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临近夏末,身为部落大巫,叔姒简直片刻也不得闲,因为,很快他就要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秋月祭了。

    一年四个季度的祭祀,简直就像季度ki,关系到整个部落的士气,由不得叔姒不重视,最重要的是,今年他自己挖了一个坑给自己,这个坑,现在得由他自己想办法填上了。

    事情还要从之前叔姒忽悠良渚部落的族人们的那个神谕说起,自从族人们信了他们大巫的邪,坚信在洪水中被淹没的地方,都是神明原本赐予他们种植五谷的地方之后,族人们就疯了

    也赶巧了,这段时间叔姒一直和颜少姜在外面东奔西走,忙着安顿九黎部落的事情,于是,他们不在部落的这段时间里,以石姜族长为首,部落里拿出珍贵的盐巴,和周围其他部落交换到了尽可能多的谷物种子,甭管是不是神农氏官宣的正版五谷,反正,只要是能吃的,都被族人们找遍了犄角旮旯全部给种上了。

    至于部落原先的屋子

    开玩笑这片地方可是大巫亲口认证的、神明赐予他们种植五谷的地方,怎么能让他们的屋子占据了五谷的地盘呢必须把房子给扒了

    等到叔姒和颜少姜忙完九黎部落的事情回到良渚,就发现,从第一道堤坝开始,一直到第二道堤坝,中间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地方,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各种农作物

    “豆叔,怎么样你看这样的话,神明会不会宽宥我们从前的无礼”石姜族长眼巴巴地看着他。

    “这会的吧。”叔姒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他哪能知道神明是怎么想的啊连那个所谓的神谕都是他灵感迸发临场胡诌的好吗

    不过,既然神农氏发现了五谷都能受到上天的庇佑,那他们部落种植了这么多谷物,总能挑出几样能让神明欢喜的吧

    “让族人们好好照料这些谷物,等秋月祭的时候,如果能有新收的谷物作为祭品的话,神明一定会高兴的,到那时,我再替族人们请求神明的宽宥吧”既然神谕这么好用,叔姒立刻就决定,趁机利用神谕来督促族人,好好种地

    也是他们运气好,正如叔姒所说的那样,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晒干了特别肥沃,没等到秋月祭,就有几样谷物眼瞅着就可以收割了。

    第一个自然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类。这次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换来的种子,里面居然有扁豆

    扁豆这玩意儿可是绝对的高产作物

    叔姒还记得上辈子外婆跟他说过,扁豆不要多种,只要每年栽上两三棵在篱笆下面,结出来的扁豆吃都吃不完,有一年他们家的扁豆秧不知道怎么的爬到了树上,结果满树都挂满了沉甸甸的扁豆,吃都吃不完,最后只能全部扯下来,晒成了扁豆干。不过,扁豆干拿来炖肉或者和辣椒清炒着吃也很好吃。

    还有一种豆类,长得和后世的刀豆很像,块头是所有豆类里面最大的,叔姒尝试着切开了果实,里面的果肉也非常的肥嫩,因为果实不多,叔姒就没让他们摘,都留下来做种,明年就可以大规模扩种了。

    因为种下去的各种豆子非常多,整个良渚部落的人足足忙了好几天,才把散落在各处的豆子全部颗粒归仓,是真的“颗粒归仓”连掉在地上的豆子,都被来帮忙的小崽子们捡起来了。

    最后收回来的各种豆子,足足装了大小八十多个兽皮袋,留下明年的种子和秋季、冬季两季祭祀所用,剩下的豆子还有很多,叔姒心心念念的豆酱,终于可以做了

    做豆瓣酱,黄豆、蚕豆都可以,把豆子先挑一遍,去掉有虫子和坏掉的,淘洗干净,然后冷水下锅,煮到表面的豆皮一捏就破,捞出来,晾干后捏掉豆皮,只剩下豆瓣,用竹匾盛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晒的时候要时不时的去翻动一下,确保每一片豆瓣都要被晒到脱水,摸上去没有粘手的感觉,原材料就算准备好了。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发酵环节了。

