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转眼间,便快到各部封印的日子,自先帝开始,便有元旦要放假七日的诏令,初一前后三日加起来共七日的休息。

    所以放假的前一日,便是各大府衙封印的时候了。

    只见左羽林卫的驻地府衙,有一个人朝着不远处慢慢驶离的马车吐了一口吐沫,冷哼道“不过是个大理寺的狗而已,竟也敢到咱们羽林卫耀武扬威。”

    羽林卫乃是圣人亲卫,之前更是隐隐有长安十二卫之首的气势,自然能入羽林卫的,很多人更是出身世家勋贵。

    便是连不少普通禁卫军,哪怕如今家中已经落魄,但却有一个了不得的姓氏。

    因此羽林卫一向是眼高于顶,压根瞧不上旁人。

    可是这段时间里,整个羽林卫却险些成为长安南北衙的大笑话。

    无他,正是因为那两个在围场出事的羽林卫。

    在冬狩这样的大场合,两个羽林卫突然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甚至还主动下药引诱黑熊。

    若说他们只是走错了路,那便是羽林卫纪律不够严明,竟连两个人都约束不住。

    而如今要是一口被查出他们是被人指使,羽林卫丢脸便就更大了。

    羽林卫何等地方,乃是圣人的亲卫,居然被人安插了内贼,这简直是打了整个羽林卫上上下下的脸,日后不说旁人,便是圣人还能全心全意信任他们吗

    只怕圣人都不敢让他们护卫大明宫了。

    毕竟之前虽然只是在围场出事,也并未伤及龙体,但是谁又能保证,下次出事不是在大明宫,不会发生刺杀之事呢。

    “算了,让他们查吧,查干净了,咱们羽林卫才能清清白白,”倒是旁边的同伴,挺不以为意的。

    “咱们大将军何等人物,这次竟能忍受这些大理寺的人骑在头上,”先前骂人的军士低声说了句。

    旁边的同伴左右看了一句,这才压低声音说“哎,大将军这不也是为了做给旁人看的,不然你以为大理寺哪来的胆子敢查羽林卫,还不是奉了旨意。”

    说到奉了旨意这话时,此人双手抱拳冲着头顶示意。

    对面的人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大理寺查了这么久,谁能不知道他们是奉了圣人的旨意,只不过查来查去,他们倒是也没查出什么东西。

    “我瞧他们一心想要立功,如今什么都未查出来,看怎么交代,”吐唾沫之人,幸灾乐祸的说了一句。

    而此时羽林卫的府衙内,只见一个宽敞而明亮的值房内,穿着常服的人,正站在房中,看着背后墙壁上所挂着一幅画,乃是猛虎下山图。

    没一会儿,几个人鱼贯而入,也不知是约好的,还是凑巧。

    “你们来了,”盯着墙壁上画作的人,微微转头看向他们。

    “见过大将军,”众人齐声道。

    原来此人便是左羽林卫大将军李作安,嘉明帝未登基之时,李作安便是

    他的亲信,待嘉明帝登基之后,李作安便也跟着一路扶摇直上。

    如今更是官拜左羽林卫大将军,不仅是圣人最为信重之人,更是权势滔天。

    而这几个人,倒也不是外人,乃是左羽林卫的两位将军和三位中郎将。

    算起来这几位乃是整个左羽林卫真正的核心人物。

    “大将军,大理寺这些人三天两头来羽林卫搜查,到底是把我们羽林卫当成什么了,”其中站在前方右手边的一个高大而身材壮硕的男人,心直口快的说道。

    李作安朝他看了一眼,吓得原本还想嚷嚷的对方一下闭嘴了。

    “郑将军,此番羽林卫出事,大理寺前来彻查此案,乃是合情合理之事,”李作安口吻平静。

    这位郑将军名为郑回,乃是两位羽林卫将军之一。

    只是他跟旁人不同,性子鲁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乃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

