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属于的他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我本不过是一个没落的文人,幸得老将军信任,将此兵符交予我,那今日,我李藐便僭越一番,替夏侯老将军发号施令待得功成,再将兵符交换给老将军。”

    李藐振臂一挥,“北城门外定还有我们的兵勇,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出去,杀出一条血路,只要冲出这大门,那我等便能活命,便有机会在将来一血今日之耻。”

    呼。

    这还是李藐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发号施令,他的心头有些紧张,手不知该放到何处。

    最后,他吟出一句,“想想你们的家人,想想你们的族人,不论如何,我们的终点都是归乡啊,诸位随我,一道杀出去”

    李藐的鼓舞不算激昂,可却是由衷的呼喊,特别是那一句“我们的终点都是归乡啊”,让许多兵都感慨万千。

    谁不是为了“回家”呢

    李藐也是为了“衣锦还乡”啊

    “杀”

    李藐是第一个拿着佩刀朝北城门冲过去的,一干魏军迅速的跟了上去。

    曹植握着肩膀处的伤口走到夏侯惇的身旁。

    “夏侯叔父”

    “你扶着我。”夏侯惇听出了来人的声音,他重重的道“子健,咱们回家”

    顿时间。

    “杀呀”

    “战战战”

    “夺下城门,杀出去”

    一道道魏军的呼喊震耳欲聋。

    其实,在他们冲来之前,已经有探马抵达北城门下,当先告诉了他们敌人的位置,敌人的数量。

    当然目的不是让他们坚守这城门。

    而是,尽可能的提前做准备,保全自己,还说这是侯音大哥吩咐的。

    这些守城的兵士不知道,李藐是谁也不知道李藐的身份他们只以为是侯音太守一如既往的悲天悯人,想要让他们这些兄弟更多的活下去。

    好不容易活到今天,熬到今天,这时候倒下,死在这儿不值

    再加上局势已定,宛城已经攻下,犯不上以命相搏。

    大家伙儿心中已是有数。

    如今,听到了魏军的呐喊,看到了他们朝这边冲杀而来,这些宛城的守军一个个均显得气定神闲。

    那传令兵不忘提醒,“诸位弟兄们都悠着点儿,结成盾阵,打不过就往后退,穷寇莫追千万莫要把命折在这里,不值”

    “知道”

    随着一道声音,“杀”

    北城门的守军也出动了,但是他们默契的结成盾阵,占据了城门两处位置,却故意腾开了城门的一角,做出一副兵力并不充沛的样子,这也让敌人始终能看到突围的希望。

    所谓哀兵必胜

    只要看到希望,那便不是哀兵,魏军也势必不会恋战。

    再没有比这等彼此间都如此默契的战斗了。

    魏军迅速的突围,有伤亡但不致命。

    守军也是见好就收,把希望的大门始终敞开,任凭他们杀出重围,至于他们自己,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能赚一个是一个

    当然,如果考虑到就在一个时辰之前,他们还都是大魏的兵,他们还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啊,这一切似乎又都能说的通。

    当兵本就苦,何必为难彼此呢

    最后的结果,仅仅以几百人的代价,就换取整个两千多人的魏军队伍杀出了城池,夏侯惇、曹植也都出来了。

    果然如李藐的预想一样。

    杀出城们,行至官道,他们看到了许多魏军兵士。

    他们都是变故刚刚发生时,逃出来了

    可他们的将军夏侯惇、曹植没有出来,这些逃出城池的魏军兵士不敢走远,就守在城门外。

    看到夏侯惇、曹植等人,所有人迅速的围了上去。

    李藐长长的呼出口气,心里原本还正嘀咕着

    这仗打的就是一个默契啊

    这时,城外的魏军已经围拢了上来,见到夏侯惇,几名副将拱手,“将军,此间还有万人,下一步我等当如何”

    诚如这副将所言,这里的兵数量是过万的。

    当然,这多亏了李藐当机立断,第一时间让曹植下令撤离。

    否则,那间不容发的当口,一旦被关家军拖住,后果必是全军覆没。

    “将军,此行向东北即能通往许都城我军往那里撤吧”

    有副将提议道。

    宛城距离许都城已是朝发夕至,这也是为何宛城的战略位置比之襄樊更加重要,这就像是一把剑,直接悬于许都城的大门之外,随时这利剑都能插往大魏的心脏之处。

    “莫问我”

    面对众副将的问询,夏侯惇双手按住腰间的剑柄,“本将军双目俱瞎,看不到局势,下不得指令,本将军已将兵符交予李藐先生,接下来尔等悉数全听从李藐先生的”

