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

    皇贵妃一愣, 科尔沁的宣妃不年不节的,皇帝表哥这是想要做什么

    难道是因为蒙古那边的事儿

    轻轻的摇了摇头, 皇贵妃不再为这些事儿动脑筋。蒙古的妃子, 怎么着也不可能威胁到她的地位。而且宣妃的身上还关系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脸面, 这个事儿她知道一下, 顺便到慈宁宫和慈仁宫讨个巧就好。

    “派人去内务府里头,和佟佳的人说一声儿,把宜妃的波斯猫儿打碎的瓷器折算成具体的银两数额, 报到宜妃那里,让她在本宫月底结账之前,给如数的填补上。”

    生了两个儿子就敢到她的面前显摆

    这个宫里头只要太子殿下健健康康的屹立不倒, 就算她们每个人生了十个儿子, 也没有穿上明黄朝服的希望。

    她佟佳就算一个亲生的儿子都没有又如何只凭她跟前养的跟亲儿子一样孝顺体贴,还被太子殿下另眼相看的四阿哥,就比她那俩个儿子有分量。

    想得通,想得开,这几年越活越轻松自在的皇贵妃娘娘在宫人们的伺候下,一个人美美的用完清淡爽口的早点后,就脚步轻快,心情也一样轻快的带着大队宫人出了景仁宫,大摇大摆明晃晃的穿过御花园, 从西六宫的最南端转到东六宫的最南端,绕了一个老大的圈儿,来给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请安。

    “给皇太后请安, 给皇太后道喜。”

    皇太后看着因为走了太多路加上天气渐热,脸颊红扑扑的皇贵妃,眉开眼笑,真诚恭敬的给她行礼道喜,心里头更为开心了,乐呵呵的笑着说道“就你个小人精儿跑的快,嘴巴也甜。”

    皇上给科尔沁娘家面子,还破天荒的说了“留”,得到消息的皇太后可不乐得合不上嘴吗现在看到后宫第一人皇贵妃来给她真心的道喜,一向随遇而安的皇太后也难得直白的夸人。

    再想到皇帝一向对没有封皇贵妃为皇后这个事儿深有愧疚,自觉要投桃报李的皇太后,直接开口发话,“皇贵妃,上前来一点儿,扶着哀家,我们娘俩一起给太皇太后请安去。”

    “好嘞。”

    能像一个正经儿媳妇一样,扶着皇太后一路走到慈宁宫,皇太后今儿给她的脸面真的是够大够爽快。

    不管这其中有什么内情原因,她都要承了皇太后的这份心意。而且,皇太后的做法也确实让本就开心高兴的皇贵妃,内心里更加的愉悦舒坦。

    乐不可支的皇贵妃扶着乐乐陶陶的皇太后,娘俩说说笑笑的,边走边逛,不急不缓的从慈仁宫来到了太皇太后的慈宁宫。

    每天跟着重孙子们乐呵,专心礼佛的太皇太后,对于宫里头任何她需要知道的消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此时正在和苏茉儿姑姑开心的说话儿的太皇太后,看到她们娘儿俩就跟普通人家的儿媳妇,孙媳妇一样,欢欢喜喜的结伴来给她请安,自然是非常的欢乐兴奋。

    “瞧瞧你们俩那小模样,都多大的人了,还和小阿哥们一样来哀家这里讨赏不成”

    “太皇太后,儿媳觉得今儿自己特别精神。”她可要打起来精神,不能向以前那样心如枯井,万事随缘。

    万一这宫里头真能出来一个科尔沁血统的小阿哥,哪怕是个注定闲散一辈子的小阿哥,她也没有白白的熬着这么多年了。

    “我也觉得自己今儿特别精神,太皇太后,你可不能因为我们年龄大了,就不疼爱我们了。”难得一向平静无波的太皇太后今儿个这么喜形如色,玲珑精乖的皇贵妃可不是要可劲儿的上前讨喜

    太皇太后一脸的心满意足,干脆一手拉着一个,满口应承,“好,太皇太后疼你们。”