    旁人没敢问出口的话,他皆能直接说出口。

    不过这也跟他是李作安的嫡系有关系,李作安对他总是比旁人多了几分宽宥。

    “可是这些日子,大理寺不时的就来咱们这里一趟,不说外面那些什么右羽林卫,金吾卫在看着呢,便是咱们自己底下的兄弟也有些人心惶惶,觉得是圣人不再信任咱们左羽林卫了。”

    李作安登时皱眉,呵止道“郑将军,慎言。”

    其实郑回说别人倒也罢了,但是他直接明言圣人,便是大不敬。

    “是卑职妄言了,”郑回倒是也回过神,赶紧请罪。

    他虽然性子鲁直,但并非是真的蠢笨。

    李作安环视了众人一圈,这才缓缓说道“明日开始便是各大府衙封印,到时候大理寺必也不会再来,先前我便已经跟大理寺卿言明,他们若是这般一直查不出什么线索,我们羽林卫也不必再配合。既然如今他们确实未曾查出问题,可见我们羽林卫并无问题。”

    “大将军您的意思是,之后大理寺便不会再来了”后排站着的一位中郎将轻声问道。

    李作安微微颔首,众人神色一松。

    倒不是他们心虚,而是因为大理寺这般左查右查,实在是有损左羽林卫威信,这阵子他们出入平康坊,都不敢说自己是左羽林卫的人了。

    “果然还是大将军威武,”当即便有人吹捧出声了。

    “咱们左羽林卫在大将军的带领下,一向对圣人忠心耿耿,岂有怀疑咱们的道理。”

    “正是,正是。”

    此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都在吹捧李作安。

    “好了,既然无事,大家便下值早些回去把,”李作安挥挥手。

    只是众人离去时,他抬头朝着这些人看去,神色莫测。

    谢灵瑜自然也知道大理寺最后一日去左羽林卫的事情,不过她也并未在意,这些时日她倒是在忙着另外一件事,圣人竟将今年搭建鳌山灯之事交给了她。

    搭建鳌山乃是

    工部之事,本就是工部全权负责,只是每年圣人都会指定一个监工之人,待上元节鳌山灯亮,万民同庆时,圣人龙心大悦,自会赏赐百工。

    所以这个监工之人,便是圣人找个由头给功劳的。

    往年这个好差事,都是落在了皇室几位亲王郡王身上,今年落在了谢灵瑜身上,说来也有种理所当然。

    虽说鳌山灯如今便开始搭建,但是真正亮灯也是到等到上元节。

    上元佳节,到时候整个长安城内都会被灯海覆盖,到时候各色各样的彩灯,种类繁多,璀璨夺目,而这其中便会以鳌山灯最为夺目。

    今年鳌山灯便是搭建在望仙门外,之所以选在此处,自是因为到时候圣人可以携文武百官和皇宫内眷登临城楼,与长安百姓一同观赏鳌山灯。

    而作为上元节最有看点的鳌山灯,之所以这般受重视,也是因为鳌山灯有为万民祈福的吉祥寓意,而到那一日圣人亲临城门上,与万民同乐时,更是彰显了江山永固,与民同乐的盛世气象。

    嘉明帝治下的大周,这些年来国力确实是强盛,是以长安才会吸引这么多外藩使团前来朝贺。

    自然这一幕也要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之人瞧瞧,大周如此强盛,与大周为敌,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不过这一层含义,嘉明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光是从今年鳌山灯的制作乃是历年来最高,便能看出来了,他这是在震慑有心之人。

    而这个有心之人当然指的便是,迟迟未返程的北纥使团。

    是以谢灵瑜得了圣人的旨意,望仙门早早就被封禁了。

    这段时间内,除了工部的搭建鳌山灯的工匠们之外,便只有望仙门守卫能够靠近此处了。

    毕竟鳌山灯要等到上元节才能够真正亮相,要是早早被旁人看了去,到了上元节那一日岂不是没了新鲜感。

    谢灵瑜头一回承接这般的重担,自然要力图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这段时间,谢灵瑜在鸿胪寺的事情便有些松懈,但好在萧晏行伤势恢复的很快,他这人似乎也闲不得,伤刚好便回了府衙。

