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九章 唬天子?呵…这小子,阴着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道发展,三国最后的归宿是“晋”,而晋又是由世家联盟建立。

    所谓西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狭义上讲,就是“卧冰求鲤”的王祥,他的家族与篡魏的司马家族共同执掌天下。

    那时候,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下,其实就已经出现了限制君权的“议会”的雏形。

    皇帝只是象征,天下是由这个世家联盟说了算。

    但或许是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知识传播的土壤,这个“雏形”还是玩崩了,究其原因是思想。

    又是因为那万恶的九品中正制,任何思想与文化的传播途径已经彻底被世家这一级给堵死了。

    再加上“公天下”演变成“家天下”的时间太长了。

    皇恩浩荡的感召变成了一种常态,君王的耳目无处不在,也让古人对皇权有一种天生的偏爱

    最终,九品中正制下的“议会”雏形还是崩盘了

    但,九品中正制下的“议会”崩盘,不代表关麟计划中的“议会”崩盘。

    故而,当他将那一番长篇大论讲述出来的同时,他拍了拍手,当即就有亲卫将许多书籍、图册搬运了过来。

    关麟指着这些书籍、图谱,然后解释道“陛下似乎很喜欢读书,更偏爱医书不过,臣却斗胆说一句,学医救不了大汉,真正能救大汉的是思想,是文化的传播,是农业的进步,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的普及,是新政的根本能被世人理解”

    “所以,陛下看到的这些书籍,都是通过纸张然后活字印刷而成,这些书籍中有包括农业的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言着实等有锻钢之法,有手工业、有重工业,有科举制度,有蒸汽机的制造图谱,有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有从太学到郡学、到私塾整个大汉教育体系的重建与普及,这些或许一些名字陛下连听都没听过但这些,每一项都能够帮助大汉飞跃式的发展。”

    说到这儿,关麟顿了一下,“陛下多半会觉得我这想法太过大胆了吧昔日,王莽篡权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等等,可却丝毫没有挽救当时天下的乱局与危机,反而是使矛盾进一步的激化,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引起了天下贵族与平民的不满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以王莽为鉴所以,在我的计划里,哪怕陛下要推行这项改革也要做好五十载,乃至于一百载、两百载的准备,先将教育普及,将文化传播,将商业、农业、工业大肆发展,用几十年乃至于百年,让普天之下的黎庶让他们的思想能够觉悟,其它的诸如农、政、商,只要文化与思想不是被世家大族把控,只要这些能传播下去,那一切的一切就都可以水到渠成,当然哪怕是这个苗头,一样很难或许一个不慎,也会让陛下也成为这个众矢之的但,这已经是臣能想到的,让大汉永流传,让陛下堂堂正正的做一回君主的惟一方式与途径”

    这

    这

    当关麟把这一番长篇大论悉数讲述出来时。

    无疑刘协整个脑袋是“嗡嗡”的,许多东西,他并不能听懂,但不妨碍他不明觉厉。

    可有一条他听的真切,也感受的真切,这种方法或许真的能让大汉延续万年,让大汉的名字传万万世

    当然,这是以帝王牺牲权利为代价。

    不过那又何妨

    他刘协这一生还有可能获得权利么

    十几年前,他可能还会有幻想,可现在,梦醒了,他一切的幻想都都破灭了。

    即便是那所谓的政权与军权,刘备要给他,他敢接么

    而在关麟的意思中,还有着极其重要的一条。

    新政的发布与实施不是脑袋一热就去做的,而是建立在思想传播,人民思想觉醒的前提下。

    这就迁延日久,绝非一朝一夕。

    但不论如何,他刘协斩获自由了不被那么多权利所约束不用再报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不是么

    呼想到这点后,刘协深深的吁出口气,他沉吟了一下,然后问“你这个想法可是与你爹,与你大伯商议过的”

