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番外:人间道(一)

    早春二月, 草长莺飞。

    春日阳光和暖,温煦轻柔的风吹拂过五州大地,吹过绽出星星点点绿意的山坡, 吹过解冻的江河,吹过山麓上次第盛开的繁花,也吹到了偏居一隅的青城。

    多年以前,青城曾是座偏远闭塞的边陲小镇, 人在其中便如同井底之蛙,只觉得天地不过咫尺大小, 万物都在方寸之间。

    当时, 许多人都以为

    一个狐假虎威、只手遮天的齐三爷,便是不可忤逆的权威;

    一个天资出众、年少有为的齐玉轩,便是修仙界一等一的青年才俊, 未来一呼百应的正道栋梁。

    当然,按照弱水三千的原著剧情,他们原本没有想错。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母亲, 孩儿此去拜师, 决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青城, 童家宅邸。

    这座在废墟上重建的“童宅”中,一名清灵秀美的少女面带微笑, 朝向上首之人盈盈拜倒,脆生生地开口道

    “如今,童家的景况一日好似一日, 很快就能恢复青城三大世家之名。孩儿拜入宗门以后, 必定勤加修炼, 成为母亲这般出色的家主。”

    少女对面是一名仪态雍容的青年美妇, 闻言摇头笑道

    “青城三大世家算得什么不过是占山为王,夜郎自大罢了。”

    “归儿,你且记着。你这一去,须得志在四方,心怀天下,万不可被青城这块弹丸之地拘了眼界。”

    “孩儿明白。”

    名叫“童归”的少女郑重应道,静默须臾,眉眼间又隐约流露出一丝不舍,“母亲,孩儿从未离开过您”

    “唉,总说些孩子话。”

    那母亲无奈地摇了摇头,半是嗔怪半是怜爱,从袖中取出一面精致小巧的手镜,递到少女面前,“有了这面水镜,相隔千里如在眼前,有什么好难过的你若思念娘亲,随时用水镜寻我便是。”

    “”

    童归双颊微红,垂下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嗯,好。”

    童氏一族命途多舛,昔年因童瑶“冒犯”凌凤卿,遭到齐三爷与凌霄城联手算计,与鸿鹄后裔拼了个两败俱伤。

    后来,童瑶的遗孤姜若水为童氏一族鸣冤,获摇光峰昙华真人、沉璧真人相助,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枭首示众,为童家报了这桩血海深仇。

    再后来,在摇光峰明里暗里的支持下,童家置之死地而后生,奇迹般地在青城重新发展起来。

    如今,童氏一族浴火重生,蒸蒸日上,与根基稳固的齐家、后来居上的白家一同,成为了青城全新的“三大世家”。

    至于姜氏一脉,自从姜若水堂堂正正地离家远行,他们的名声便一落千丈,不仅众人沦为笑柄,而且树倒猢狲散,但凡有些良心和眼力的门生,都飞也似地溜了个干净。

    此后,姜家门庭冷落,江河日下,就连族长姜浩然的修为也停滞不前,难有寸进。几次突破未果后,他铤而走险磕了两口猛药,以至于走火入魔,修为不进反退,一口气从金丹掉回了筑基。

    对姜家人来说,“有情饮水饱”只是一句空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大难临头各自飞”,才是冷冰冰的现实。

    留下的门生多是薄情寡义、偷奸耍滑之辈,见姜家没落已成定局,私底下一商量,索性先下手为强,将值钱的珍宝法器一扫而空,连夜买站票跑路了。

    这一刀背刺,令本就贫寒的姜家雪上加霜,姜浩然一夜白头,看上去宛如七十老者。

    姜浩然的继室、姜宝珠的生母楚箫,本就不是盏省油的灯,即使对姜浩然怀有几分真情,也早已在骨感的现实中消磨殆尽。

    就这样,夫妇俩成日里争执不断,鸡犬不宁,三天两头相互指责,激情甩锅。就连姜宝珠都不堪其扰,只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霉,从“众星捧月的小公主”,变成了“两头畜生杂交出来的不知什么玩意儿”。

    她忍无可忍,只好一咬牙离开姜家,想去外面的世界碰碰运气。

    结果就是,她抱上的金大腿像箔纸一样脆弱不堪,不仅自己糊,还连累她伤筋动骨,险些被打成半身不遂。

    最终,姜宝珠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青城,继续与自己的父母相互折磨,永无宁日。

    与此同时,“新三大世家”的后人,正在朝向全新的世界启航。

    什么,齐玉轩

    童归倒也听说过这位旧日神童,但人人都对他嗤之以鼻,说他色令智昏、背信弃义,纵容情人戕害未婚妻,最终恶有恶报,自毁前程,白瞎了一身好根骨。

    有人问起他的下落,却只换得一个白眼

    “齐玉轩这样的小人物,也值得别人记住时过境迁,齐家早已有了新的继承人。他一直没出现,兴许是死了罢。”