    所有衙门到了年节之前,都有些忙碌,但是鸿胪寺忙的格外离谱些。

    元正大朝会时,不仅是文武百官群贺,外藩使团更是不会拉下。

    那些还留在长安城内的外藩使团,在元正大朝会上是需要向大周皇帝陛下,献上新的一年祝福和贺礼。

    是以这些使团要呈现的礼物,要先经过鸿胪寺查验,确认无误之后,紧接着封存在一起,待元正大朝会那日,再由各国使团敬献。

    因为谢灵瑜要忙着监工鳌山灯,这些事情便有一部分被萧晏行接手。

    正巧这日乃是封印的这一日,众人都喜气洋洋的回家了,萧晏行正巧是跟鸿胪寺几位大人一块出了衙门的。

    他的马车此刻就停在外面,清丰坐在前面驾车。

    待萧晏行弯腰上了马车,刚一掀开帘子,便有一张巧笑倩兮的绝丽脸蛋这撞入他的眼帘,少女穿

    着一件满绣花鸟鱼枝湛蓝色宽袖上襦,手臂处挽着一条赤红色帔帛,整个人被这样明艳而浓烈的色彩衬托的雍容华贵,明艳动人。

    明明马车内里狭窄而憋仄,又只悬挂着一盏小小的宫灯,灯光落在少女的脸上,她略一眨眼时候,眼波流动,便是连车内都比方才都亮堂了几分。

    本作者蒋牧童提醒您最全的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尽在,域名

    “殿下,你怎么来了,”萧晏行语气难得染上几分欢悦。

    连带着清冷的声线,都比平日里更加动人了些许。

    谢灵瑜翘起嘴角,开口说道“清丰,可以走了。”

    她这一开口,竟也不是对着萧晏行,而是跟车外的清丰说话。

    萧晏行在她身侧坐下后,这才望着她问道“殿下这是要带我去哪儿”

    “清丰可是你的人,难不成你还怕我把你怎么样”谢灵瑜轻笑说道。

    萧晏行轻轻摇头“自是不担心。”

    “既然如此,那就先别问,”谢灵瑜倒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

    待马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因为如今乃是冬日,车窗都是遮挡的严严实实,是以萧晏行还真不知道如今到了何处。

    不过他知道他们先是经过了几个热闹的坊市,因为马车外面的声音熙熙攘攘。

    但是随后马车所经过之地,越来越安静。

    “我们这是要入宫”突然萧晏行开口问道。

    谢灵瑜有些震惊朝他看了过去,不敢置信问道“你明明坐在车内,为何会知道我们到了何处”

    虽然谢灵瑜知道萧晏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这般坐在车里,完全没瞧着窗外,他竟也能知晓他们的目的地,还是让谢灵瑜震惊。

    “是外面太安静了,如今年节将近,长安大小坊市都极其热闹,能找到一个如此僻静之处,自是不容易,况且我前几日刚入宫给七皇子讲课,当时马车外的声音便也如此,在经过热闹繁华之地后,乍然安静了下来。”

    并非皇宫乃是什么偏僻之地,而是寻常人不得轻易靠近皇宫。

    而能够出入宫闱的人,都是一些自持身份的朝臣,又岂会无缘无故的大声喧哗。

    两人这般一边闲聊着一边说着话,马车竟也不知不觉停下。

    不过这次倒是被人拦住。

    但是外面的清丰在出示了腰牌之后,也被迅速放行。

    待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再次停了下来,显然这次是真的到了目的地。

    于是萧晏行率先起身,准备下马车。

    可当萧晏行掀开车帘的瞬间,却被外面的场景所震慑,他竟是忘记下车,只是朝着不远处看了过去。

    就在不远处,只见一大片精巧夺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巨大鳌山灯矗立着,而此刻那耀眼的鳌山灯海里的灯彩交叠,宛如银星连天。

    在回过神之后,萧晏行迅速下了马车,这才抬手去扶谢灵瑜。

    而谢灵瑜钻出马车的那一刻,明知会看到什么,却同样被眼前这一幕所震撼。

    “殿

    下要带我来看的,是鳌山灯”萧晏行站在她身侧,声音轻而有些飘忽。

    此时周围并没什么人影,这气势恢宏而夺目的鳌山灯似乎只为他们两人而亮。

    谢灵瑜同样望着远处的灯群,轻声说“今日是今年的鳌山灯头一次点灯,我便想着跟辞安一起来看。”