    叔姒亲自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又从大厨房叫了几个厨娘做代表,跟着一起学习豆瓣酱的发酵。

    豆瓣酱做的好不好吃,发酵的过程非常关键,用的材料也很重要。

    叔姒让人提前从野外砍了许多黄荆条枝回来,编出来几个晾晒的浅口荆条匾,把晒干的豆瓣倒上去,摊平了,上面盖上两层刚摘回来洗干净晾干过的黄麻叶子。

    这种黄麻叶子据说可以促进豆瓣更快地长出霉菌,具体原理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小时候每到开始做豆瓣酱的季节,外婆就会打发他拿着竹篮子,去外面摘许多黄麻叶子回来。

    “你们每天派人过来,掀开叶子看一下,等到长出淡绿色的霉菌,就可以拿来做酱了。千万要小心不要让这些豆瓣沾染脏水,过来查看的时候,把手洗干净”叔姒叮嘱道,想了想,又不放心地恫吓她们

    “这可是我预备了献给神明和上天的祭品”

    厨娘和徒弟们立刻露出了敬畏的表情。同时暗暗在心里懊恼,早知道这是大巫给神明预备的祭品,她们应该把手脚洗得更干净一些再来的

    不过,从这一天开始,每一个踏入晾房的人,都自觉养成了先洗手洗脚再进屋的习惯。

    豆子收完之后,很快第二批谷物也成熟了。

    这次进入收获期的,是一种叫做“黄玉糜”的谷物。其实这个名字是叔姒根据族人的读音自己翻译出来的,这种谷物成熟之后通体淡黄,剥开外壳,里面的谷子也是淡黄色,好像黄玉一样的温润色泽,是叔姒在这里见过的颜值仅次于大米的谷物了,而且闻着还有一股浓郁的谷物香味。

    “糜”这个词,据说是有部落的人从野外采集了这种叫做“黄玉糜”的谷物,拿回来煮熟了之后,汤汁浓郁粘稠,所以才取了这个名字。

    这种谷物的产量就不如扁豆那么高了,而且当时他们换的种子也不多,那个来交换的部落自己也是从野外采集回来的种子,只有一小袋,种出来的满打满算估计也只能种上不到五亩地,叔姒根本舍不得吃,让人都收起来留做谷种了。

    后面杂七杂八收回来的果实还有很多,好些都是叔姒不认识的,只不过听石姜大哥说这些都是其他部落发现的食物,既然是食物,那应该都是可以吃的,至于怎么吃,还是要等空下来再慢慢琢磨了。

    真正让叔姒惊喜的是,他在这一大堆果实里,发现了几样和前世他熟悉的农作物很像的东西。

    一个就是蚕豆,只不过他们收获的果实比他以前吃的蚕豆小了许多,几乎只有黄豆粒大小,只是形状和黄豆差别很大,这也是叔姒能一眼认出它的主要原因。为了确定这到底是不是蚕豆,叔姒还特意让参与采收的族人找到了这种果实的植株幸好他们部落这个季节不缺柴火,收回来的枯枝都堆在一起,看着族人拿回来的植株,叔姒才真正确定了,这就是来自五千多年前的蚕豆

    蚕豆也是个好东西,可以当蔬菜吃,也可以煮熟了当零食吃,老蚕豆炒出来的铁蚕豆尤其好吃,就是有点费牙口,咳还有蚕豆酱,味道和黄豆酱也是各有千秋,最重要的是,蚕豆和黄豆一样,对土地都不太挑,秋末种下,第二年开春就能吃到鲜嫩的蚕豆,一想到明年春天的蚕豆米炒腊肉、蚕豆蒸排骨、蚕豆烧肉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叔姒立刻就下了两个任务

    第一,这次收回来的蚕豆不许吃全部留着做种子

    第二,找到当时用蚕豆和他们交换盐巴的部落,想办法和对方换更多的蚕豆种子

    除了蚕豆之外,他还发现了花生,只不过这时候的花生品种和后世培育改良过的不太一样,一个豆荚里居然只有一颗花生米而且看起来和腰果差不多,最要命的是,大约是因为这种果实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拿来交换的部落居然给它取名叫做“土豆子”,亲,你让真正的土豆情何以堪