    皇帝若是能给她一个科尔沁血脉的小阿哥,她这辈子真的是没有任何遗憾,百年后足以含笑九泉了。

    她会把他这个小阿哥教导的乖乖巧巧的,安安心心的做个满蒙关系的吉祥象征。

    让他长大后,就和四阿哥五阿哥他们一样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对着太子各种撒欢儿耍赖,对着皇帝各种孺慕尊重,一家人永远都和和美美的。

    祖孙三代婆媳虽然各有心思,可是这份儿开心到了极点的心情却是一样的。苏茉儿姑姑今儿也难得高兴的没有严守着奴婢的身份,兴致勃勃的和她们一起聊天凑趣儿。

    得到消息的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等宫里其他的大小主子们,紧跟在皇太后和皇贵妃的后面,也都来慈宁宫讨喜。除了被皇上亲自打脸,狠狠的下了面子的宜妃娘娘。

    荣妃娘娘虽然一大早就知道了三格格被太子殿下禁了足的事儿,也知道了皇上要开始严加控制宫里主子们花费,可是这两件事儿,她都没有太多的担心。

    勤俭节约本来就是正理,皇上这么做非常好。不过,荣妃娘娘能够欣然接受,也和她手里头非常宽裕有关,三阿哥开酒楼赚了钱,首先要孝敬的当然是她这个亲娘。

    至于太子殿下亲自出手管教三格格,关她禁闭,哪儿有她乱说话插手的地方她就是再担心女儿,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等消息。

    再说了,太子殿下能够亲自管教三格格,那是三格格的造化,说明太子殿下心里还是盼着三格格好。如果太子殿下哪天不对三格格和三阿哥严加管教了,她才是真的要急的晕过去。

    心思通透的荣妃娘娘面色不改,端着一如往常的平和淡定模样,和路上遇到的其他妃嫔们不冷不热的寒暄着,与老姐妹惠妃娘娘结伴来慈宁宫请安,宫里头三妃之一的宜妃娘娘却是一直等到众人都散去了,也没有露面。

    宜妃娘娘是真的不知道这个事儿,因为她宫里的人压根儿就不敢告诉她,也没有机会告诉她这个消息。

    又愤怒又羞愧的宜妃娘娘,在屋子里燥怒的转了几圈儿,终于还是气不过,猛地举起面前那个昨晚下午内务府因为讨好她,特意给补上来的粉彩花鸟大瓷瓶就要给摔个稀巴烂。内务府这帮子捧高踩低的小人

    她郭络罗宜妃就算是被皇上训斥了厌弃了,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奴颜媚骨的奴才来耀武扬威。

    “娘娘,使不得,使不得。”

    “娘娘,你要发泄就摔这件靠枕,瓷瓶可是千万摔不得。”

    宫女嬷嬷都吓得胆战心惊的,可怜巴巴的抬头看着那个无辜的大瓷瓶。皇上刚刚训完话,不得奢侈浪费,任性挥霍,自家娘娘就要摔新瓷瓶,这是要和皇上杠上了不成

    宜妃娘娘气呼呼的把大瓷瓶轻轻放下,接过嬷嬷递上来的那件,她平日里最喜欢的靠枕,狠狠的朝地上摔去。她哪敢和皇上对着干她只是以为,自己在皇上的心里是不一样的,是特殊的。

    她以为皇上就喜欢她张扬爽朗毫不装模作样的性情,就努力的想要引起他的注意力,讨他的喜欢,可是没想到,换来的是这么响亮的一个大巴掌。

    她也知道自己没有把猫儿调教好,娇惯着它,放任它把这些名贵的瓷瓶从博古架上碰下来,摔碎了,还没有做出任何悔过的表示,是大大的不对。可是皇上不是说,她养的猫儿的性子,就和她一样,自在纵情,与众不同吗

    无声的摔打着靠垫的宜妃娘娘,眼眶慢慢的红了,但是一向骄傲不输人的她,高高的仰起头,强忍着眼泪不让它们掉落下来。

    她不能哭,不能让那些一直对她看不惯的宫妃们看她的笑话;她也不能犯倔强,皇上要整顿宫里的这股刚刚开始兴起的奢侈风气,她就要乖乖的配合皇上。依照皇上的大度,只要她立马真心的改正过来,皇上心里头就不会再计较。