    这

    城门外的魏军,并没有经历城中的惊魂时刻,更没有收到过李藐的恩惠,特别是几个副将,眼神已经有些不对劲儿了。

    很明显,他们不服李藐

    当然,这一切都在李藐的计算当中。

    整个计划中,他要做的何止是俘获夏侯惇的信任,更是要在这支宗族兵马中建立威望啊

    李藐不由得在心中深深沉吟了一下,他眼眸微眯,回忆起此前与侯音见面时的对话。

    那时

    因为“九五二七”的代号,李藐获得了侯音的信任,也让侯音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

    侯音连忙提议“云旗公子有令让我配合你,你既要带这些魏军离去,我便下令,让将士们避开你们的位置,北城门也只是略作防护,绝不派人追杀。”

    这算是演一出戏

    这也算是极致的配合了。

    哪曾想,面对侯音的提议,李藐直接摇头,他的语气严肃。

    “不,那样就显得太假了,我需要骗过的可不止是这边的曹子建、夏侯惇,更是他们背后的曹操啊”

    李藐顿了一下,语气中更添一丝不苟。

    “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这里的一切,未来都会传入他的耳中,所以你不仅要放我,却也要阻挠我,尽可能的留下一些魏军的兵士,还有这支魏军的残余,追杀,一定要派人追杀”

    “追杀那”侯音惊讶的望着李藐,他有些搞不懂,这位云旗公子安插在曹魏的卧底,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不是带魏军逃离这儿么

    那追杀的话他们还有命么

    一连无数个问号凝于眉宇之间,李藐却斩钉截铁的说,“我会在城外埋伏,我需要借你的追杀,换取更多的威望”

    想到这儿,李藐轻轻叹了口气,举目望着那湛蓝的晴空

    不过很快,他的目光下移,他不由得笑自己。

    怕是傻子才会选择踏上这九死一生的刀山火海吧

    这时,曹植已经张口在问李藐,“李先生接下来往许都城撤吧”

    这是三军将士们共同的心愿。

    所有人的目光也齐刷刷的望到了他的身上。

    只是,李藐摇了摇头,“这样跑,是跑不远的”

    “啊”

    众人一惊,曹植更是惊呼出声。

    李藐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们跑的再快,能有赤兔马快么若是那关羽带关家骑兵追上来了我们还跑得了么”

    李藐的声音加重了许多。

    “当下我等需在官道上寻一处密林,设下埋伏不杀杀那关羽的威风,咱们谁也跑不了”

    随着李藐的声音落下。

    瞎侯惇先是微微一怔,然后在略作思虑过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心头暗道

    这年轻人,好缜密的心思啊

    宛城的衙署外,一处巨大的演武场,这里数千关家军森然站立,像是蓄势待发,随时准备下一轮的征伐。

    正堂中,唯独关羽与侯音两人,他们像是有什么秘密,就连周仓这等近侍都不允许进入其中。

    侯音镇定的跪坐在竹席上,关羽则是负手而立,隔着窗子望着天,不时的转过身来,利用日冕来判断现在的时辰。

    终于,当太阳照射日冕,其长短与方向指向午时,关羽方才开口。

    “现在,时机到了吧”

    侯音从竹席上起身,朝关羽拱手,“末将与李先生约定的时间差不多了,即刻就领兵去追击”

    说着话,侯音就转身要往门外走。

    哪曾想,关羽直接喊住了他。

    “等等”

    “二将军还有什么交代”侯音连忙问。

    关羽将案几上的头盔双手提起,戴在了头上,然后他淡淡的说,“既是演戏,那关某去追岂不更妙”

    说到这儿,关羽顿了一下,“胜了关某,这个分量,这份功劳,足够他李藐的威望上升一大截了吧”

    这

    侯音顿了一下,心头惊道

    人言二将军盛气凌人,傲气不可一世可如今这摆明一场溃败,二将军竟要接受此溃败,自损名声么

    不等侯音回过神儿来,关羽已经迈开了那健硕有力的步伐。

    “周仓何在”

    “末将在”

    “备马,取某冷艳锯来”

    随着这声音,关羽出门,侯音却仿似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朝关羽这边跑去,他行至关羽身侧,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

    “二将军,既是埋伏,那必有死伤,俘虏后投降的那些魏军,不妨用他们为先锋”

