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096

    有大双这句回家, 算是个小助攻, 蔡家两口子笑着答应李曼青“那过两天我们提前过去看看。”

    眼见着都快两点了,蔡雄波和唐丰年还在喝酒, 几个女人就带孩子出门逛, 名义是给他们放风,实际却是石秋菊要给两姐妹买东西。

    刚才一路过来, 她就发现大双对汽车有种格外的执着, 只要看见四个轮子的东西眼睛就不会眨了。

    于是专门带去商场买了一堆的汽车玩具, 大人也不懂有什么区别, 反正她看中什么拿什么就对了。

    买了姐姐的也不能亏待妹妹,又给小双买了几条小裙子, 杨家两个眼馋的小子也得了几样玩的。

    他们家大儿子马上上初中了,要学英语,得听英语磁带,县城卖的都是大件买不起, 所以蒋玉兰想来云安看看,买个小点儿的也便宜。

    等买了录音机, 又买几件衣服,回到饭店的时候, 两个男人已经喝得醉醺醺。蔡家两口子依依不舍的送他们到车站, 又给买个一堆路上吃的。

    “怎么样, 胃里想不想吐”李曼青搀着唐丰年臂膀。

    “没事, 嗝呃”男人忍了又忍, 还是忍不住打个酒嗝, 怕小妻子嫌弃,他赶紧转身捂住嘴。

    “都说让少喝点不听,现在受罪了吧别仗着自己年轻,现在不好好爱惜身体,以后有你受的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多少肝病都是喝酒喝出来的,看你”

    “好,下不为例。今天是碰上蔡哥,有话聊,以后嗝”

    李曼青无奈的叹口气,唐丰年什么都好,就是喝酒这臭毛病,以前还会背着她喝,现在见她肯给他好脸色了,就“明目张胆”的喝。

    不行,这毛病得改

    她抱起小双,故意道“你闻闻爸爸身上怎么臭臭的啊”

    小丫头立马皱着小鼻子,跟着奶声奶气的说“臭臭”。

    男人脸色尴尬。

    “谁臭臭了啊”

    “啊爸爸臭臭”小丫头突然就冒出这么句整话来,把两口子都惊呆了。

    唐丰年激动的拉着她的小手,“再说一遍谁臭臭”离得近了,那酒味儿更浓了。

    小双嫌弃的皱着鼻子躲到妈妈怀里,嘴里却伶俐的说“爸爸臭臭”

    唐丰年大喜,一把抱过她,把她举得高高的,用脑门拱她,“我闺女会叫爸爸啦,真是好丫头”

    小双嫌弃得都快哭了,坏爸爸是真的臭啊

    李曼青抢过闺女,“算了算了,安全第一,喝成这样还坐什么拖拉机,跟我们坐班车吧”说着就过去问小杨师傅还有没有座位。

    “有大妹子别客气,就是没有也得给你腾一个出来”

    她又去跟拖拉机师傅交代,让他先提前走,路上开慢些,把东西拉到唐家门口的时候等他们一会儿,他们班车可能要晚半个小时到。

    唐丰年就像个大爷似的,坐班车上看着小妻子跑来跑去,没一会儿见她买了瓶矿泉水来,连瓶盖儿都拧开了。

    “喏,醒醒酒。”

    “唐大爷”也不接水,像个废人一样瘫坐在座位上,眼睛半睁半闭的看着她。

    “让少喝点不行这回好受了吧”李曼青嘴里碎碎念,手却慢慢的把瓶口递到他嘴旁。

    于是,“唐大爷”不费吹灰之力,心满意足的喝了半瓶水,开始昏昏欲睡。

    李曼青不放心他,就跟着坐他旁边,只是可怜了两个闺女,一路上都在嫌弃“爸爸臭臭”,把男人念得眼皮微颤,明明清醒着却只能装醉。

    装着装着,还没到半路呢,就真睡着了。等大双捏他鼻子把他捏醒时,已经到宣城县了,风一吹,酒气早醒了。

    “大兄弟在外面干活一定很累吧回难得来就好好休息几天吧。”