    每年鳌山灯制成之后,都会先点一次灯,自然是为了确定整体效果。

    避免到了上元节时,再出现什么差池。

    要是真在那日出错的话,别说工部那些人,便是谢灵瑜这个监工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在确定第一次点灯的日子之后,谢灵瑜便想着要带上萧晏行来看。

    虽说到上元佳节时,她和萧晏行也都会看到这个鳌山灯,可是那时她会随着圣人登上城楼观灯,而以萧晏行的身份,会很难得到同圣人一道登城楼的殊荣。

    因此她想今日与他一道,共赏此景。

    待两人慢慢朝着鳌山灯走去,明亮的灯火将周围照的如同白昼,因为谢灵瑜事先吩咐过,所以这个时候的鳌山灯周围并无旁人,就连侍卫都被撤离远远的。

    当他们走到灯下时,璀璨光线落在他们的周围,流光溢彩在两人身上浮动着,本就容貌出众的两人,此刻更是宛如身在仙境之中的天上仙人一般。

    萧晏行偏头看着身侧的少女,此刻她正站在灯下,仰头望着头顶的鳌山灯。

    她神色恬静而淡然,摇曳的灯光朦朦胧胧笼在她脸上。

    灯下看美人,本就比寻常更加入目三分。

    两人往着灯棚内里走去时,待身影在灯下影影绰绰时,突然萧晏行只感觉到自己的手掌一热,待他低头时,便看见自己的手被谢灵瑜握住了。

    “殿下,小心,”萧晏行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此处乃是望仙门外,虽说此处近日已被封闭,但是远处还是站着城门守卫。

    谢灵瑜转头望着他,眨眼轻笑“所以我今日特地穿了宽袖。”

    确实,此刻谢灵瑜穿着的宽袖垂落在手背上,早已经把她的手掌覆盖住了,因此若真有人在旁边匆匆看一眼,还以为他们两人只是站的太近,衣袖挨在了一起。

    却不想这衣袖之下,是一双正紧紧握着的手掌。

    “我已经好久没瞧过这般漂亮的鳌山灯了,”谢灵瑜仰头,还是忍不住感慨。

    萧晏行一时也有些沉默,因为他亦如此。

    自他背负起三千卫的千斤重担之后,他的人生便再与欢乐嬉戏无关。

    即便是除夕之夜,他也是简简单单一餐饭食之后,便入书房通宵读书,旁人的守岁是阖家人热热闹闹的守岁,他的守岁都只跟书本有关。

    “辞安,你自幼便父母双亡,想必每一年的除夕都过的极清冷吧,”谢灵瑜转头看着他,轻声问道。

    萧晏行独身入长安之后,并无家世背景,父母亲族助力。

    他轻轻点头。

    谢灵瑜脸上并无怜爱,反而是

    同病相怜般叹了口气“我也是这般。”

    在阿耶去世之后,她便被送到了上阳宫,即便每年过节时,上阳宫里也张灯结彩的热闹,可是抬头望去,周围只有侍婢嬷嬷,没有阿耶没有阿娘,便是从前的皇伯爷和太后祖母都再难瞧见了。

    因而当谢灵瑜从上阳宫回来之后,她很快便接受了圣人赐婚。

    她其实也想有一人能够陪着她,一起热热闹闹的度过除夕守岁,在上元节时登高观灯,享着人世间最简单的快乐。

    她本以为裴靖安是这样的人,而他们成婚后,她确实没有再孤单守岁。

    可是这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风一吹,所有一切便都破碎了。

    “还好,从此我们有彼此相伴,”谢灵瑜转头看着萧晏行,脸上洋溢着浅浅笑意。

    上一世她选错了,这一世她不会再错下去了。

    谢灵瑜此时慢慢转过身体,她松开萧晏行的手,面对面望着他,轻声说道“萧辞安,你永远都不会背离我的对吧。”