    “花嬷嬷,你去拿张银票,给内务府送去。再把猫儿抱到猫狗房,让他们给好好的调教调教,调教不过来本宫就不要了。春草,你去把本宫给皇上做了一半的藏青色披风拿来,趁着天还没大热,赶紧多做一些。”

    “娘娘能这么想才是正理儿,嬷嬷立刻就去给娘娘办妥当。”花嬷嬷一脸的欣慰。

    她是宜妃娘娘的奶嬷嬷,这些年一直把宜妃娘娘又当主子又当亲闺女的照顾着,眼看着自家娘娘能迅速的想明白振作起来,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就自家娘娘的这个倔强的性子,她是真怕她犯拧巴和皇上扛起来。

    这胳膊怎么能拧过大腿那更何况,这件事儿确实是娘娘有错在先。

    好好的一个青花瓷瓶儿,价值几百上千两银子,摔碎了卖碎片也才值个几十两银子,那个猫儿一连打碎了四个大瓷瓶,难怪皇上要生气,直白的训斥娘娘。

    出身贫苦家庭的花嬷嬷,尽管这些年因着宜妃娘娘的关系,见识了很多好东西,家里也因着宜妃娘娘的赏赐日益富裕,可是她的心里头,对于那几个因为波斯猫儿调皮,无辜遭殃的青花大瓷瓶还是非常的心疼。

    虽然自从小猫儿被自家娘娘带进延禧宫后,平时都是花嬷嬷带着小宫女在耐心照顾着,每天伺候它洗澡吃东西穿小衣服。

    万岁爷说的对,不能因为现在不缺钱,不缺吃不缺穿的过上好日子了,就随意的糟蹋东西。

    这么好看的不得了的大瓷瓶被烧制出来,得花多少细工夫她记得小时候,见到村里头有人因为买不起,要自己烧个小陶罐出来,就废了老鼻子劲了,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带花儿的大瓷瓶

    心里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心思,打算哪天和家里人见面的时候,好好叮嘱他们不能忘本,要勤俭节约过日子的花嬷嬷,手里的活计也没有落下来。又看了一眼已经平静下来,专心绣大鹰眼睛的自家娘娘,花嬷嬷就放心的怀揣着银票,抬脚去了内务府。

    后宫里头因为皇上的口谕和他昨晚上决定的人生大事,各个心思浮动,想着法儿应对。前朝的官员们因为皇上在早朝上,突然宣布的“勤俭节约,忆苦思甜”全国大辩论,也都是在低下小声的议论纷纷,心思不宁。

    他们这些人,哪个没有以嫁闺女,娶儿媳银钱不凑手等等理由和皇上借过银子其实也不是他们非要顶着太子殿下的忌讳,和皇上哭喊着要借那份儿银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家里不说是家财万贯,可也确实不缺少那点儿银两。

    实在是没钱了,就少出点儿聘礼嫁妆,反正他们家的孩子都不愁找不到好人家结亲,又不像东城的豪绅富商,只能拿白花花的银子出来钻营铺路,摆阔气显排场。

    “李大人,你也和皇上借银子了”

    “王大人,某出身贫寒,家里负累多,上次小儿娶亲要拿聘礼的时候,一时筹措不开,就和皇上借了两千两。写了借条儿,两年内加上利息换上。李大人也借了不成”

    “说来惭愧,某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是衣食无忧。只是看着大家一出手就是几千两的聘礼银子,就打肿脸冲胖子,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大操大办。结果前一阵子家里真的有事儿要用银子,可不就不凑手了吗”

    “王大人,李大人,你们都是有切实原因,以皇上和太子殿下的仁厚,估计都会宽容的区别对待。我们这大多数人都是眼看其他人借银子买庄子享受,跟风的凑上去,带着生怕去的晚了吃亏的想法儿。现在想想,当时可不就是跟入了魔障一样吗”

    “张大人,你也不要自责着急。皇上现在只是提议大辩论,并没有开始追究这些。你若手头宽裕,下朝后去户部把欠国库的银子还上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都奋斗在日万路上的痒痒鼠。吼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