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第 1005 章

    程程一脸震惊地看着这个全村最破的小房子, “杳杳姐这么穷过么”

    程澜看了看,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房子还好啦。不过如今村里的房子都更新换代了, 就把这里衬托得又旧又破。

    姐弟俩进去看了看那些生活用具, 都忍不住道“杳杳姐小时候好惨哦”

    跟他们被带去忆苦思甜那个县城看到的穷人用的东西差不多。

    “是啊。那会儿她没找到她爸爸,而且又不让做生意。你们大姨是个女的,工分比较低。”

    悦悦道“原来她小时候真的吃不饱饭啊。”

    “你还以为她哄你的不成”

    程程一脸担忧地道“妈妈,那你能吃饱么”

    程澜道“你们太外公和小外公加起来一个半人的工分, 再加上太外公能在后山搞到些吃的, 养我还是可以的。而且我自己也会去叉鱼、摸鸟、弄些甘蔗、红薯来填肚子。那时候你们杳杳姐最喜欢跟着我跑,找到了吃的我会分一些给她吃。”

    程杳真的会走路起就跟在她身后混吃混喝了。

    这会儿看说到她, 悦悦和程程感受比较深,程澜自然是不遗余力的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另外, 你们大姨为了养活女儿,也会偷偷摸摸去黑市卖鸡蛋、卖野菜换钱和票据。以前得同时有粮票和钱才能去国营商店吃饭,不然连下馆子都办不到。刚不是说那时候不让做生意么,万一被逮到了还得被拴成一串在街上游行。你们大姨和楚叔叔都被逮到过。啧,你们如果比老师喊起罚站过就会知道那种羞耻感了。”

    悦悦指指小地主家,“楚叔叔家看起来很有钱啊。”

    哪怕村里那么多小别墅,但她觉得最值钱的还是楚叔叔家的合院。

    这还需要去卖鸡蛋贴补生活

    “这房子是后来八十年代才全部还给他们家的,之前被村里几个家伙给占了。他们全家最惨的时候是被撵到牛圈去住的。就这么冷的天, 一家四口窝在一起围着一床旧被子取暖。后来还是你们六太公跟上头提到他们家抗战的时候捐过枪支弹药给八路军,这才拿回了最里头一进房子。”

    应该是爷爷知道他们的处境后, 把老地主捐过枪支弹药的事告诉六叔公, 让他去向上反应的。

    还幸亏当年这事儿被写到了县志里,一查就知道了。

    不然爷爷还得多费不少事。

    悦悦咋舌,“然后他还得天天去挑粪对吧, 太惨了”

    挑粪这件事她经常听妈妈和杳杳姐、小外公他们拿来调侃楚叔叔。

    “他比起其他的地主崽子算过得好的了。”

    程澜心道对啊,当初干嘛把他们带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看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带回来给他们多讲讲说不定效果更好。

    不过,那会儿可没有杳杳这个故居啊。

    程澜从背包里拿出拍立得相机,让悦悦和程程站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

    “走,吃早饭去了。吃了再回咱们自己家看看,然后就去拜祭你们太外公。”

    走到六叔公的小院子,这里修得完全是古香古色的。

    进门的地方有个大石磨,请的年轻工人在推磨,还有个可能是他媳妇儿的在负责添豆子。

    六叔婆走出来道“你们娘仨走路可真够慢的。我刚在楼上看到你们往这边走,就到锅里给你们舀豆浆了。结果豆浆都要冷了,你们还没有走到。走走,进屋。二娃,给你姐和外甥、外甥女重新舀三碗热乎的。”

    程澜不是很认得这个二娃,她离开都快15年。

    看二娃的样子,那会儿要不还被抱在怀里,要不就是还没生出来。

    不过既然六叔婆这么称呼的,他端着热豆浆过来喊了澜姐,程澜便笑着点头。又让悦悦和程程喊二舅。

    他们这会儿坐在六叔公家的地坝里。

    这里摆了六张挺古朴的桌子,各放着八张古风凳子。

    六叔婆让去屋里坐的。

    这两姐弟觉得这儿比北京暖和多了,不用。

    程澜便笑着点头,“六叔婆,我们就坐这里了。有吃不瞒天”

    二娃应了悦悦和程程,又问道“澜姐,有豆浆油条、豆花饭,面条、抄手,包子、馒头、花卷、蒸饺、小笼包、稀饭,你们吃什么”

    这楼上住着昨天留宿的客人,早饭也是给他们准备的。

    程澜道“我吃豆花饭。你们两个想吃什么”

    六叔婆调的蘸水好吃,豆花也老嫩适中。她打小就很喜欢吃,能直接就着蘸水豆花吃三碗饭。

    悦悦惊讶道“妈妈,你一大清早就吃辣的啊”

    “四川人的早饭,好多都是辣的。你们吃不了的话想吃什么吃什么好了。”

    悦悦道“那我吃豆浆、油条。”

    她以前经常跟着太奶奶吃豆浆泡油条,现在不太能吃到了还挺惦记的。

    程程道“我吃小笼包,我能吃三个。”

    一家三个人,各吃各的。

    他们正吃着的时候,六叔公从外头进来,“你们怎么坐外头啊”

    程程刚好解决掉一个小笼包,笑眯眯开口,“六太公,我们有吃不瞒天。”

    六叔公失笑,在空凳子上坐下,“行,那给我也来碗抄手。”

