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二合一

    冬天黑得早,傍晚要是稍微磨蹭一点,活还没干完呢,天就暗了。房里,油灯上了亮,顾兰时擦干脚爬上热乎乎的炕,裴厌端着木盆出去倒水。

    外头风一吹冷飕飕的,盆里的热水倒在地上很快冷却,等明早起来,地上就结一层冰。他俩平时倒水都是顺着菜地这边的沟壑,不会在院里乱泼。

    裴厌进来关好房门,正要吹灯上炕,被窝里的顾兰时突然坐起来,带了点不好意思说 “我还想再看看银子。

    裴厌笑了下,没有吹灯,走到炕尾打开箱子,从底下摸出十分明显的银锭。这十六两八钱中,有一枚完整的五两银锭,其余是大小不一的碎银子,都被铰过。顾兰时捧着银锭摸了又摸,感叹道 真好看。

    他这么高兴痴迷,裴厌把碎银子都放进他手里,手中登时沉甸甸的,全都是银子。捧着钱顾兰时笑出声,连眼睛都是亮的,颇有些爱不释手,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摸这么多银

    子。

    裴厌笑道 “之前说把五百文铜板换成五钱碎银,每次去镇上都忘,不过后天去赶集人太多,还是算了。”

    “这样一来,咱们就有,嗯”顾兰时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 “一共就有二十三两,并十一钱了。

    “也就是二十四两加一钱。”裴厌说道,心里一下子轻松了,再没之前的紧迫感。

    “整整二十四两。”顾兰时再次感慨了一句。

    他俩把这些银子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最后恋恋不舍在钱袋里装好,塞进箱底藏着。

    吹灭油灯,屋里一下子暗了,顾兰时在被窝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好,高兴到有点睡不着。他翻个身,对睡在外面的裴厌说 “二嫂正月下旬的日子,又添一个侄儿,到时办满月酒,咱们提点肉过去。

    正月那会儿地里没粮食没菜,想挣钱只有做些零活,要是没今天的十六两,他俩可能还得动之前的家底,这下好了,不用太俭省。

    好。裴厌胳膊一伸,将人抱进怀里。冬天挤在一起暖和,顾兰时总算有了点困意,打个哈欠不再说话,房里安静下来,渐渐进入了梦

    辰时中刻刚过,早上还有点冷,幸好太阳出来了,显然是个大晴天。

    天冷,赶

    集没必要去太早,一会儿太阳暖和了,镇上人一多,各种摊位铺子都开了,那才叫热闹。

    后院,裴厌正在猪圈里拾掇,顾兰时提着蛋篮子进了鸭圈。虽然冬天了,鸡鸭不好好下蛋,但还没到严冬,鸭舍和鸡窝里都垫的暖和,偶尔能摸到一两个。

    把鸭舍里厚厚的稻草翻一遍,顾兰时罢手,提起地上的竹篮又往外走,说 “今天没有,等回来再看母鸡有没有下蛋。

    裴厌铲了一锨粪从猪圈里出来,问道 “咱们几时走”

    顾兰时看一眼天色,说道 “我也说不准,等会儿先过去看看,问一下什么时辰出门。”

    等他俩把后院打扫干净,洗过手刚在堂屋坐下喝口热茶,竹哥儿就推开篱笆门,在门口远远喊道 “兰时哥哥,车套了没”

    “还没呢,快进来。”顾兰时喊道。

    竹哥儿一进院门,笑着说 “得亏咱们有两架车,娘去喊了阿奶,大伯娘二伯娘听见,也都说要一起去。”

    “两辆够坐了,这会儿就走”顾兰时问道。

    竹哥儿点点头 “嗯,爹把车都套好了,让我过来喊你们,让你俩也别太着急,咱们是去逛,不做别的,钥匙什么的都带好,给禽畜放些草料,千万别忘了。

    “好,你回去说,我们套了车就来。”顾兰时把碗里的热茶喝完,放下就往后院走,临走时给猪和鸡鸭放些吃的,大黑也没漏下,万一回来晚了,不会饿到它们。

    竹哥儿答应一声就回去了,他俩也很快收拾好,等牵着驴车进村,一行人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小嬷”顾安、顾满还有顾衡等不及,叫着跳着都跑过来,拉住顾兰时的手和衣摆七嘴八舌道 “小嬷和小叔可来了。”

