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红姑的期待

    对于斯科特、斯皮尔伯格这些好莱坞同行的探班,杨叶都是热情接待。

    对于他们提到的问题,也是尽量的答疑解惑。

    这些东西没必要藏着掖着,以好莱坞的实力,他们自己也能琢磨出来。

    杨叶这么大方,自然是为了他的给“紫气东来”特效公司揽客。

    光凭一个香港,根本养不活紫气公司。

    这些年下来,紫气公司的账面上,已经亏损了上亿的资金了,全靠杨叶个人的补贴。

    有一些东西做出来,根本就是倒贴钱,比如帮亚视的招牌武侠剧做特效,都是往精细里做。

    紫气公司想要摆脱杨叶的财政补贴,就必须接到好莱坞的活儿。

    这部终结者2,就是要打出紫气公司的名气。

    后世最牛逼的四大特效公司,维塔数码、工业光魔、数字领域、索尼数码现在还只成立了工业光魔一家。

    其他三家都要等到1993年才成立,当然,现在可能要提前了。

    1991年终结者2大获成功后,电影中神乎其神的视觉效果让人们看到了数字特效的广阔前景。

    于是,卡梅隆和他的好基友温斯顿率先成立了数字领域。

    随后,拥有钞能力的索尼也成立了索尼数码,几年后凭借蜘蛛侠系列、黑客帝国系列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成立了维塔数码,后来靠着指环王系列一举超越工业光魔,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特效公司。

    和其他三家特效公司都设在加州不一样,维塔公司远在万里之遥的新西兰,远离好莱坞,但它依旧成为了世界第一。

    紫气公司拥有先发优势,还有杨叶帮忙作弊,未来的目标自然是成为行业领导者。

    香港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使得它可以兼容中西,再加上杨叶的关系,紫气公司就可以做到好莱坞香港两头吃。

    如此一来,就算紫气公司不在加州,也照样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斯皮尔伯格对于杨叶在拍摄中的种种奇思妙想惊叹不已,大家聊了一番电影话题后,他告诉杨叶“嘿,尼克,你知道吗明年春天,我会去一趟中国”

    杨叶明知故问“你去中国干什么”

    斯皮尔伯格道“我的电影太阳帝国,已经取得了中国政府的许可,会在上海取景拍摄。”

    太阳帝国讲述的是1941年日本侵华期间,上海租界的英国人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以一個小孩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

    所谓“太阳帝国”,有两重意思,一个是日不落帝国英国,一个就是日本。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电影非常踏马的让人讨厌,尤其是贝尔演的那个小比崽子,让人分分钟就想掐死他。

    对于斯皮尔伯格本人而言,他只是一个局外人,他没有同情中国,也没有谴责日本。

    上海只是故事的发生地,电影里的中国人只是这个故事的背景板。

    这让很多人觉得不爽,其实没必要义愤填膺,逼着别人去同情你的苦难。

    中国人的苦难跟犹太佬没有关系,同理,犹太佬的苦难也不关中国人屁事。

    杨叶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兴趣,大致聊了几句,就把话题转到了另外一部电影艺伎回忆录。

    由于杨叶和麦当娜、松子圣子“开银啪”的事件,使得中森明菜十分失落,伤心地回到了日本。

    原来明菜命中注定,还是要变成苦菜。

    只不过,伤害她的人,并非近藤真彦那个“日本第一渣男”,而是杨叶这个“中国第一渣男”。

    好在杨叶和中森明菜之间的关系最多就是彼此有点意思,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明菜最多只是失落,并不会闹到为爱自杀的地步。

    杨叶虽然对中森明菜很照顾,但是他从来没有在男女之情上越线过。

    这个姑娘,在她自己没有想通之前,还是不要碰的好,另外还有个王组贤也一样。

    杨叶喜欢双方你情我愿的感情,交心也好,交易也罢,总之要对方心甘情愿。

    利用自己的权势强迫女人,甚至强奸女人,他是不做的,那是畜生才干的事

    杨叶给斯皮尔伯格讲艺伎回忆录的故事,他听完之后,竟然泪流满面。

    老斯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很容易流泪,动不动就哭。

    据说他看完张一谋的归来,坐在那里哭了一个小时。

    其实这种搞文艺的人,内心大多比较敏感,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导演,感性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商业上有敏锐的触觉。

