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家亲情

小说: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无他”朗日笑道“西南诸蛮虽多,然当地地形崎岖破碎,利于守而不利于攻战。其国多则五六万人,少不过数千人,即便相助也无力牵制吐蕃。而六诏之地位处一个大湖,河湖纵横,只要稍加整治,便可有一方局面”

    “一个大湖”王文佐努力回忆了下初中的地理知识,应该是滇池或者洱海,朗日说的倒是不错,如果一个民族周边有一个大的淡水湖,只要加以整治,无论是灌溉、航运、军事防御都能有巨大的优势,比如古代的高棉帝国、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其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洞里萨湖和墨西哥湖。即便是后来的美国,五大湖地区也可以说是其龙兴之地,王霸之基。

    “朗日兄还需要什么呢”王文佐问道“乘着我眼下还在中枢,就一次说完吧,省得麻烦”

    “大唐的名义自然是少不了的”朗日笑道“我对当地的了解还是四年前随兵征讨时得来的,现在可能情况已经变化了,只能到了之后再随机应变。大体来说就是去了当地之后,挑选一个对大唐恭顺,又对吐蕃有世仇之小国,加以扶植,操其攻战,吞诸弱以强,只要走到这一步,吐蕃肯定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嗯”王文佐点了点头,朗日说的策略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依照他的说法当地的蛮族还是一盘散沙,还有出现一个强者统一。这可能是因为时势还没到,也有可能是外部强敌有意分化打击的结果。而对于吐蕃人来说,这种众国分立,自相攻战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很好捏的软柿子,所以每过几年,吐蕃就会派兵前来扫荡一次,或者征收贡赋,或者掠夺奴隶,或者吞并土地,不一而足。而如果朗日的策略奏效,出现了一个有统一倾向的当地势力,吐蕃肯定不可能继续照老样子来,无论是投入兵力征讨还是拿出资源收买,都会牵制吐蕃的力量,从而减少大唐的压力。

    “三郎”李敬业在一旁看王文佐和朗日聊得起劲,无形之间自己有点被边缘化了,赶忙道“若要用策于当地蛮夷,少不了兵甲钱帛,三郎可否与天子言说一番”

    “这个我已经向天子奏明过了”王文佐道“姚州的钱粮赋税无需转运,全部留为州用,除此之外,你去的时候可以带上工匠三百,钱一万贯,布帛五千匹,兵五百人,甲仗若干”

    “多谢,多谢”李敬业闻言大喜,赶忙称谢“不过三郎,只有这些有些少了吧可否在姚州设立一个都督府,统领周围州郡兵马呢”

    听到李敬业的要求,王文佐笑了笑,却没有立刻回答。这厮还真是胆子大、胃口大,难怪虽然历史上他是因为反武而身死,但无论是新唐书、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对李敬业的评价都是借机起事的野心家,而非李唐的忠臣。

    看到王文佐只是微笑而没有回答,李敬业道“三郎,姚州虽然是个州,但其地处南荒,户口估计还没内地一个县多,那么点户口,就算不用转运钱粮,又能养几个兵”

    “李少卿”王文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要弄清楚一件事情,你此番去姚州不是让你去拓边,而是让你抚夷,要那么多兵作甚当初申公巫臣去吴国带了多少兵车朝廷此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六诏之力牵制吐蕃,而非出兵征讨六诏,建立郡县,如果像你说的,那就成了吞并六诏了,岂不是适得其反”

    听了王文佐这番话,李敬业的脸色有点难看,像这般严词厉色的和自己说话,王文佐还是头一回,他此时才意识到双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方已经不再是那个跟着金仁问来长安的边将新贵,而是切切实实的朝廷重臣,天子心腹,可以直接代表朝廷说话的人。

    “是,是在下欠考虑了”李敬业低下头去。

    “敬业兄明白了就好”王文佐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此番去姚州,千钧重担在肩,望你早日功成,名满天下。英国公在泉下有知,定然也会含笑的”

    听到王文佐提到自己的祖父,李敬业精神一振,点头道“此番前往,定然不负朝廷重托”

    “朗日兄”王文佐举起酒杯“这杯酒就预祝你们两位一路顺风,功成名就”

    大明宫。

    “太后,二位殿下已经到长安了”宫女低声道。

    “这么快”武氏有些神经质的抬起头“不是应该还有两天的吗”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婢女低下头,不敢与武氏的视线对接。

    武氏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其退下。如果说自被“太后”以来有什么最让她糟心的消息,那就是这两个她都已经快忘掉的“死剩种”即将回长安了,这时当初萧妃临死前声嘶力竭的诅咒又在她的耳边响起“阿武妖滑,乃至于此愿我来世投胎成猫,而让阿武变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她禁不住打了个寒颤,骂道“汝生时奈何不得我,死后还能奈何得我乎”

    尽管嘴上强硬,心中的惶恐却是有增无减,武氏烦躁的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她此时才惊恐的发现,当权力离自己而去之后,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并不比那些伺候自己的阉人宫女多多少,不,那些阉人宫女还可以逃走,而处于深宫之中的自己却连逃走的能力都没有。最后她只得叹道“弘儿呀,弘儿你可是害苦娘了,若不是当初你多嘴劝谏,这两个小贱人早就被我处死了,岂有今日之忧”

    这时外间传来拖沓的脚步声,武氏知道这是丈夫特有的步伐,她咬了咬牙,迎了出去,只见李治在一个阉人的扶持下,正缓慢的登上台阶,一边笑道“看这天气,倒是比往年还暖和些,若是去年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下雪了”

    “雉奴”

