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绝望

小说:霓裳铁衣曲 作者:克里斯韦伯
    “那可不成,咱们要是打进关中,把大唐天子赶出长安,岂不是整整十年一斗粟,一匹绢的捐税都收不到了那大伙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说归说,做归做嘛真的把土地占了,收不收捐税,收多少捐税还不是就凭一张嘴”

    弓仁举起右手,长桌旁渐渐静了下来,他沉声问道“你们觉得这信使应该怎么处置”

    “推到城边,一刀砍了就是”一个军官笑道“让甘州城里的唐人看看对抗我们的下场”

    弓仁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长桌的另一边“其他人呢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要不,把这个信使推到甘州城边,让他告诉城中守将,不会有援兵来了,打消城内守兵的盼头,这样咱们就能不战而下了”

    “不错,这个办法好”

    “对,这是个好办法,不费一箭就能拿下甘州城”

    第二个军官的建议顿时赢得了绝大部分吐蕃军官的支持,就连第一个提出杀掉信使的军官,也转而赞同旁人的建议。

    “照我看,也不用这么麻烦了”弓仁笑道“直接让信使把唐人朝廷给甘州的敕书念一遍,然后连人带信都送进城去就是了”

    “这,这样不太好吧”第一个发言的吐蕃军官问道“唐人敕书里面可是有说赏赐城中军民的,还说会派援兵来,激励城中士气的。就这么把人和信放进去,会不会让城内守兵继续坚守下去呀”

    “呵呵”弓仁笑了笑“这信你们也看了,你们觉得唐人会派援兵来吗”

    “怎么可能”那吐蕃军官笑了起来“都拖了这么长时间了,要派来早就来了。信里说的这些,摆明了就是唐人朝廷在画大饼,哄骗甘州城里的军民继续坚守下去,替自己争取时间”

    “不错这个道理你知道,城里的唐人自然也会知道。”弓仁笑道“毕竟他们可是真的身处围城之中,一天两碗薄粥的熬了九个多月,唐人朝廷会不会派援兵来,他们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那他们为何还能支撑到现在”

    “因为他们还有希望”弓仁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人就是这样,只要没有到最后一刻,总是会自己骗自己,能多骗一刻是一刻。甘州城里的唐人就是这样,先前他们还能骗自己说朝廷正在准备援兵,迟早会到,只要自己多坚持几日就行了。现在信使回来了,带回的却不是援兵到来的消息,而是追封荫庇和免税免劳役,他们自然就再也没法骗自己骗下去了”

    甘州城。

    这天早上,张全文像平日那样前往衙门,路上看到道路两旁市井萧然,行人皆面有菜色,心中也不禁酸楚万分,只能安慰自己只要再坚持些时日,朝廷大军赶到解围便好了。

    到了衙门,他坐下来与在书房中的将佐们商议城中饥荒的问题,为首的折冲校尉曹刚倒是直爽的很“守城的兵士多半是本地人,守城就是守家,只要粮食供应没有问题,那就不用担心军心。但若是军粮不够,那也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曹折冲说的不错”县尉道“刺史,军心可千万动摇不得,不然就大事去矣说句被人骂的话,城中百姓饿着了还有甘州城,要是饿着兵士那甘州城可就没有了”

    折冲校尉和县尉的话把张全文想要说出口的话给堵住了,他叹了口气“二位说的虽然不错,但城中百姓若是无粮的话,人心一乱,只凭兵士也是守不住甘州城的照老夫的看法,要不要请城中豪强大姓拿出一点粮食来,每隔个七八天稍微赈济一下城中饥民,收拾一下人心,以为长久之计”

    曹刚与县尉交换了一下眼色,他们两个都是本地的坐地户,曹刚更是河西有名的大族,对于张全文的建议虽然有点不满,但也知道说的不错。曹刚咳嗽了一声“既然张刺史这么说,那就这样吧”

    张全文见曹刚点了头,心下一阵轻快,正想说些什么,书吏却从外间进来了,急道“信使,去陇右信使回来了”