    顾兰时领着他们三个往前走,笑着说 “就这么盼着去赶集”

    七岁的顾满去过集会,他眼睛睁圆了,两只手忙着比划,说 “可不,二虎子他们前几天从镇上回来,说有耍猴的呢,还有好大好大的糖人。

    一听糖人,顾安和顾衡都噙着手指头流口水,仿佛已经看了那么大的糖人。

    裴厌把板车在平坦处停好,周围几户人家听见动静都出来看,一问是去镇上赶大集,也有人心动,想蹭个驴车,可说话间,顾家人三两下就上去了,人坐的挺满,想张口的人只得作罢。

    顾兰时把顾衡抱上他爹的车,问道 二哥没来

    “你二嫂肚子大了,家里得留个人看着,再说前天他不是也去镇上逛了一圈。”苗秋莲坐好后,抱了顾衡在怀里。

    孩子上了车,张春花也爬上去,将两个孩子都搂着,怕他俩在车上乱蹦达,万一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顾铁山在前面牵着驴车走,裴厌看向顾兰时 “上去,不必等出村。”“好。”顾兰时喊了竹哥儿上车。狗儿见状,轻轻一步跃上来,在他俩对面坐下说 “兰时哥哥,我跟你俩坐。”

    “嗯。”顾兰时笑眯眯点头。

    等到了祖宅门口,方红花和两个儿媳早等着了,顾兰生扶着老太太和两个伯娘上车,前面就有点坐不下了,他便上了后面这辆车。

    一行人坐在驴车上谈天说地,那叫一个高兴。

    各个村里的路有几分颠簸,等上了官道之后,立马平坦起来,顾铁山鞭子一甩,毛驴拉着车跑起来。

    裴厌在后面跟上,迎着风,顾兰时蒙住口鼻,只留一双眼睛在外面,眼中全是笑意。

    “干果蜜饯”

    冰糖葫芦哎

    还没进镇,两旁道路就摆满了小摊,吆喝声此起彼伏,有货郎来得迟了些,推着独轮车找了处空地,费力将车推进去。

    小孩最闹腾,听见卖冰糖葫芦的,三个小人都扯着脖子往小贩那边瞅,顾安急得直喊娘。折腾喊叫一路,张春花早不耐烦 “娘什么娘,叫你安分些都不听,这会儿倒知道我是你娘了,我告诉你,今儿乖些,回去了不打你。

    “娘。”顾满馋冰糖葫芦吃,尽管弟弟被骂了,还是拉着她袖子恳求。

    张春花瞪他俩一眼,对走在板车旁边的顾兰生说 兰生,去买两串。

    转头看见顾衡,她连忙补充道“买三串,还有衡儿呢。”

    苗秋莲正打算给孙子买一串,可怜见的,爹娘没跟来,都不敢要东西吃,

    一听这话,对大儿媳十分满意,这才是做大伯娘的派头。

    知道。顾兰生答应一声,衡儿是他亲侄儿,不用说都会给买。

    “走,下去。”顾兰时对竹哥儿和狗儿说道,这会儿毛驴走得很慢,不用停,他们三个直接跨下来。

    越往里人越多,瞧这架势,驴车都不好过,裴厌有点犹豫,拉着车逛大集,实在有点不方便。前面顾铁山牵着毛驴也停下来,方红花还有苗秋莲几个带着孩子下了车。

    忽然,有个穿棉衣的矮汉子不知从哪里窜出来,赔着笑同他们搭话 几位,我这儿看车,你把驴栓那边木桩上,逛到啥时候都行,我们给你看着,给点辛苦钱就成。

    裴厌明显有点谨慎,打量着对方,板车还好,毛驴可不能随便拴在哪里,这人来人往,保不住就有贼。

    前面顾铁山听见,转头看过来,同样在思虑。

    见他们如此,那汉子连忙道 “我就是宁水镇上人,名陈三儿,家住西街鱼嘴巷第二户,不瞒你们说,打去年起我就干这活儿了,尤其这大集,人多车辆多,挤挤挨挨没法儿过,我们哪里敢做那坑蒙拐骗的事,都是正经人,不信你们看,那边已栓了好几辆驴车骡车了,都是跟你们一样赶了远路来的。

