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瞧一瞧, 看一看, 广州城里最时髦的文化衫,三块三块,最低只要三块”

    大清早的集市熙熙攘攘, 她夜莺般的声音鹤立鸡群。很快, 原本不打算往上走的人都闻声而上,围着那白花花的衣服打转。

    “大姐大叔随便看,还能上手摸摸看,我们家的质量红星县找不出第二家, 您摸摸看。”

    “春天打底, 夏天穿着凉快,广州城男女老少都在穿。”

    林凤音上辈子可是直接骂哭向冬梅的恶妇, 现在只需拿出一半的架势来,扯开嗓子喊就行。难为情不存在的。

    一般白色的新衣服都不让人摸, 可林凤音实在热情又诚恳,再三表示“摸了也不要钱”,大家才轻轻摸一把。

    别说,还真滑不溜手。

    搓一搓,不会起皱。

    闻一闻,散发出一股工业制品独有的刺鼻味儿。

    其实林凤音心知肚明,这批面料真不咋地, 大多数是涤纶纤维,棉的只占少数。但对农村干活的老百姓来说,涤纶已经满足“衣服”的功效, 要什么自行车,起球静电透气性差啥的,都能克服。

    最关键是,价格比周遭同类产品便宜多了,大家还挺喜欢。

    “真的才三块”

    “娃的通通三块一件,大人的布料用的多,四块一件。”

    大家一听,这衣服都不一样大,可不就该高一点儿嘛

    林凤音看见一年轻小伙摸着衣服胸前,“来自北方的狼”几个大字异常醒目,立马道“大兄弟可以试试,试试让大家看看,不好看绝对不要钱。”

    “真的”

    林凤音已经照着他身材找出一件递过去“这么多父老乡亲看着呢,不好看绝不要钱,说话算话。”

    小伙子也不怕害羞,脱掉白衬衫,里头还有件白色褂褂,套上文化衫,显得脖颈修长,双臂的肌肉若隐若现,在场的赞不绝口,也都纷纷要求帮找一件适合他们的号数。

    “好不好看你问他们。”林凤音轻笑,这年轻的肉体啊,就是怎么穿怎么好看。

    大家的反应已经说明一切,小伙子立马掏出四块钱,新衣服也不脱了,直接穿着走。

    收下钱,林凤音笑得开心极了,也没忘嘱咐他,回去先洗一道再上身。

    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顺利多了,只要上身试过的基本都买了,也有几个年轻女孩不好意思试,只在胸前比了比就掏钱。这可是文化衫,有文化的人才穿呢

    太阳越升越高,林凤音拿来的六十件衣服已经卖了大半,这才发现肚子空空,出门早,忘记吃早饭了。

    “妈我可找着你了。”鸭蛋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小脸晒得通红。

    “找我干啥,昨晚给你划的课文背完没生词默写完了”

    “哎呀都干完了。”鸭蛋不耐烦,“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儿,做完作业才出来的。”

    他撇撇嘴,“你不说要来卖衣服嘛,我就猜准在这儿。”

    林凤音笑笑,臭小子还知道来找她,赶紧把卖剩的收拾好,清点货款,除去事先带来的零钱,卖出去的数量跟兜里的钱能对上,她才松口气。

    第一次做生意,总是小心翼翼,钱数三四遍,货也要清点五六次,搞到十二点,感觉强迫症都要犯了。

    鸭蛋在旁百无聊赖,又没个遮阳棚啥的,小脸蛋晒得冒烟,仿佛熟透的大樱桃,黑里透着红。不远处正好有挎着箱子卖冰棍的大叔,他忍不住咽口水,“妈,妈,妈我想吃冰棍。”

    “去去去,钱还没学会挣,就知道花。”

    林凤音自个儿也是又饿又渴,但忙着回家拿货,心想顺道吃饭喝水,何必花这冤枉钱。“我先回去一趟,你帮我看着啊,待会儿换你。”因为他是吃过早饭的。

    又把哪种款式卖价多少告诉他,以防万一有客人来他乱卖。

    ***

    知道她要出去卖衣服,张春花已经做好饭又是热昨晚的剩菜剩饭。

    林凤音实在是饿极了,也顾不上什么,噼里啪啦吃下两碗,才有力气跟婆婆商量“晚上少做点儿,老吃剩饭剩菜对胃不好。”

    张春花翻个白眼“都烧一样的柴,一次做两顿不好熬油费火瞎讲究。”

    林凤音怒“行,反正从明儿开始我不吃隔夜的,就在外头下馆子。”

    张春花张口结舌“你你钱多的没处造是吧这才挣了几个钱尾巴就翘上天了”可也知道儿媳的疯狗脾气,说得出就做得到,怕惹急了她真花钱下馆子,只得不情不愿妥协“就你瞎讲究,一顿吃一顿做,做少了吃不饱可别怪我啊。”

    林凤音心里偷笑,面上不动声色。

    带着四十件衣服来到摊位上,她笑不出来了。

    向鸭蛋嘴里居然同时咬着两根糯白色的冰棍,冰得他龇牙咧嘴,可却吸得“呲溜”响,冰棍水融化在手上,他还顺道把手也舔了,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八辈子没吃过冰棍”。

    林凤音又怒了,“向鸭蛋你干啥”

    “哪儿来的钱”