    “什么”张全文站起身来,这个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让他一阵头晕,当初虽然他派出那批求救信使,但随着吐蕃人围城愈发严密,他心知这批信使能带回消息的可能性已经愈来愈低了,只能在内心深处向神佛祈祷,面上却不敢提及,以免让身边人更加绝望,乱了军心。

    一旁的曹刚眼疾手快,伸出手扶住张全文“信使在哪里大白天的,怎么进城的”

    “对,会不会有诈”张全文也清醒过来了,他也反应过来了,通常来说城外的信使都是乘夜里潜越吐蕃人的包围圈的,可眼下正是大白天,信使要想穿过吐蕃人的长围几乎不可能。

    “是吐蕃人放进来的”书吏答道。

    “什么吐蕃人放进来的”张全文皱起了眉头“你确定是城中派出去的信使”

    “错不了”那书吏笑道“在城下就认出来了,不然早就乱箭射死了”

    看到张全文阴沉的脸色,县尉咳嗽了一声“还不快把人带上来”

    当信使被带上来的时候,张全文仔细的上下打量了半响,虽然对方面容憔悴削瘦了不少,但依然能够认出当初的样子,他咳嗽了一声“范驴儿,为何吐蕃人会放你进来”

    信使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回禀刺史郎君,小人也不知道,昨天小人被吐蕃的斥候生擒时,本想抵死也不从贼,却没想到蕃贼就这么轻易的把小人放过了。”

    “放屁”曹刚的脾气暴躁,跳了起来破口大骂道“你当我是傻子吗吐蕃贼子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你肯定是怕死从贼,当了贼人的细作,想进城来干无耻勾当看老子不扒了你的皮,看看你这厮心是不是黑的”

    “小人真的没有从贼呀”那范驴儿知道曹刚手辣,跪在地上喊其冤来。一旁的张全文摆了摆手,示意曹刚且慢,对那信使道“你先别喊冤,将当时的情况讲述一遍给我听”

    范驴儿磕了个头,便将自己从被吐蕃斥候活捉,到自己被放进城的情况讲述了一遍,当中张全文还提了几个问题,范驴儿也一一答了,张全文让人将其暂且带到隔壁房间去看管,范驴儿刚走,曹刚便按奈不住,怒道“这厮又在胡说八道,吐蕃贼拿了他也不严刑拷打,就只把他怀中的书信拿走了,然后就还给他,让他进城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分明有诈”

    “我也觉得有诈只是不知道有何诈”张全文叹道“你想想,这范驴儿虽然能进城,可肯定会被我们严加看管,他在城里什么都做不了呀吐蕃人又何必冒着让我们知道外间消息的风险放人”

    “这倒是”曹刚也是历练的久了的,虽然暴躁但不蠢,他想了想“多半那圈套是在敕书里”

    “嗯,多半如此”张全文唤人取来敕书,拆开看了看,皱起了眉头,然后将信笺递给曹刚“我看不出这文书有什么纰漏,你也看看”

    曹刚接过书信,皱眉看了半响,也摇了摇头“末将也看不出,文书中叫我们坚守待援,蕃贼若是要在文书中弄手脚,又何必要这么做”

    张全文点了点头,当时唐人这种敕书制作的十分精美的,信纸、文书、印章都是有一定之规,要想伪造以吐蕃人当时的技术水平,着实不容易。其次这敕书中是一番封官许愿,然后叮嘱张全文他们坚守甘州待援,可就算没这这敕书到,张全文他们也是坚守甘州待援,吐蕃人何苦吃饱撑着又让信使带这份敕书进来岂不是多此一举

    两人正思忖间,那县尉也拿起敕书看了一遍,他突然叹了口气,曹刚赶忙问道“你可是看出这敕书有什么不对吗快说”

    那县尉苦笑了一声“我哪里看得出这敕书的毛病”

    “那你大呼小叫什么”曹刚怒道。

    “哎”县尉叹了口气“曹折冲,张刺史,你们俩有没有想过,这敕书为何要给我等荫庇,还给甘州百姓赐复三年”

