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今年是首次在冬天进行高考,坐在寒冷教室里的考生们自然不好受,冻手僵脚,身上穿得再多也只觉得发冷。

    只一颗红心激动,连带着也有浑身的热情劲儿,盼了太多年迎来的高考,再苦再难都得撑过去

    第一天高考结束,下午天气阴沉,雪花飘落,苏茵和顾承安与何松玲结伴回家去,大家都没讨论两场考试的试题,以免影响后面发挥。

    “我好久没参加过考试了,差点名字都忘了写。”何松玲搓着手,感慨一句。

    苏茵笑笑,睫毛上挂着片雪花,晶莹剔透“我拿到试卷第一时间就先记着把名字写了。”

    想到什么,立马扭头和顾承安确认,“你写好名字没有”

    顾承安挑挑眉“我是能干出交卷了不写名字这种事儿的人吗”

    “那就好。”苏茵昵她一眼。

    回到家,老太太和儿媳妇儿张罗了热菜,羊肉萝卜汤,一碗泛着热气的滚汤下肚,什么寒意都驱散了。

    高考第一天的晚饭后,苏茵没再看书,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得挺充分,也不在乎这一晚,还不如让自己轻松些。

    这点倒是和顾承安不谋而合,当然,他是本来看着书本就脑壳痛,要是谁这时候再逼着他看书,就是要他的命。

    这不,亲妈来要命了。

    “承安,你不抓紧时间再去看会儿书”

    顾承安对着母亲大谈自己的理念“妈,咱们不能临时抱佛脚,没多大意义啊,反而会越看越紧张。都高考了就不差这一哆嗦。”

    钱静芳琢磨着有些道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呢,就见到儿子和苏茵出门了。

    二人直奔何家去,一群人在何家集合,就差李念君和吴达还没赶来。

    胡立彬给这群高考大军鼓劲儿,又抻头往外张望“吴达是送他妹子去简医生那儿看病去了,这李念君人呢别是高考还没结束,已经看不上咱们这些高中学历的了。”

    “胡立彬,你说我什么坏话呢”李念君匆匆赶来,怀里揣着二十块钱,“我爸刚给我奖励呢。”

    “哟,不得了了,提前奖励大学生啊”

    “胡立彬你是不是以为我考不大学你等着吧,我肯定能考上”

    “行行行,我哪儿敢说不啊,您呢就是最牛的大学生”

    苏茵挽着李念君胳膊“念君,别和胡立彬拌嘴,快过来了,松玲让我们上她屋里去。”

    “走走走。”

    这一晚,大家也没看书,反倒是聚在一块儿烤了土豆和红薯吃,直到夜色已深,才各自回家去。

    高考最后一天,李念君照旧起了个大早,精神抖擞地洗漱好。

    桌上有李红兵给煮的稀饭和鸡蛋,另外还有一盆白面馒头。

    “念君,快来吃饭。”

    李红兵这两天亲自准备早饭,他一向是不进厨房的人,两段婚姻里都是爱人操持家务,一是他在部

    队忙,二是也不会下厨。

    可这回李念君参加高考,在高考前一晚说希望他给自己煮鸡蛋,煮稀饭吃,像小时候过生日一样。李红兵那股子对闺女的内疚之情又升腾起来,忙活两天,全是天不亮就起进厨房。

    放寒假回家的孙若依昵李念君一眼,心里更是不爽利,继父什么时候下过厨房整个军区也没几个爷们下厨房做饭的。

    “爸,你这稀饭煮得挺好,鸡蛋也香。”李念君迅速解决了早饭,准备出门。

    “你喜欢吃就行。走,咱们早点去,免得路上耽搁时间。”李红兵对闺女追求上进考大学很是支持。

    继父不仅亲自给李念君做早饭,昨天今天都送她去考场,看得孙若依眼睛快红得滴血了。

    等那父女俩离开,她将白面馒头嚼得用力,忍不住跟亲妈诉苦“妈,你看看爸,把李念君惯成什么了”

    至少自己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时候没这种待遇。

    “这李念君现在一天天的,还什么要求都要提”付海琴也心气不顺,“要是她真考上大学了,那还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呢,比你这个走推荐上大学的强多了,我都不知道老李都把她捧成啥样”

    孙若依怒瞪着眼,将馒头一放“我不吃了”