    他这么一说,顾铁山想起来,去年还真听村里人提了一嘴这件事,当时不过感慨会挣钱的人果然头脑精明,今年倒叫他遇上了。

    “我就在那边。”矮个汉子指着后方来路一侧说道 “我要是不在,我老婆儿子还有老娘都在那里,你们要想把车放下,只管过去。

    这汉子说完,赔着笑又去招揽其他拉车的人,他身量不高,脚下倒是灵活,在人流中窜来窜去,纵然遭了白眼也不气馁,卖力继续找下一个主顾。

    爹,要不我过去看看。顾兰生问道。顾铁山还没答话,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喊他,回头一看正是刘向和他女人。

    刘向是清水村人,和他交情很好,二黑就是从刘向家捉回来的,连钱都不用给。“今儿得闲了”刘向上前问道。

    你也赶车来的顾铁山答非所问。

    刘向看见前头陈三儿,一下子了然了,笑道 “自然,我把骡子栓那边木桩上了,掏了五文钱,拿了半个木牌,

    回去的时候用木牌取车就好。

    他又说道 “这陈三儿是我村里一个人的远亲,去年弄了这个营生,他们也就冬天赶大集人多出来挣钱,我觉着挺方便。

    顾铁山琢磨一下问道 “五文钱管多久”

    刘向说 管一天,无论什么时候去取,他们都在。

    既然如此,裴厌看一眼老丈人,他在后面,便先掉转了驴车,另一边陈三儿没拉到别的生意,一看他俩要过去,连忙小跑着赶来,满面喜意在前头带路。

    刚才路过时就看到路边野地里拴着驴车,还以为是一些摊贩的,没多留意,过来一看,这片地打了十几二十个木桩,每个木桩之间都有较大的空隙。

    裴厌牵着毛驴往里面走,停下后不用他动手,陈三儿儿子十分殷勤,帮着把毛驴栓好,随后从腰上解下一对木牌,露出个讨好的笑,说 “价钱是五文,看到晚上都没问题,您随来随取,不但认人,还认这木牌,若有人敢冒认,人和木牌两样都对不上的,绝不让拉走。

    确实考虑的周到。

    裴厌没说话,从怀里掏出荷包,数了十文钱给他,指着旁边陈三儿帮忙栓好的车说道 “两辆。

    “好嘞。”陈三儿儿子接过钱,连忙把木牌给他一半,另一半则绑在木桩绳子上。

    顾兰时和家里人在原处等,没一会儿裴厌和他爹就过来了,不用拉车,空着手轻快多了。刘向和他女人已经在前头逛起来,今儿十六,是大集会,冬闲没别的事做,沿路遇到的熟人不少呢,亲戚也遇到好几个。

    很久没出来闲逛过,顾兰时看什么都稀奇,路过一个卖干果山货的摊前,有榛子松子还有桃仁杏仁核桃仁。

    家里有核桃和毛栗子,不用再买,够吃了。

    往前走,路对面卖酒水的摊位很大,没到跟前就能闻到酒香味,摊前好几个汉子在买。这酒摊还挺讲究,用竹竿挂了幌子。

    顾兰时问身后狗儿 “幌子上写的什么”顾兰瑜看一眼,说 “李家酒坊。”看来这摊主姓李。

    有卖木梳的怕人看不到他的梳子,用一根短竹竿把木梳绑在上面垂下来,沿路叫卖,另一手还攥了六七把新纨扇。

    “借过借过。”