    杨叶知道,斯皮尔伯格一定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因为艺伎这玩意儿就跟功夫一样,能激起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猎奇心理。

    起了这种猎奇的心理,那就意味着可以收割票房。

    这就是艺伎回忆录这本后来在北美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的缘故。

    而老斯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商业价值,才买下版权,打算亲自将其改编成电影。

    只不过老斯太忙了,一大堆项目等着他做导演,分身乏术,最后转做监制,把导筒交给了别人。

    斯皮尔伯格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说道“十五岁名震日本,只为接近儿时让她笑的男人真是太感人了,谢谢你分享给我,这真是个美好的故事”

    杨叶道“史蒂文,我告诉你这个故事,其实是因为我想将它搬上大银幕,我在为它寻找导演”

    斯皮尔伯格马上明白过来“你希望我能做这部电影的导演”

    杨叶点点头。

    “你为什么自己不拍呢”

    “我只会拍动作片”

    “你拍的那部et,我就非常喜欢。”老斯由衷地说道。

    “哦,那只是一个意外,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所以拍出来感情比较真挚吧”

    “真有趣,我儿时也做过类似的梦。”

    “真的吗”

    “我14岁时,父母离婚,我觉得很孤独,那时候我便幻想,会有一个陪伴我的外星人朋友”

    杨叶心中暗笑,惊呼道“史蒂文,这太有趣了,我们竟然有相似的经历”

    杨叶扯了个犊子,一下拉近了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勾肩搭背,亲如兄弟了。

    当然,这主要是一起合作,有钱赚。

    杨叶是联美影业的股东,是一位电影投资人,在东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也不差。

    老斯又不傻,这样的人物自然值得他结交。

    在七、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四大导演中,斯皮尔伯格的地位十分超然。

    因为卢卡斯一辈子都耗在星球大战上了,除了研究特效拍星战,别的都不干;

    科波拉进入八十年代就痿了,不是炒冷饭就是拍烂片;

    马丁斯科塞斯的艺术成就很高,但是商业成绩差点意思;

    只有斯皮尔伯格,能够兼顾商业和艺术的平衡,极少翻车,这使得他成为了好莱坞的香饽饽,八大公司都抢着和他合作。

    斯皮尔伯格道“这个剧本我很喜欢,我能带回去研究吗”

    杨叶道“当然没问题”

    斯皮尔伯格道“不过我现在不能答应你,我要做完太阳帝国,才有可能腾出手来做这件事。”

    杨叶点点头,说道“你去了中国,也可以顺道去日本走一走,看看那边的艺伎表演。”

    斯皮尔伯格实在太抢手了,他不愿意拍的话,杨叶还真左右不了,只能顺着来。

    其实艺伎回忆录这部电影,杨叶也并不是非拍不可。

    因为它很难盈利,搞不好要亏本。

    艺伎回忆录虽然只是一个爱情故事,没有什么特效场面。

    但是,电影讲述的是二十年代的日本,现在的日本高度发达,电影中的场景已经很难寻觅了。

    如果想要重现二十年代的日本风貌,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工造景,在摄影棚中重新搭建一个新的“艺伎区”。

    这样就会让电影的成本变得极其高昂

    更要命的是,日本根本就没有能在北美叫得响的明星。

    斯皮尔伯格在原时空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他直接找了尊龙、巩莉、杨子琼、张子仪这四个华人来做主角。