    童归一次都没有见过他大约齐玉轩的确死了。

    不过,他的生死祸福,都与童归无关,与任何一个童家人无关。

    他的故事,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落幕了。

    风和日丽的春景之中,童家少女打点行装,辞别长辈,与几位相熟的门生结伴而行,从青城焕然一新的街道上轻快走过。

    她经过小城里的茶楼,听见那说书人操着一把二胡似的嗓子,咿咿呀呀地讲完一折老白龙身镇五州,小仙子剑斩天魔,博得满堂喝彩。

    据说,早在童归的母亲出生之前,这出戏本便已风靡整个修仙界,上到千岁老祖、下到半岁小儿,人人耳熟能详。近两百年一晃而过,人气丝毫未减,倒也算得上业界奇迹。

    那说书人讲得兴起,抿了一口茶润喉,兴冲冲地又要继续“接下来啊,咱们便说说这修真界的五大门派”

    有人笑着插话道“这有什么好讲的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水镜,五大宗门的课都能听,还用得着你介绍”

    “就是啊。”

    另一人抢着道,“这五大宗门,不就是九华宗、天衍门、玄玉宫、夜行川和人间道吗这些年来,青城之人拜入其中的可不少啊。”

    那说书人也不恼,笑眯眯地接着道“正是。但诸位可知,就在两百年前,修真界还没有五大宗门之说”

    “当时,栖梧山的人间道尚未成立,几位长老流落四方,掌门扶摇道君还是九华宗的一名年轻弟子。”

    “至于那夜行川,原本叫做凌霄城,现下的掌门望舒公子凌奚月,只是凌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少爷。”

    “对了,当年的魔域,还是寻常修士无法踏足的禁地。如今道魔和平相处,魔域千里沃土,一派田园风光,都是多亏了龙神和扶摇道君,还有现任魔尊南宫溟”

    有人故意打岔道“老爷子,你讲着讲着,又说回到小仙子剑斩天魔啦扶摇道君年轻时的故事,我们早就听过千八百遍了。”

    “那又如何”

    说书人捋着一撇山羊须,故作高深地摇头晃脑,“扶摇道君惊才绝艳,她的传说,讲几遍都是不嫌多的。多乎哉不多也”

    这句话说得风趣又实在,引得满堂茶客都善意地笑出声来,茶楼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童归抱着剑站在门口,听人说起“人间道”和扶摇道君,只觉得与有荣焉,不由地会心一笑。

    她身边的友人也道“人间道,那不就是我们要去的宗门吗扶摇道君果然了不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这么多人将她挂在嘴边。”

    “那是自然。”

    童归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君当年师从龙神,三月筑基、三年结丹,不足百年便已是元婴期第一剑修,剑仙之名响彻寰宇。前些年她闭关再出,分神已成,想来不日便会进阶化神,成为数千年来最年轻的一代宗师。这样的传奇人物,本就该家喻户晓。”

    “而且,也是道君最早提出,以水镜之法为天下散修讲课,有教无类,人人都能踏上仙途。所以,她才有天下师的美誉,被人尊称为扶摇道君”

    “知道啦,知道啦。”

    友人笑着打趣她,“小姐你啊,一提起扶摇道君,就兴奋地说个没完。咱们都不用听说书,光听你说就够了。”

    童归正色道“不要叫我小姐。道君说过,天下间人人平等,你我皆是同志,没有高下之分。”

    友人“”

    道君,真是好特别哦

    就这样,在如此欢乐、祥和偶尔还有些尴尬的氛围中,童归与友人们一道踏上旅途,趁着大好春光一路游历,数日后抵达东州,在传说中的“栖梧山”驻足流连。

    据说,这片山川本是上古时凤族栖居之所,后来遭魔修屠戮,一度荒凉凋敝,百废待兴。

    扶摇道君斩杀天魔后,便与龙神和凤族遗孤一同在此定居,开宗立派,命名为“人间道”。

    如今,昔年的焦土之上萌发新芽,一刻不停地抽枝散叶,开花结果,重又生长出一片苍茫蓊郁的树海。

    放眼望去,只见风动山林,碧波翻涌,哗啦啦的枝叶摇晃之声好似浪涌浅滩,令人凭空生出一种身在海边的错觉。

    童归行至山麓,只见一道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的石阶笔直通向山顶,山门两侧立有数丈高的石碑,巍峨耸立,似在冷眼俯瞰来人。