    为期两天的高考结束,各大考点外人头攒动,考生们或解脱或轻松或郁闷地从考场出来,和家人一块儿回去。

    顾承安回到家便大喇喇半躺在沙发上,两条大长腿搭着,扬在半空中。

    “坐没坐相你”钱静芳拍儿子大腿一下,将人推起来,“一会儿你爷爷跟你爸见着了准得训你。”

    顾承安又躺回去,懒洋洋道“妈,等挨训了再说,都考完了还不能让人放松放松啊。”

    “你考得咋样啊”钱静芳憋了两天没问,现在考试结束,一切尘埃落定,总算能打听一句。

    “会的都写了,不会的也写了。”

    苏茵听了憋笑,钱静芳更是无语“算了,我指望你干嘛,还是得指望茵茵”

    高考结束的第一个夜晚,苏茵回到自己屋里,坐在书桌前,总有种奇妙的感觉。

    好像一切都是在做梦似的。

    看着桌上摞起来的一摞书,翻得已经发旧,伸手抚了抚,总算是顺利考完了。

    有工作的考生们都是请假去参加的高考,各大单位也人情味儿十足,爽快地批了假。

    等考试结束,才在考场上拼搏的众人又回到工作岗位,依然穿着黑色、灰色、蓝色的工作服,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

    而众多人里,只有极少数能杀出重围,成为天之骄子一般的大学生。

    天儿越来越冷,临近过年,顾承慧和父母带着厂里发的大骨和羊肉来看老爷子老太太。

    因着刚刚结束高考,顾承慧母亲也夸闺女“我们慧慧以前哪有这么用功,大晚上还点着灯看书嘞。”

    顾承慧骄傲

    地挺起胸膛“妈,年轻人奋斗是应该的”

    只有两个知情人听着这话默默不语。

    顾承安没眼看,苏茵抿唇偷笑。

    等吃过晚饭,她上苏茵屋里说悄悄话“茵茵姐,我已经和魏同志吃了二十多天的午饭了”

    苏茵没见过谁追求对象是天天去陪着吃午饭的,还是站在走廊“不冷啊”

    “是有点儿,不过还好。”

    “那他对你的态度呢”

    “还行吧,就还是不太爱说话,可我问他什么都会回答我。”

    完了,苏茵怀疑这傻姑娘真是太容易满足“你准备这么着到什么时候”

    “再说吧,等我考上大学就找机会再跟他说说去这样他应该也觉得我挺厉害”

    顾承慧的想法很美好,可现实却有些残酷。

    高考结束后半个月,所有考生进行了估分盲填志愿,顾承慧经过慎重考虑报了a大,苏茵和李念君估分较高,自信地报了b大,其他人也根据估分慎重地填写了志愿,只等着看能不能收到录取通知书。

    到一月初,a大所有录取通知书已经发放邮寄出来,轧钢厂参加高考的人不少,总共有两百多人参加,最后一共八人收到了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厂里为了表彰先进分子,特地拉起横幅,将所有高考考上大学的优秀同志名字写上去,红色横幅飘扬,宣传得全厂都知道。

    而这八人里,没有顾承慧。

    中午下班,魏秉年照旧端着铝皮饭盒去走廊吃饭,他喜欢寒风刮过的瞬间,能让人清醒。

    扒开饭盒盖子,魏秉年慢条斯理吃着饭菜,周遭静悄悄的,这个点儿,其他人正在食堂大快朵颐。

    可

    似乎过于安静了。

    他筷子一顿,余光瞄到身旁的空隙,空荡荡的,又继续动筷。

    一连三天,顾承慧都没有出现。

    魏秉年再次在走廊吃着饭,刚夹上一块白菜叶,送入口中却有些没滋没味,匆匆吃了几口,只能听到耳畔呼啸的寒风,一阵风刮过,又重归平静。

    今天是厂里发工资的日子,一般身在财务科的顾承慧会将每个部门或是车间的工资交给部门老大,让他们自己发下去。

    魏秉年坐在办公室里,握着钢笔正在写报告,刚写了一段,心头没来由地一阵烦躁。

    刚盖上笔帽,就听到一声吆喝。

    “你们研究室的工资,秦主任,您来签字确认。”

    魏秉年头也没抬,只觉得声音不熟悉,没有那股清脆的声音中带着的活力,像是一天不停歇的百灵鸟,声脆,只尾音带着几分娇。

    “行,谢谢啊。”秦主任确认无误,又拿着几个信封给研究室几人发了工资。

    魏秉年握着自己的工资信封,没有打开看看的想法,随手放在一边,身边同事们兴奋讨论着发了工资要去供销社买东西,他沉默着,同事们也习惯了,习惯他的安静与疏离。

    “黄姐。”

