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三章 理想邦么?呵,此吾刘家麒麟儿!

    atbaatba对于刘备而言。

    如果说之前,只是嘲笑关羽,理解关羽,成为关羽。

    那么现在的刘备,可谓是在“成为关羽”后,就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超越关羽了。

    至少,眼前的这个全新的“逆子”刘禅,他在“逼疯”父亲这件事儿上,已经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嚣张,越走越成熟

    就差逼得刘备拔剑相向给这阿斗的背上来上几剑了。

    诸葛亮凝着眉,心头暗道即便是拜云旗为师,可阿斗还是只学了个皮毛啊云旗与其父关羽剑拔弩张,是因为云长太傲了,这是云长惟一的弱点,故而云旗才会用言语激他,才会用行动去证明他的错误,可玄德

    玄德不一样啊,阿斗啊阿斗,你若是说的有道理,你父亲会听的,一定会听的便是昔日里,我仅仅是一个卑贱的山野村夫,可在隆中,我的话他都虚心听了一整晚整整一晚哪若是对兴汉有益之言,他怎么会错过怎么会舍得错过呢

    心念于此,诸葛亮想帮刘禅一把,至少替他说说话,也给主公刘备一个台阶下。

    我爹不配

    这样的辞藻还是太伤人了

    就在诸葛亮打算开口之际,门外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然后便是赵云当先入内禀报,“主公,诸葛军师,人都带来了”

    唔

    赵云的话让刘备、诸葛亮均是一怔。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的是这么快

    的确,就在方才,刘禅说那些佃农是自愿为他耕种的,赶都赶不走,刘备对此是持“完全不信”态度的,于是派赵云去请

    可请归请

    但似乎从这左将军府到城郊,还要集结这些人,无论怎么看,都没有这么快吧

    俨然,赵云看出了刘备的疑问,连忙补上一句。

    “这些农人听闻阿斗公子被主公责怪,一个个忧心如焚就守在左将军府的门前,足足有数百之多末将让他们选出十余代表随末将入府让主公问个究竟。”

    唔

    特地等在门口么

    阿斗值得他们这样等么

    正直刘备惊愕之际

    “咣”的一声,大门已经被推开了,然后那十几个农人,连跪带爬的闯了进来,看到刘备,他们一个个的“啪嗒”一声就跪下了

    这些人,一个个衣衫褴褛,浑身都是土腥,甚至隔着老远,刘备都能闻到一股尿骚味若不是有人吓尿了,那必定是他们常年与化肥待在一起。

    见他们一个个下跪,刘备凝视着他们,他们的肤色无比的黝黑与粗糙,他们的手臂上有许多疤痕,还有那厚厚的老茧这些装束,无疑证明着他们农人的身份

    这些是装不出来的

    刘备这边方才确定了他们的身份

    那为首的老者已经声嘶力竭般的张口。

    “左将军哪你你”

    这老者开了个头

    顿时,后面的一个个农人情绪激动,已经将这老者挤到后面。

    俨然,他们的话也很迫切,他们一边挤一边用粗鄙的言语向身旁的农人嚷嚷着“俺的娘勒,莫挤挤,莫挤挤让一让,先让俺来,先让俺说”

    旁边有农人回复“直娘贼,咱们都是向左公陈情,你挤个卵子”

    “大兄弟,让一让,让一让,公子对俺的恩情那比天高,比海深,便是俺亲爹也做不到如此,俺俺必须亲口对左公去说”

    这些农人如同疯了一样,争先恐后的要将他们的话告诉给刘备。

    刘备丝毫没有嫌弃这些农人的粗鄙,甚至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他拉住一个皮肤黝黑,正在下跪的老者,语气和缓到极致“慢慢说你们都慢慢说,今日在这大堂之上,诸位都能开口,咱们一个个来”

    “左公哪里知道若非公子救我等出火海,我等我等还要受到多少非人的待遇”

    这老者的话音刚刚落下

    就有人接着说“是啊说刘禅公子是我等的衣食父母也毫不过分,公子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就是做牛做马做牛做马也”

    “左公俺是青林口村的,俺们村现在的农人,上上下下都羡慕俺,羡慕俺找到了一个如此仁德的主子,自从有了这个主子,俺是地也有了,跑了的媳妇也回来了,孩子也回来了,公子对俺的恩情如同再造,别说是替公子耕种,就是替公子去死,俺俺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左公,俺村里还有百十口,听说俺在为公子耕种,都哭着求着让俺引荐,他们也想为公子效力啊左公,公子何曾强霸过我们公子公子对我们唯有恩情哪,我等感激还来不及呢”