    看到端上桌的红汤抄手,再看看别的桌的红汤牛肉面,还有妈妈正吃着的豆花饭,悦悦认识到四川人果然连早饭都要吃辣的。

    有昨晚留宿的客人三三两两下楼来吃早饭了。

    有人眼光掠过程澜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兴许是那位鼎鼎大名的程老板的姐妹,那长得有点像也正常。

    吃过早饭,程程听说里头有爸爸和二叔的相片便跟着姐姐进来看。

    嘻嘻,爸爸系着围裙在帮几个叔叔抓猪,二叔穿一件皮夹克蹲在旁边看着。

    嗯,妈妈呢妈妈也在旁边看着。妈妈看起来好年轻啊

    程澜盯着相片上六叔公家的老房子看,这才是她记忆中的故乡。

    修成这样,真的有些找不到感觉了。

    “六叔公,这照片底片还在不在洗一张给我吧。”

    “行,回头寄给你。”

    “嗯,您帮我收集一下,看村里谁家还有相片拍了老房子的。”

    她想用电脑把从前的程家村拼出来,找那种老手艺人给她做个迷你的。

    就做成样式雷的建筑模型那种。

    六叔公点点头,“好”

    程澜带着俩孩子回自己家去。

    等她走远了,有客人忍不住问道“老板,那个、那个就是程澜么”

    “是啊。她就回来待半天,下午就走了。难得回老家,应该并不想被陌生人打扰。”

    客人点点头,“不打扰、不打扰。你们村的人怎么这么冷静啊这可是在全国知名度都很高的名人啊。”

    “她再有名,在我们心头还是当初那个小丫头片子。”

    啧,当初可是村里的小霸王啊

    六叔公说完,嘱咐六叔婆准备祭品。要去上坟,总得有块熟肉,再有些供果。

    然后他就背着手往小超市去了,让售货员准备一份香蜡纸钱还有土炮。

    程澜回到家,拿着六叔公给的钥匙开黄铜锁。

    这是那种老式的锁,一般人不知道怎么开和锁。

    打开了看悦悦有些好奇便递给她玩。

    悦悦道“我在曾叔叔的古董铺子里看到过这种锁。”

    “以前都用这种。只不过有些用铜锁,有些用铁锁。”

    金锁、银锁也有。不过大多是做成饰品挂小孩的脖子上。

    屋里应该按时有人打扫,没什么蛛丝网之类的。不过长久不住人还是难免有灰尘。

    程澜找了盆子、抹布,到地坝里压水井。

    悦悦和程程就在后头跟着。他们觉得乡间生活还挺有趣的,尤其这还是自己家,更有代入感。

    第一下没压得起来水,程澜把盆递给悦悦,“去隔壁讨些水。看到年轻的喊舅舅、舅妈,年纪大的喊外公、外婆。”

    悦悦很快把水讨回来了,有人跟着她一起过来。

    还说要帮她端水,悦悦觉得自己可以就谢绝了。

    “以前我们家都上你们这里压水,不过后来有水龙头就没用了。估计是常年不用的缘故。”

    程澜笑着喊了声嫂子,接过悦悦递上的小半盆水倒在压水井的压片上。

    这下再用力一压,就出水了。

    “妈妈,这是为什么啊”悦悦一脸的好奇。

    “水压啊,内外水压一致就能压出水来。你摸摸试试,井水有15度呢。冬天摸着是有点温度的。”

    外头的温度差不多七八度,15度的井水自然就不冻手了。

    悦悦试了试,真的呢。

    隔壁嫂子道“要帮忙么”

    不过,今天抹了,过几天又生灰尘了。

    程澜道“不用,我就是随意抹一下。嫂子忙你的去吧。”

    “好嘞。对了澜澜,谢谢你啊我家也在团结湖小区买了三套房。自己住一套,租出去两套就够过日子了。”

    以前对她们来说,去北京买房子定居那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更不要说去了还不愁吃穿了。

    如今一家三口的户口都迁过去了,孩子读书的一下子高了好多。

    她们也是回家来过元旦节,看看老人的。

    “不用客气,也是你们赶上了好日子。”

    “那也得你先给了小卖部的分红,又给消息。好,你忙着,有事招呼一声就好。”

    “好的。”

    程澜把抹布撕成三份,三母子一人一张。

    劳动最光荣她一向让两个孩子跟着劳动。

    程澜端着水进去从堂屋抹起。

    她自然也知道抹过几天就要起灰尘,不过回来一趟就当是找个仪式感。

    而且,在这屋里待着,想着爷爷从小的教导,她有些焦虑的心也慢慢开始平静下来。

    又不是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

    不就是可能被漂亮国经济封锁,做不成进出口生意么。

    而且,就是他们不搞经济封锁,他们那个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来了,出口生意怕是也做不了了。

    出口做不了,她肯定不会继续从漂亮国进口牛羊肉回来卖了。

    华国十二亿人呢,而且在逐渐的脱贫致富,也越来越多的人舍得花钱消费了。

    超市的人均单次消费量是在上升的。

    而且,国产货的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不是非得卖进口货不可。

    至于卖菜的事,要想不搞得几万人没了生计,那就只能提高国内的消化量了。

    如果国内一天能消化几个200吨的话,哪天漂亮国不许她买菜了,她把运出国卖的菜分散到各地超市、火锅店、中餐馆就是了。

    如果这些店的数量够多,吞吐量够大,她也不用太过担心。

    一时半会儿的应该不至于就爆发对抗和战争,她还有时间转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