    唐丰年揉揉眼睛,抱起还要来捏鼻子的大双,道“还好。”累不累的只有他知道,只要能挣到钱,再苦再累他都愿意。

    回到宣城县,杨家两个儿子“乖”了一天快憋坏了,跟蒋玉兰招呼一声就跑没影了。等他们回到唐家门口,拖拉机果然已经等候多时。

    “回来了我也不知道你们买了啥,师傅说要等你们回来呢。”老爷子抽了一口旱烟,接过孩子抱进屋。

    李曼青不放心,先检查一下,见沙发有套子保护,茶几边角也用旧报纸抱着,没碎也没裂,这才让唐丰年小心的卸货。

    堂屋里打的水泥地板还没完全干透,新家具上气味也重,李曼青让他们先把东西放院子里吹吹,晚上怕下雨就用塑料雨布盖上,过几天味儿没了再搬进去。

    于是,同村过路的都能看见他们院里那组大沙发。

    又把老太太高兴得走路都踩风火轮了,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敞开大门,或是坐院里嗑瓜子儿,或是推着孙女的小车车去串门。

    哼,她罗翠珍虽进不了厂,但儿子儿媳能干,也不愁日子过

    唐丰年晚饭前睡了一觉,吃过饭就被妻子催着上要卖房子的杨家去。

    “怎么样谈成了没”李曼青迫不及待,她想先下手为强,生怕夜长梦多,到时候被人捷足先登了,不知道多可惜呢。

    “没成,只让两百块钱。”

    那就是一万零八百了

    其实唐家也不缺只几百块钱,“要不他要多少就给他吧,反正我们绝对不会亏本。”

    唐丰年乐了,“你怎么知道那房子买过来也没法住人。”

    “我就是知道你放心吧,绝对肯定的”李曼青推他回屋说话,别被外人听见。

    唐丰年见她小心翼翼防贼似的,愈发好笑,捏着她挺翘的小鼻子,道“怎么跟她们一样,这么大的人了说个话都说不清楚。”

    见她抗议,他也不放手,继续道“我只给他九千八。”

    “啊这么少”比她原计划还少了一千块呢。

    “哪里少了走着瞧吧,不信还会有人比我这价高。”反正他是吃定了。

    接下来几天,李曼青跟个小间谍似的,有事没事就往蒋玉兰家溜,打听他们在隔壁有没听见什么动静,今天有几个人来问价,开到多少

    果然,还真被唐丰年说中了,他们家不是一般的小气,到处说连家具一起卖只要一万一还便宜了,谁买谁就能得一整套现成的家具却不想想谁会要他们那几个陈桌子烂板凳。

    好几家人去问过,都只给到九千六,九千七,对比下来还是唐家给的高。

    于是,十月八号这天,杨老头舔着脸,主动上门了。

    “大侄子你们啥时候搬过去我好把钥匙给你们。”

    唐家几口一脸懵“”

    搬过去谁说他们要搬了,这儿好好的新装修的屋子不住,哪个会去住他们家要不是墙搬不走,他们很不得连墙都拆了揣上省城。

    当初老太太一听要买他们家房子,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咱们住得好好的,屋子都闲置好几间呢,还买来干啥”

    “哎呀妈,有备无患嘛,以后万一就用上了呢”配上曼青娇羞的神色,老太太自以为明白了。

    一拍大腿,激动道“对对看我老糊涂了,以后孙子讨媳妇成家,咱们把旧屋拆了盖砖房,一家人隔得近也方便,子子孙孙的欢聚一堂,多热闹啊”

    李曼青憋着笑,“嗯嗯,对。”反正以后都是大双小双的。

    现在空着也是空着,可以把前后院都开垦成菜地,种几圃小葱蒜苗青菜,还省了买菜钱呢老两口脑袋一转就明白了,立马催儿子去付钱。

    “你们手里不够的话,我这儿还有点,让你爸拿来凑上。”