    这

    这一句句的话语传入刘备的耳畔,他的脸色尽管还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冷淡,可内心却却突然炙热起来了。

    这些这些农人,都是在替阿斗说话么

    这些农人阿斗究竟对他们做了些什么才能让他们如此感激,如此的衷心效力毫无怨言

    其实,不光是刘备,还有诸葛亮,还有法正,还有赵云,乃至于糜竺、孙乾、简雍、诸葛恪等人俱是一脸疑惑。

    这到底咋回事儿啊

    他们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眼前的一幕。

    无疑让他们笃定,这必定是一桩大事儿,是一桩关乎农人,关乎耕地,也关乎公子刘禅的大事儿。

    而意识到这些,刘备深深的吁出口气,且抛开方才阿斗的态度,至少证明这小子并没有做坏事儿,他虽顽劣了些,但至少还是个守诚之人

    对于将“仁德”深深的镌刻在脸上,也镌刻在心头的刘备而言,一个哪怕是不学无术,但却是善良、仁慈的儿子,比什么都重要。

    “你们都站起来吧”刘备亲自将这些农人扶起,“我何曾说过要责怪阿斗既他对你们有恩,我又非昏庸之人,如何会责怪他呢来给这些百姓搬一些胡凳来,都坐下坐下”

    有人说刘备的仁德是装出来的。

    可如果一个人能把“仁德”去装一辈子,那他就不是装,他的仁德便是最真的那份

    “我刘备本以为自己是教子无方啊本以为是我教的孩子为难诸位,可没曾想我刘备教的虽不好,但阿斗的心性纯良,他做的事情比我教的好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刘备用最和缓的语气朝向这些瘦骨嶙峋的农人。

    “我不懂,为何你们都要帮他说话呢阿斗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如此感激如此为他伸张正义”

    其实,不光刘备有此疑问,诸葛亮、法正更是对此无比好奇。

    说起来,他们又是摊丁入亩,又是废除人头数。

    可似乎农人除了生娃的积极性增加了许多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依旧没有提高,更别说对新政令的感恩戴德。

    反倒是阿斗

    他究竟做了什么方才顺理成章的得到了这些农人的感恩戴德呢

    这面对刘备的疑问,这些农人彼此互视,有几个张开嘴巴,可最终又把嘴巴阖上,像是欲言又止。

    “怎么不能说么是你们受到了什么威胁么”

    刘备的眸光转冷

    刘禅直接脱口,“这有啥不能说的你们怕什么别怕我爹问什么,你们就说什么,天塌下来,我给你们撑着”

    说话间,刘禅一掐腰,一副这些农人带头大哥的既视感。

    这

    总算,那为首的老者开口了,“其实,是公子把耕地分给我们了”

    分地

    分耕地

    刘备与诸葛亮、法正俱是一惊

    阿斗竟将耕地分给农民了么

    要知道,这事儿太大了。

    考虑到刘禅将那些大地主隐瞒的田产一并收揽,那这份耕地数量将是巨大的,将是可怕的。

    如果按照逆魏的土地政策,那会推行“计牛输谷”,会推行“军屯、民屯”

    哪怕这样,农人们替逆魏耕地,有自己的一份收成,如此这般都已经足够让天下农人感恩戴德了。

    可阿斗却更直接直接到就就直接把耕地给分了么

    正直刘备、诸葛亮等人疑惑之际。

    “公子何曾把耕地分给我们了”另一个农人反驳道“公子只是将这些耕地按照我等家里的人口分给我们去耕种而已”

    这

    随着这农人的话,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更不懂了。

    什么叫不曾把耕地分给他们

    什么又叫,只是将这些耕地分给他们耕种而已

    这难道不一样么

    “嗐还是我来说吧”刘禅急的脚指头都快要能扣出一套房子了,他直接道“爹,诸葛师傅、法正军师这些农人说的没错,我的确将所有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但这些耕地并不属于他们,但是他们每个都与我签有契约,按照契约的约定进行耕种与生产、经营,这些耕种所得、生产所得、经营所得只需要按照契约,每年上缴一小部分作为租金,除此之外,还要按比例正常缴纳田税除此之外,所得的一切粮食悉数归他们所有”

    似乎是刘禅意识到自己这一番话有些晦涩难懂,于是,他连忙补充道

    “简单点说,就是我把土地直接租给他们,他们自己去种,种出来成果后,大头是他们的,小头是我的除此之外,那些没有开垦的无主之地也是如此,谁替我开垦,那我就租给他十年谁开垦的越多,我便租给的越多”

