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足下不死,吾不得安

    关麟在表演。

    史火龙、游坦之也在表演。

    区别在于,关麟是这场戏目的总导演,而史火龙与游坦之并不知道关麟与洪七公是同一个人。

    他们只是按照“洪七公”的吩咐,来与四公子关麟演一场戏。

    台子已经搭好,大幕已经拉开。

    史火龙不遗余力的介绍起他们的军械。

    “在下史火龙,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他伸手指向那奇怪的战车,“此乃偏厢车,我家主人说,是步兵对抗骑兵的神器是骑兵的克星”

    “等等”关麟根本不给他介绍偏厢车的时间,“你主人说这破车是骑兵的克星,那便是骑兵的克星么”

    关麟一摆手,“那你主人要说,我爹脾气好呢是不是我爹的脾气真的变好了你主人要说,孙权擅统兵呢孙十万就能打过人家张八百了么伱主人还说曹操不爱人妻呢,曹操就不建铜雀台咯”

    关麟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哈哈哈”

    他的话,瞬间惹得整个台下笑声一片,围拢过来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了。

    许多人觉得不虚此行啊。

    既能听“说书”,又能听关家一门父子的故事,如今更是能看“军火”交易,简直是来对了,赚大发了。

    江陵城这得胜桥好精彩啊

    史火龙也是一怔,昨个儿晚排练时不是这样说的呀,这关麟公子完全不按“洪七公”他老人家安排的来,这还能即兴发挥的么

    当然,史火龙哪里知道,关麟已经收敛着了。

    若是在后世,他直接就是“手足情深李世民,善待功臣朱元璋”、“赤胆忠心安禄山,铁血男儿魏忠贤”、“天生丽质贾南风,母慈子孝武则天”。

    当然,也有距离这个时代近的,比如“自主创业孙仲谋,功成身退淮阴侯”、“励精图治赢胡亥,大魏忠臣司马炎。”

    真要不收着点儿,关麟能说一个时辰

    如今,只列举老爹关羽,张八百、人妻曹已经够意思了。

    倒是史火龙有点懵,他不知道该怎么对了

    关麟的声音却再度吟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说这偏厢车是骑兵的克星,好,得胜桥下,北边是水,南边儿就是一片开阔空地,我且喊几名步兵,再喊几名骑兵,步兵就用你这偏厢车对骑兵,若真有效果,那咱们再接着谈”

    史火龙与游坦之彼此互视。

    好像“剧本”又对了,两人异口同声,“行”

    史火龙伸手道“那就有劳关四公子寻来这步兵、骑兵”

    关麟双手掐腰,“这还不简单”

    他朝身旁的马秉招呼了一声,“即刻去军营寻我二哥三姐,就说我要试个兵器,能克制骑兵的,让他们各自带十个手下来,二哥的话需带骑兵,三姐的话则需带步兵当然,告诉他俩,不白忙活,凡是来的都有三十斤小米”

    闻言,马秉拱手领命。

    他与一干“贼曹掾府”的衙役一大清早就跟着关麟来到这儿,听书听了一午,正觉得浑身没劲儿呢。

    得这差遣,当即领命,就与几个衙役驾马而去。

    随着“哒哒哒”的马蹄声消失在这“得胜桥”附近。

    关麟笑吟吟的望回史火龙,“现在,你们可以先讲讲别的,比如那弩本公子看那弩,有点意思”

    关麟这算是主动带节奏了

    他算是看出来,史火龙与游坦之初来乍到,演技也就平平,随机应变的本领更不是特别强,还得练哪

    索性,暂时还是由他关麟带节奏吧。

    果然,经关麟这么一提醒,史火龙这才笑道。“关四公子好眼力,我家这弩可不是寻常的弩”

    “怎么就不寻常了”

    “别家的弩,最多能装二十支弩矢,我家这弩,却能装填五十支弩矢,别家的弩,至多能射出三支弩矢,我家这弩一次性可射出十只弩矢,且威力巨大,三十五步之内,莫说是铠甲,便是壮牛也能洞穿登时毙命”

    史火龙洋洋洒洒的介绍起来。

    倒是关麟,他眼珠子一定,“你是说,就连壮牛也能洞穿”