    后面有人

    喊了两声,顾兰时连忙往路边让了让,身后的人推着板车,车上放了好几筐又大又黄的梨子,不知往哪里送去。

    往前走,不止有卖竹篮竹筐,还有成捆成捆卖竹竿的。

    而最吸引顾兰时的货物,是皮毛摊上的雪白羊皮,也不知人家是怎么弄的,有羊毛的这一面又白又软,一看就是好东西,做衣裳做毛皮被肯定暖和。

    羊皮不少呢,放了有二三十张,垒在那里瞧着就软和厚实。因人流走动,身旁的竹哥儿往他这边凑了凑,省得被人撞到。裴厌和顾兰瑜跟在他俩后面,一直没远离。

    在皮毛摊前,顾兰时脚步放慢,听了一耳朵主顾和摊主的话,乖乖,那最漂亮的白皮子,一张要十五两。

    他又听一耳朵,还好,一般的羊皮一张六七两左右,听着就没那么贵了。

    看羊皮的人不少,果然镇上的人有钱些,他们几个继续往前,在两个摊子中间的空隙处停下。年轻人走得快,他们又没带孩子,苗秋莲牵着顾衡,方红花腿脚有点慢,一行人连老带少落在

    后面。

    买了冰糖葫芦以后,三个小猴崽子安分了下来,舔着山楂外面一层糖衣,美滋滋的。

    行了,我抱着,你跟娘多转转。顾铁山上前抱起顾衡,人渐渐多了,还是抱着为好。苗秋莲忙不迭点头,又对大儿媳说道 “春花,让兰生抱着。”

    落在最后面的顾兰生几步走过来,抱了大儿子顾满在怀里,张春花便抱起小儿子顾安。

    没了孩子在旁边绊腿脚,一行人走得快了些。等张春花过来后,顾兰瑜顺势接过小侄儿,他如今个子长高了,也有力气,和顾安也很熟。

    尽管是冬天,张春花一路照看两个毛崽子,额上出了汗,这下总算能歇歇了,她满面笑意,跟顾兰时顾兰竹走在一起。

    几个年轻人在前面,苗秋莲妯娌三个跟着方红花。小老太太这个摊前背着手瞅一眼,那个摊上拿起陶罐茶壶什么的看一看,问问价又放下。

    当看见皮毛摊子后,她被雪白的羊皮惊到了,真是漂亮,于是一边伸手一边问道 “这得多钱

    听到十五两的价钱后,她收回了手,瞎,这么贵,万一摸坏了,岂不是还得赔钱,连忙走了。

    “这就要十五两。”苗秋莲在后面和两个妯娌惊讶

    嘀咕了几句。

    浓郁的醋味飘来,顾兰时看见前面摊子摆了好几个醋缸。

    大集上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家常吃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棉麻丝绸一匹匹在支起来的桌上摆的齐整。

    还有卖狐裘的,做好的裘衣用竹竿挂上,毛看起来顺滑而柔软,旁边挂了几张展开的狐皮。一个肥头大耳满面油光的汉子粗声粗气要试那件狐裘,摊主连忙给他取下,等壮汉穿好后在旁边不断称赞。

    五谷杂粮并干枣干果,各种炭木干柴,到处都是吆喝声。卖吃食浆饮的也有,油炸肉丸子的味道在其中分外突出,顾兰时目光被吸引,情不自禁看过去。

    听见五个肉丸子就要六文钱,他说道 “幸好出门之前吃过了。”

    “可不是,这香的,要是肚饥,非得把馋虫勾出来。”竹哥儿话是这么说,但闻着味儿还是咽了咽口水,肉味够香的。

    张春花在旁边笑着说 “快走快走,避开下风口,闻不到就不馋了。”

    裴厌跟着他们三个快步走过肉丸子摊,在心里数了一下,今天出来有十一个大人三个孩子,一份五个肉丸,买三份也就足够了。

    大半年了,顾兰时才出来逛这么一回,于是他喊住前面三人,走到摊前花十八文买了十五个炸肉丸。

    张春花拉拉顾兰时袖子,低声说 “兰哥儿,要不劝劝,十八文呢。”

    顾兰时张了张嘴,却见摊主已经给碗里啪嗒啪嗒捞了十五个现炸的肉丸子,裴厌也在掏荷包了,他笑笑说 “也不是什么大钱,买了就买了。”

    裴厌端起碗看他一眼,他心中明了,看一眼落在后面的几个人,招呼道 “爹,阿奶裴厌买了肉丸子,都快过来。”