    唐丰年赶紧道“爸妈别麻烦了,你们自己留着想买啥就买点,我们手里的还够。”自从二老把钱交给媳妇儿管后,他也不跟他们报备挣多少钱了。

    第二天刚好星期一,唐丰年带上钱,户口本和身份证,跟杨老头把户给过了。等杨家人前脚一搬走,他们后脚就换了把新锁。那些桌椅板凳也不要,能送人的送人,送不出去就专门堆一个房间里,以后劈了当柴烧。

    直到摸到全新的钥匙,李曼青那颗心才落回原地。

    又有房子了

    今天要过迟来的中秋,估摸着大姑姐会回来,她赶紧进屋把要摆沙发的位置腾出来,指挥着男人安装,再挂上窗帘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女人对装饰屋子总有股天然的激情。

    两小时不到,堂屋就焕然一新。

    漂亮清新的墙壁,配上橘黄色醒目的沙发,再加原先买的组合柜也是米白色带青绿色花纹的,一眼看上去既清新又活泼。

    打了水泥地,打扫起来更方便和干净不说,对孩子也好。只要铺上垫子,把玩具丢给她们,姐俩能顺着沙发走来走去,玩累了就自个儿窝垫子上睡觉,大人只要进来盖个毯子就行。

    李曼青一个人干起活来也没后顾之忧。

    刚把玻璃杯刷好,“曼青一个人在家啊,听说丰年回来了”大姑姐人未到声先到。

    她直起腰来,见刘建国和唐丰莲提着两手的东西进门。

    “回来了,那天妈让人带信去,还说怕你们家里正忙呢。”

    “可不是,洋辣子又熟了一批,趁着还没软,人家收菜的就在地边上等着,我就想等十五再回来。”唐丰莲在院子里逡巡一圈,没看见两个侄女,微微有点失望。

    “大双小双,快来看看谁来了呀”

    两个小丫头听见妈妈的召唤,扶着墙一瘸一拐的来到门口,歪着脑袋打量院子里的人。

    黑黝黝的头顶上各别了一个向日葵的小卡子,身上干干净净,一点儿也不像撒尿玩泥巴的臭小子。

    唐丰莲喜欢得不得了,一把抱过来又亲又揉,“想不想大姑妈啊姑妈给你们带了洋辣子,来切个给你们吃。”

    一听吃的,两小只眼睛又亮了,顺着她手指看见满满一口袋红通通的东西。

    在宣城县,西红柿不叫西红柿,也不叫番茄,只叫“洋辣子”。李曼青估摸着,怕是那红通通的模样跟辣椒成熟了一个样,而且又是外国传进来的缘故。

    刘家的“洋辣子”是自然成熟的,没有任何催熟剂色素添加啥的,红的特别鲜艳,刚摘下来还新鲜着呢,连上头的蒂都青翠欲滴。

    看着就有食欲。

    李曼青给他们倒了两杯水,顺手拿了一个大的,洗干净放院子的石桌上,正进厨房找水果店呢,一转身,小双就抱起快有她脸大的洋辣子“嗷呜”一口。

    原以为的酸酸甜甜汁水迸溅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牙不够锋利,洋辣子表面又太光滑了,连着“嗷呜”几口都滑了,可把她急的,一连叫了好几声“妈妈”。

    大人们全笑了,“谁让你抢的,有本事抱着自个儿啃去”

    李曼青知道她是个小馋嘴,赶紧拿刀子来切薄块,给她们放盘子里吃。她顺便尝了几块,自然成熟的就是好,酸酸甜甜汁水丰富,还有股浓郁的番茄味儿。

    大姐夫还道“早知道她们喜欢就多拿点了。”

    “没事,过两天我进城再给你们送一筐来,送多了存不住,我们自己是早吃腻咯”

    李曼青知道,这都是要卖钱的,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哪里能让多拿,直说这些就够了。