    “没有”关麟回答的果决,“我不确定陛下是否能接受帝王之位的皇权旁落,所以,我是第一个向陛下提及唯有陛下同意过后,我才会把这些告诉我爹,我大伯,也告诉诸葛军师他们”

    “若是朕同意,那他们会同意么”刘协凝着眼眸,“还有你就敢保证,议会不会被某一些大家族给联合把持住么”

    “我只能保证在我大伯与诸葛军师这一世,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至于百年之后发生的事儿就不是我能把控,或许就要看我大伯与诸葛军师这一世的模板与传承,看这世间万民的思想觉悟水平了”

    关麟这最后一番话让天子刘协沉默了

    他沉默了许久,这才张口问道“所以,你需要朕做什么”

    “陛下一如既往的去做大汉的皇帝,是自由不受幽禁的皇帝,除了政务与军务,陛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儿,其余的就交给我大伯,我爹,诸葛军师,还有我吧”

    “这算是议会形成的雏形么”刘协眯着眼,试探着问。

    关麟点头,“权且当是吧这样陛下就不会有任何负罪感,就当是能提前坦然接受这熟悉的身份,也提前接受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帝王吧”

    呼

    短短的一句话,却是让刘协心头悸动了一下。

    他他还是太渴望自由了。

    为了自由,他能够放弃这皇位,但如今关麟提出的方略,是既保全汉室的延续,又保全他的皇位。

    甚至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前两条的基础上,还能给他自由

    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太过不可思议,乃是一箭三雕,一举三得

    “军权、政务,朕本就无意过问”刘协坦然的跪坐下来,他淡淡的说,“诸如在那曹操的把持下,朕每日例行的早朝,呵呵,这早朝除却给朕带来巨大的尴尬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既你说的这些保全了朕的体面,又交还自由给朕甚至还能让大汉延绵千年朕有什么理由拒绝呢你且与你大伯商议就好朕会依你们的想法去做需要朕做这个有名无实的天子,那朕做就是了”

    听到这一番话,关麟拱手,“陛下圣明若是没有其它的事儿,那臣就先行告退,倒是这地道中昏暗幽冷,陛下即便是看书也诸多不便,不如”

    “呵呵”刘协用笑声打断了关麟的话,继而坦然一般的颔首,“好,就依你说的,朕出去朕出去找一处明亮之地,会好好的读一读你送来的这些书籍朕也想知道,你如何能让时间万民思想觉醒”

    随着刘协的松口

    关麟如释重负,他大声喊道“快,陛下起驾回宫”

    这一声之后

    许多本还一脸错愕、一脸懵逼的汉臣,立时回过神来然后附和着高喊。“陛下起驾回宫,陛下起驾回宫”

    一时间,这一道道声浪在地道内回荡,声音良久不觉。

    反观天子刘协,他最后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关麟,然后一边向外走,一边淡淡地说,“都说你这关家四郎智计过人,通古今,明憎恶,凡所做之事,均已实现朕当时想,这世间岂有如此奇人今日一观,朕算是第一次领教了”

    说罢,天子刘协又笑了笑,是妥协苦涩的笑,却也是释然的笑。

    然后,他已是彻底迈开步伐向外走。

    他的神色也显而易见的振奋了许多。

    是啊,从原本对那“帝位”,对那“金丝牢笼”的深恶痛绝,到现在,他已经可以坦然的接受这一切

    也也昂扬斗志的面对这一份全新的自由。

    天子起驾回宫。

    关麟走在最后,关羽与徐庶刻意留下,俨然他们是故意等关麟的。

    即便是在等待的间隙,他们的心头也悸动难平,尤是在回味着方才那一番关麟与天子的对话

    那对话不是字字如刀,那是句句夺命啊

    哪怕是关羽与徐庶这样见惯了大场面的人也不由得有些紧张,甚至是惊悚

    终于等到了关麟出来

    先是关羽与儿子关麟的四目交汇,关羽的神色竟罕见的有些闪躲,然后是徐庶直接迎上关麟那平静如湖水一般的目光。

    “云旗,我与你爹有许多话想要问你。”