    唔

    关羽望向侯音的表情有些变化。

    他没想到侯音想的这么细,也计划演的这么真。

    当然,关羽不知道的是,侯音对这些曹魏宗室的兵本就颇有微词

    就是他们一直在吸南阳的血,愣生生的把这座大汉粮仓、这座大汉经济的中心城郡吸到干涸

    吸到痛不欲生,吸到百姓寒不敢衣,饥不敢食。

    终于,在短暂沉吟了几息后,关羽郑重的回道

    “依你”

    随即,关羽就出门点兵,那些俘虏投降的曹魏宗室兵马在前,关家军在后,此刻正疾驰从北城门杀出追击“贼虏”。

    一棵棵赤褐色的数百年银杏树深深的扎根于宛城以北,汇聚成一片树林。

    它们像是一个个卫士般在宛城北大门向外的官道上,为往来商贾、黎庶指引方向。

    其中一棵千年银杏树,当地的百姓称之为“将军杏”。

    村落中的老人口口相传,这将军杏,十年之中,只有一枝一年结果,东西南北轮回转,结下的“将军果”,人吃后具有武功高强的雄才大略。

    更有传言,光武中兴时,当年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吴汉就是吃了这将军果,如今刘皇叔身边的将军魏延,小时候练武也吃过这颗“将军杏”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片银杏林中,如今一个个兵士拈弓搭箭,杀机四伏

    此刻关羽已经带兵追到了此间,一行皆是骑兵,浩浩荡荡速度极快。

    反观这银杏林中,一个个弓手正小心埋伏于此。

    就待关羽带兵要进入这银杏林时。

    “嗖嗖嗖”

    无数箭矢爆射而出,登时间,关羽军中前排的兵士就倒下一片。

    关羽当即挥动青龙刀,下令冲杀过去,可箭雨密集,完全冲不过去反倒是前排的骑兵死伤过半

    整个队伍全乱了

    这时

    “杀”

    一道道喊杀声冲天而起,四面八方无数魏军冲杀了出来。

    关羽吓了一跳,急勒战马,当先收回青龙刀,大声啸道“不曾想,魏军竟留有埋伏,撤撤”

    “嗒嗒嗒”

    只听得马蹄声响彻,声势浩大的关家骑兵队伍迅速的撤离,后队变前队。

    望着关羽与离去的关家兵士。

    这些魏军振臂高呼了起来。

    “赢了”

    “打赢了,我们打赢关羽了。”

    “是啊,我们打赢关羽了”

    无数人惊呼,再没有什么比溃败之后,一场胜利更让人兴奋的了。

    “真的赢了”

    就连夏侯惇都觉得不可置信。

    心里嘀咕着

    关羽什么时候这么容易战胜了

    夏侯惇是有些疑窦,可架不住周围将士们告诉他,那地上的那些身着敌军铠甲,倒在地上,再也无法醒来的兵士。

    这些都无比真实的证明,他们赢了,他们的埋伏大获全胜

    曹植也惊喜的朝李藐道“果然,李先生说的没错,关羽会追逐而来我们赢了,这一次埋伏,我们重重的挫了他关羽的锐气,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安然撤离了。”

    撤离

    是啊,所有魏军兵士都期盼着撤离,何况是现在,这一场埋伏,让他们找回了些许面子。

    哪曾想,众人的兴奋与庆祝并没有让李藐的面色发生一点点的变化。

    李藐只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道“还不能撤离”

    啊

    李藐的话,让众人一惊。

    可更惊讶的还在后面,李藐继续吩咐,“传我军令各将士继续埋伏”

    这

    这是为何

    所有魏军兵士都懵了,打赢了还不溜这是埋伏上瘾了竟还要接着埋伏

    一时间,原本因为埋伏的大获全胜,对李藐另眼相看的一干军士,这一刻迟疑了,徘徊了,犹豫了

    这个儒生模样的男人,他到底懂不懂兵啊

    他方才的埋伏,只是单纯的幸运吧

    倒是唯独夏侯惇,他眼睛看不见,可听觉与嗅觉,乃至于感觉均无限倍数的放大。

    他像是恍然间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十几年前的一场战役,也是发生在这宛城,也是曹军百倍,敌军追逐也是

    此刻,李藐的声音再度传来,“我现在没有时间向你们解释,所有人即刻回到各自的位置,继续埋伏”

    李藐的声音虽然传出,可一干兵士却是一动不动。

    这时,夏侯惇张口了,“尔等是要造反么都没听到李先生的命令么李先生的话就是我夏侯惇的话,违抗军令者,立斩不饶”

    无疑,夏侯惇送来的助攻,使得这些兵士哪怕心里再不情愿,却依旧是各自回去,埋伏在各自的位置。

    李藐这才长长的吁出口气,他行至夏侯惇的身旁。

    “多谢夏侯老将军。”