    “对了,丰年呢上哪儿去了”

    “走,我带大姐去,隔了六家人,姓杨那家搬走了,我们把他们房子买下来,妈说要种菜,丰年正帮着松土。”

    见唐丰莲诧异,她又把怎么买房子的事给说了,顺便也道“大姐你们要不也买点,可划算了。”

    “诶不行不行,我们家里那些尽够住了。”

    “大姐,大姐夫,买了不一定要住啊,咱们买来放着,以后能翻几个倍的卖出去,不就是赚了”比辛辛苦苦种菜可划算多了。这跟后世“炒房”性质不一样,人家有正常的卖,他们正常的买,也没有大量囤积房源。

    就一套房子,谁家有条件都会留作不时之需的。

    “嗨曼青你懂什么,现在的土房子,谁还看得上啊,人家要买都买楼房去了,以后卖给哪个冤大头去”大姑姐觉着这兄弟媳妇虽是一片好意,但终究人生阅历差了点儿,想法也太简单了。

    能买得起房子的人,谁又会是冤大头呢

    李曼青扶额,我的大姐啊,你知道以后的地皮有多值钱吗

    她小声道“大姐你过来点,我悄悄跟你说。”大姐夫自己识趣的笑笑,走远了两步。

    “怎么了,还神神秘秘的”

    不行,只能放大招了。

    李曼青一字一顿,“我听说啊,不出三年,咱们这一带就要拆迁了。”

    然而,唐丰莲一脸木然。

    她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拆迁啊

    “大姐你听见没”

    “嗯,听见了,但也卖不出去啊,没有冤大头”

    又是冤大头摔李曼青好想说,现在不抢占先机,以后你就是那个冤大头。

    曼青跺脚,小声道“你知道盖楼房要什么吗要地啊开发商的地从哪儿来就是跟政府买的啊政府的地又从哪儿来”

    她满眼期待的看着唐丰莲,以为她会“恍然大悟”“拍案惊奇”,然而,大姑姐只觉着兄弟媳妇故弄玄虚,这道理她懂啊,那又关挣钱什么事呢

    李曼青是真跺脚了,平时多精明一个人,怎么都说到这儿了还没反应过来。

    “我的大姐啊,亲大姐,那你倒是想想,要回收老百姓的房屋用地,会给赔偿金吧”不怪唐丰莲呆愣,是她就没听说过,都在大山里生活,要在哪儿盖房子只要跟村上说一声,只要是自己的地,想盖就盖,哪有这么多麻烦事

    “咱们现在买是现在的物价,等到拆迁了赔偿款是按那时候的物价经济水平来算”这就是个躺赚的事

    上天既然给了她这个重生的机会,她就不能让对她好的人还继续过苦日子。

    唐丰莲这才明白过来,“哦”一声就沉思起来,片刻后又问“你怎么知道的”按理说这么重大的消息上头不可能放出来啊。

    “前几天卖面包,听来买面包的老太太说的,人家是退休干部,知道的肯定比咱们多。”

    这倒是,唐丰莲相信这个消息来源。

    “对了,大姐你们千万别说出去啊,谁都不能说,我就只跟你们说过。”

    大姑姐的嘴巴她倒是相信,就怕大姐夫太老实了喝醉酒被人套话,所以李曼青又连他也交代几句。

    见他们两口子半信半疑,没怎么放心上的样子,李曼青也没办法。毕竟在家种地本分惯了,思想又保守,没个成功案例摆在眼前只能等婆婆回来再劝劝。

    就这么说话一会儿的功夫,双们就把一身漂亮衣服给毁了。洋辣子汁水淋了整个前襟,一张小嘴也被糊得看不出鼻子眼睛来跟两只小花猫似的。

    李曼青又要忙给她们洗手洗脸换衣服,大姑姐就去厨房洗锅,准备煮饭,刘建国去找唐丰年了。

    “小孩子都这样,等大些就好啦以前我们家芳菲那才叫头疼,一天要换两身衣裳,她奶奶还说我怪讲究,我就是见不惯不干净后来啊,都三四岁了,她再把衣服弄脏我就打,打她屁股,打她手巴掌,打几次就长记性了”