    正激动说着要给闺女扯布做衣裳的黄姐猛地回头,像是没预料到魏工会主动搭话,这就稀奇了。

    魏工,咋啦”

    “你认识财务科的,顾承慧吗”

    黄姐一愣,转瞬笑开“当然知道啊厂长闺女呢,谁不认识你问这个干嘛”

    顾承慧在厂里家属院住了多年,以前还在读书的时候就爱跟着父母来厂里玩,多少人都认识她。

    “她最近是不是没来厂里上班”

    “来了啊”黄姐茫然,“我今儿上午还见到她了。”

    魏秉年垂下眼睑,点了点头“行,谢谢您。”

    问得突然,结束得也突然,黄姐看着魏工下班离开有些闹不明白,转头和旁边的同事搭话。

    “你说魏工问承慧干嘛啊”

    “不知道啊,要是别的年轻男同志打听,我还会以为是对人有意思,魏工肯定不会。”

    旁边的小李凑过来“会不会是承慧欠他钱”

    今天是星期六,明天休息。下班后,魏秉年没回厂里分配的单身宿舍,径直走出厂区,坐上公交车到了一栋筒子楼前。

    “秉年回来啦”

    筒子楼二楼四号房是两室一厅的布局,魏秉年进屋时,魏母正将饭菜端上桌。

    魏父看着报纸,闻言抬头看一眼儿子。

    “还知道回来”放下报纸,魏父面露不悦,“哪有家里有屋子,天天住厂里单身宿舍的,说出去就让人笑话。”

    魏秉年没搭话,拉开凳子坐下,耳边是母亲出来打圆场的声音。

    “算了,不说这个,儿子一星期就回来一次,先吃饭吧。”

    昏暗的屋里,一家三口沉默地吃着饭,魏母给儿子夹了块土豆,随即道“秉年,让你给你表哥找的工作有消息没有对了,还有你表嫂也想谋个食堂工作,你们轧钢厂有空缺吧”

    魏父吭一声,不大爽利“又给你娘家人谋这个谋那个你干脆把家里东西全搬回娘家算了”

    “捎带手帮个忙怎么了秉年被轧钢厂请过去,不是厂长和书记都很看得起他嘛,给家里亲戚安排点工作都不行”

    “那要安排咋不给我们老魏家的安排”

    “你凭什么,当年要不是我管着儿子好好看书学习,他能有今天”

    魏秉年睫毛一颤,听着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争吵和谋划,眼皮一闭再睁,漆黑的眸子里隐有不悦,放下筷子,轻声道,“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随着一声关门声,魏母白眼一翻,对着刚刚还吵嘴的魏父埋汰“真是你们魏家的种,还甩脸色呢,我忙活一天,这才吃几口就不吃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还不是你教得不好。”

    “当初本来就不想生他的,要不是老大没养活,你以为我想生第二个你看看他,哪有当初老大嘴甜贴心,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是他仇人呢,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

    “行了,说老大干啥也怪你,你那时候没看好他”

    父母的争吵声透过木门缝隙飘进魏秉年的耳朵里,让人心生烦闷。

    坐在书桌前,他翻开书本一一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只想起某人悦耳动听的声音,讲起去供销社买了什么东西,遇到街上一条小黄狗,晚上吃了什么菜

    一堆乱七八糟的琐碎事儿,却被她讲得有滋有味。

    在家里待了一天,魏秉年再回到轧钢厂时明显更加低气压。

    黄姐见魏工面色冷峻,不明白个小年轻怎么回事,但也没多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就好。

    午饭时间,研究室里众人都去食堂吃饭,魏秉年看着手边的铝皮饭盒,到底没有动作。

    没胃口,也不想再去那处走廊,过去待了许久的走廊已经安静得他无法忍受。

    咚咚咚

    敲门声传来。

    “魏同志,你今天怎么没去吃饭啊”

    魏秉年转身看向门口,就见到穿着红色棉袄,带着一条红色围巾的娇俏姑娘站着,笑盈盈看向自己。

    那声音很熟悉,萦绕在自己耳畔多时。

    深沉的眼眸望去,闪着微微的亮光。</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