    徐庶站在关麟的面前

    关麟眼珠子一定,他试着猜测道“可是我与陛下议论的那议会制君主立宪”

    “这制度有些太过大胆,我与你爹是怕你怕你”徐庶踟蹰再三,哽咽再三,这才把想说的话吟出,“我与你爹是怕你重蹈那王莽的覆辙,即便是商鞅变法,可最后商鞅的代价并不好啊”

    徐庶说了一大堆话,关羽没有说话,可关羽那炙热的眼芒,诠释着他的意思与徐庶一般无二。

    他是担心这个儿子。

    不,准确的说,他是担心儿子的这个计划啊

    而这一抹担心就写在脸上,终于,关羽还是忍不住开口“云旗,你这么做怕是会得罪很多人,很多大族,到时候即便是为父,也未必能护得住你”

    关羽的神情郑重道极致

    哪曾想

    与关羽、徐庶那紧张的表情形成截然鲜明的对比,关麟的表情显得很轻松,他甚至一摊手,“我说要推行这议会制君主立宪了”

    啊

    关羽与徐庶有点懵。

    丫的,若不是你提出这样的辞藻,那谁会知道,敢情这世上还有人胆大包天到到敢公然把皇帝架空。

    甚至还要让皇帝坦然接受这份架空,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心念于此,关羽忍不住开口,“难道是为父听错了你方才与天子提及的不就是”

    不等关羽把话讲完,“嗐”关麟很轻松的一扬手,继而抬起头朝前望望,看到天子与那一干汉臣都已经走远,这才放宽心般的说道。

    “爹你也年纪不小了,能不能不要这么天真哪”

    “啊”关羽一愣,这什么跟什么

    他天真他天真个锤子

    怎么就绕到他天真上来了,这分明风马牛不相及嘛

    这时,关麟的话还在继续,“孩儿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呀爹,你也这把年纪了,要学会动脑子,要变的聪明一点儿”

    关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这才接着说“议会也好,内阁也好,这不过是我唬天子的,现在天下尚未一统,谈这些政体、国体尤是为时过早,天子却又一意孤行要禅让这帝位,我只好用一种奇怪的政体去说服他,让他老老实实的把这皇帝给继续坐下去”

    “如今的时局,稳住,我们就能赢否则若是这位天子真的一纸诏书将皇位传给我大伯,那我大伯才成为众矢之的才一夕间众叛亲离现在嘛这不整的挺好,我一出君主立宪下,天子又回宫了,又不禅位了,也对军权、政权完全放手这不就是我大伯这边,最理想中的情况么”

    啊啊

    关麟的话,又、又、又、又震慑到了关羽,这次连带着身旁的徐庶也震慑到了。

    天哪这这是唬人的么

    议会制君主立宪只是只是云旗用来唬天子的手段么

    关羽与徐庶木讷了一般,他们都以为关麟是要玩真的。

    不过细细的思虑经过关麟这一番话的提点,他们似乎又能寻觅到些许蛛丝马迹,诚如关麟所言,现在天下未定,时局变幻莫测,南北对峙的局面依旧没有更改谈及国体、国策为时过早。

    所以云旗他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天子,化解天子无政权、兵权的尴尬么

    如果是这样,那从他与天子的第一句话起,他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爹徐先生,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儿,我就先行一步了”

    关麟最后朝父亲关羽,也朝徐庶笑了笑,然后迈着轻松的步伐也走入那甬道,往地道的出口方向去了。

    倒是留下关羽与徐庶两人,尤是怔在原地。

    过了良久,关羽忍不住问“元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关某发现已经有些看不透这儿子了”

    徐庶仿佛听出了关羽的意思,“云长还是担心云旗有意推行这所谓的议会、内阁制度”