    “正是”史火龙拍着胸脯保证。

    “口说无凭”关麟一摊手,朝向台下的百姓,“他这牛都吹到天去了,各位乡亲,咱们要不要寻头牛来,试他一试”

    牛

    牛

    第一个牛是老黄牛的牛,第二个牛,则是牛逼的牛

    关麟其实就是想吃牛了。

    自打老爹回来以后,除了去老黄儿那儿吃了一次,可有日子没吃过牛了,要知道,他才十四、五岁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怎么能没有牛肉的补充呢

    不过,这次

    很显然,台下一听关麟这话,大家伙儿扯着嗓门吆喝道“试一试啊,可不就得试一试嘛”

    “关四公子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拿牛试一试,怎么能看出这弩矢的威力”

    “找头牛,找头牛”

    “是啊,找头牛”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俨然,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牛在这个时代是重要的农耕生产力,随意杀牛是要坐牢的。

    更不会有爱牛人士谴责关麟的行为。

    毕竟,他是有着很纯粹的目的。

    这是众望所归。

    当即,关麟张口道“好,既是大家伙儿所希望看到的,今日本曹掾就花两倍的价钱买一头牛,且试一试这连弩能不能射穿”

    心念于此

    关麟吩咐手下衙役去寻牛。

    牛其实早就找好了,只是缺一个弄死的理由罢了

    如今,为了伐曹的大业,为了验证连弩的强度。

    牛儿,你一路走好

    衙役们装模作样的跑远绕了一圈,这才将一头壮牛牵了来。

    它似乎还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死期将至,猛地看到这多人,还以为它即将走向“牛生巅峰”。

    却听得关麟吆喝道“本官去桥下射牛,待会儿也在桥下试那偏厢车,诸位百姓就在桥居高临下看清楚咯今儿个不试出个所以然,本官决不罢休”

    这眼瞅着。

    这一出好戏就要往高潮方向发展了。

    枯水期。

    当关羽与马良的话题聊到这枯水期时,两人的表情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

    很明显,这个话题并不轻松。

    “以往我军,还从未在枯水期时北伐过关公啊,三思啊”

    马良的语气中很没有底气,像是因为这枯水期,他露怯了不少。

    而不等他把话讲完,关羽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再说。

    可很明显,关羽的心情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那亘古不变的面瘫脸,此刻多出了许多沉重。

    枯水期

    这是一个北伐永远无法忽视的问题。

    要知道,历史曹操只有一次把张辽调走,那便是建安二十四年秋冬之际。

    一方面,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是不得以紧急调动东线的张辽。

    而这时候,就引出了一个后世广为讨论的问题。

    为何孙权不趁着这个时期去打合肥呢

    没有张辽这个噩梦,合肥打下来,东吴不就破局了么

    而打下来合肥,不也就无需臭不要脸的偷袭江陵,背刺关公了么

    说到底,不是孙权不想打合肥,而是没法打,这从来就不是一个选择题

    因为曹操调走张辽的时机,恰恰就是枯水期。

    据水经注记载,枯水期时的汉江,水位都能浅到可以涉渡。

    而这样的水位,船只只能搁浅了。

    这意味着,江东的水军完全排不用场,反倒是因为水位的降低,北方的骑兵就有了长足的发挥空间。

    这么算,就算张辽被调走了,江东这些擅水战者在陆地斗得过魏军的骁骑么

    又比如,三国大后期,司马宣王要伐吴一统,结果也是因为冬季水位下降,导致大船无法运作,彻底搁浅。

    魏文帝黄初六年,曹丕南下时也是忽略这点,在冬季动用大量战船,结果就是船队瘫痪

    当然,那都是在东吴国力衰弱之后,魏晋作为进攻一方,受制于枯水期因而掣肘。

    如今反过来。

    关羽要打襄阳、樊城,枯水期之下,如此低水位,那绕不开的便是关家军这支“水陆两栖部队”要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除此之外,枯水期水位下降,永远是北方兵马收益,毕竟北方人不擅水战,一旦枯水,那就完美绕开不习水战的这个难题了。

    “关公不让我说,可此次北伐,良还是要劝关公。”

    马良语重心长,“两年前,曹操率军四十万对东吴的濡须口发动了猛攻,不过几个月就攻破了东吴建在长江东岸的营寨,并虏获了孙权属下的大都督公孙阳。”