    想到什么,她立马数了数存货,衣服一件不少,这才放心。因为她相信,鸭蛋真的可以干出用衣服换冰棍吃的事来,三毛两毛只要能吃上冰棍,他才不会想他妈妈花了多大的本。

    家有蠢儿,真是每天都得防着被他坑。

    鸭蛋又“呲溜”了两口,才有时间回答“张叔叔买的,一个糯米味儿,一个盐水味儿,特好吃。”

    不等他妈说什么,他递过去“妈吃一口不两个味儿一起吃特爽。”

    林凤音看着眼前两根被他舔成狗舌头的冰棍,哭笑不得,知道自己冤枉他了,“去去去,谁吃你的。”想了想又问“记住以后不能跟叔叔要东西了啊,跟叔叔说谢谢没”

    “已经谢过了,他没要,是我正好要换零钱,不买冰棍人不给换。”张文顺走过来,手里还抬着两根晒得冒凉气的冰棍,“要糯米还是盐水”

    林凤音没拒绝。几次接触下来,她发现张文顺情商很高很坦荡,一根冰棍而已,她没必要搞得小家子气。

    “谢了啊,盐水的就行。”

    一口凉丝丝的冰棍下肚,心肝脾肺肾舒服不已。“今儿也来赶集,想买点啥”

    张文顺笑笑,“来看看老板娘生意怎么样,倒是挺兴隆的。”他方忙完手里的活就赶过来,谁知鸭蛋说她妈衣服快卖完了,已经回家吃饭去了。

    林凤音轻笑,“还行,也就一开始图个新鲜,过段时间估计就得回落。”

    “放心吧,你这些衣服应该很有市场,上午门口有个小伙子经过就穿了一件,大家都说好看。”

    他开的是电器修理店,但这年代电视机还是凤毛麟角,他只能修收音机,后来发现自行车缝纫机也可以修,最近居然连手扶式拖拉机也给修上了。业务广,客人多,忙不过来还专门雇了三个小徒弟。

    “卖十件给我,小徒弟稀罕。”

    林凤音一愣,“那也要不了这么多吧”担心他是自掏腰包给她制造生意。

    “我大哥二哥还有四个侄子,再加我爸,拿十一件吧。”

    林凤音心头欢喜,“真要这么多”这一口气可就是四十块钱的大生意呢。

    张文顺终于露出青涩的少年人才有的笑,无奈看着她“真的呀。”

    林凤音一愣,这语气不是吧二十六七的大男人用这个语气说话,她虽然不反感,可觉着怪怪的。

    鸭蛋自告奋勇帮他找号,一面找一面嘀咕,这张叔叔可真好,又买冰棍又买衣服的,希望他天天来。

    幸好林凤音不知道蠢儿子的想法,不然又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当地人的集都是下午集,从中午一点开始,渐渐迎来人流高峰。还在正月里,大家钱包里还有钱,买起东西一点儿也不吝啬。况且当地天气热得早,这几天白天已经穿不住长袖,看到这么漂亮新潮又正好需要的文化衫,纷纷掏钱。

    有的买一件。

    有的两件。

    有的甚至全家老小每人一件,太阳没落山,一百件衣服就卖光了。

    左右都是卖衣服的,一天下来顶多十来件,只能眼巴巴看着林凤音不停收钱找货,心里羡慕得不行。

    “妹子这衣服哪儿进的成本多少”

    林凤音笑笑,脸不红心不跳“我朋友从厂里拿的内部货,两块五。”

    本还蠢蠢欲动的同行,都“嚯”一声跳开了,他们拿的的确良都两块不到,这种面料内行人一眼就看出来不行,居然要两块五还是内部价

    “妹子可别欺负咱们没出过门,这也太贵了吧。”

    “真就这价,不信你们上省城问问,春来服装厂,就是这个价。”

    当然,这个服装厂她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反正这年代信息闭塞,小县城的服装都是去省城进的,省城服装公司也确实是卖高价给他们废话,她孤身一人费了老大劲找到的货源,凭啥拱手相让

    那几天在深市可是吃不下睡不着,各个档口货比三家,为了两分钱的优惠求爷爷告奶奶。自己挣来的劳动成果不维护,当她傻吗

    大家将信将疑,也没把她招揽客人的“广州城”听进心里,以为是噱头,绝对想不到她真是去比广州城还南的南方拿的。

    因为有优质货源,保证了极低的进价,控制了成本。晚上吃过饭躲房里数钱,用毛收入减去成本和运费,林凤音这一百件衣服净赚了278块

    按日期登记清楚,看着一沓沓整齐的钞票,林凤音真想亲它们两口。

    什么跟婆婆拌嘴,什么被蠢儿子坑,在真金白银面前,那都不值一提。

    她决定,后天的集出货一百二十件,完成目标的话就全家下馆子,点一盘超大份的酱排骨,一盆油炸五花肉,撒上辣椒面当零嘴吃。

    想到美味,林凤音美得睡觉都是笑的。红花这丫头,最喜欢的就是酱排骨,利民饭店的酱料是独家配方,做出来的排骨色泽红艳,咸香入味,入口即化。她一个人能吃下好几块,每次都让张春花恨得牙痒痒。

    傻丫头回了金家,再也不用为多吃两块排骨看人脸色了,真好。

    她替她高兴,可心里总觉着缺了点什么。

    临睡前她反复琢磨缺点啥,假设今儿有小棉袄在,自己就不用饿肚子,也不用担心她会拿衣服换冰棍吃,甚至还可以在家睡个午觉再去出摊那真是个让人省心、安心的宝贝啊。

    当然,林凤音不知道的是,她思念的小宝贝此时也正在思念着她,恨不得插上翅膀往回赶。,,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