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进宫溜哒

    翌日上午,太子进宫请安。

    郭永崎已经封笔, 用过早膳后, 就在暖房里看书, 看看太子来了才放下书, 说“太子, 听说昨日东宫闹了好大一出戏。”

    郭延锦还跪在地上,开口前忽想起坑女说的话,收敛了心神, 抬头时面上带着一抹尴尬和羞愧。

    “父皇恕罪, 儿臣治家无方尽闹笑话”

    郭永崎看这个平日风仪极佳, 朝臣赞誉有加的太子这副模样,倒是有点兴味, 笑着说“朕听说的倒不是笑话, 锐儿来和朕说, 你小气不让他学鞭法,他不要理你了。”

    郭延锦一脸的为难,说“父皇, 十一弟还小,儿臣的良媛规矩是极差的, 儿臣已经很努力想教好她了, 不能连累了十一弟。”

    郭永崎也明白这个规矩极差的良媛是自己在秀女中拣了一个家世差一些的给太子, 不禁咳了一声,又说“这赵氏还是习武的,听锐儿说她是极好的身手, 锐儿还说如果有敌国来攻打,她就是拿着砖头也要和敌人拼命,是个很有胆气的女子。”

    郭延锦忙说“父皇,她学过点武功,就觉得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了,还喜欢吹牛,所以儿臣更不敢让她和十一弟接触。十一弟虽然聪慧,但还是爱玩的年纪。”

    忽然皇帝龙椅的后的屏风后跑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太子哥哥骗人她武功是很好,砖头都能拍下鸟来,鞭法更漂亮,你就是看不得我跟她学得好功夫”

    郭延锦吃了一惊,忽又朝弟弟赔笑“十一弟,为兄没有骗你,你跟她真的会学坏的”

    郭延锐又跑到郭永崎身边摇着他的手“父皇”

    郭永崎也五十一岁了,看着一个个儿子长大,身边就郭延锐最为天真浪漫,让他尽享天伦之乐,而小儿子又不用继承大业,他对小儿子难免格外纵容。

    郭永崎说“你太子哥哥说的也不无道理,身为太子良媛,自是不便教你的。”

    “父皇”

    “不过,既然是正四品良媛,进宫来给贵妃、贤妃请安,去你六姐姐那坐坐也无妨。”

    郭延锦目瞪口呆,想着她进宫来如果捅什么篓子,他怎么补漏

    赵清漪虽然当着一个混蛋,其实小算盘是很精的,旺财对她没有办法的混账事她是做遍了,但是极度不利于自己、旺财会撂担子的混账事她是一点都没有做过。

    这么精明加混蛋的经理人穿越了,又不打算造反,如果要见皇帝,是不是要拍一记最有用的马屁。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宋祖是谁

    这个

    成吉思汗谁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这是想造反吗,拖出去斩啦

    我改一下就好了,唐宗周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大周旺财,只识张口训清漪

    大胆胆敢讽刺本朝太祖皇帝出身草莽、只粗通文墨大周旺财是谁

    乘坐在太子入宫的八乘皇家马车里,赵清漪在受他再三叮嘱,并暗示威胁捅篓子将来在她的村子里收各种苛捐杂税时,赵清漪的信马由缰想着以上那些。

    郭延锦说“你听清楚了没有”

    赵清漪点了点头,暗想进宫而已,这种事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她自我调控到比较正常的频道,又不是猪辫子朝,不用自称光荣地自称奴才,还可以忍受。本朝也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她爹官虽然不大,却是士大夫,大周还是颇讲人权的。

    就像北宋时,大臣能朝宋仁宗喷得口沫横飞一样,本朝官场不以言杀官的。

    郭延锦看她发上素净,忽取出一支紫金镶珠步摇给她,她眼睛一亮,上下打量,说“这个值不值钱呐”

    “”

    “这五颗珠子加一起能值五百两了”

    “先借你戴着,进宫后不要丢孤的脸。”

    赵清漪喃喃“小气我有好多比你这个值钱多了,都是我师父在我出师时留给我的。”

    郭旺财转开了头,心头微郁,只能不去理她,马车绕过了大庆殿、紫宸殿,前往直到到了延福宫,到了宫门口,太子和赵清漪下了马车。

    赵清漪跟着他亦步亦趋,她看看这延福宫的模样,和她某世记忆中的同名宫殿风格类似,只小细节不同,虽然是架空时代,但是历史脉络传承还是一样的。

    郭永崎的第二任皇后武氏因为生十皇子郭延锋时伤了身,没过两年就去逝了,这位皇后存在感比较低,郭延锋虽然也是嫡子,但是地位也不会比十一皇子高了。

    如今后宫后位空缺,由李贵妃代掌凤印,赵贤妃、曹德妃、王淑妃、符宸妃四妃协理宫务。这就像是后宫内阁成员,所以皇后这种职位确也没有这么重要了。

    此时,李贵妃带着诸妃、公主在寒香阁一层中赏着腊梅喝茶聊天听曲,妃嫔们个个披着裘衣、捧着汤婆子、跟前有暖炉、身边太监宫女服侍,一派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妇女的奢华景象。