    李曼青笑起来,实在是想象不起来小学霸的童年。

    “那她几岁开始不用操心的啊”

    “这可不好说,我也记不清了,要说不操心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她半个月不打电话回来我都担心呢只有自己养孩子了,才知道爹妈的不容易。”

    李曼青深以为然,也跟着点点头。

    上辈子,她对用她彩礼钱给哥哥娶媳妇的事,一直耿耿于怀。总觉着是被父母给“卖了”。

    其实,现在想来,从小到大,爹妈都没有因为她是闺女而给她“区别对待”,凡是哥哥有的,她也有。

    甚至因为是闺女,家里有什么吃的穿的都会更偏爱她一些。

    那个年代,很多女孩子初中都不许读就要被送去南方打工,以他们家条件能把她供上高中,已经很少见了。

    对父母,她唯有感恩。

    “曼青听见我说话没”大姑姐拍了她一下。

    “哦哦没注意听,大姐说了什么”

    唐丰莲叹口气,这兄弟媳妇,也不知道一天发什么呆。

    “我说,丰年这次挣了多少钱回来”眼里闪着八卦的光芒。

    “额他不跟我说,我也不知道”没想好要跟她怎么说,李曼青就只能先装糊涂,心想等唐丰年回来问问他意见再说。

    谁知道唐丰莲却急了,点点她脑门,“你傻啊,就不会问问他吗一个大男人在外头,一年挣多少钱你做老婆的问问他怎么了”

    有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李曼青心里暖暖的,也不说话,就看着她笑。

    “还傻笑,他要敢不跟你说实话,看我怎么收拾他你在家又要带孩子又要做生意,就是个男人也不一定做得下来这么多活计”

    李曼青就喜欢这么仗义的大姑姐,像个孩子一样抱着她胳膊摇晃,轻声道“他很好。”

    唐丰莲正说得起劲呢,看她脸红成猴子屁股,突然也笑了人家两口子感情好着呢,她瞎操什么心。

    “哟都在呢,爸妈呢”

    一把不太讨喜的声音进了院子。

    原来是唐丰菊一家三口又来了。

    自从上次被李曼青坑了三百块后,这是时隔五个多月后,他们第一次登门。

    李曼青不耐烦招待他们,打算自己抱孩子回房。

    “问你,爸妈呢”

    “你问谁,大不叫小不叫,谁知道是猫叫还是狗叫”

    杜海涛居然破天荒的拉了拉唐丰菊衣袖,讷讷的开口“大姐,大姐夫来了没”

    唐丰莲翻了个白眼,丢下冷冷的一句“来了”,就不再正眼看他。

    杜峰主动喊她“大姨”,又对着李曼青背影喊“舅妈”也是破天荒了。

    李曼青顿住,见鬼了一样打量一家三口。杜海涛还是那副没什么精气神的模样,唐丰菊也板着脸,像谁欠她几百万似的,只有杜峰不一样。

    上次见的时候还白胖白胖的呢,跟地主家傻儿子一样,现在居然黑瘦不少,嘴边冒出一圈小胡子,褪去了以前的孩子气。

    没有那股傻熊傻熊的感觉了。

    而且,不止外表气质改变,居然还开始懂礼貌,会主动喊人了。以前他可是谁都不喊,只有求人时候才会不情不愿打招呼这变化委实太大。

    不止李曼青奇怪,就是唐丰莲也愣住,讪笑道“小峰懂礼貌了啊。”

    “废话,我儿子能不懂礼貌他哪天不懂礼貌了我们大人是大人的事儿,你别对孩子有偏见”

    唐丰菊话未说完,杜峰就拦住“妈你少说两句,外公外婆哪儿去了”