    夏侯惇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淡淡的吟道“现在,你才是将军,谁不听你的,你便杀谁”

    就这样

    这支魏军又埋伏了起来。

    一刻钟,一炷香,半个时辰

    整整半个时辰的埋伏,消耗着这些魏军兵士本就不多的耐心。

    已经有兵士已经开始抱怨。

    “这李藐是个大傻子吧都打赢了,还不撤这是要干嘛”

    “是啊,我听闻他以往就是个狂士,他懂什么统兵。”

    “不许你们这么说李先生,若不是他我等早就葬送在那宛城里了。”

    “哼不懂统兵的腐儒而已”

    “你再说”

    眼看着,一些魏军兵士都要自己打起来了。

    就在这时,这片银杏林外的官道上,突然想起了“嗒嗒”的马蹄声,马蹄声响彻越来越近,震耳欲聋。

    而随着这声音的加重在无数魏军兵士惊愕的眼神中,关羽带着数千骑兵又、又、又、又追了上来。

    这次骑兵更多,来的也更汹涌。

    不过他们似乎在面对这杏林时如同此前的一次般,没有任何防护,特别是前排的“关家骑兵”,全然没有在意这杏林间,是不是还有埋伏。

    这一刻。

    无数魏军都傻了一般,手握的弓弩都因为惊讶而变得颤抖。

    这

    几乎同时,这将近万余魏军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倘若,倘若他们不是又一次埋伏在这里,而是撤离的话,那他们会很快被这支关家骑兵追上,然后摧古拉朽的痛击

    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生死难料。

    而就在所有魏军兵士愣神儿之际。

    “放箭”

    李藐那拉长了的声音吟出,顿时间,无数魏兵本能似的弯弓搭箭,箭矢密集如雨,这次前排的关家军几乎悉数殒命。

    也这使得关羽大惊失色。

    一边后撤,一边朝着那银杏林大喊“埋伏之后竟还有埋伏”

    “杀”

    随着李藐的一声令下,在关家军军阵大乱之际,魏军再度杀出。

    关羽两度中伏,不敢恋战,勒马回转

    “撤,撤”

    随着关羽下令撤离

    此间,唯独留下那新倒下的几百具尸体。

    又是一场成功的埋伏。

    两次埋伏,葬送了关家军一千余兵勇,这已经算是“挽回颓势”中巨大的成功了。

    而随着这场大捷,无数魏军兵勇没有欢呼,而是齐刷刷的望向李藐,眼神中充满了钦佩之色。

    曹植更是高呼“李先生神算哪”

    李藐却依旧保持狂傲,他笑着道“昔日曹丞相兵败宛城,那时贾诩尚且在张绣手下,张绣执意追击曹丞相,不顾贾诩的劝阻最终落得惨败,可张绣回去后,贾诩却让张绣再攻,这一次却大获全胜”

    言及此处,李藐深深的呼出口气,继而喃喃“曹丞相统兵如神,尚且会因为追兵之后还有追兵,从而吃了大亏,于是我就想关羽会不会效仿张绣的那次,故意败下一阵,就是为了诱我军撤去埋伏,从而笃定埋伏之后绝不会再有埋伏”

    “而我,只是反其道而行之罢了”

    李藐的这一番话脱口。

    那些望向他的钦佩目光,一下子变得更炙热了。

    宛若一个个小迷弟一般。

    其实,也只是经历了短短的一个时辰,整个一万多的大魏宗室兵勇,悉数对他李藐心悦诚服。

    乃至于夏侯惇都激动的扶着李藐,不住的感慨道

    “汉南李藐,你是我的眼睛啊,你也是我大魏的眼睛啊”

    是啊

    李藐享受着这一道道炙热的目光,享受着老将军夏侯惇的赞许。

    他的心头在笑。

    仿佛在说。

    是啊,我是你的眼,因为我能带你看到这大魏的另一面,这世道的与众不同

    而随着夏侯惇的话,一众魏军兵士悉数拱手,“吾等愿听李先生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随着这一道声音,有那么一个瞬间,李藐会生出这样一种感觉。

    大魏,属于的他的时代属于他的变革

    已经来临了

    s

    不得不说,被你们喷多了,我也是进步了,比如这段,几乎没有切镜头,算是三章一镜到底了吧。

    当然,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另外我发现,有时候请假半天对思路有很好的帮助,比强行写挨喷强多了,至少我心态不会崩。

    所以今儿也就这一章晚上的话,容我去理下后面的剧情与思路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