    两道石碑遥遥相对,碑上各自刻划着一行铁画银钩的草书,看上去仿佛一幅对联,写的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嗯,这应该不是对联。

    总之,这大概就是“人间道”的由来了。

    包括童归在内,很多人都对这两句诗一知半解,毕竟扶摇道君的思想,不是寻常人能够揣度。

    又有传说称,扶摇道君修的是“入世之剑”,讲究的不是太上忘情、不惹尘埃,而是身在红尘,心也在红尘。

    她掌中这一剑,不为超脱凡海,不为羽化登仙,只为助苦海沉浮之人张目,教世间不白之冤昭雪。

    故而,“人间道”之名,亦有“大道不在别处,只在人间”之意。

    “”

    童归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山门口,怔怔仰望着这两行笔走龙蛇的大字,只觉整个人都被其中慷慨磅礴的气势压倒,半晌无言。

    直到友人催促,她方才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急切道

    “对了,我们快些上山吧。若是误了时辰,没法报名参加招生考试,那可就糟糕了。”

    “招生考试”一说,亦是扶摇道君首创,每年举办一次,较之于所有宗门的考试都更为频繁。

    虽然考试难度不低,但胜在机会不少。即使资质驽钝,只要肯下苦功,年复一年地积累经验,总有入门之机。

    因此,每年人间道的“招生考试”俱是人山人海,来自各方的修士接踵摩肩,热闹非凡,几乎与十年一度的紫微仙会不相上下。

    这也是当然的。

    毕竟,自从紫微仙君钟不愧涅槃以来,扶摇道君就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了紫微仙会的主持者。

    因此,也有人玩笑称扶摇道君有时候像是明潇的弟子,有时候像是风远渡的弟子,有时候又像是钟不愧的弟子总而言之,就是不像昙华真人的弟子。

    至于此人的下场,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童归头一回离开青城,这会儿便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个劲儿抻着脖子东张西望,恨不得生出八只眼睛,将如织的人潮尽收眼底。

    昔日摇光峰妖修众多,如今的栖梧山也不遑多让。一眼望去,满山都是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几乎占去人群中半壁江山。

    数百年前,那段妖修为人所排挤、避忌、嗤之以鼻的过往,就好像腐朽淤积的浊气一般,被旷野上飒爽的清风吹散了。

    有人大大方方地亮出兽耳和兽尾,猫、兔、狐、熊、貂不一而足,其中还有顶着一对黑色圆耳朵的熊猫。

    有人身披锦衣,背生双翼,一看便是鸟族出身,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仿佛要与传说中的“修真界第一男美女”柳如漪一较高下。

    尤其是孔雀、雉鸡之类,鸟头高高扬起,光彩绚烂的长尾巴活像拖把一般,从山脚一路拖到山顶,将满地落叶清扫得干干净净。

    负责卫生值日的弟子见状,不禁鼓掌赞叹“妙啊”

    再看人头攒动的山顶平台,只见一头巨大的橘猫穿梭其间,脑门上顶着个撑伞的白衣姑娘,瘦瘦小小的一只,几乎隐没在橘猫细密柔软的绒毛里。

    这姑娘生得柳眉杏眼,容颜清丽,肤色白得近乎透明,端的是一副天赐的好皮囊。

    早有眼尖的人认出她来,私下里交头接耳道

    “瞧见没有那便是扶摇道君手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门门主之一,荒字门的田馨长老。”

    “能以鬼修之身走到这一步,田长老绝对是个人物。据说,她当年是被凌霄城”

    只可惜,这位田长老偏偏“表里不一”,貌若娇花照水,一开口就像锣鼓齐鸣

    “不要推,不要挤挨个儿报名登记瞧一瞧,看一看,都过来照一照这面天衍门多功能水镜啊”

    “大家听好,咱们的招生考试不设门槛,只需照上一照,镜子里没有映出魔气,那便算是报上名了。有魔气也不必慌,拿出南宫魔尊的介绍信,咱们一视同仁”

    此言一出,当场就有南宫溟手下的魔修抗议

    “仙子,你说错了”

    田馨瞪他一眼,瓮声瓮气道“我哪儿说错了”

    魔修道“魔尊说过,在扶摇道君的地盘上,我们不能称呼他魔尊,要叫他支部书记,以表诚意。”