    咦不一样了不一样了

    李曼青啧啧称奇。

    唐丰菊貌似挺吃她儿子这一套,儿子一说话,赶紧就不出声了,还不情不愿的问“大姐夫人呢不是说来了嘛。”虽然没叫“大姐”,但至少是叫大姐夫了。

    “去找丰年了,他们在那头种菜。”

    杜家父子俩就出门找他们去了。

    李曼青见杜峰一走,不用再抱孩子回房了,省得她们在屋里没伴儿,就放自己眼皮子底下还能陪她们说说话,这阶段就是要有家长教她们说话,多说才能说顺溜。

    不见这几天唐丰年教得多,都会说两三个字的连词了。

    “妈卖面包还没回来,咱们先把饭做上。曼青你看着孩子去,不用你做。唐丰菊你咋好意思空手回娘家赶快出去割几斤肉来。”

    唐丰菊嘴巴大张,似乎是没想到她能这么简单粗暴。

    “张什么嘴,天上又不会掉吃的,让你买肉就快去你们想吃什么别的也买点,我们老唐家可没这规矩,一家子空着手回来吃白食,你们脸皮厚,我却替你们臊得慌”

    唐丰莲嘴巴不饶人,唐丰菊被她一连串“先发制人”,说不出话来,只能慢吞吞出门去。

    走了几步又折回来,一眨不眨的盯着唐丰莲头发看。

    她今天为了回娘家专门用洗发香波洗过,又抹过弹力素,那一卷卷弹力十足的大波浪,确实挺漂亮,也够洋气。

    “你这头发哪儿烫的”

    唐丰莲得意的摸摸头发,笑道“先叫声姐来听听,好听了告诉你,不好听”

    “姐,你头发哪儿烫的小峰说等他发工资了带我去烫个,儿子孝顺,我这心里”为了烫头发,叫声姐又不会少块肉。

    “得得得,别肉麻了,他孝顺你就偷着乐吧。我这可是深市烫的,在宣城县你找不着这技术别啰嗦了,还等着你的肉呢。”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自己不想掏腰包,又想去找妈要钱呢,以后见一次我说一次,真是不像话”唐丰莲双手叉腰,在唐丰菊身后臊她。

    李曼青在院里听得笑起来。

    她要能有大姑姐一半强硬的性格就好了唉,很多时候都是心里气得要死,却还安慰自己别跟他们计较,别惹事。

    现在看来,还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没多久,老太太果然跟唐丰菊一路回来了,手里提了一堆吃的喝的,还有几斤肉。

    “丰莲来了,建国呢”

    “去跟丰年干活了。”

    “那行,你们先择菜,我去地里叫你爸回来杀鸡,曼青中午这顿鸡食别喂了。”

    唐丰莲赶紧拦住“妈别去了,杀什么鸡,吃丰菊买来的肉就行。”还故意对唐丰菊眨眨眼,让你专门吃白食。

    当然,她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放过她,又故意问老太太“这么多东西是妈买的还是她买的啊”

    当着儿媳妇的面,老太太也不好意思赤裸裸的补贴二闺女,只推说是闺女自己买的,其实谁都知道,铁公鸡怎么可能主动买东西。

    于是,唐丰莲看唐丰菊愈发不爽了,姐俩你一言我一语,明枪暗箭停不下来。

    剩下李曼青一个人看孩子。

    其实,她一点儿也不想看孩子,只想看电视的好吗

    好容易有两个姑姐不用她插手,一闲下来,这电视瘾又犯了。

    想到就做“大姐,我带孩子进屋喝点水啊,有事就叫我。”

    唐丰莲头也不回,“去吧去吧,估计还没吃过你二姐做的饭吧,我也没吃过几次,今天可有口福咯”

    李曼青“”