    “为何”曹刚不解的问道。

    “这是拿来买这满城人性命的呀”县尉苦笑道“朝廷的援兵恐怕是不会来了,而朝中诸公又怕我们就这么降了,便宜了吐蕃贼,所以就发了这份敕书来,好让我们继续坚持下去。围城的吐蕃人也看出了这敕书的用意,所以才索性把信使放进来了,以绝我们之望”

    “什么”曹刚一把抢过敕书,细看了起来,他越看脸色越是惨白,到了最后双手已经颤抖不止,看着张全文道“刺史,这,这”

    张全文没有说话,他接过敕书,又细细的看了两遍,最后放了下来。曹刚低声问道“这敕书会不会是蕃贼的奸计,伪造而来”

    张全文站起身来,走到窗旁,向院子里看去,院子里的两棵杨树的皮已经被剥的干干净净,地上也是光秃秃的,远远看去,甘州城内光秃秃的,黄黑黑的,没有一点生气,就好像一个沉疴已久的病人,距离死亡已经只剩下两口气了。

    “张刺史”身后传来曹刚的声音,张全文回过头,看到折冲校尉曹刚和县尉正看着自己,满脸的绝望。张全文叹了口气,问道“仓中还有多少军粮”

    “粟米四百石,豆麦六百余石,粱米杂粮三百余石”县尉答道“如果节省着用,还够士卒坚持一个多月的”

    “曹折冲,县尉,我记得你们两个都是甘州本地人吧”张全文突然问道。

    “是呀刺史好记性”曹刚话刚出口,脸色大变,赶忙道“刺史请放心,我等虽然是本地人,但对于朝廷的忠诚之心与刺史无异,绝无苟且偷生之心”县尉也赶忙齐声道“属下也无二心”

    “罢了”张全文摆了摆手“二位,我没有试探你们的意思,是否忠诚于朝廷,围城以来这么多天早就一清二楚,我又怎么会怀疑你们。现在的情况很清楚了,朝廷若是没有援兵前来,城中粮尽,甘州必不可守。与其玉石俱焚,不如留下一城百姓的性命,以为将来。你们两个都是本地人,即便与城同死家中后辈也享受不到朝廷荫庇,所以也无需与我同死了”

    听到张全文这番话,曹刚和县尉也不由得垂泪。正如张全文说的,城中就这么多粮食,如果粮食吃完了援兵还没到,甘州的陷落就是必然。在竭尽了对朝廷的忠诚之后,他们就应该想办法保全城中百姓。城破之后,张全文自杀可以让儿子得到荫官,而曹刚和县尉两人都是本地人,他们的家人在吐蕃人治下,大唐的荫官对他们没意义。与其死了,不如活下来。

    “好了,好了”张全文笑道“生死而已,大丈夫何必效妇人态待会派一个使节去吐蕃人营盘,与其立约,一个月后如果援兵没到,我们就开城,财物归吐蕃人所有,不过吐蕃人不得伤城中百姓性命,不得纵火焚烧如何”

    吐蕃营垒。

    “一个月后援兵未到便开城投降,城中财物归吐蕃人书友,不得伤城中百姓性命,不得掳掠,不得焚烧”弓仁笑着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范驴儿“你们唐人还真是可笑,明明是已经山穷水尽了,还敢向我们提条件我问你,一个月后你们城中粮尽,我不费吹灰之力便可破城,城中一切都是我的,何必还要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回禀郎君”范驴儿磕了个头。

    “我家刺史让我告诉郎君,若是应允条件,开城之日,秩序井然,城中财物皆为郎君一人所有,无需非给贵方将士。而且甘州乃交通要道,城中工匠多有巧手,若是郎君今日高抬贵手,岂不远胜逞一时之快满城生死祸福,全在郎君一人”

    弓仁皱了皱眉头,心中盘算了一会利害,半响之后突然站起身来,伸手将范驴儿扶起“张刺史所言甚是,弓仁也非好杀之人,你放心,我立刻在佛像前写下誓书交由汝带回。开城之日,财帛归我,百姓安堵,若有妄杀一人者,即当军法”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