    孩子年纪小,但也知道什么好吃,一听有肉丸子,急得在大人怀里弓着身子要过去,张春花瞧见大儿子猴急的模样,狠狠瞪了过去。

    顾满一激灵,再不敢乱喊了。

    “哎呦姑爷,这得花多钱。”苗秋莲有点心疼钱,日子才刚过起来呢,怎的就这样大手大脚。裴厌笑道 “岳母,一年也不过逛这么一回。”

    “是啊娘,管这么多做什么,尝尝就完事了。”顾兰时在旁边说道,在桌上拿了几根摊主削好的竹签子,先递给方红花。

    方红花听见摊主和其他主顾说话,知道了价

    钱,咂咂舌觉得有点贵。顾兰时把筷子塞进她手里,说道 “买都买了,大娘二娘也快吃,热着呢。”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再不好意思,也一人扎了一个,轮到他自己后,用小竹签子扎一个圆溜溜的肉丸,一口咬进嘴里,外面炸的酥脆,里面肉馅松嫩,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连大带小一共十四个人,碗底还剩一个肉丸子。

    方红花在心里一琢磨,花了十八文,都够买一斤肉了,她兰哥儿两口子一人才吃一个,于是扭头走了,谁喊也没停,装着去前面看别人编的竹篮子。

    刘彩凤身为大伯娘,哪能一直占小辈的便宜,她看一眼旁边老二媳妇,刘巧香手里竹签子还没放下,一脸的馋样,她心中不喜,于是挽住对方胳膊往外拉,笑着说 “娘都前头去了,咱们也快跟上。”

    刘巧香有点着急,可又不好表露出来,心里那叫一个遗憾,她是二伯娘,顾兰时怎么也得让让她,这可是用油炸的肉丸子,平时哪里能吃到,心中不免有点埋怨。

    顾铁山几人撂下竹签就走了。见两个儿子蠢蠢欲动,张春花一把将糖葫芦塞进他俩嘴里,省得闹起来。

    顾兰时原本想让让,见都走得快,人这么多,一喊别人肯定会看过来,为一个肉丸子不值当,只得作罢。

    见裴厌用竹签扎起丸子,他笑眯眯的,没有去抢,不想肉丸子递到了自己嘴边。

    “你吃”话还没说完,肉丸子就被塞进张开的嘴里,他只得咬住。

    裴厌把签子塞回筷笼里,眉宇带了一点笑意,说 “要还想吃,下回再来买。”毒蛇卖了钱,不愁这点东西吃。

    好。顾兰时点着头答应,两人几步追上去,一路逛着,就进了镇子里。

    宁水镇能开的铺子全开了,门前挂着写铺名的布幌子,多数人都不识字,往里面一张望也就知道是卖什么的了。

    酒馆里生意很好,伙计又是端菜又是报菜名,都顾不上在门前拉客。干货店里摆出了鹿筋鹿茸这样的稀罕东西,老板坐在门前吆喝,看见汉子多,又喊一声店里有上

    好的鹿i鞭。

    顾兰时原本还想瞅瞅鹿茸,长点见识也好,一听这话,目不斜视从干货店门前经过,只当没听到。

    不远处有两个木匠在铺子门口刨木头,外头摆了好些车轮和木箱木柜,全是新的,有的箱子做工精湛,雕了吉祥纹描了颜色,瞧着就漂亮。

    “铛铛铛”

    有人突然敲起锣,是耍把式的在吆喝,一听在东街那边的宽敞地,不少人都朝那边涌。

    爹,去看吗顾兰生问道。

    顾铁山抱着孙子顾衡笑呵呵的,说 “去,怎么不去,好容易来一趟。”顾兰生便朝后面喊,让家里人都跟上,生怕走散了。

    往东街走的人很多,顾兰时回头叮嘱 “小心些。”

    今天出来是裴厌揣着荷包,大集上人多贼也多,他点点头 “嗯,我知道。”

    裴厌一直跟着顾兰时和顾兰竹,他长得高,板起脸一副冷硬模样。

    在街上游荡的几个无赖视线在路过的女人和双儿脸上流连,人多怕惹起众怒,他们不敢靠近也不敢出言调戏,只用眼睛扫,不少人都下意识远离了几步。

    被裴厌冷冷一眼瞥过来后,几人都不敢再看顾兰时两个。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