还要二姐夫指点。”

    姜二姐夫大包大揽的“为兄读书不成,唯有这诗文上,有一二见解,妹夫只管放心。”

    啊,那就是对自己的文采很有信心。二姐夫这个水平,信心到底在哪呢

    周澜心说,怎么也得是县学里面一等的文采,才可以这般夸口的,那么衡量一下自己,难道我也有这个天赋。

    可自家亲爹能看错了,先生也能看错了吗。周澜心说,自己可是被两个很尊敬的人,下过评语的。

    两位长辈都叮嘱过他,文采不行,就在时文上多下功夫。扬长避短吗。

    周澜很是不理解, 我这诗文到底行不行呀。

    回到书房的时候,周澜提笔把二姐夫做的诗抄录下来送与二姐夫手中。

    姜二姐夫欣喜不已“你我连襟当真是相得益彰,妹夫的字当真是鼎鼎的好。”

    问题我不觉得你诗文有多好。周澜心里老苦闷了。

    送走姜二姐夫夫妇,周澜读书的时候都有点走神。

    姜常喜给常乐送羊奶过来,常乐喝奶之后睡觉。

    到了姜常喜同周澜夜话的时候,夫妻二人总是在这时多说两句的“看夫君今日似乎无心读书。”

    周澜很不好意思,可身边能说话的人,也就是自己媳妇了“今日见识到二姐夫的文采,我心中有些彷徨。”

    姜常喜心说,应该是被人比下来了,缺乏自信。

    姜常喜安慰周澜“二姐夫毕竟是当了几年秀才的了,过上些时日,夫君的文采不会差的。”

    周澜抬眼看姜常喜,他不是这个意思,欲言又止的。

    姜常喜心说,我的文采也不咋样,也是需要安慰那波的,能说我特别理解你吗“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

    周澜拉着姜常喜,贴近一些才说道“我只同你说, 我觉得我也不比二姐夫差。”

    啊,合着你在二姐夫身上找到自信了。

    姜常喜一时都没能缓过神来, 既然如此,你还这般纠结做什么“不,不是,你什么意思。”

    周澜“若只是这样,也不足以让我彷徨,可爹在的时候说过,我文采一般。先生也说了,我应该务实,在文章上努力就好。”

    周澜盯着姜常喜看,意思就是你有没有明白呀,我这突然进步了,还是我爹看错了,先生走眼了。

    姜常喜眨眨眼,好像没懂。

    周澜“我瞧着姐夫对他的文采颇有信心,县学里面似乎都是出彩的。”

    那是,不然也不至于心情舒畅就敢作诗。

    姜常喜就明白了周澜的想法“我倒觉得没什么可彷徨的,爹那可是四品大员,什么样的文采没见识过。举人,进士,每三年就一大把一大把的出来。”

    周澜心说,在夫人眼里,原来举人,进士,竟然如此寻常呢。

    就听姜常喜说道“能同爹,同先生打交道的都是文采斐然之辈。别说是县学,就说保定府,出过多少四品大员。二姐夫的文采不错,却未必能入先生,入爹的眼里。”

    周澜“如你这般说,是爹同先生对我期望高。”从小爹爹就拿他的诗文同进士之流做比较的

    姜常喜“先生的弟子自然是要同进士老爷比肩的。爹对夫君更是期望有加,怎么会把夫君放在小小的县学比较。”

    确实如此,这样就说的通了,周澜也不觉得自己文采多好,多骄傲了,他是要考进士的人“我要读书了。”

    姜常喜真不是想要激励周澜苦读的意思,读书吗,要张弛有度,不一定非得苦读。

    可这说了半天,愣是刺激到了,能怎么办。

    姜常喜“大爷今日心绪不宁,不如早些歇息,读书也不在一时。”

    周澜“距离府试也不过几个月,对我来说一时一刻都是功夫,先生对我如此期待,我不能真的只为秀才的名头,怎么也该努力一些,尽量让名次好看。”

    这竟然还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只能说当初公公还在的时候,给孩子学业基础打的好,不然这三年的断档,谁还敢有此雄心壮志。

    姜常喜为周澜的境遇可惜,若不是碰到那样的祖父祖母,如何会被耽误成这样。

    若婆婆林氏能够强悍一些,怎么都不会断了孩子的学业。

    外祖那边,舅舅那里,若是没有私心,都不会至周澜到如今这般境地。

    姜常喜心疼了那么一下“不如大爷在先生身边沉淀几年。”

    他们年轻有的是机会,若是周澜沉下心苦读,一鸣惊人不是没有希望。

    周澜摇摇头“既然已经下场,那就该按着计划走完,且,我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为夫,为子,以后他还要为父,他要的是保障,不是噱头,他肩膀上扛的是责任。

    姜常喜想到的是婆母林氏。没有个身份,怕是脸母亲都不好护住,十几岁的年纪,周澜的心气,能稳下心读书,已经是不容易了。

    最近舅舅那边没有来信,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就怕是因为有情况,因为不好说,林舅舅才没能及时的送过来书信。

    姜常喜就怕周澜多想“京城距离这边路途遥远,这个季节雨水颇多,书信来往不方便,早几日晚几日都是正常的。”

    周澜耷拉下眼皮,明显这个话题根本就不想提,影响读书的情绪。

    姜常喜也有些尴尬,这个问题呀,其实还真不是能回避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