    “东吴的军力仅有七万人,与曹操的军队没法匹敌,又赶枯水期,如此艰难的境况下,两军僵持了一个多月总算是等到了平水期的到来”

    “也正是平水期的到来,使得江东的船舶、水军再度能发挥出作用,濡须一战非但东吴没有吃亏,反倒是让曹操苦不堪言,也正是那时,曹操指着东吴的军队,哀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再之后便是平水期后的细雨绵绵,迎来了夏季的丰水期孙权便致信曹操,只写了十六个字,曹操看过后,即刻便引兵而去。”

    讲到这儿,马良缓缓起身,一字一顿的吟出了那十六个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讲到这儿,他顿了一下,继续道“曹操听到此十六字,只对属下说孙权不欺孤,于是大军撤离”

    “关公啊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他们都知道枯水期有利于曹军的骑兵,而涨水期有利于我孙刘联盟的水军,此时枯水期将至,如若用兵,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此非明智之举,何况”

    “襄樊守将曹仁,曹军中人称天人将军,其与其弟手下虎豹骑在涨水期、平水期是虫,可到了枯水期那便是龙关家军多步兵,荆州少马,究是强如关公,又可曾想过,你骑跨赤兔马自是不惧,可那些步兵,又如何抵挡那虎豹骑的冲锋呢这不是白白送死么”

    马良一番话有理有据

    言真意切。

    他有太多理由劝关公暂不用兵。

    等到明年春季过去,涨水期,那才是北伐最好的时机呀

    可马良这边纵有千般理由阻拦,但关羽却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必须在这个时候北伐襄樊。

    这无关乎合肥之战,孙权与张辽之间的成败。

    这只关乎于大兄刘备在益州面临的巨大压力

    汉中归曹

    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客”尽管大哥刘备在寄来的信笺中,对此压力一字不提,万般文字只说一切都好。

    可关羽如何体会不到,大哥字里行间的压力。

    大哥不,不只是大哥,整个益州都恐惧于曹操的南下呀

    得陇望蜀

    从地缘的角度来说,如今大哥那边的局势更难。

    便是为此,哪怕是枯水期,哪怕要顶着曹军的优势骑兵,关羽也要北伐,不仅要北伐,还要打出声势,乃至于将曹回

    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大哥刘备在益州的压力。

    桃园结义的情,关羽的义薄云天,可不止是说说而已。

    “我意已决,半月之后出兵北伐”

    “季常啊,关某这性子,你是最清楚的,你莫劝,也劝不动”

    盖棺定论

    这是盖棺定论了么

    马良无奈的叹出口气,整个人透出一股深邃的沧桑与悲凉。

    关公的想法,他懂

    若能劝的动,那还是令人敬佩的关公嘛

    “唉”

    再度叹出口气,马良就打算告辞了。

    哪曾想,就在这时。

    “父亲父亲”

    只见关索急冲冲的闯入此间,一边跑,还一边大喘气,俨然来的颇为急切。

    关羽收敛起原本的心情,他抬眼。

    “何事如此惊慌”

    这话脱口,关羽就觉得不对了,云旗一大早得胜桥说书维之不是去云旗那了么

    如今,这般慌张的归来,是云旗出什么事儿了么

    莫名的,关羽嘴恨不得好好的教训一番关麟这个儿子,可心里,当听到他出什么事儿的时候,还是“咯噔”一响。

    脸藏不住的担忧。

    却听得,关索道“四哥四哥让孩儿带话给父亲,说说”

    “说什么”关羽语气急切。

    关索只能支支吾吾的道“四哥说说要加注”

    “说还是之前的赌约谁要再输了,就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儿给对方道歉四哥还还问爹,问爹怕不怕,说爹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这

    此言一出,尽管不知道此事的原委。

    可关羽的心头下意识想到的便是孙权给曹操的那句话“足下不死,吾不得安”

    关羽觉得,这逆子若不把他这个当爹的气死,他是不会心安了

    关云旗啊关云旗,为父竟还担心你的安危,为父的担心简直是是都喂了狗

    哼,就是喂了狗,狗还知道摇摇尾巴呢你却却要为父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儿向你道歉关云旗,你不当人子,不识孝义剁你啊

    一时间,关羽气血翻涌

    头晕目眩

    那熟悉的感觉,它又、又、又、又回来了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