    “哦,是阿武呀”李治看到是妻子,笑着摆了摆手“怎么了你平日里这个时候不是喜欢去太液池边上吗怎么在这里”

    “有要紧事”武氏压低了嗓门“你那两个在倭国的女儿到长安了”

    “你是说素雯和下玉”李治露出一丝喜色,旋即便发现了妻子脸上的阴霾“怎么了,你还在担心她们”

    “我怎么能不担心”武氏叹道“你忘记了他们的母亲是怎么死的吗还有在掖庭宫的那些事”

    “哎”李治叹了口气“这都是造孽呀有什么办法呢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有弘儿在,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谁知道她们会不会背地里下手”武氏低声道。

    “背地里下手”李治笑道“她们只怕没有这个本事”

    “她们没有,那王文佐呢”

    “关于王文佐,你就不必担心了”李治笑道“已经说过很多遍了,这个人办事还是有分寸的,那天夜里他没有杀人,往后他就不会杀人。你是弘儿的母亲,只凭这一点,他就不会伤你分毫”

    “你倒是宽心”武氏见无法说服丈夫,只得顿了顿足。

    “都已经这样子了,我还能不宽心”李治笑道“阿武呀有些事情就得该放手时且放手,你我居天位二十余年,天下奇珍什么没有享受过能够有这个下场,够了知足吧”

    武氏见无法说服丈夫,只得道“你要这么想也可以,不过我着实不想见那两个小贱人,这几日她们若要来,我便生病了”

    “也好”李治想了想,也觉得若是两边见面,气氛着实尴尬“我和弘儿说说,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听到丈夫应允了,武氏也松了口气“雉奴,我原先还担心弘儿将我们赶出大明宫去,可现在倒是觉得寻个清净所在要好得多,省的这么多麻烦”

    “留也担心,走也担心,我有什么办法”李治笑道“阿武呀你就是放不下,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你我还能不听天由命照我看,你每日里陪我去太液池转一圈,回来就没有这么多烦心事了。”

    “我是没有你放得开”武氏冷哼了一声,正想说些什么,外间传来通报,却是沛王来了。

    “贤儿来了”武氏露出喜色,由于那天夜里的事情,她反倒与李贤这个二儿子亲近了许多,笑道“快,快取些果子来”

    “贤儿都十七了,还缺果子吃”李治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时李贤从外间进来,向父母行礼之后“阿耶,阿娘,听说两个姐姐从倭国回来了”

    “是有这件事情”武氏点了点头,她按住额头“我这几日头疼的很,估计要在宫中静养,就不见外人了”

    “静养不见外人”李贤愣住了,他刚想问些什么,却看到李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摇了摇头,便没有继续追问。

    “你这几日过得如何”武氏问道“学问可有精进”

    李贤在李治和武后的几个儿子里最为聪颖,在文学上天赋也最高,听到武后问道自己的学问,立刻喜形于色“孩儿这几日做了两篇文赋,觉得有所精进,还请母亲看”说着他便从袖中取出两篇文章来,双手呈上。武后接过便看了起来,看了几行便禁不住喜道“这当真是你所作”

    “不错,正是孩儿所作”李贤喜形于色的答道“孩儿请几位王府中的师傅看了,也都说好,才带来给二位大人看。”

    李治和武氏两人都是识货的,细看儿子的文章,果然较之过往大有精进,是难得的佳作了。李治捻着颔下的胡须,笑道“好,好,寡人在贤儿这个年纪尚且写不出这等佳文呀”

    “真的”李贤大喜“那阿耶看我能不能去昭文馆呢”

    “昭文馆”

    “对,孩儿和府中的老师士人闲聊时,觉得范晔的后汉书中纰漏甚多,有许多难解之处,便想要作一篇注解,以为后来者所用。但王府人才不足,图籍也有所欠缺,便想借昭文馆之力,为此书做注”

    “贤儿有这等雄心,是大好事呀”武氏笑道“雉奴,下次弘儿来的时候,我们就替贤儿说说吧”

    “也好”李治虽然觉得有点不对,但既然妻子已经开口了,加上确实也很喜欢李贤这个小儿子,便也点了点头“你将这两篇文章留下,等你兄长来了,我拿给他看,也让他高兴高兴”

    “是”李贤应道。

    太极宫。

    “沛王想要去昭文馆编写后汉书注解”王文佐问道。

    “不错”李弘喜滋滋的从袖中拿出两张纸来“来,三郎你也看看,这是他前几日写的文章,着实不错。说真的,我们兄弟几人中,若论文学还是他第一”

    王文佐接过纸,却没有看“陛下应允了”

    “嗯”李弘应了一声,旋即他便注意到了王文佐神色的严肃“怎么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这的确不是什么大事”王文佐的表情和他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最好现在不要,推迟个半年一年”

    “推迟半年一年这是为何”李弘不解的问道。

    “等陛下有了太子,国家有了储君之后”王文佐道“陛下身为天子,一言一行都是天下师范,为天下人注目。现在您还没有儿子,那沛王就是皇太弟,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您在这个时候让他去昭文馆编修后汉书注解,很可能会让天下人有不对的想法”

    “这,这也未免扯得太远了吧”李弘苦笑道“只不过修一本书而已”

    “修一本书的确是小事,但出自您之口,金口玉言那就不是小事”王文佐道“何况您也在昭文馆修过书吧太上皇好像也有,那贺兰敏之也曾经被派去昭文馆过人心难测呀”

    这几天和朋友去昆明旅游,存稿已经发完了,本月23日恢复更新,请读者老爷们见谅

    为表达歉意,我明天到22日每天会发一章备选新书,当然是免费的,希望大家也把把关,提提建议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