    不过,眼下土豆这玩意儿还不知道有没有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呢,按照历史记载,起码也要几千年后才会传播到中国,眼下,还是随他们的心意,叫“土豆子”吧。

    这种土豆子煮熟了之后非常的软糯,而且颗粒也很大,非常具有扩大种植的价值,尤其是在叔姒用沙子炒了一锅给大家尝过之后,酥脆喷香的炒花生立刻赢得了族人们的欢心。

    相比之下,另外一种无意中被叔姒发现的作物芝麻的命运就悲惨多了,它们是在厨房的柴火堆里被过来找食材的叔姒意外发现的。

    族人们今年种了太多不同品种的作物,有些结出来的果实看起来不好吃,又或者是太小,譬如果实只有针尖大小的芝麻,就被当做“杂草”,和收获后的其他农作物的秸秆一起砍下来,留着做柴火了。

    看到一大半果荚已经炸开的芝麻,叔姒简直心痛到无法呼吸他的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糊啊啊啊

    虽然发现后叔姒组织人手及时抢收,然而最后收回来的芝麻,也不过堪堪只有小半个兽皮袋,三斤都不到。问题是这个芝麻还不是他们和别的部落交换得来的种子,估计是和别的交换来的种子混杂在一起,被种到了地里的,长出来的时候,族人们不认识,担心不小心锄掉了可以吃的作物,就没有动它们,这才幸运地长了出来,直到收获的时候,被人发现它们的种子只有一丢丢大,完全没有可以饱腹的价值,这才被砍掉充当柴火去了

    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想换更多的芝麻种子,都找不到人换。

    “这个东西是什么珍贵的草药吗”见叔姒抱着仅剩的芝麻长吁短叹,颜少姜忍不住问道。

    “唉也算是吧,咱们部落的幼崽刚出生的时候,屁股和大腿上不是经常会长红斑么有了这个芝麻,我们可以做出芝麻油来,给小崽子涂抹身体,就不容易长红斑了。”叔姒依依不舍地放下装芝麻的兽皮袋子,这么点芝麻都不够留种的,做芝麻油肯定是没戏了,他想打麻酱吃火锅,只能等明年了。

    不过,芝麻油也确实算是一味药,以前农村的孩子用尿布,时间长了屁股会红,擦了麻油就不会红屁股了,而且,小崽子如果便秘的话,可以多吃些麻油,通肠润便。

    “那我让他们都认认这芝麻的样子,下回若是有其他部落来换盐,就问问他们那里有没有这个芝麻。”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城墙,但部落之间也很忌讳擅闯其他部落的领地,好在颜少姜以前就是负责部落外交工作的,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和珍贵的盐巴相比,这种看起来完全不能果腹的芝麻,如果他们对外放出消息,说可以用野外采集的芝麻种子换取盐巴的话,一定会有很多部落愿意做这笔买卖的。

    “还是你有法子,不说这个了,我刚才在厨房看到今天有新鲜的莲藕,拿了一些回来给你炖了莲藕排骨汤,一起去吃吧。”叔姒把芝麻收了起来。

    他和颜少姜的新屋子被他设计成了一个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套间,这样有时候晚上颜少姜做活做累了,他还能炖一小锅肉给他当宵夜。颜少姜很喜欢啃排骨,不过平时在部落里吃大锅饭的时候不方便慢慢啃,这次叔姒给他炖了一大锅,这个季节的莲藕虽然还不够软糯,但炖得时间长了也很入味,俩人吃肉喝汤,慢慢把一锅莲藕排骨汤给吃完了。

    “明天我们去摘些莲蓬回来吧再炖一锅莲藕排骨汤,做个豆腐烧肉”叔姒美滋滋地盘算着,有了足够的豆子,他终于可以敞开了肚皮做各种豆制品吃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