    这

    刘禅的话已经让刘备,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这方法似乎与逆魏的“计牛输谷”类似。

    但无疑,这一条更胜一筹,是啊,即便耕地并不是农人的,但农人享有这耕地的生产、耕种、经营的权利,他们可以在这耕地上做任何能搞钱的事情。

    因为契约的存在,他们只要按时缴纳田税,缴纳租金,这地永远便是他们的

    这方法,无疑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为了多赚钱,他们一定会拼了命的耕种,小心呵护这一份份分得的田产。

    为了这地永远归他们所有,他们定会按时较难微薄的租金,也不会像那些豪绅、地主一样隐瞒收成、偷税漏税。

    甚至,他们若还有余力,还可以继续开垦,继续签订契约,继续扩大耕种规模

    毫不夸张的讲,刘禅的这一条方法,整个蜀中地区那原本一潭死水,黯淡无光的农业一下子就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刘备、诸葛亮都是治国的高手,更是清楚,农事的稳定对于未来北伐作用的举足轻重。

    特别是诸葛亮,哪怕他只是听刘禅说了这短短的一番话,可他的眼界已经放眼到明年、后年

    乃至于,他能感觉出来,这“法子”简直是“添丁入亩”最佳的拍档,最有效的补充。

    活了

    巴蜀的农事彻彻底底的活过来了

    一时间,诸葛亮难掩心头的兴奋与狂喜,他那欣然的表情溢于言表。

    刘备则问刘禅“你这是跟谁学的你所做的这些,又叫做什么”

    面对刘备的疑问,刘禅直接脱口,“这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啊我云旗师傅在治理江夏时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法,爹何曾听说过我二叔北伐或是东征时缺了粮食”

    又是云旗么

    刘备、诸葛亮、法正的心头几乎同时吟出这么一句。

    刘禅的话还在继续,“我师傅说了,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受制于新农具的研制与推广,指望着农业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不现实,与其让那些大地主收益,通过瞒报田亩与人口赚的盆满钵满,不如将这些田亩化整为零,分发给一个个农户。”

    “将耕种、生产、经营的模式从集体为主,剥削盘剥为主划拨为家庭为主如此这般,就能调动起农人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只有这样,才能让地方的农事蓬勃发展,才能真正的让农人们富庶起来甚至孩儿听过师傅的话,颇有感悟,这想法真正发人深省之处,还有两处”

    这

    刘备的眼睛都瞪圆了,阿斗竟还还发人深省了。

    还是两处

    的确,刘禅这番鞭辟入里,深入简出的道理,言之凿凿的方略让此间大堂内所有的人都惊诧不已。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阿斗么

    话说回来阿斗只是去了一次荆州,只是拜那关家逆子关麟为师,就就能蜕变到这等程度么

    此时的刘禅顿了一下,接着说,“云旗师傅的方略,孩儿自从回到蜀中后就想了许久,孩儿还特地算了一笔账,如今蜀中的田税之所以并不多,多是因为田亩并非在农人之手,他们看似晨曦而作,日落而归,一日日的操劳忙碌,可最终却依旧食不果腹,甚至不知道是在为谁耕种”

    “反倒是那些地主豪绅,一个个富得流油,动动嘴唇,就能够换取堆积如山的粮仓这种粮食的分配结构是不合理的孩儿深省之处,便是如何让粮食的分配变得合理”

    提到这个话题,刘禅深入的继续讲。

    “如果八成的农人掌握的仅仅是两成的财富,反倒是两成的地主掌握八成的财富,那这般资源的分配便是不合理的,便是巨大的隐患,可据我所知,在蜀中何止是二、八分开,依我看九成五的财富都掌握在那些地主的手里如此这般,农人们哪里还能看得到希望看不到希望他们还要处理一大堆因为贫穷而滋生的苦难他们每日的耕种只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所以,把地给更需要的人,把粮食也分给更需要的人,这便是蜀中在耕地这一项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着其它各项问题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条发人深省的”

    呃

    刘禅的话几乎震慑到了所有人。

    粮食分配,耕地分配么

    这就像是一个不合理却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很多人知道这个规则,有官员,有士人,有农人,有百姓,有商人,也有地主

    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却从未有一个人去触碰他,去推翻他。

    又或者说,从未有真正的农民起义获得过成功,就算短暂的成功,那些农民起义中的首脑人物也会重复一个个“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

    他们会制定出一项新的不合理的规则然后周而复始的重复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

    但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却离不开农民阶级

    没有粮食,一切发展都是口嗨,都是枉然

    “你接着说”