    隔着空气都能感觉到唐丰菊的尴尬。

    一进屋,孩子们也不用她抱,要争着下地爬呢。她把电视打开,把声音调到非常非常小,小到只能看字幕来解解馋。

    这个时段,很多地方台都只有一个五颜六色的马赛克光盘,偶尔几个台在放的都是些没听过的节目。

    倒是调到正在放白眉大侠的,虽是很不走心的特效和武打,她还是看德津津有味。

    这个剧她以前没看过,现在看就是全新的,心里总有种对未知的期待,好像比前几天的家庭伦理剧还好看

    “妈妈,果果。”小双指着茶几上的苹果。

    “不是才吃过洋辣子嘛,乖丫头歇会儿啊,担心待会儿午饭吃不下。”她瞟了一眼,见刀子剪子这些利器都收厨房了,又放心的继续看电视。

    小双见妈妈不给,就窸窸窣窣自己爬过去,像条蠕动的毛毛虫一样,自己扶着茶几站起来,自己抱一个红苹果进怀,席地而坐,“啊噗”一口咬上去。

    牙齿不给力,咬不动。

    换个地方,“啊噗”一口还是咬不动。

    好吧,这个苹果是个坏苹果,一点儿也不乖,她要重新抱个乖的。

    小丫头自力更生,在妈妈沉迷于电视剧的时候,连续换了几个“坏苹果”,果肉一口没啃下来,牙印子倒是啃了好几个。

    于是,唐丰年一进屋,看到的就是他闺女抱着个苹果“自力更生”的画面,地上还放了好几个残缺不全的。

    “这是怎么了”

    “啊爸爸,果果”她指着苹果,又指指自己的嘴。

    李曼青回头,险些笑岔气,请问你是苹果杀手吗

    唐丰年见电视开着,肯定是他的小妻子看电视没注意呢,只得洗了手拿水果刀来,给她们削了一整盘。

    “喜欢就多吃点,明天给你们买两箱。”

    “买什么买,要让她们好好吃饭呢,零嘴吃多了坏胃口。”李曼青嘴上不让闺女吃,自己手却快速的吃了一块又一块。

    不用自己动手,真是吃什么都香呢

    小双生怕果果被她妈妈吃完,急得叫爸爸“啊,果果”

    唐丰年揉揉她脑袋“别急,还多的是呢,跟妈妈和姐姐分着吃才是乖孩子。”

    “谁是乖孩子啊”

    唐丰莲进门来,见她们娘仨正吃苹果呢,一屁股坐沙发上“你们可真会享福,把屋子装修得这么漂亮,花了多少钱啊我让你姐夫也装一个。”

    他们家沙发坏了,电视机也没接闭路电视,组合柜也是几年前的老款式了。

    “也就几百块钱。”唐丰年耐着性子,一样一样的数给她听。

    “几百块是在你们县城里,去了刘家村肯定不够。前几天盖猪圈,请拖拉机拉转,一车就得多花二十多块呢”

    路途远了,又是山路,运费成本肯定也跟着高要是能在县城里就好了。

    “大姐,你和姐夫有想过来县城买房没”

    “买房现在还供芳菲读书呢,暂时不敢想,等她毕业了如果还有条件就来看看。”

    李曼青接嘴道“就我刚才说的,大姐你们考虑一下呗反正钱在手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置业。”

    唐丰年也把在深市听过的给她说了,还分析了一把以后的经济形势,宣城县肯定要崛起,赶在水涨船高前先做点准备

    说了快二十分钟,大姑姐终于动摇了。

    兄弟媳妇的话,她还能说她年纪小,想法天真,但自家亲兄弟不一样啊,那可是出去见过世面的。

    “那要不,待会儿问问你姐夫”

    ”问我什么”说曹操曹操到,大姐夫和杜家父子一块进屋了。

    三人都默契十足的,闭口不言。

    杜峰果然懂礼貌了,一见唐丰年就主动喊“舅舅”,虽然还是怕他,但没有再躲大人身后,而是正正经经的坐沙发上听大人说话。

    唐丰年挑了挑眉,见他不敢再这儿碰一下,那儿摸一下的,就主动问他“初中毕业没”