    太子带着赵清漪过来了,赵清漪候在阁外,而太子先进了寒香阁。

    他是储君,按国法来说地位比后妃高,但是后妃是他庶母,辈份比他高,所以除了代掌着凤印的李贵妃没有起身,包括赵贤妃、曹德妃、王淑妃、符宸妃在内不敢安然受他的礼都起身来,下头的妹妹们更不可能安坐。

    “见过贵妃娘娘和各位娘娘。”郭延锦拱了拱手。

    李贵妃忙笑道“太子不必多礼。”

    “见过太子哥哥”公主们也朝他行了万福礼。

    郭延锦也温和朝妹妹们一笑,抬了抬手后入了座,说“今日倒是热闹,不但六妹妹在,七妹、八妹都在呢”

    七公主是王淑妃所生,与诚王郭延铮倒真是一母同胞了,如今倒因为母亲是个有权的,还有两个亲兄弟,虽没有六公主受郭永崎的宠爱,却也是一个可以争锋的。况且在七公主看来,太子哥哥在那么多兄弟中和她的亲哥哥郭延铮最为亲厚,自己当然也和太子亲厚。

    七公主嗔道“太子哥哥偏心,光记得六姐,不记得我。”

    郭延锦也决定在父皇康健时走傻白甜暖男好哥哥路线,忙笑着说“七妹冤枉,前几日孤还听说你感染风寒,不敢相扰。现下,妹妹风寒可是好了”

    王淑妃虽然想扶持小儿子九皇子郭延镝,但是九皇子年纪还太小,她暂时只做这个梦而已。

    王淑妃笑道“这丫头也就躺了一天,现下都好了,劳太子惦记了。”

    郭延锦说“姑娘家身子可金贵了,嗯,七妹妹若是身子不好,孤那还有高丽王进贡的一直雪参未服,拿来给妹妹。”

    王淑妃笑道“哪有这个年纪用哪些的,这虚不受补的。”

    郭延锦说“按太医叮嘱着服用,平日再动一动,身子也壮起来,跟六妹妹一样,活蹦乱跳。”

    众妃不禁笑成一团,虽然今日太子比平常多话,但是之前太子也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宽仁和善人,虽然不多和女人说话,倒不算太过突兀。

    六公主说“太子哥哥就爱笑话我,我是小泥鳅,怎么了”

    这泥鳅的称号是郭永崎说的,是说她贪玩爱闹,郭永崎对女子的教养还没有明清时的刻板,对活泼漂亮的小女儿格外疼爱一些。

    李贵妃又问“太子妃今日怎么没有进宫来”

    郭延锦不相信太子妃,想到她就心头郁闷,可是他暂时也没有办法。为了不让她现在就来坏了他的事,拆他的台,自然不能让她来。

    郭延锦道“只是不巧,昨日着了凉,有些咳嗽,孤便让她养些日子。”

    诸妃也安慰了几句,郭延锦又让太监传了赵清漪进阁来。

    诸妃、公主抬眼一看,一位身穿淡粉色上衣,深蓝色的织锦襦裙,披着一件鹅黄色的斗逢的妙龄女子款款而来。

    但见她梳着一个朝云近香髻,发间带了插着两朵小小的珠花和一支颇为精致的紫金镶珠步摇,身后发带随风微微扬起。

    这女子好生貌美后宫不乏美人,但是像这样的美人也是不多的了,李贵妃年轻时也是很美的,但是现在却不能和年轻时相比了。

    “给各位娘娘、公主殿下请安”赵清漪考虑到是在皇宫里,还是行了一个万福礼,微微垂头,模样温柔,不似平日坑货模样,旺财心想这样才像个女子。

    李贵妃道“快平身,不用多礼。”李贵妃是十一皇子的生母,当然听着他念叨过这位武功高强的小嫂子。

    李贵妃刚进宫时流过一个孩子,自己失子之痛,又有太医说可能再难怀孕,当时郭永崎还颇为宠爱她,除了魏皇后少年夫妻的感情,就是宠她了。

    后来就将还没有晋封淑妃的王美人所生的郭延铮养在贵妃膝下,那时贵妃也是全心善待郭延铮的。

    没有想到郭延铮十二岁时贵妃居然又怀孕了,生下十一皇子,郭延铮想回生母那,生母身边不缺孩子,养母这边也顾不上他了。

    这种尴尬境地也难为他半大孩子能适应过来,还养成更深的城府。

    李贵妃笑道“赵良媛真是好俊的人物,本宫可也长了见识了。”

    赵清漪适时低头,说“娘娘过誉了。”

    曹德妃说“本宫可听说了,赵良媛还是习武的,本宫还以为长得五大三粗的,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

    六公主说“德母妃,习武的女子也不一定要长得五大三粗呀”

    到底是东宫正四品良媛,今日又是郭永崎允许她进宫来的,所以诸妃各有一点意思,赵清漪不喜欢奴才样,但这个节奏还是喜欢的,于是真心一个个道谢。

    郭延锦见她没有掉链子正松了口气,就听得太监传报“皇上驾到”

    腊月里,皇帝封了笔,又没有出去狩猎,他白日除了读书之外,也没有多少乐子,他也有八卦之心,想过来见识见识“用砖头拍下鸟”来的功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