    “不”关羽摇头“这小子,若他真的是要推行,那他一定不会说出来既然说出来,那他心头就必定有比这个更好十倍、百倍的政体或许”

    说到最后,关羽话到了嘴边,却是咽了回去

    徐庶倒是好奇了,“或许什么云长什么时候说话变得如此踟蹰了”

    “呵呵”关羽浅笑一声,继而试着猜测道“关某在想,凭着这小子一贯的行事风格,他既公然提出这样一个政体,那或许真等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他就会用这个表象的政体去掩饰他真正的目的”

    说到这里时,关羽的眸光凝起神色变得严肃与一丝不苟了许多。

    都说知子莫若父

    事实上,关羽以往是看不透关麟的,可在一次次的剑拔弩张,在一次次的父子交锋过程后的铩羽溃败,在一次次被关麟这小子的想法与行为深深折服后,他发现似乎,他有些能看透,也能看懂这个儿子了

    比如这一条,他表现出来的,多半不是真的,是为了他真实的目的服务的

    唬天子如此

    或许掩护他未来要真正推行的政体,也是如此

    想到这儿,关麟不由得心头喃喃

    呵呵这小子,阴着呢

    这点上,可一点不像他老子但,好像也不错

    这边厢,关羽与徐庶还在地道内,还在深深的、细细的思虑与沉吟。

    那边厢,关麟已经与陆逊一道上了马车

    陆逊也是听过他与天子那一番对话的。

    如今到马车上,四下都是亲卫,不用担心隔墙有耳,陆逊这才释放般的张口道“云旗的计划似乎进行的很顺利,陛下算是被你唬住了也接受了远离军政,这已经算是极完美的结局了”

    没错,诚如陆逊所言,一切都很顺利。

    关麟从来就没想过在这种时候去搞什么君主立宪制。

    事实上,华夏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也搞不了那种小国寡民的制度。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天子一个幻想

    给这位一生被关在金丝牢笼中的天子一个理由、一个台阶,一份希望

    当务之急一切都要为一统服务

    最不能出乱子的,便是天子这一环

    这一环稳住了,局面也就稳住了

    “呼”

    长长的吁出口气,关麟如释重负一般,他感慨道“方才,我还真的害怕唬不住这位天子,或者说这份制度无法吸引他”

    “这倒不至于”陆逊解释道“他本就无意帝位,只渴望自由,你给了他自由,不过是让他暂时待在这皇位上,这对他而言,已经是这几十年来的最大的恩惠了而且这份制度,也更容易让他接受,让那些大族接受,至少那些大族是有机会入内阁、入议会的,不是么不过”

    说到最后,陆逊眨巴了眼睛,继而问道“倒是被你这么一提,我真的有些好奇,若有朝一日,天下一统,你又不愿意推行这一项制度,却将这一项制度抢先提出来,那么你掩护的制度又是什么”

    说着话,陆逊的眼睛直视向关麟,对他的回答望眼欲穿一般。

    哪曾想,陆逊失望了,因为面对这个问题,关麟的回应是重重的摇头。

    “我不知道”

    “啊”

    “我真的不知道”关麟重复了一遍,继而不再说话。

    事实上,究竟大汉未来要走一条怎样的路,他也不知道。

    他能做的,就是把他知晓的政体,知道的一切悉数讲述给刘备、诸葛亮、法正、徐庶至于抉择与施行,还是在于他们。

    在这种事情上,关麟从不觉得他会比诸葛亮更出色。

    同样的在这种事情时,刘备、诸葛亮、法正、徐庶,他们商议的结果,或许才是大汉更适合发展的道路。

    关麟期待那一天

    关麟也想知道,他们的抉择。

    甚至,关麟想知道,在他们的视角里,是会选择中丶央集权的强化制度

    还是三省六部制

    是行省制度还是君主专制制度

    亦或者是

    少走几千年弯路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国情,具体分析关麟相信他们的选择,特别是诸葛孔明的选择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