    “没有,我表现不好,老师不让念了,说明年再交一年学费,给我发个毕业证。”

    对这种结果,唐丰年一点儿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他说自己“表现不好”,而不是赖老师怎么为难他,学校怎么不好玩似乎真有点懂事了。

    也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

    “那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先是在家放牛,后来矿上缺人,就去顶了一段时间。”

    虚岁还十七不到,就能下矿干活确实还算有点本事。

    唐丰年又问下矿做什么,在哪个矿上,跟哪个师傅,去了多久了,每个月多少钱倒挺像长辈对外甥的。

    原来是读县里高中没戏后,爷奶管教严格,想要再混吃等死不可能的。老人家把几头牛羊丢给他,天不亮山上还带露水就把他跟牛羊撵出门。

    赖床不存在的。叫三声还没动静,老爷子赶牛的鞭子就落他身上,被窝掀了专打屁股和脊背。

    疼的臭小子鬼哭狼嚎,哭爹喊娘。杜海涛和唐丰菊也闹过,但老两口铁了心要把孙子带回正道上来,她撒泼也没用,大不了老人把米缸油罐一锁,肉也拿回自个儿屋去,你三口不干活就没得吃。

    婆家有李曼青这只“狐狸”在,一家三口被逼得只能乖乖听话,让上山就上山,下地就下地。

    杜峰被娇纵惯了,刚开始不会放牛,任牛羊去吃了人家庄稼,立马就有人找上门去。

    老爷子二话不说,拿起鞭子就是一顿抽,抽完了还不给饭吃,美其名曰“你吃的已经赔出去了”

    要想有吃的,就得放好牛,别以为消极怠工,去山上睡一天回来就能蒙混过关,牛羊往哪个方向跑了,去到谁家地头,村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杜家老两口唉声叹气“别人家的孩子谁不是从小就帮家里干活就你养成大少爷脾气,连牛都放不了,还吃什么大白米饭,吃屎去吧”

    老人家话糙理不糙,农村孩子连牛都不会放,说出去简直笑掉大牙。

    反正那一个月,可把这臭小子折腾得够呛

    花一个月把他那身逆毛给捋顺了,村里有人要上矿,老两口豁出脸面去求人,不顾唐丰菊哭闹,给他送矿上去。

    不图他挣多少钱,就去干点体力活锻炼锻炼,最主要是让他跟外面的人接触,让他知道不是谁都是他爹妈宠着他,学不会做人就别回家了。

    那段日子,唐丰菊不知哭了多少次,跟公婆吵吧她吵不过婆婆,更怕被断粮。回娘家搬救兵吧,那几天正赶上李曼青忙着卖手表,罗翠珍忙着卖面包,她根本见不着人影。

    怎么办

    只有熬呗

    每半个月去太平乡看一次儿子,见他从一开始的撒泼耍赖,到后面慢慢认命,被工友教着做人,渐渐的倒是懂事起来。

    唐丰年颇有感触,以前他刚上矿的时候,大家都欺生,见他又年轻,有时候工友让帮着洗饭缸,帮着打洗脸水,还有让请抽烟,请喝酒哪样不是慢慢学出来的

    你不付出点什么,人家凭什么教你本事没本事下去了就可能永远上不来了。

    即使侥幸上来了,小组长看不起你,把你踢去别的组,别的组也看不起你,踢来踢去,不用多久,名声就臭了,再没老板愿意要这种工人。

    家里人舍不得教,外人“教”起来可不会心疼。

    所有人都觉着,杜家还得对亏了两位老人在啊,不然这小子可就废了。

    以前他游手好闲,又熊又不懂礼貌,唐丰年基本不拿正眼瞧他,但现在慢慢的在矿上被教出来,懂得待人接物了,倒是勉强给面子跟他喝了一杯。

    李曼青无所谓,只要他不来招惹大双小双,她都不把他当回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