    众人“”

    说实话,这两百年来,南宫溟对修真界的诚意早已充足到过剩,过剩到溢出,根本没必要再另行证明了。

    也只有他本人,还会将此一一记在心上。

    “行吧。”

    田馨懒得与他们计较,从善如流地改口道,“只要出示南宫书记的介绍信,一样可以参加考试。”

    “那就好,那就好。”

    几个年轻的小魔修喜出望外,一窝蜂簇拥到一名华服少年身边,七嘴八舌地嚷嚷道

    “少主您看,魔尊大人果然有面子就连传说中的扶摇道君,都待他这般客气”

    “”

    被称为“少主”的是个俊朗少年,从外貌到穿着打扮都十分硬派,剑眉横扫,目若朗星,一头乌发绑成一束干净利落的高马尾,再配上一身潇洒劲装,一看便是个讨人喜欢的爽快小伙。

    这爽快小伙闻言,双眉拧起,面带失望之色地叹了口气“父亲的想法,你们只得其形,未得其神,还得勤加学习才是。往后在门派里,也别管我叫少主了。”

    “是,少主啊、不是,是”

    “罢了。”

    少年一脸老气横秋地摇头,“思想进步这回事,本就不是一蹴而就,更何况还有时代局限性。我也是从小跟着父亲和母亲,所以学得比旁人快些罢了。”

    说罢,他径自上前一步,面向众人拱手道“各位,在下魔域南宫燎,方才我的朋友多有打扰,得罪了。”

    “诸位若是不嫌弃,我这里带了些土特产,不妨一道坐下尝尝,交个朋友。”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小魔修上前,手脚伶俐地在草地上铺开一方毡毯,亮出其中花花绿绿的瓜果和菜肴。

    美食的诱惑力不容小觑,效果立竿见影,刹那间十里飘香,引得人馋涎欲滴,就连原本对魔修心存忌惮的修士都开始靠近。

    南宫燎半点也没有“魔域少主”的架子,伸手指着毡毯上一道道佳肴,逐一为众人讲解道

    “各位请看,这道菜名为红酒香草烤羊排,乃是以上好灵果酿酒,再将果酒、蜂蜜和香草汁液调匀,制成酱汁,刷在新鲜羊排表面,佐以蒜、姜、洋葱等调味料,以灵火炙烤半个时辰。”

    “无论灵果、蜂蜜还是香草,都产自我们魔域,羊也是我们自己养的。魔域早已今非昔比,决不取他人一针一线”

    “”

    田馨端坐在巨大猫猫头上,赞许地点了点头,“都说歹竹出好笋,南宫溟这么憨,生个儿子倒是聪明。有他在,魔域出不了乱子,舒凫也该放心了。”

    与此同时

    栖梧山后山,一道清幽僻静、林木苍翠的峡谷之中。

    凤凰花荫下有人侧卧,看身形是个窈窕女郎,满头青丝如流水一般倾泻下来,又如云雾般在遍地茵茵细草之上铺开。

    女郎宽大的袖口被山风吹起,露出一截皓白如霜雪的玉腕,腕上环绕着一圈精致细巧的花串,花朵形状奇特,有几分像是缩小数倍的昙花。

    那只手纤长优美的指尖,正轻点着一枚椭圆形、半透明,足有半人大小,仿佛以紫水晶雕刻而成的球体,百无聊赖地来回拨弄。

    乍看之下,那好像是一颗水晶蛋。

    虽然从大小上来说,更像是“恐龙蛋”就对了。

    “凫儿。”

    从那女郎身后,有道清润悦耳的男声传来,好似山风拂面,山泉淙淙。

    “考试就快开始了,你还不过去么这般重要的日子,你身为万众瞩目的掌门,可不好偷懒啊。”

    “唉。”

    花下那女郎幽幽轻叹一声,懒洋洋地侧转身来。

    她生就一副倾国倾城的好容颜,朝霞似的朱色裙衫曳地,额前一朵红梅花钿灼灼似火,乌云半挽,睡眼微抬,人已翻了个面儿,一只手还不离不弃地搭在那枚水晶蛋上。

    “人间道”掌门、扶摇道君也就是舒凫,将手虚握成拳,在蛋壳表面轻轻敲了一敲。

    “雪声,我没有偷懒。只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旁人怀胎十月,你凝聚我们二人灵力,为我孵的这颗龙蛋,怎么都十年了还没动静呢李夫人三年生出个哪吒,你这枚蛋里,该不会有个三胞胎哪吒吧。”,,网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