    “不会。”萧晏行望着她,一时眼底竟浮起说不出的复杂。

    许久,他轻轻抬起手,摸了摸眼前少女乌黑而柔软的发鬓,沉而坚定的开口。

    “绝不会。”

    不管他背负的责任是什么,他都绝不会背离她。

    一年一度的年节,乃是大周所有百姓都最为期待的,便是连一向勤政的圣人,都在这几日歇息了。

    除夕之夜,谢灵瑜乃是跟着韩太妃,入宫配着太后守岁。

    自然母女两人也得了太后的恩准,留宿宫中。

    而正好第一日便是元正大朝会,谢灵瑜便让听荷将朝服带上了,第一日一早便穿着朝服上朝去了。

    好在大朝会依旧是一副恢宏壮丽,万国来贺的盛世气象。

    便是连许久未见的北纥一王子默古,给圣人敬献礼物的时候,都比寻常老实了几分。

    显然被黑熊所伤,未能拿下冬狩的头筹,让他颜面大失。

    先前的那些傲气倒也被去除了好几分,反而对嘉明帝恭敬了起来。

    待谢灵瑜下朝后,便回了永宁王府之中。

    虽然今日元正,谢灵瑜早上并未在家中,但是她已经吩咐了王府长史拿了厚厚的赏钱,打赏了阖府上下。

    虽说这些奴婢侍从,都是卖身到了王府的,但是一年到头也辛苦了。

    或许是新年所有地方都热热闹闹的,便显得日子过的格外快,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的上元佳节。

    这一日整个长安更是热闹非凡,因为圣人每一年都会准许取消上元节的宵禁。

    整个长安在这一夜,彻底灯火不绝,街头巷尾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便是连平日里难得出门一次的人,都会在这一夜出门同庆。

    更别说河里的花灯了,据说每一年百姓所放的河灯,多到能将河道堵塞。

    虽说夸张之嫌,但是也侧面说明了上元节的热闹。

    萧晏行本是喜静的日子,往年上元节时,他会让清丰还有折剑出门游玩,他依旧还是如同往常一般读书。

    可是今年却不同以往,虽然谢灵瑜要随圣人一道登临望仙城楼,观赏今年的鳌山灯,但是在观灯之后,她便会出宫来寻他。

    他们已约定好,一起游玩,共赏长安花灯。

    曾经他们都心无牵挂,便是在这样万家团圆的节日里,都清冷孤寂,但是这一年却尤为不同。

    连萧晏行自己都没想到,在上元节的前一日,他竟是满怀着期骥陷入梦乡之中的。

    是以往常只是浅眠的他,在这一夜竟睡的格外香沉。

    而在极深极沉的梦乡之中,周遭的一切渐渐变得格外真实起来。

    就如同他曾经做过的那几个古怪梦境一般,这一次他又行走在了一片繁华而璀璨的灯影之下,乍然看去,便是在上元节之时。

    萧晏行走在街道之上,周围是摩肩擦踵的人群。

    有些人脸上还戴着古怪又意趣的面具,这也是上元节的传统,而更多的人都是不停的游览观赏着周围的彩灯。

    “这有什么好看的,赶紧去看鳌山灯吧,前头就是了,”一旁一个声音响起。

    萧晏行听到鳌山灯这三个字,竟也跟着前面人的脚步,朝着走了过去。

    显然很多人都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去,大家都想要去看鳌山灯。

    瞧着周围人着急的模样,萧晏行心底不觉好笑,他不必着急,因为阿瑜已经带他看过了鳌山灯,只有她和他两人的鳌山灯。

    可是当走着走着时,他竟发觉有些不对劲。

    因为众人所去的方向,并非是皇宫的望仙门,反倒是另一个方向的九仙门。

    错了,错了。

    你们都走错了。

    萧晏行想要提醒这些走错路的人,告诉他们今年的鳌山灯并未设立在九仙门外,而是望仙门,可是偏偏他竟发不出一丁点声音。

    甚至连他自己的脚步都在朝着九仙门而去。

    在人潮涌动之中,他也终于抵达了九仙门,而让他震惊的是,九仙门外当真有一座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鳌山灯。