    因为在北美拥有知名度的亚裔,除了陈龙李联杰这样的功夫明星之外,就他们几个了。

    至于一些不重要的配角,就全都找的日本演员来演了。

    于是,人们就看见了在一个美国人拍的讲述日本艺伎的电影中,几个中国人做主角,一群日本人做配角的奇葩场景。

    后来尊龙辞演,斯皮尔伯格不得已才将男主角换成了日本演员渡边谦,三个女主角依旧是华裔。

    这踏马要是拍一个中国的故事,找一大堆日本来做主角,然后让中国人做配角的话,那

    网上有不少精日说什么不找日本演员演是因为艺伎是日本国粹,日本传统象征。

    日本人觉得艺伎回忆录抹黑了日本,觉得这个角色可耻,丢人,所以抵制这个片子,拒绝出演。

    而张子仪、巩莉不嫌丢人,所以找她们演巴拉巴拉什么的,纯粹是放狗屁。

    在电影中,艺伎都是正面的形象,美丽、聪慧、有想法、敢于斗争、有决然的勇气,哪里丢人了

    电影出来后,日本人看得嗨得很,取得了十五亿日元的票房,日本花滑队还超级喜欢拿艺伎回忆录做她们比赛的配乐。

    找中国人演都能卖这么多钱,这是抵制,讨厌这部电影的表现

    而且,电影中又不是没有日本人,演社长的渡边谦,那是日本的国宝级演员了。

    还有超多的日本配角,他们不是日本人吗他们干嘛不抵制,不讨厌这电影啊

    现在,由于好莱坞缺乏巩莉、杨子琼、张子仪这些子在北美拥有知名度的亚裔女演员。

    要拍艺伎回忆录的话,就只能去日本本土请演员。

    日本演员北美观众又不认识,这不就是扑街的命吗

    就算是杨叶内定的小百合扮演者中森明菜,她也只是在亚洲有名而已,去了北美,就没人知道知道她是谁了,她在那边的号召力为零。

    但是,杨叶当年心血来潮,向中森明菜讲述了这个故事,杨叶觉得做人要有始有终,所以还是希望能把这部电影给拍出来。

    所以他才希望斯皮尔伯格能够接手,凭着大导演的号召力,可以大大减少亏本的压力

    终结者2的拍摄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不知不觉,1986年过去了。

    香港那边的圣诞档期,主要是许贯文重出江湖,带着神探朱古力大战白杨公司出品的秋天的童话。

    许贯文这两年有些沉寂,作品越出越慢,票房号召力也下降了不少,但仍旧不是一般人可以捋虎须的。

    秋天的童话呢张婉婷和罗启锐这两个导演都是新人,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梁家挥的票房号召力跟原时空刚刚拍完英雄本色,如日中天的周闰发比差远了,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所以抗票房的人就变成了钟楚红。

    一般来说,港片都是靠男星来扛票房,女星都是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不过钟楚红偏东南亚的长相非常合香港人的眼缘,所以她是港片中少数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仅次于林清霞,和梅艳芳差不多。

    秋天的童话这部电影上映的时机非常好,因为确定回归之日后,香港就掀起了第二波移民潮。

    那留在香港的人都很想知道,润出去的那些人,他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样一来,这样的电影,就有了激发观众观影的兴趣,在商业上,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电影是个商品,一部电影之所以被创造出来,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利可图。

    为什么八十年代港片超多移民题材呢因为拍这个有人买单,有固定的受众嘛。

    再加上秋天的童话拍得画面唯美,感情真挚,生动有趣,票房好就在情理之中了。

    没有巅峰周闰发加持,秋天的童话靠着过硬的质量,依旧跟神探朱古力打得有来有回,卖出了本埠两千万票房的好成绩。

    虽然比原时空少了五百万,而且最终还是输给了神探朱古力一百多万,但一部爱情片在圣诞档能把许贯文的喜剧片逼成这样,也足可自傲了。

    更重要的是,原版电影票房卖得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蹭了周闰发的热度,是周润发的票房号召力牛逼。

    现在,这个电影里没有周闰发了,票房大卖的好处就全落在钟楚红头上了

    第一滴血、秋天的童话,钟楚红连续两部做女主角的电影取得票房佳绩,已成香港影坛炙手可热的一线红星。

    在秋天的童话的庆功宴上,钟楚红一边和导演、男主角梁家挥切着蛋糕,一边想

    他说,要用三部电影让我红透亚洲,已经两部了,第三部会是什么电影呢

    会是他亲自导演的电影吗

    钟楚红不禁充满了期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