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合肥十万送人头

    统兵翻车

    小儿止啼

    难道,四哥笃定合肥一战,孙权要败而且是大败

    关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五弟发什么呆快念哪”关平连忙催促道。

    “这”关索张口,可支支吾吾的半天,唯独吟出一个“这”字

    所有人都看出了他心里怀揣着的巨大为难。

    难道是关麟的答案太过“胡闹”了

    当然,结合这段时间关麟的总总行为、表现似乎,真要“胡闹”的话,也并不奇怪。

    这只是常规操作罢了。

    在关索身旁站立着的关兴,他性子直,快步走到关麟的桌案处,从关索手中抢过那竹简,大声念了出来。

    “虎啸逍遥震千里,江东碧眼犹梦惊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

    呃合肥十万送人头

    这两句一出。

    满座哗然

    倒不是这诗词作的不好,不押韵。

    实乃四公子关麟的预判太过大胆、太过匪夷所思。

    关兴也怔了一下,还是继续念道。

    “少年志大雄心狂,十万大军压曹疆。

    张辽神勇无敌藏,落花流水吴军殇。

    自古兵家莫测亡,统帅三军智勇匡。

    政治铁腕驭兵将,丢盔卸甲狼狈惶”

    “”

    听到这儿,就连关羽的面颊上都不由得露出惊愕状,特别是少年志大雄心狂,十万大军压曹疆、政治铁腕驭兵将,丢盔卸甲狼狈惶

    关羽的眼眸紧紧的凝起,心里嘀咕着,在“云旗”的眼里,孙仲谋就这么不堪么

    关羽本是挺傲的,从不把江东鼠辈放在眼里。

    可突然,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关麟比他还要傲,关麟是不仅不把“碧眼儿”放在眼里,字里行间更是饱含嘲弄之意。

    就好像这“碧眼儿”的存在,天生就是用来被嘲讽、被戏谑的

    这是好大的口气啊

    而此时,关兴吟出了最后两句。

    “八百虎贲踏江去,十万吴军丧胆还。

    孙十万统兵翻车,张八百小儿止啼”

    两个十万两个八百

    统兵翻车小儿止啼

    这是又一次强调强调张辽的勇武与孙权的不堪么

    听到这儿,整个正堂一片寂静,所有人睁大了眼睛,哗然一片

    就连关羽也是罕见的怔住了。

    口中不自觉的喃喃吟道“孙十万统兵翻车,张八百小儿小儿止啼”

    他猛地摇了下头,丹凤眼骤然瞪大。

    他总算知道,为何关索不敢念了,为何关麟这小子要提前交卷了

    这小子不交卷,难道留在这里等着家法么

    “砰”的一声,关羽一拳砸在桌案上。

    “一派胡言”

    当然,关羽不得不承认,但从“诗歌、辞赋”的角度去看,中间几句还作的挺好,押着韵脚。

    比如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再比如八百虎贲踏江去,十万吴军丧胆还,读起来竟是朗朗上口

    甚至,一下子就被深深的记忆在脑中。

    可这一切

    都是建立在一个“注定错误”大前提之上

    那就是孙权大败,张辽大捷

    呵

    关羽突然觉得关麟这儿子“很傻很天真”

    孙权纵是再不堪,可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蒋钦、贺齐这么多江东勇将也不堪么

    就算这些人都不堪,可十万兵打七千,绝对的兵力优势下,打的还是孤城一座,是孤立无援的合肥,再加上将帅不和。

    用关麟昨日的话讲这仗,根本不用孙权统帅,就是栓条狗去指挥,也打赢了

    输

    关羽实在想不通,这仗要怎么输

    “呵呵”

    关羽心头冷笑,感慨道“这就是云旗口中学武救不了大汉么看来,他这文才也没有强到哪去”

    关羽指着那竹简,“一派荒诞之词,安国关兴的字将你四弟这词烧了免得传出去丢人现眼”

    “不可”

    哪曾想,就在这时,廖九公发话了。

    他见关羽怒气渐增,当即拱手道“上将军,不可老夫出的这道题本就是预判合肥一战的胜负、走势,如今合肥一战尚未开启,孰胜孰败也只是我等凭空推演,又岂能判断对错呢”

    说打这儿,廖九公顿了一下,再度开口。

    “想当年上将军与刘皇叔据曹军于赤壁,曹军号称八十万,孙刘联军合计不过五万,不也是以寡敌众,若是在赤壁战前推演,又有几人能推演出孙刘联军大胜呢”

    俨然廖九公的话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关羽那扬起的手缓缓收回。

    廖九公曾是荆州时期诸葛亮的师傅之一,学识渊博,在关羽心中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当即,关羽颔首“廖公所言极是,不过合肥局势岂能与赤壁相比也罢,且再等几日,待得合肥局势明朗,就知悉云旗这答案何等荒谬”

    就这样,关麟一个“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的答案引发的争执算是结束。

    不过,“文才”的考验还没有结束

    众子女还需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

    江东使者借“湘水为界”的盟约,向关羽讨要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荆州当如何应对

    其实这个问题与合肥之战一般,关羽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凭他的性子,这三郡是绝不会拱手送人的。

    而子女中关平、关兴、关银屏回答的也均是这个意思。

    荆州是父亲与伯父浴血奋战拼杀下来的,如今伯父刚刚入主巴蜀,立足未稳,荆州是“根”哪

    怎能把根给让出去呢

    关羽微微点头,对他们的回答表示赞许。

    倒是关索,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父帅,孩儿以为正是因为伯父与诸葛军师在巴蜀立足未稳,而曹军主力又在汉中,所以湘水划界的约定当履行啊”

    关索正要继续去深入的讲,关羽却抬手示意他不要再说。

    他如何不知道,如今巴蜀局势的微妙。

    曹操占据汉中,那随时都可能南下。

    偏偏大哥刘备刚刚入主巴蜀,且是以一个并不光彩的方式谋得益州。

    短时间内民心未定、军心未定。

    当此时节下,荆州是根,不容有失,这种时候哪怕放弃三郡,也不能与江东发生直接的冲突

    倘若西线战场受到曹操的压力,东边战场又遭受孙权的攻击,那就真的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这点,关羽如何不懂

    可他的性子,他的骄傲,岂能让他将三郡城池拱手让给江东鼠辈

    打从心底里,关羽瞧不起曹魏,更瞧不起江东。

    刚刚想到这里,突然关羽生出一个想法,他想看看关麟这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毕竟上一个问题,他的答案就已经语出惊人。

    这一次呢

    不由得,关羽内心中对关麟的答案产生了许多好奇。

    当然,前车之鉴,这次关羽不敢让人念他的答案了,别又语出惊人,什么“孙十万”、“张八百”、“统兵翻车”、“小儿止啼”的

    关羽决定他亲自先看一看,把把关。

    他朝周仓使了个眼色,周仓会意,连忙去取来关麟桌案上的另一封竹简,递给关羽。

    关羽则云淡风轻的徐徐展开。

    可仅仅只扫了一眼,他的脸就绿了。

    胸腔中的怒火一下子就彻底点燃,火焰“蹭蹭蹭”的往上窜就要烧到心口了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