    只是这座鳌山灯虽然依旧光华璀璨,但是却与殿下同他一起看的那一座并不相同。

    每一年的鳌山灯的设计和建造,都是由工部的能工巧匠负责的。

    自然每一年的鳌山灯都不一样。

    这一刻,萧晏行心底在有种恍然的感觉,原来这并非是今年的鳌山灯,可是为何他偏偏会梦到这个,这个梦境却又那样的真实。

    萧晏行望着眼前这一切,忍不住皱眉。

    可是周围都是百姓,没人回答他,他也更是不知该如何问下去。

    周围的百姓都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所有人都对着眼前这座巨大而夺目的鳌山灯赞叹不已,显然这一年才能见到一会儿的鳌山灯,大家赞美都来不及呢,又岂会怀疑什么呢。

    此刻唯有萧晏

    行安安静静站在人群之中,脸上既没有喜悦也无兴奋。

    直到人群中传来骚动,而萧晏行随着这骚动声抬起头,竟是圣人携群臣和皇宫内眷一起登上了九仙门的城楼上观灯。

    瞬间,周围全都是山呼万岁的声音。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萧晏行并未跟着一起,因为他的目光正死死的盯着城楼之上,在那些达官贵人之中,似乎在搜索着什么,他努力去找,拼命去找。

    直到突然一个瞬间,他整个人神魂震动。

    因为他看到那抹比明月更皎洁的身姿,而他心底在巨大的震颤之后,竟是有种说不出的孤寂。

    此刻从他心底不可控制的生出一种莫名的感觉。

    他感觉城楼上的那道身影犹如皎月般,不可触摸,无法靠近。

    那道身影离他那般远,让他一世都无法轻易的靠近。

    不对,不对。

    还是不对。

    明明他已与阿瑜约定好了,待她陪圣人观灯之后,便会同他一道,赏尽长安花灯。

    他心底怎会升出这般荒谬的感觉呢。

    她虽清丽出尘如皎月,但也是他可以触碰,可以拥入怀中的皎月。

    可就在此刻,萧晏行突然看到另一道身影靠近谢灵瑜,明明离的极远,可他却能清楚瞧见那人附耳在她耳畔轻声说话。

    她偏头看向对方,似也在回应对方。

    明明离的这么远,他无法看清楚他们脸上的表情,可是他却莫名觉得,他们两人此刻脸上应当是幸福的表情。

    “永宁王殿下与裴四郎,当真是伉俪情深。”

    突然身侧一个陌生人,望着城楼上,发出感慨道。

    永宁王殿下和裴四郎

    哪一个永宁王,哪一个裴四郎

    萧晏行只觉得这一切着实是荒唐至极。

    可是耳畔,那些百姓的声音,却不断的传来。

    “自从三年前圣人赐婚,两位便恩爱有加,如今站在一起更是如此登对。”

    “可不就是,当真是宛如仙人之姿。”