    刘备的声调都有些发颤,他的一双瞳孔瞪的无比巨大,此时此刻,他竟对刘禅接下来的话无比期待,望眼欲穿。

    “很简单,云旗师傅曾经提到过无数次现有耕地、粮食、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最重要的是耕地,是粮食而这些,最一劳永逸的方法,云旗师傅也提及过,那便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真正的还田于农真正的让农人当家做主,作耕地的主人,也真正的做到耕者有其田”

    “可云旗师傅又说,现在这个想法太过超前,很难实现,要实现必须要一步步的来,我深思的地方便是在这里。这个想法怎么就超前了还田于农,对国而言,利于田税,对民而言,立于富庶,对三兴汉室而言,这是重要的保障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我不懂为何云旗师傅说太过超前,说要一步步来,若是我直接就大刀阔斧的做,直接就把田从那些豪绅地主手中收回来只要还田于民,蜀中的粮草必定年年聪颖,百姓们不缺粮食了,那接下来诸如荆州沔水山庄的一系列工坊也才能真正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三兴大汉也才更有希望”

    说到这儿,刘禅顿了一下,他抬眼颇为严肃且郑重的望向诸葛亮,也望向刘备,望向法正

    “孩儿觉得发人深省的地方就在于此,其它的孩儿就不知道了,还望爹、诸葛师傅指教,也请爹与诸葛师傅替孩儿指点迷津,还田于民,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怎么就不能在现在推行”

    呼呼

    无疑,刘禅的话将此间的气氛推向了另一种形式的高潮。

    乃至于让刘备、诸葛亮、法正、赵云、糜竺、简雍、孙乾、杨仪、诸葛恪等人一个个都惊住了,都震撼了。

    都觉得天雷滚滚,仿佛什么东西在脑袋里不断的轰鸣,脑瓜子都“嗡嗡”的

    振聋发聩

    好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

    好一番真知灼见哪

    特别是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那“打土豪、分田地”,特别是那“还田于民”想法太过大胆

    如果说这是云旗所想,那么经由阿斗说出来,他们是一个真敢想,一个真敢说呀

    不过

    这份理想却是与诸葛亮、刘备那建立一个“理想邦”的愿景不谋而合。

    当然,阿斗的疑问诸葛亮是能解的。

    为何云旗不敢推行“打土豪、分田地”,不敢推行那“还田于民”,因为因为比之摊丁入亩,这是十倍、百倍强度的变革乃至于是变法了

    秦王朝暴力改革而亡的故事就在眼前。

    更何况,历史上每一次变法都有人牺牲,商鞅变法触动到贵族的根本利益,建立了“军功”为王的制度,让秦王朝在六国争霸中夺得头筹,但也让他成为第一个因为实行变法而被杀的人。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目的在于让温润的江南水乡开启富国强兵之路,结果他还没有完全推行开,支持他的楚王就死了。老楚王还没下葬,就在他的葬礼上,吴起就被那些贵族给射杀了。

    更莫说后面继往开来的一个个先烈;

    汉景帝时期主张削藩的晁错;

    新莽王朝的王莽;

    后来,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时,六君子铁血血刑场

    他们的下场并不好。

    而在诸葛亮与刘备看来,阿斗提及的这份打土豪、分田地的“改革”与“变法”,无疑带着巨大的危险。

    但是危险就不做了么

    复兴大汉也危险刘备、诸葛亮不照样做了

    他们的愿景就是建立这么一个“理想邦”啊

    此时的诸葛亮心头波涛汹涌,他几次张口,却不知该从何谈起,整个左将军府的大堂一时间安静极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可置信的看着刘禅。

    刘备也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天人争斗”后,他回过神来,将所有的一切暂时抛之脑后,然后,他涨红了脸,他的额头上爆出了巨大的青筋,他猛地一拍桌案,桌案上的笔墨、砚台啪啪乱飞。

    其中一卷竹简落在了地上,这使得刘禅心头“咯噔”一响

    不由得暗道啥情况咋没动静啊

    而就在这时,刘备忽的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大笑声,一点儿都没有往日里他那爱哭形象的风采,他宛若换了一个人一般,他先是左顾右盼,最终,一双眼睛炯炯的盯着刘禅,他笑着大声道。

    此吾刘家之麒麟儿

    无疑,刘备用这么一句表达了他对刘禅的态度,也用这么一句,表达了他对“打土豪、分田地”的态度

    至少,有那么一个刹那,刘备是将他所谓的“仁德”与“打土豪、分田地”,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深的联络在一起的

    盘根错节,又、又、又、又根深蒂固

    本章完

    atbaatba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