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在原本的历史中,日本一家社会调查网站曾做过一项调查,将70到80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人,称作“o世代”。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日本人,无法想象o在当时有多火。是的,这个词语甚至超越了电视剧本身,一度成为社会现象,在广播、电视和人们日常聊天中出现率极其频繁。

    特别是在卡拉ok,o更是必点歌曲。即使在二十年后,很多人去唱卡拉ok的时候,仍旧会点这首歌,为的就是伴随着副歌旋律,喊出一句“o”。

    换个便于理解的说法这是个能和美国人嘴里的“fuck”相媲美,带着浓浓时代印记的铁板台词。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就是日本人的生活太压抑了。

    就像美国人喜欢用公路文化来标榜自由一样,日本人是典型的铁路文化。在这个电车提前20秒发车都要向民众谢罪的国家,所有人都像行驶在铁轨上的电车一样,按部就班,绝不篡越。

    甚至自杀,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死在轨道上。

    有德性的人会把工作做完交接好,揣好遗书卧轨。一部分更有德性的人,卧轨也要等末班车,以免耽误别人上班签到。

    这种刻板与压抑,太宰治给出了精辟的总结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从生到死都在说“抱歉”的日本人,心理压力非常之大,偏偏这些压力又很难用言语释放,于是o这个用来表达一切负面情绪的词就火了。

    这一世的o比前世来势更猛。

    如果说反町版是“抱怨”,那么林海版就是“爆发”。

    林海版的副歌部分,调子更高,金属唱腔带来的穿透力是反町隆史的低音无法比拟的。

    同时,在编曲和混音上,两首歌的差别也不小。

    很多华夏人最初接触日本歌曲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相似感受太吵。

    形成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就出在编曲和混音上。

    其实在七十年代,日本歌曲并没有那么吵,那时的日本歌曲号称比bes更苦情,“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歌曲一抓一大把,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情况出现了变化。

    一方面是音乐人的炫技心理导致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音乐人的炫技心态开始膨胀,到了后来,演化成了“为创新而创新”,反应到歌曲中就是编曲越来越复杂。

    有人戏称,日本编曲师,总试图把交响乐团塞进作品里,哪怕那只是一支广告v。

    另一方面则是偶像产业的不断发展导致的。作为快消品的偶像,往往不具备精心打磨过的唱功,因而在混音过程中,会强调伴奏,弱化人声。

    综合上面两点,结果就是一不小心就熬成一锅粥。

    反町版o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林海版则不然。

    林海在编曲时,没有夸张的炫技,在乐器和效果的选择上也非常的克制,使得歌声没有被伴奏淹没,也就越发具有感染力。

    于是,“病毒”爆发了。

    根据事后统计,七月十四日夜,富士电视台总计接到了超过两千通抗议电话,都是“换歌”引发的,而在记者的街头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也打了电话,只是根本打不进去。

    “根本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虽然我很喜欢反町,但是主题歌换成他唱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只能说抱歉”

    “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要换的话,为什么未完,请翻页

    态的发展渐渐出现了失控的趋势。

    七月十五日下午,在千叶,发生了一起集体跳轨自杀事件,引发举国震动

    在日本,跳轨自杀没什么好稀奇的。日本每年都有超过两万次铁道人身事故,死亡人数在三万上下。

    然而,绝大部分自杀事件都是个人行为,而这次“千叶自杀事件”,参与人数多达十九人,其中更有六人为未成年人据目击者称,这些人在火车即将到站时,高声唱着o,像企鹅一样排队跳下轨道,最终酿成了九死十伤的惊人惨案

    这一下,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当天,经产大臣约谈了富士电视台社长日枝久,日枝久随后通过电视向民众公开道歉,解释说这次的“换歌”是因为版权问题,会充分考虑民意,在后续播出中更正错误。

    到了七月十六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新一期周刊文春发售,杂志详细披露了林海被捕的始末,被多家媒体引述转载,引发举国哗然。

    如果整体去看这篇文章,对林海是极端不利的其中不仅披露了他的混血血统和伪造身份的行为,还详细报道了他被捕的前因后果。

    不得不说,周刊文春的总编新谷学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为了扩大影响,杂志社还临时在东京的电车、地铁车厢里刊登了广告,广告有一个抓人眼球的标题“愚弄民众的华夏间谍”

    周刊文春这一波骚操作,创造了惊人的销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民众对林海的批评声并不多,反倒是同情他的声音占到了大多数。

    为什么呢

    原来就在头一天晚上,深田恭子在参加一档谈话节目时,专门提到了林海。

    和林海一样,深田恭子这些天也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因为喜欢这个甜美可人的女孩而专门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很多。

    令观众意外的是,恭子在节目中并没有过多谈及自己,反而三句不离林海。

    从她口中,观众们知道了林海的“haf华夏血统”这个词是恭子造的,知道他曾经连母亲健在都不知道,目前正为振兴母亲所在地的经济而努力着

    林海的“凄惨身世”,激发了很多女性的母爱,反倒是他的华夏血统,在普通民众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到了七月十七日,另一个更有分量的女性接受了nhk电视台的采访。

    她就是刚刚成为三星集团太子妃的林世玲。

    林世玲在采访中,透露了周刊文春没有报道的更多细节,并公开向林海表示感谢。

    人们这才知道,林海面对的并不是几个不良少年,而是持枪歹徒,甚至在与歹徒周旋中,还中了一枪

    当天下午,民团和朝总联联合发声,对林海的义举表示感谢;几乎同一时间,华夏驻日本大使馆也对外表示,谴责媒体对林海的不实报道和蓄意抹黑。

    转天上午,警视厅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证实林世玲所言非虚,表示关于林海是偷渡者和间谍的指控为不实报道。在发布会上,警视厅还对外公布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京都连环杀人案”的一些细节,以及林海为案件侦破的帮助。

    警视厅同时还表示,会择期对林海进行公开表彰。

    至此,试图将林海一脚踩死的人只好偃旗息鼓。

    而对于民众来说,林海这个“男主角”却迟迟没有露面,这让所有人感到好奇。

    林海去哪儿了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