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没有掉队的可能

小说: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作者:金01
    于东方是个对权利想当痴迷的人,如果京华被人家收购了,他这个厂长还领导谁去

    这是他不愿意京华被收购的原因之一。

    至于这个企业的将来会怎样不是他该考虑的问题,再过五六年他就退休了,哪管他身后洪水滔天。

    从京华厂出来,江宇就做好了被第七半导体厂拒绝的准备。

    第七半导体厂的经理叫藏文真,是一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的人,他对江宇的到来很热情,在知道江宇是谁以后就更热情。

    你就是威来的江总这真是久仰很久了,这可不是客套话,我对你们威来是真的久仰很久,发自内心的那种,你们家的产品我用过,我腰间的传呼机就是你们家产的。藏文真还把那台数字传呼器掏出来给江宇看。

    这就有些尴尬了。

    这玩意儿还真不是威来集团产的,它们压根就没生产过传呼机,这是渤海电子生产的,只不过用了威来的品牌。

    藏文真这货很健谈,为了证明他对威来公司的熟悉,他还举了其其他一些产品作为例证。

    他穿过威来的运动鞋,他家孩子穿过威来运动服,虽然都是减价处理的。

    京城里有为数众多的威来车辆。

    很多娱乐场所的卡拉ok设备都是威来品牌的。

    这小子还去过娱乐场所

    江宇突然感觉自己这个威来老总土了不少,他还没去过娱乐场所呢。

    不知江总到我们这里有何贵干

    我们准备自己生产手机里的一些芯片,准备组建自己的芯片制造产业链,但是自己组建这速度太慢了,我想收购一些现成的企业,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产业链组建的周期。

    藏文真听明白了江总你的意思是要收购我们企业

    有这个想法,不过你们的员工未必会出售自己手里的股票,我也只是来问一问而已。

    如果我们愿意被威来收购,我们员工的待遇会有什么转变

    这要说的话就多了,从薪资到养老以及各种福利待遇,还有设备厂房的产品的升级,方方面面江宇介绍了足足半个小时。

    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能加入威来产业链,好像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这个企业现在也是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说不定哪天就淹没了,这对我们来说反倒是一个机会。

    藏文真的态度让江宇眉宇舒展,他和于东方的态度截然不同。

    藏经理补反对被威来收购

    为什么要反对我们的状况,我们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与其看不到前途,为何不做些改变既然威来给了一个机会,我们当然要珍惜;不过我要看看员工们的意见,他们若是不同意,我同意也是白搭,我要开个全厂员工的大会,听听他们的意见,这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给你回答。

    没问题,别说两天,就是三天也行。

    正因为有了这个原因,江宇在京城又耽误了两天。

    这两天,他就和郑大宝逛了京城以前没去过的一些风景区。

    第二天下午,他接到了藏文真的电话。

    江总我召开了一次全场员工的大会,把威来的意思公布了,员工们经过半天的集体讨论,推出出了几名员工代表,想和您谈谈。

    什么时间

    如果您方便,那就明天上午您到厂子里来。

    江宇第二天上午准时来到了第七半导体有限公司,和那些个工人代表见面会谈。

    工人代表有六个人,提出了几十个既有规规矩矩,也有千奇百怪的问题。

    不过主要的

    还是薪资,养老保险,退休以及产业升级这几个问题。

    还有收购员工手里企业股票的价格问题。

    江宇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有些问题还给出了承诺。

    双方对话时间一直持续到11点,六位员工代表满意而去。

    他们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六张嘴的不同演绎传达到第七半导体厂六百多名员工的脑袋里。

    到十二号这天江宇就得到了第七半导体有限公司员工愿意出售手里的股票的消息。

    他们出售手里的企业股票,威来这边自然就要出人来收购这些股票。

    这种事情就不是江宇该干的了,自然有人来搜购股票,签署协议,手收购企业的流程。

    第七半导体只是一个芯片制造厂。

    要制造芯片还需要其他的产业链,比如光刻机,蚀刻机,光刻胶以及封装等等。

    要把这个产业链建立起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其实最好就是把渤海电子收购下来。

    渤海电子可是有集成电路生产完整的产业链的,虽然不是很先进,但起码是完整的。

    还是得回去打渤海电子的主意。

    以前双方合作他不好意思,也没有那个想法。

    现在双方已经不合作了,就该想想收购渤海电子的事情了。

    如果能把渤海集团整个收购过来更好,如果收购不了,那就只能挖墙角了。

    难办的是渤海电子是正八经的国企,这种大型国有企业让它私有化还是相当麻烦的。

    它绝对不同于威来收购东河电机厂和钢厂那么简单。

    毕竟东河电机厂和东河钢厂,在这些大型国企面前,只能算是小企业。

    不会引人注目。

    而渤海电子这种员工成千上万的大型企业就非常麻烦。

    江宇对收购企业这种事儿不拿手,这需要别人来运作,他负责掏钱就

    不对,今年才九七年,芯片还卡在193n法自拔。

    我就是现在建自己的芯片生产产业链不也来得及吗

    我把厂房建起来,把芯片制造的各道工序的设备买回来,然后我高薪挖角是高薪招人,通过这些人再培训下一批人,等芯片突破193n颈的时候,他这产业链基本也就建立完成了。

    他就算不和老外们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也比他们落后不了多少。

    现在落后不了多少,那以后就肯定落后不了。

    以华国人的办事效率,只要占到一个项目的前沿,那就绝对没有掉队的可能。

    除非自毁长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