    听到这里的时候,萧晏行只觉得胸口宛如被千斤巨石沉沉压住,有种绝望痛苦的情绪在心底一点点蔓延,直至将他心房都占满,胸口那种沉闷到痛苦的感觉也越来越明显。

    渐渐,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小。

    直到眼前的一切骤然一黑,而原本安静的房间中,突然传来沉重而清晰的呼吸声,伴随着这样的声音,床榻上的人猛然坐起,整个人直愣愣望着前方。

    萧晏行的意识渐渐回魂之时,他转头看着四周,虽然房中并无灯光,依旧是漆黑一片。

    但他还是认出了,这是他自己的卧房。

    他低头望着自己身上盖着的锦被,还有身上穿着的白色中衣。

    显然方才所瞧见的那些,皆是梦境。

    可是他整个人的颤抖,却还是隐隐无法控制般,甚至连心底都还残存着莫名

    的慌张,因为梦境里的一幕幕依旧那般清晰出现在他脑海之中。

    就连梦里那些路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他居然都还记得。

    2想看蒋牧童的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吗请记住的域名

    思及至此,萧晏行竟莫名发出一声嗤笑声。

    荒谬。

    不说旁的,阿瑜那般厌恶裴靖安,又岂会容忍与他结为夫妻。

    谢灵瑜虽表面看起来温和易相处,但是他与她相处这般久,也早已经明白,她性子实则极其刚烈,认定的事情是决计不会轻易改变的。

    所以梦中的这一切,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绝对不可能发生。

    但连萧晏行都无法否认的是,这并非他第一次陷入这般真实到可怕的梦境。

    之前也曾经有过几次,每次都是他都梦到谢灵瑜,而在他的梦境之中,似乎是他对谢灵瑜求而不得,他只能远远望着这位尊贵的永宁王殿下。

    而裴靖安才是那个,能够陪伴在她身边的人。

    这样的梦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便是连萧晏行都无法以一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打发了事,毕竟对于他而言,他可从不曾将谢灵瑜和裴靖安联系在一起。

    这岂不是荒谬。

    如今想来,他所做的这些梦境,竟有些像全都真实发生过的。

    但却又不是在如今发生的。

    便是连从不信神鬼之道的萧晏行,在这一刻都不得不去想,难道真的有所谓的前世今生他所梦到的一切,都是前世所发生之事。

    这一梦醒之后,萧晏行便再无睡意。

    于是他起身离开卧室,来到书房之中,只是他将书拿在手中,眼睛虽盯着但是却无一字入心。

    待天蒙蒙亮时,清丰起身之后,突然瞧见坐在书房中的萧晏行,也险些被吓了一跳。

    “郎君,您是早就醒了,还是一夜未睡啊”清丰小声问道。

    不过他随后发现自己问了傻话,昨晚明明是他伺候郎君上床安置的啊。

    清丰赶紧说道“我去给您准备些早餐吧。”

    “不必,”萧晏行阻止他之后,便起身站了起来,径直朝着门外走去。

    清丰有些诧异了“郎君,这么早您这是要去哪儿啊”

    原本快已经走到门口的萧晏行,还当真被这句话说的停住了脚步。

    是啊,这么早,他这是要去往何处。

    原本他是想从侧门前往永宁王府,去谢灵瑜的院中寻她,可是他去了又该说些什么,难道把自己这个荒谬至极的梦境,说给阿瑜听吗

    萧晏行这才发现,自己的心神竟这般轻易被搅乱。

    或许是太过在意她了。

    “去准备些早膳吧,”萧晏行低声说道。

    清丰赶紧上前,笑着应了声。

    入夜,天刚黑了之后,整个长安城内期待已久的上元花灯节,似乎才是真正的开始。一路上,马车早已经是堵的水泄不通,以至于很多人被堵的久了,干脆弃车步行。

    萧晏行便也是如此,今夜他并未带着清丰,而是让清丰自己去玩了。

    估摸着,他也去寻折剑了。

    依旧是通往皇宫的路上,而这一次汹涌的人潮所涌动的方向,是望仙门。

    萧晏行跟随着人群,朝着望仙门而去。

    终于他看到了矗立在远处,那座熟悉的鳌山灯,这是由谢灵瑜亲自监工而制成的鳌山灯,与梦境之中那座鳌山灯并不一样。

    这一刻萧晏行的心头,才有种彻底踏实的感觉。

    待圣人携群臣出现在望仙门城楼上时,周围是同样山呼海啸般的陛下万岁的称颂声,而萧晏行朝着城楼上望去时,这一次他很轻易便找到了谢灵瑜的身影。

    因为她并未站在角落,这一次她就站在圣人的身侧,那般万众瞩目。

    待过了一个时辰后,圣人离开了城楼,而萧晏行也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等他走到一个地方时,便是安静站在那里,不管周围人潮如何涌动,人来人往,他自是巍然不动。

    直到不知过了多久,一道纤细身影从远处而来。

    “辞安。”

    灯火阑珊下,萧晏行抬头望去,就见城楼上那道皎洁身姿,正慢慢朝他走来。

    这一次,皎月向他而来。</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